查看原文
其他

她是张鑫悦!

新闻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2022-06-05




张鑫悦


中共党员,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2018级学生,“辅助线”数学公益平台总负责人、班级学习委员。现已获得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录取资格。
获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杰出学生奖学金、爱华奖学金、李小勇奖学金、一等奖学金等奖励。获校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优秀团员、“助学公益之星”等荣誉称号。




数学是座大山
在拦住许多人的同时
也让登上它的人能看得更高、更远
张鑫悦属于后者
 

 
对张鑫悦来说
和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打交道
是件很浪漫的事
虽然经常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但她一直觉得
苦思冥想寻求答案的过程
求索中灵光闪现的瞬间
都会让她感到兴奋与快乐
“这让我不断感受到数学的奇妙
也让我对数学越来越着迷”
 
自大一以来
她就孜孜不倦地
构建着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追求多学科均衡发展
32门专业课中20门达到满绩
专业核心课均在98分以上
连续两学年素质综合测评年级第一
连续四学期专业成绩年级第一
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优秀奖
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
“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优秀奖等6个奖项

参加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发言者为张鑫悦)


张鑫悦一直认为
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
比考个高分更为重要
所以她在学习课本知识之外
还会广泛阅读国内外数学专著
参与名校研究生课程与前沿讲座
除了夯实应用数学专业方向的基础
她还主动研修计算数学方向的课程
利用暑假时间参加复旦大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在浩瀚深邃的数学知识海洋里感悟数学精义
追求更深层次、更多角度的专业理解

阅读过的数学课外书籍

2020年9月10日
张鑫悦带领其他两位同学参与
2020“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想要在这个比赛中脱颖而出
参与者必须拥有很强的创新意识
团队合作意识和论文写作能力
以及快速获取信息和资料整理能力

连续三天高强度比赛
她带领团队顶住压力迎难而上
从确立选题到数据收集
从模型建构再到论文写作
她严格把控项目进度
并成功找到问题突破点
创新现有的模型算法
最终以当届山东赛区最高分
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
 
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国家一等奖

参加了那次建模竞赛后
她的科研兴趣被激发
运用数学知识
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想法也更加强烈

于是张鑫悦参与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新训练项目”
利用数学建模处理冠脉造影图像
提出全自动式血管狭窄检测算法
辅助医师临床诊断
经过一年多的不懈探索
以共同第一作者
发表SCI收录文章一篇

发表的第一篇SCI论文(部分)

 
科研探索之路永无止境
为了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
她继续搜集资料、广阅各种文献
再次提出交互式狭窄检测算法
相比现有算法大幅提高了求解精度
并又以共同第一作者
发表了第二篇SCI收录文章
同时还申请了
相关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
 
一代代数学人的奉献精神
教导她学有所成不忘感恩回报
作为“辅助线”数学公益平台的总负责人
她始终秉持对数学和公益的热爱
带领60余名团队成员
通过“ouc掌上数学”微信公众号、
“iouc”微信小程序、B站、视频号等平台
为海大学子开展数学答疑服务
传递数学之美

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
该平台已累计帮助过3000余人
解答题目4500余道
公众号用户超7000人
平台曾获评“春华奖学金提名奖”
“李小勇团队一等奖”
 “先进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荣誉奖项

张鑫悦在“辅助线”数学公益平台全体大会上发言


作为班级学习委员
她建立班级学习小组
主动分享学习经验和资料
发起考研、保研交流群
满足班级同学多样的学习需求

暑期参加“三下乡”时
她也会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
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参加“千村行”义务支教时
她为乡村留守儿童讲授
“趣味数学”“海洋科普”课程
还发起捐书活动
完善乡村学校图书角

公益路上
她希望尽己所能
去多“摇动一棵树”
多“推动一朵云”
用实际行动担负起
用专业所学去回馈社会的责任

参加“三下乡”(二排右一为张鑫悦)

尽管日常非常忙碌
但亲眼见证受助人的进步和成长时
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数学在许多行业的核心技术研究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今张鑫悦保研至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她希望能将自己的专长
投入时代所需的领域
促进科技创新
做更多有益于国家的
应用型基础性研究
 
参加“海之子”优秀学生颁奖典礼

有人觉得她很幸运
这么早就发现自己的兴趣
找到愿意持续奋斗的方向

但其实
张鑫悦也曾面对许多岔路口的抉择
不过她比很多人更懂得
坚持和脚踏实地的重要性
这样的品质
对任何人来说
都是一笔珍贵无比的财富



来源 / 学生工作处
编辑 / 张慧
责任编辑 / 刘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