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发展巡礼 | 基础教学中心党委

新闻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 2023-03-13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基础教学中心党委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提升内涵、拓展服务、聚力发展”作为整体工作目标,围绕服务学校人才培养中心任务,积极发挥各部门多职能协同育人功能,创新和完善培养体系,凸显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育人能力,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实现突破发展。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发展动力


党委政治引领作用有效彰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思想建党推动干事创业。进一步强化和规范党委议事决策、谋划事业发展的能力。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风廉政教育常抓不懈。巡察整改工作深入扎实、有力有效,责任体系稳固可靠,调查研究广泛深入,长效化、常态化、规范化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在脱贫攻坚国家战略中,中心党委勇挑重任,向云南省绿春县提供十六进制课堂教学云服务平台为期一年免费使用授权(价值人民币三百万元),助力绿春县教育水平的提升。


赴遵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制定和完善《基础教学中心党委人才引进政治审查制度》《两微一端管理办法》《基础教学中心党委会会议制度》《基础教学中心班主任工作制度》《基础教学中心辅导员带班工作制度》《基础教学中心党委纪检工作制度》《基础教学中心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等各类制度27项,对课堂规范、教材选用、社团建设、“两微一端”、讲座、论坛等重点环节重点把控。在意识形态工作、师德师风建设等重点任务中,组织开展各类会议33次,层层压实责任。中心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聚焦课堂阵地、校园阵地、社会服务阵地建设,真情打造“匠心铸梦”育人品牌,传承教育匠心,铸造成才梦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5年来,中心学生工作干部薛清元、宋济汉等立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增值评价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评价研究》;中心团委获评学校共青团特色工作奖;体育系朱萍老师获评学校“最美教师”;2017级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王梓洋获评学校“优秀学生标兵”;2017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生张俊获评“春华奖学金”;牛艺臻、张俊、刘慕含3名学生获评研究生年度人物;多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获评省级优秀实践团队等。


打造“匠心铸梦”育人品牌文化阵地


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规范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制定《基础教学中心入党积极分子量化考核细则》,明确学生党员发展路径,丰富党员教育活动。依托艺术、体育专业特色,系统谋划“党建+美育”“党建+体育”“党建+教育”师生党建品牌,举办“致敬红色经典 弘扬爱国精神”草坪音乐节、“党史音乐汇”、“础海-体育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依托教育学科优势,创新开展“匠心筑梦”教师素养训练营,以支教实践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教学素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投身乡村振兴。近5年来,体育系教工党支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党支部、机关党支部获学校党建创新立项并顺利结题,教育系学生党支部、艺术系教工党支部分别在学校微党课大赛中获得学生组二等奖、教工组三等奖。


“匠心筑梦”教师素养训练营活动


坚持内涵发展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通过全面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信息化教学模式推广、微专业建设及教师团队机制创新等多项教学基本建设,保障了公共基础课和通识课的高质量授课。


通识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围绕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审美素养培育、学习能力提升等通识教育目标,建成《大学精神与学习文化》《走进音乐经典》《大学生积极心态塑造》等二十余门通识课程,《走进音乐经典》入选学校通识教育核心课,实现该类课程零的突破。


体育教育教学实现新探索。公共体育课程探索实施“课堂教学引导、课下锻炼为主体”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参加体育运动;建设体育教学实践与监测智能平台建设,为推动学校“体育课程+社团”一体化模式改革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在全国、省、市各类各级大学生运动会专业组及普通学生参加的阳光组比赛中,获得帆船、排球、田径、篮球、游泳、跆拳道等多个项目金牌和奖牌并屡破赛会纪录,其中专业组的击剑、跆拳道、射箭等项目多位同学入选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国代表团,阳光组的击剑、啦啦操、柔道等项目勇夺全国比赛金牌,男女篮代表队同时分别获得CUBA山东赛区总冠军,学校“体育育人”氛围愈加浓厚,“体教融合”进一步深化。


体育活动育人成绩多彩展示


美育教育获得新成效。厘清和归纳了学校“三位一体”美育教育模式,推进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一体化的美育育人体系建设,艺术通识课提质增量取得成效,“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特色进一步凸显,高雅艺术进校园、进院系持续推进,艺术社团、展演、比赛等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校艺术氛围得到增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艺术系师生打造“乐聚心·战疫情”系列推送活动,其中《命运之力》云合奏受到青岛新闻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送。大型交响诗《碧海诗话》获青岛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艺术专业学生在近两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连获二等奖、三等奖,在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学校“美育育人”成效赢得了校内外广泛赞誉。


艺术专业师生多彩展演活动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取得新进展。基于“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及探索,助力学生信息素养、计算科学修养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和多元化发展。探索研讨型机房等新型学习空间,匹配计算机操作类课程特性;融合理论与实验的课程,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实践;基于信息化交互工具的混合式教学,促进学生课前投入、课中互动及课后反思,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学习体验。先后获批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校级重点专业改造及重点教学改革项目,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评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


民族预科培养开启新模式。围绕增强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大学学习生活适应力的育人目标,形成“三位一体”引领、“四维育人”筑体的新培养模式,相关教学成果代表山东省选送教育部首届民族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评比及展示活动。与自主培养之前相比,学生进入本科后的思想政治评价优良率增长了一倍,学业成就增长了10%,担任班干部等综合表现优良率达到80%以上,近两年优秀率超过40%。


民族预科“三位”“四维”新培养模式


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成果摘编


学生就业实现新飞跃。通过加强就业服务师生队伍建设,制定就业激励政策,完善系统化就业指导体系,夯实“一把手”工程,实现就业质量效能双突破。完善实习机制,教育系二年级研究生实现实习全覆盖,提升了实践能力,增强了职业素养。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大幅提升,连续三年超过学校平均水平,其中两年位居学校前列。


发挥学科优势

服务学校与社会发展需求


中心进一步提升教育评价、海洋教育研究、运动人体科学等“教育”学科前沿和特色方向发展,不断增强科研服务社会能力。


体育学科发挥特色优势服务校内外体育文化建设。受教育部委托,组织承办了第23届CUBA东北赛区,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国家恢复常态化办赛的第一个大学生体育赛事,比赛的成功举办做出了示范,积累了经验,体现了学校担当,扩大了学校影响力。申请获批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挂靠单位,未来依托学校开展分会的各项工作,将促进学校水上运动特色体育项目更高水平发展。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不断深化,中心承担多项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委托的科技攻关项目,科研成果助力我国运动员备战北京2022冬奥会等多支运动队训练攻关。 


组织承办第23届CUBA东北赛区大型体育赛事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挂靠单位落户海大


艺术学科发挥特色优势服务校内外美育文化营造。围绕红色教育主旋律,发挥艺术学科优势,融入学校红色文化主阵地建设。艺术系90余名师生深度参与学校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节目的策划、创作和演出。艺术系教师联合管理学院共同编创的红色扶贫舞台剧《心系山海皆可平》入选全国高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精品档案。中心共220余名师生、1600余人次参演校内外各层次的红色主题展演活动,助力党史学习教育“鲜活生动”。艺术系与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文化艺术校地融合样板区,联手打造庭院演艺与高雅艺术进社区、进校园等多个合作项目,导入“双一流”高校优质文化艺术资源,充分挖掘和培育文化艺术人才,擦亮艺术城区名片,提升城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声誉。


 艺术系与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教育学科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国家与社会需要。依托学校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助力筹建“海洋教育专委会”等两个国家级学会及省级研究中心,在不同层面和维度为海洋教育决策和普及推广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受山东省委托编制了《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实施海洋文化教育工程的意见》,为山东省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海洋文化教育制定了政策指导;作为重要参与方,参与了教育部国情调查中心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为未来国家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决策提供支持,区域改进研究案例多次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名单,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未来,基础教学中心党委将坚定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服务社会能力提升,通过“凝炼方向、培育特色,教研融合、学科相促”,推动“大”教育学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一流大学建设做出贡献。



来源 / 基础教学中心党委

编辑 / 邓沛祺

校对 / 汝子菲

责任编辑 / 刘莅 张慧投稿邮箱:GUANHAIweixin2022@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