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海大人坚持了40年!
4月10日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我国首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雪龙”号即将停靠青岛向公众开放参观
“雪龙”号(图片来源:新华网)
40年来中国在极地不仅先后建了6个考察站更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科学研究成果这其中活跃着许多海大人的身影
极地科考与海大,“缘”来已久
赵进平(左一)、李福荣(左二)、张玉林(右一)参加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
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部分海大毕业生合影留念
42人次参加21次国外南北极考察
51人次参加7次海大发起的中外合作北极考察
四十载极地求索,成果丰硕
海大师生在包括Nature、Science等
参加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上的海大校友
“雪龙”号和“雪龙2”号
是我国目前拥有的两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在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时
中国自主建造的首艘极地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入列
开启“双龙探极”新局面
“双龙”携手
极大拓展了我国极地考察区域
提升了我国极地考察效率及硬实力
海大目前已有近百人借力“双龙”
完成多学科综合调查
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双龙探极(图片来源: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进入新时代以来
海大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
“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
脚踏实地 前赴后继
用实际行动书写
“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极地精神
不断推进科考工作迈上新台阶
▽海大人在极地科考现场▽
第21次南极考察,在冰山上布放跟踪浮标
第33次南极考察,利用程控自动绞车在普里兹湾沿岸固定冰上开展海-冰-气联合观测
第36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的浮冰区利用小艇回收潜标观测系统
第36次南极考察,“雪龙2”号在浮冰区进行CTD(温盐深剖面仪)作业
第37次南极考察,对拖网样本进行测量及预处理
第37次南极考察,在西风带的大浪中投放抛弃式温盐深测量仪(XCTD)
第37次南极考察,布放潜标观测系统的工作现场
第38次南极考察,考察队员在冰区乘小艇准备回收潜标
第38次南极考察,考察队员开展生物学实验
第39次南极考察,在夜晚暴雪中进行CTD(温盐深剖面仪)作业
第39次南极考察,在普里兹湾沿岸固定冰开展冰内剖面辐射观测
第39次南极考察,在阿蒙森海进行大型地笼作业
第39次南极考察,夜晚雪中进行拖网作业
第40次南极考察,在风力较大天气下考察队员用绳子辅助中层拖网入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考队员海大校友合影
2003年,我国第二次北极考察海大校友合影
2003年,在北极融池中进行海洋观测
2006年6月,海大教师参加加拿大北极考察航次
2008年,海大教师参加美国北极考察
第6次北极考察,短期冰站作业时对覆雪海冰的透射辐射量进行观测
2018年10月海大发起的中挪合作考察航次中的海大研究生
2019年,MOSAiC北极科学考察-DTOP布放作业
接续奋斗,再攀高峰
▲史久新 教授
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南极考察是在1991年。当时我是一名本科生,跟着侍茂崇老师从海大步行去莱阳路码头参观了“极地”号,那是我国的第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是从国外购买的二手抗冰船。
我第一次参加南极考察是在1994年出发的中国第11次南极考察,也是我国第一艘具有破冰能力的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首航。这艘船购自乌克兰赫尔松船厂,最初是为前苏联设计的一艘破冰运输船。
2007年我第二次参加南极考察时,“雪龙”号刚完成大规模改造,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极地科学调查设备。在第40次南极考察中,我有幸登上了我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雪龙2”号。在这艘对标世界一流的科考破冰船上,我不禁为国家科考装备的不断进步、极地科考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陈显尧 教授
第一次参加北极科考是2014年4月的中美巴罗海冰-海雾联合调查,距今正好10年。无论从国家重视程度、资助力度,还是装备水平以及社会参与度上来看,这10年都是中国北极科学考察日新月异的10年,中国海洋大学也在极地观测、装备研发以及治理政策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未来10年,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观测基础,推动产出一系列具有高水平的代表性成果。更重要的,我们应结合学校在海洋领域的学科综合优势,在极地超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系统、极地智能装备、极地环境影响评估等领域发力,推动北极研究从“认识极地”迈向“利用极地”的应用阶段。
▲刘阳 教授
非常荣幸代表学校参加了中国第36次、第40次南极科考,首次代表中国对阿蒙森海进行中层鱼调查,首次证实阿蒙森海冰间湖是侧纹南极鱼产卵场,获取了大量宝贵的南极鱼类样品,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
回想起这段难忘的科考经历,感触颇深。从1984年我国开启极地考察以来,极地科考的先辈们已经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走过了四十年光辉历程,无论春夏秋冬,中国海大科学家的身影从未离开过南极这片距离中国最远的土地。一批又一批青年在前辈们的感召下,投身南极科考,接续奋斗,传承着 “爱国 求实 创新 拼搏”的极地精神,见证着我国南极科考事业的大步向前。
▲李涛 副教授
由于南北极地区位置遥远,中国的极地科学研究不可避免要深度参与到国际合作中。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积极参加极地国际科学考察航次和国际学术研讨会,不断扩展极地科学研究的朋友圈,先后与美国、德国、俄罗斯、挪威、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通过航次合作、数据共享和学术讨论等方式持续提升学校极地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孙永明 工程师
作为一名极地科学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5次中国南极考察,从学生时代到步入职场,十几年来我与极地紧密相连。这段历程让我深刻领悟到极地科考的艰辛与意义,困难磨炼了我们的意志,也增进了海大人对极地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十几年来我国极地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仪器设备的自立自强。我们见证了中国极地科考装备的不断更新与升级,特别是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彰显了中国在极地科研领域的进步。中国海洋大学一直坚持自主创新,针对极地环境自主研发了冰基海洋浮标、潜标防冰山碰撞系统等多种装备。这些装备的进步不仅提升了性能,也增强了稳定性和可靠性,展现了我们对自主创新的坚持。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扬极地精神,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同时期待着中国极地科考装备的更大发展,为科考工作提供更强大支持。
▲谢春虎 博士研究生
南极科考对我来说是一次挑战与成长并存的旅程。这段旅程让我认识到了大海的浩瀚莫测,她可以是赤道上的平稳如镜,可以是西风带里的波涛汹涌,也可以是南极圈内的冰海相接。极地极端的环境给我们的考察带来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这让我不仅认识到了考察数据的宝贵,还深刻体会到了南极精神中那份炙热的“中国红”和不断传承的“海大蓝”,这种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海洋科学领域探索的决心。
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社)
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
探求新的发展空间的重要领域
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中国极地考察40年的历史
留下许多经验与启示
海大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
用专业所学
竭力服务国家南北极科考事业
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书写中国极地考察新篇章!
来源 / 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
素材整理 / 张慧 刘邦华 刘莅
文字&编辑 /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