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刚刚,“半价卖房”!消灭地产泡沫后,才会有新周期!

2017-09-12 周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来源 综合 财经韬略 ID:tttmoney8、地产情报站 ID:dichanqbz\姜超宏观债券研究(jiangchao8848)作者 姜超、周霞、顾潇啸



刚刚,楼市再出狠招!这个大城市竟然“半价卖房”


在10月中旬重要会议召开之前,中国楼市注定新闻不断、大招不断。

 

今天(9月12日)上午10点50分,新华社播发了一条稿件,标题是“长沙推出万套定向限价房保刚需”。

 

报道篇幅不长,全文引述如下:

 

新华社长沙9月12日电(记者阳建、陈宇箫)记者从长沙市住房保障服务局获悉,长沙市日前正式推出万套定向限价商品住房,预计年内有望上市2702套住房。其中,部分住房的销售价格仅为每平方米4950元。

 

据了解,第一批20个项目共建设11682套,第二批建设计划正在制定中。在首批项目中,长沙市芙蓉区新桥小区三期项目将有1208套房屋推出,其销售价格仅为每平方米4950元,明显低于长沙楼市均价。

 

根据政策,长沙市定向限价商品住房套型建筑以90平方米以下户型为主,单套建筑面积不高于120平方米(含),销售价格由政府相关部门确定,低于同地段商品房。这种限价房供应对象为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不动产权属证书上将特别注明“限价商品房”字样,登记后5年内不得转让。

 

2016年下半年以来,曾被称为“房价洼地”的长沙市房价持续上涨,长沙密集升级了楼市调控措施,保刚需成为重点。继8月底宣布试点“限房价+竞地价+摇号”新政后,长沙市此次推出大批量的定向限价房,旨在进一步保障楼市刚需。

 

这篇报道告诉我们:

 

1、长沙的“定向限价商品住房”仅仅第一批就超过1万套,而且后面还会有第二批、第三品。

 

2、价格明显偏低,卖给中等偏下收入家庭,购房者可以在5年后获得转让权。

 

报道里提到了“芙蓉区新桥小区三期”,让我们看看这个小区在哪里。

 


上图中红色菱形区域,就是“新桥小区”的位置,距离马王堆不远,从目前长沙的发展和城市格局来看,算是不错的区域了。

 

我查了“新桥小区”旁边的两个商品房楼盘:银港水晶城和辉煌国际城,发现其二手房的报价基本上在每平米1万元到1.2万元之间,均价大概是1.1万元。



按照新华社的报道,“长沙市芙蓉区新桥小区三期项目将有1208套房屋推出,其销售价格仅为每平方米4950元”。也就是说,这个价格只相当于旁边商品房小区的一半,堪称“半价房”。

 


即便是新桥小区已经进入流通的二手房,楼龄在10到12年的房子,均价也在8000元左右了。

 

由此可见,此次长沙推出“定向限价商品住房”力度之大。

 

“定向限价商品住房”不是长沙的首创,此前各大城市也都类似的做法。这类房子能不能平抑房价,关键看一点:能不能持续地、大批量地供应。

 

这类房子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如何避免腐败、保证公平。早些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开车奔驰宝马住保障房”。

 

有些申请人刻意隐瞒自己的收入,以及拥有商品房的事实。甚至不惜采取离婚的方式,来占国家的便宜。而这类住房的建设、管理部门,也往往有贪官污吏私下出租房子,或者把房子转到自己名下变成私产。

 

所以,“定向限价商品住房”是个好东西,关键要防止腐败,防止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分配不公。

 

中国建立保障房制度已经很多年,并创造了很多新名词,比如“定向限价商品住房”、“廉租房”、“自住型商品房”、“共有产权住房”、“福利房”、“微利房”、“人才房”等等,但房价飙升仍然控制不住。说到底,是因为上述这些房子的供应量都很小,好比是餐桌上的调料,而不是主食或者主菜。

 

展望未来,中国住房保障只能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路子。用“高端”的商品房市场的收入,来贴补“低端”和“中端”的廉租房、限价房、共有产权住房。


能不能真正扩大“低端”和“中端”房子的供应量,而不仅仅是关键时刻作作秀,才是问题的关键。

 

另外再多说一句:近来大城市出台的鼓励租赁、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政策,将大大提升中心城市的人口竞争力,让这些城市的人口加速增长,由此引发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未来房价的分化。


换句话说,目前大城市的“楼市新政”已经出现了逻辑上的内在矛盾(控制房价和鼓励人口流入同时进行)。


房价露头就打!调控政策或将再密集出台!


不平静的8、9月


如果说,8月份13城开展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是从长效机制的角度出发,


8月28日,国土部和住建部发文,确定将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广 州、佛山、肇庆、成都等13个城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并借此“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


政府在调控上还是盯的很紧。



比较巧合的是,前两天,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在对北京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做调研时,也明确指出,要做好房地产调控政策储备,有漏就补。


我们看到,北京、深圳在针对房地产的调控上,都表达出了严格执行,丝毫不放松的态度,那么接下来会有其他城市跟进吗?


站长非常个人的看法是:有,而且很快就会有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密集出台。


对未来调控政策的猜测依据


站长认为,分析政策变化,主要是看三点。


一是背景,眼下有两个大背景。一个是中央层面的房住不炒,一个是三四线去库存。那么原则上就是严控热钱回流一二线,确保三四线库存顺利去化。


二是从时间点上来说,纵观前几轮调控周期,不少标志性的调控节点都在3月份、9月份。9月份是政策密集发布的一个节点。去年的北京930新政就是一帮人后知后觉,国庆出去玩回来后发现没法买房子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调控需要有一个市场反应的阶段,大概这个阶段就是半年左右。眼下到了检验3月份调控大招成效的时候了。我们可以看到住建部派中央督察组挑选了18个“中彩头”的城市进行督查。


这18个城市有什么共性呢——近期房价表现突出,销售环节问题较多。所以上层的态度依然是露头就打!可预见接下来这些城市会有进一步的整改措施出台。



三是,政策的目的达到了吗?我们的调控终极目标是什么?


确保房地产健康稳定发展嘛。


眼下三四线棚改,货币定向宽松;部分城市开发商捂盘,库存少供不应求,所以基本面还是没有彻底改变的。依然有一部分城市处于房价上行期。


基本面不变化,政策就不会松动。我们的媒体,总是在政策刚颁布的时候大力吆喝,但是真正执行的结果如何呢?实际情况很少有人调查。老司机张大伟说,你看啥时候真有人砸售楼处了,才说明房价真的降了。目前这种情况还没看到。


而且多头依然很“嚣张”啊,任志强之前房价的时候说,如果放松调控,下一轮涨价比这一轮更高。所以调控短期不可能放松,我们国家经济,国民收入也经不起短期再来一次这么疯狂的房价了。



未来调控思路


未来调控思路还是两个点,一个是地,一个是钱。


地,是租赁用地,继续出台多种房地产长效机制,确保资源合理分配,比如盘活农村集体土地的利用,将这类土地与房地产市场结合起来;如果集体用地大量进入租赁市场,从消费端会带来购房预期降温,有利于稳定房价。


钱,锁住楼市,阻止已经进去的热钱出逃,高位套现;防止炒房加杠杆;防控金融风险,继续收紧开发商的融资渠道。


眼下已经有开发商扛不住了。


调控不断收紧,致使房企销售回款困难,融资需求紧迫,但随着境内融资渠道逐渐收紧,发债规模逐渐缩减,房企不得不找更多融资渠道,信托融资,海外发债等等。



看一下8月份部分房企融资的情况和利率。小企业融资越发艰难。可想而见,上半年跟住建部大眼瞪小眼,不愿意按照偏低备案位出货的开发商为了加速资金回流,下半年会批量出货,向备案价妥协。



(来自云房数据)


今天一位二线的粉丝过来问我,说站长,马上金九银十就到了。销售说房地产旺季就要来了,让我赶紧抄底。你说我该咋办?


个人认为,大部分一二线金九银十以走量为主,价格不会再有提高。当然三四线还是会继续现在的走势。


总之,今天文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没有看到政策底之前,谨慎抄底。


消灭地产泡沫后,才会有新周期


最近在外路演,大家最喜欢问我的问题就是“你如何看待新周期”以及“你如何看待房地产”?


对新周期的憧憬来自于经济反弹和股市上涨,自16年1季度GDP增速在6.7%见底以来,目前已经连续1年半企稳回升,似乎持续下滑了7年的中国经济增速有了L型见底的希望,与此同时,得益于供给侧改革改善上游行业盈利,中国股市创下16年1月以来的新高,是不是只要坚持收缩供给,未来就是康庄大道?


经济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供需关系,其影响体现为数量和价格的变化,而在宏观上代表产出数量的指标是GDP,而代表价格的指标是通胀。从理论上说,如果需求不变,那么供给收缩会降低均衡时的数量,但会提高价格,也就是体现为GDP下降、同时通胀上升,而这是典型的“滞胀”。但是我们观察中国经济过去一年多的表现,体现出的是“量价齐升”,一方面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另一方面GDP增速回升,钢铁、发电、有色金属的主要工业品产量创新高,这说明供给并没有真正收缩,经济回升的根本动力还是需求的扩张,问题是需求从哪里来,是不是新需求?


我们总结过去10年中国经济的驱动力,发现最根本的动力来自于房地产,房地产销售是最重要的领先指标,而房地产投资是与工业增加值增速长期最吻合的指标。而我们在年初判断中国经济见顶、房价见顶,其实是基于对房地产市场长期见顶的判断,因为无论从人口老龄化、房产在居民财富中的极高比值,房价的全球比较等常识来观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极度泡沫化,加上政府对房贷的收紧,地产市场即便不在顶部也离顶部不远。


但是在中国,常识就是用来被打破的,今年上半年的中国地产销量又创出历史新高,三四五线城市接力一二线房价大幅上涨,这不可思议的一幕是如何发生的?


过去一个月我到香港路演,大家给我讲了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神奇故事。今年在港铁南昌站,距离中环三站地,新房每尺楼价高达两万五千港币,大约相当于每平米25万港币,但是在离中环两站地的奥运站,二手房价每尺也只有壹万五千港币,两者相差60%。为什么新房贵那么多大家还抢着买?一方面新房有契税等优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香港新推的土地大都被大陆房产商高价拍走了,而香港地产商对高地价比较谨慎,手里面积累了大量的现金没地方花,就给大家买新房提供融资,因此买新房只需要提供一成首付甚至零首付,而二手房受政府严格监管需要提供五成首付,所以香港的高房价其实是杠杆下的蛋,而零首付以前只在97年出现过。


而回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14年的居民的新增中长期贷款只有2.2万亿,15年升至3万亿,16年激增至5.7万亿,再加上8千亿公积金贷款,16年居民与地产有关的贷款达到6.5万亿,几乎一半的地产销售都靠贷款,而当年中国的GDP也就在70万亿出头。


我们以为,经过16年的狂飙之后,加上政府对房贷监管的全面趋严,17年房贷会出现明显回落,地产市场也会大幅下滑。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善于创造奇迹,17年前七个月,居民房贷基本上停止了增长,但是居民短期贷款飙升至1.06万亿,同比激增7500亿。前七个月居民商业贷款总量达到4.3万亿,同比上升27%,而这应该是地产市场依旧繁荣的根本原因,居民还在疯狂加杠杆。


通常,居民的短期贷款主要是汽车贷款,然而今年前七个月的国内汽车销量没有增长,这说明激增的居民短贷很可能流入了地产市场。通常居民消费贷会记入个人的征信记录,但是很多银行发明了以信用卡为基础的信用贷,最高额度可以达到30万,不用任何抵押,只要求稳定收入,而且可以先息后本,这样在央行征信中不显示贷款余额,只显示每月流水,而且由于最初显示的是利息支出,所以可以将个人收入大幅放大,同时申请几家的信用贷就可以凑齐购房首付。


最近胡润财富报告公布中国大陆拥有千万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达到147万户,其中比例最高的北京每83人中就有一个人拥有千万资产。而统计局公布16年北京人均GDP11.4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5.2万元,即便假定普通一家三口都赚钱,不吃不喝一年赚16万,也要工作50年才能达到1000万。而在过去两三年,由于房价普遍翻了一番,只要胆子大敢于向银行贷款,基本上一辈子的收入都赚出来了。马克思说为了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而这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利润哪止50%?


09年的4万亿给中国企业部门加了杠杆,在回光返照两年以后,中国的企业部门用了6年时间慢慢还债。15年中国居民在股市上融资融券加了2万多亿的杠杆,在短期牛市以后就急转直下,靠着政府巨资入场才慢慢止跌。而这三年中国的居民部门加了20万亿的杠杆,居民部门的总负债已经达到42万亿,居民负债占居民收入的比重超过90%,问题是居民部门还能借多少钱,加多少杠杆?


我们在香港的时候,人生第一次遇到10级台风,但是当天中国的企业还在照常开业绩发布会,中国的研究员还在开会。中国人的勤奋举世无双,但是如果大家的聪明才智都用来投机上,用在地产泡沫上,只会在错误的方向上越错越远。中国不缺优秀的企业,阿里、腾讯、华为都是各自领域的世界级企业,但如果在阿里、腾讯和华为工作都比不过炒房的,那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是有利还是伤害?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们看到,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动手严查信用贷、尤其房抵贷,而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以后,房贷利率已经突破5%,那么靠杠杆起来的地产泡沫还能维持多久?


如果新周期还是建立在杠杆之上,那到底是新周期还是新杠杆?


只有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我相信常识,只有地产泡沫消灭以后,大家不靠投机致富而是靠工作努力致富,才会有真正的新周期。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读好书,好读书!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