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又一公众号创业者过劳离世,比热点来得更快的可能是告别

2017-10-13 周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来源 新华社 


壮志未酬,先输给了自己,创业真的是九死一生。

注:图片来源趣塘沽公众号截图


普天同庆的十一国庆,多数人还沉浸在难得的长假中。微信公众号趣塘沽于10月7日对外发布消息,该自媒体创始人大志突发心梗,抢救无效去世。


“趣塘沽”是立足于塘沽本地文化,为当地人提供各类生活资讯的微信公众号,已成立4年。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他才30多岁。而该公众号在国庆期间,仍然以每天7-8条的文章高频推送,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其实,新媒体人有压力也正常,毕竟我们不是在追热点,就是在追热点的路上。但如果你已经出现不规律饮食、作息混乱、神经敏感、视力下降、熬夜、失眠等一系列问题,那就要想方法解决了。


但这样的噩耗来袭,总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无奈。


注:图片为春雨医生APP创始人张锐


去年10月5日春雨医生APP创始人张锐因过度劳累而致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4岁。他曾坦言自己很焦虑,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了怎么办,早上又强打鸡血鼓励自己。尽管他已完成12亿元融资。


同样的悲剧不在少数:


今年2月8日,途牛旅游网预订中心副总经理李波于家中去世,年仅44岁;

2015年江门身家30亿的金莱特董事长田畴心梗去世,年仅43岁;

2016年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经常熬夜地铁猝死;

2016年5月,28岁网易女编辑过劳离世;

2015年12月,腾讯某游戏高管在加班数月后过劳死;

2015年3月,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酒店马桶上,去世前一天,他跟妈妈说"太累了"……




加班常态化、工作压力大,如今正在威胁着许多年轻人的生命。


过劳死——职场不能承受之重



“过劳”似乎已成中国职场的常态。过度加班又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过劳死”的威胁对象已从体力劳动者转向脑力劳动者,且呈年轻化趋势。而这已不是哪个行业独有的现象,广告、媒体、医疗以及金融等行业都没有幸免。



(央视新闻截图)



过劳死——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


从医学上解释,“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直接促成“过劳死”的五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然而,看似是个体原因导致的过劳死,当变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时,就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综合结果。比如,经济社会转型的压力增大、竞争加剧、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事实上,许多员工常常为了养家糊口的薪水,以及息息相关的升迁、职业发展,常常选择 “自愿加班” ;而一旦发生“过劳死”的悲剧,我国法律上也没有对疾病发作与工作之间关联性的明确规定,导致“过劳死”处于无法律保护的尴尬境地。这种“过劳无责”又加剧了“过劳用工”的肆无忌惮。




“5+2、白加黑”不值得宣扬


表面上看,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导致过度劳累,是一些干部职工英年倒下的主因。事实上,一些单位工作安排不科学,甚至为片面追求“政绩”,无节制地给干部职工加压,要求或变相要求他们长时间加班加点,甚至以“领导都不休假”为由压减休假,更是深层次的原因。

  

当下,一些地方和单位并未按劳动法、带薪休假等国家法规行事。有的地方提出“5+2、白加黑”,有的县市甚至提出“3516”工作法,即每天三小时吃饭、五小时睡觉、十六小时工作。而要求干部职工加班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的是为了“加快招商引资”,还有的是“转变工作方式、提振精神状态”。在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下,“疲劳战术”被当成经验,低效率的加班被视为作风,这不仅影响了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也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助长了形式主义。

  

无节制地要求干部职工加班,与宪法、劳动法、公务员法的要求相悖。劳动法明文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我们提倡发扬无私奉献、夙夜在公的精神,但不能以牺牲干部职工身体为代价。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队伍才会更有战斗力,才可以取得更好的工作业绩。各地方和单位应摒弃靠“5+2、白加黑”追求业绩的旧观念,把关爱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政策落到实处,尤其应对那些在单位挑大梁的中青年业务骨干给予更多的关爱。

你太累了,歇一歇吧


应该说,累,有社会发展的大背景。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职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不小,劳动强度常常挑战人们的体力极限。“葛优躺”的流行,腰酸背痛、失眠、健忘等症状的频出,无不显示着我们可能患上了“过劳症”。


然而,现行法律对过劳死是否属于工伤,在实践中还存在认定上的模糊,而劳动监察部门的监察力度也普遍不足,就算是认定为“过劳”,企业受到的惩处也只是少量罚款,违法成本较低,因此加班成了不少企业堂而皇之的要求。过劳之下,常有悲剧,近些年不时有人因劳累引发疾病离世,死亡年龄也不断趋于年轻化,IT、外企、媒体等行业更是重灾区。


其实,劳累大多出于自愿。加班,是责任心的体现,也是获得较高职位和收入的途径。为了提神缓解疲劳,咖啡、浓茶、烟草甚至药物都成了上班族的必备品,让原本疲劳困乏的身体雪上加霜。油尽必然灯枯,疾病骤然暴发,重创健康,伤害生命,让人猝不及防。


由此看来,过劳是种病,还得治。


面对一个个逝去的生命,法律、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无动于衷,必须有所行动,对症下药。对过劳死要有明确的认定办法,厘清模糊地带,一旦确定,企业必须依法给出高额赔偿,提高其支付的代价和成本。


面对过劳而病、而死,法律、单位和个人都不能无动于衷,必须有所行动!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正版图书,低至六折!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