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为什么大多数人,会困在狭小的圈子里终此一生?

2017-10-14 周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 来源 作者  A先生 来源 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人类简史》里说,智人之所以能从跟自己平起平坐的动物群体当中脱颖而出,并进化成统治地球的人类,就是因为有了认知。人跟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有认知、有意识、能创造出想象共同体,并在同一目标的激励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


若把视角再缩小到人类这个群体来说,人们之间地位的落差、阶层的落差、财富的落差,本质上也是认知的落差,是认知高低势能的不同,才引发了彼此间不同的行为决策,并最终造成两极分化的结果。


01 农村里的街坊亲戚


每到逢年过节,总会回农村老家,也就经常能听到一些家长里短的各种纠纷。


三大爷城里的儿子结婚,婚礼那天因为车少人多就落下了堂嫂,由此结下了梁子,至今堂嫂都不跟三大爷家说话;

一个远房侄儿的小孩满月,小姑随了100元红包,可自己的孙子满月时,远房的亲戚居然因为忙没有回礼,这让小姑气愤不已;

两个堂哥分家,因为一个大水缸的归属争执不下,从此不相往来;

……

二舅正给自己的女儿找婆家,“不能嫁远,就在附近找,平常有个啥事的还能扶持帮衬点”;

大姨又生气了,跟我妈不停的倒苦水,“养儿有啥用?媳妇当家,一箱一箱的礼往娘家提,大过年的就给我送了一桶油”;

父亲最爱看关于农村琐事纠纷调解的电视节目,当然振振有词,“这电视可不是白看的,咱农村邻里亲戚间的矛盾多,都得学着点”;

……

母亲听说看场电影要花50块,觉得不可思议,一定是被骗了;

二姨听说买件衣服能花1000块,觉得脑子一定是进水了,啥衣服会这么贵;

姥姥听说两个人吃饭花费500块,觉得遇到败家子了,农村红白喜事的一桌酒席也花不了500块啊;

……


现在农村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所以就有很多商品下乡销售(但质量不敢恭维)——净水器啊、太阳能啊、电饭煲啊,晚上在广场上搭个台子,播放着音响,又唱歌又跳舞的把乡亲们吸引过来,顺带的送个小礼品——一个脸盆、一把雨伞、一小兜鸡蛋、几幅对联……街坊邻居七大姑八大姨的就喜欢去凑个热闹,还能免费领个礼品不是?


可以上描述这么多,他们做的有什么错吗?一点没错!


父辈们大多出生于建国后,经历过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以及文化大革命,从小就饿着肚子长大,饥一顿饱一顿的侥幸存活而没有被饿死,面对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后的充盈物质生活却还没有完全适应,记忆的深处还是树叶、麦麸、菜糠和黑面馍,恨不得一分钱掰两半花,一套衣服穿到打补丁。


他们很难理解大城市是咋运行的,没有工厂、没有烟囱、没有货车,高楼大厦里进进出出的人整天都做什么呢?为什么不像农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那样,去工厂裁缝做衣服、去工地担水泥盖砖头、去搬货送货运东西呢?难道都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聊天在当官吗?


过往的人生经历,周遭的外部环境,接触的左邻右舍,祖祖辈辈的手口相传就是这样一代代过来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是一生中的大事;一桶油、一箱奶、一袋米能成为矛盾的来源;家长里短、邻里纠纷是农闲季节的谈资和调味剂。他们无奈的陷入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境地,营造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封闭圈子,再以这样的视野和格局养育下一代,并把自己的认知传递下去。


若没有外力的干预和强力刺激,他们中的绝大数人很难实现认知升级,只会就此终老一生。


02 城市里的升斗小民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楼市调控的文章,推送在公众号上,其中提到因老百姓跟高层的格局/视野/立场不同,看待问题是不一样的,于是就有了爱较真的粉丝跟我辩驳。



粉丝反驳的有错吗?一点没错,完全正确!前提是站在他的角度,站在一部分人的角度。但如果把格局再大些,站在整个国家的角度、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站在全体常住城市人口的角度看,则未必正确。


房价上涨会引发一系列多米诺骨牌效应:挤压发展实体经济的资金、推高城市的运营成本、抑制农村人入城的城市化进程、激发居民炒楼暴富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房价高到一定程度若泡沫破灭会引发金融危机……所以国家必须得调控楼市。


在限购、限贷、限地价、限房价、上调利率后仍效果不彰时不得已开始限售(拿到不动产证后几年内不得交易)——也有人解读为不是为了控制房价上涨而是为了防止房价下跌(即使防止下跌,也是为了避免下跌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但不管目的如何,反正是不让卖了,交易冰冻了。


对于一个个卖房看病、卖房留学、卖房出国、卖房改善住房的城市升斗小民来说,限售确实是影响个人生活的“天大的事”,但楼市稳定(调控的目的)带来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难道就不是更“天大的事”?这是囚徒困境在现实生活中的最好注解——个体理性带来集体非理性、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带来集体利益受损,并反过来损害每一个人的利益。当社会混乱、经济凋敝、两极分化时,生活期间的每一个个体都是受害者。


政府高层是从全局上看问题——成本与收益孰大孰小、利益与弊端孰优孰劣、付出与得到输多输少。有人立马反驳:可有很多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啊,不能卖房看不起病、留不起学、出不了国、改善不了住房啊?那都是成本!比起更大的整体收益来说,这些成本忽略不计或者可以承担。


不少人对城市的一些老市民有“偏见”,觉得他们市侩气十足,看不起外地人、看不起农村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是会形成一批既得利益者,他们会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本能反应去看问题、做决策,保护自身利益的本能阻碍了整体利益的创造——这就是国家一旦进入发达体后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因为利益群体多了,阻碍也就多了,而民主选举为维护既得者的利益提供了制度保障。


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格局。


没房的希望楼市调控让房价暴跌,有房的希望自由交易让房价暴涨;小工厂的老板/工人含泪声讨环保风暴,大城市的白领/居民力挺环保督查;企业主和富人觉得税赋太高以致有了“死亡税率”,百姓却说看病贵/上学贵社会福利严重不足……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发声,让认知受限于自己的小圈子。


过往的成功/失败经验塑造了一个人的价值观,由此构成了路径依赖;利益的占有和独享,由此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只关注各自的群体不与外界接触碰撞,由此组成了一个个小圈子。而这都成了影响个人认知升级的羁绊,从而缺乏更大格局的大局观,所以一辈子才会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混而没有上升突破啊。


03 跳出圈子,提升认知


一些农村人只着眼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应该被鄙视吗?部分城市人只关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房子/孩子/票子问题就应该被谴责吗?物质财富是判断个人成功的唯一标准吗,穷就应该被耻笑吗?


当然不应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需要彼此尊重和相互包容。只是过于局限自己的圈子和视野格局,就难以有认知上的提升,认知低会让自己陷于痛苦焦虑的状态:一桶油/一顿饭就会造成邻里不和、婆媳不睦、亲戚反目,痛苦受伤的是彼此;医疗/教育/住房政策的不理解就会让自己焦虑不安、牢骚满腹,消极负能量会传递给亲友和家人……


那如何跳出自己的圈子,提升认知呢?答案是很难。也因此才会有如下的残酷现实:历史基本上是由少数人推动的,大多数人只是为胜利者鼓舞欢呼,并无形中充当了社会实践的人类原材料。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应该乐观的去积极尝试,改变哪怕一点也总比原地踏步强吧。


提升认知的本质就是要撞击/碰触你固有的圈子和思维,并要有目的的去创造这种机会。


读书。读书应该是成本最低、门槛最低、随时随地能提升个人认知的方法了,当然也包括听音频/看视频的课程,自己学习、思考并激发自己的认知升级,它的难度是如何选到好书、能否理解书的本意。


模仿。跟认知高的人学习,并有意识的模仿也能慢慢理解并提升认知,它的悖论是你能找到、并判断出对方是高手(你能判断出高手也许你的认知已经高了;你判断不出来也许会误入歧途)。它的缺点是学习是有门槛的(金钱/时间/距离等),还好现在有网络,能最大可能的避免。


交流。通过观点交流、头脑风暴是碰撞大脑、打破固有思维的很好方法,也是提升认知的一种途径。最好提出观点的人来自不同的圈子、有着不同的背景,差异越大、观点越激烈得到的启发就会越多,认知提升的可能也就越大,如读书会、各种兴趣小组等。


闭嘴倾听。之所以无法认知升级就是受过往经历和所处圈子的价值观影响,并时时刻刻以此做为评判标准。因此在读书或跟别人交流时,首先得闭嘴倾听,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观察并理解,之后再用自己既有的知识去评判,找到闪光差异点。


下一代。如果自己难以认知升级,寄托于下一代也是种选择(常说的三代培养一个贵族也算这个意思),近几十年中国大量农村年轻人通过上学/参军/打工等融入城市生活,跟上一代的认知完全不同,这就是代际间的认知升级(老一代也许永远无法升级,只能慢慢老去)。


认知差距若用一句话表达就是:你以为的惊天大事,在别人的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年轻人的贫穷思维:才二十多岁,就活得千篇一律


大多数人都输在了墨守成规,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你敢于打破现状,甚至颠覆自己的想法,看似辛苦,却赢在了活出自己。


作者 谈心社 来源 谈心社(ID:txs163) 


01


看过一段话:有些人,活了一辈子,其实不过是认真过了一天,其余时间都在重复这一天而已,也有人每天不重样,看似折腾,却活出了滋味。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活成了前一种人。


八点吃饭,然后挤上充斥着各种味道的地铁,坐在办公室做着和前一天同样的工作,午饭时间到昨天去过的餐厅点同一份套餐,下班后刷会儿微博,聊会儿微信,然后上床睡觉。


第二天,闹钟响起,继续重复和前一天同样的事情。


他们抱怨生活千篇一律,下一秒又告诉自己不安分的生活会有多危险;他们羡慕那些说走就走的人,转瞬又告诉自己外面不安全,还是家里好。


他们也曾认为自己很独特,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做着千篇一律的事情,大多数人都输在了这里。



02


哈佛商学院教授弗朗西斯卡•吉诺曾做过一个为期六周的心理实验:


他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人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填写两份完全相同的问卷,其内容涉及他们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和表现情况。


不同的是第二到第四周,其中一组没有任何变化,另一组成员则每周收到一封邮件,分别让他们养成一种工作习惯。


比如,质疑已有体系和常规程序;在着装和语言表达方面遵循自己的个性;当大家都“随大流”时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在现有技能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才能。


六周后,所有的实验参与者重新填写了最初的问卷。

         

对比实验结果,吉诺发现:第一周的问卷,两组没有明显差别;但第六周的问卷则显示,收到邮件的一组根据要求改变了自己的工作习惯,另一组几乎没有变化。


并且,吉诺得到的数据显示,收到邮件的一组工作表现更好:对工作的投入程度提高了21%,管理和创新的意愿增强了18%,工作表现提升14%,好奇心提高12%。


基诺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收到邮件的一组愿意突破传统的束缚,改变自己之前的工作定律。


他说,若要全身心投入工作,就必须将自己从曾经的定义化中解放出来,敢于打破现状,甚至颠覆自己的想法。



03 


千篇一律很容易,难的是打破定义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遵照着以下行为定式:


八点钟吃饭,约会穿正式衣服,找女朋友要白富美,男朋友要高富帅,旅游要去著名景点,工作要步步遵循前人经验。


对那些干预、打破这些规律的人,他们横加指责。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大多数人,都输在了千篇一律;恰恰是他们认为打破规律的人,活出了不被定义的自己。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模式认识”,指的是人们将事物分类定义并形成牢固的认知模式。


这个认识来源于巴甫洛夫的小狗实验:巴先生摇铃,然后给小狗食物,小狗得到食物会分泌唾液。经过30次重复后,单独摇铃的声音刺激就可以使小狗流口水。


因为这时小狗在心里已经形成了“铃声=食物”的认知,换句话说小狗将铃声定义成食物。


这和生活中,人们给人贴千篇一律的标签是一样的。



这人是"情歌王子",那人是"夜店女王",知识丰富的叫"百科全书",长得好看的叫"吴彦祖",美女都是"宅男杀手",大叔都是"中老年妇女的偶像"。


大多数人也愿意给自己贴上标签,严格按着标签生活,就像肖申克监狱中的囚犯,最终活成了标签要求的那个人。


作家斯蒂芬·金是标签化社会的受害者,他从小喜欢写作,不同于人们将写作定义为温柔的、温暖的文字,他喜欢吸血鬼、僵尸、盗墓者、活死人……


12岁时,金写了第一本小说恐怖小说《陷阱与钟摆》,校长责骂他明明有才华,为什么不写小孩子应该看的温暖故事呢,反而写这种垃圾东西,白白糟蹋天分。


接下里的二十年,这句话成为金挥之不去的阴影。


直到妻子将他扔掉的《魔女嘉莉》的草稿寄到出版社并一夜成名后,他才真正走出校长定义的“小说”。



之后,他创作了《它》《午夜行尸》《玉米田的孩子》《再死一次》等轰动一时的恐怖小说,并获小说创作最高的荣誉“雨果奖”、“卢卡斯奖”以及“世界奇幻文学奖”;而他塑造的最成功也最得他本人喜欢的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有人说安迪就是金的化身。


这个个子不高、面色有点苍白的年轻人,眼睛充满了希望和智慧。他因为谋杀案被诬陷入狱,但内心,他还是那个博学、睿智、优雅的银行家。


狱中的老囚犯告诉他,在这里所有人都只是一个数字,安迪却忍着狱警的暴打、其他囚犯的欺负、典狱长的折磨,对抗着成为死囚的宿命。


二十年后,他弄清了谋杀案的真相并从监狱中逃脱,成为真正的自由人。


史蒂芬·金用二十年的时间打破了校长对小说的定义,安迪则花了二十年逃离了成为一个死囚的命运。


尽管过程充满了曲折,最终他们得到了只属于自己的自己。


生活中,千篇一律很容易,只要你愿意随波逐流,茫茫人群很快就可以淹没你,难的是如金和安迪一样勇敢地活出自己。


然而,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活成了定律中的那个人,并和金的校长一样维护起了这个虚假可笑的定律。


勇敢打破外界的定义,你才能成为自己最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04


千篇一律的人,喜欢自我催眠


亚瑟•叔本华曾说过:“我们在用四分之三的生命去活成另一个人。”


生活中,常常有人告诉我们,“你应该是这样的”、“你应该这样做”、“不要这样,大家都不会这样”,这些人拿着自己认为的黄金定律无限制概念我们。


悲哀的是,大多数人接受了这些定律,自我催眠变成了“我应该……”,最终使自己变成芸芸大众中的一员。


现在,电视上活跃着一群“流量偶像”:颜值高、年龄小、没演技、爱卖萌……千篇一律,烦躁得让人想关掉电视。


但是,从这些偶像的行为看,他们自己努力地维护着“流量偶像”这个标签:微博上撒娇卖萌,台词不背用数数字代替,演戏时高兴了哈哈哈,不高兴哇哇哇,古装剧追求长发飘飘,现代剧都是傻白甜。


于是,再也没有人说他们是“演员”。


胡歌曾经也是“流量偶像”的一员,后来他越来越感觉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糟糕透了,在一次采访中他说,自己用了八年,才从“流量偶像”的泥沼中爬出来。


胡歌坦言自己是这种千篇一律的“流量偶像”最早的受益者之一,那时他和现在一夜爆红的小鲜肉一样,享受过被众人疯狂爱慕的时光。那些爱慕,是他事业起步的基础。



早些年他的作品几乎都是那些飞来飞去的古装偶像剧,并且还都留着厚厚的刘海——《仙剑奇侠传》试妆时,为了掩饰他偏长的脸型,他的老板蔡艺侬特意让化妆师给他设计了这个发型。这个造型伴随了他很久,成了胡歌早期最鲜明的形象。


慢慢地,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千篇一律的演员里面,你看不到自己。”


胡歌的第一次转型是拍摄生活剧《苦咖啡》,这是第一次他抛弃了“李逍遥”般古装大侠,成为写实派演员。


之后他拒绝了公司制作的热播剧《步步惊心》,选择在电影《辛亥革命》中客串出场仅几分钟的林觉民,之后是都市白领、康巴汉子、霸道总裁……


虽然不温不火,但他想演的戏,终于演到了。


近几年,胡歌的作品《琅琊榜》《伪装者》《生活启示录》获得了成功,他说自己再也不是“飞来飞去”的李逍遥。


没有人应该怎样,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你要做的,没有人能要求你怎样,除非你告诉自己你就是这样。


你不愿意给自己贴标签,并淹没在芸芸众生中,就没有人能强迫你这样做,千篇一律的人,一遍遍告诉自己,自己没什么不同,最后他们就真的没什么不同了。


敢于撕下自己的标签,行为遵从自己本心,才能得到自我。



05


不愿千篇一律,那就勇敢活出自己


很喜欢作者张小柒在《那年这里》中的一段话:“本该成为秃丘上橡树的你在人生的角逐上选择边缘化,甘愿平凡,执着的成为绿洲中的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规则的社会里,为自己贴上标签,每个人就成了毫无个性的那一个。打破这些规则,收获的才是真实的自己。


“如果拿了4枚,就在你脖子上挂一枚好吗?”大运会国际象棋比赛现场,谢军对一名喜欢自己却紧张得话都说不出来的小姑娘这样说。



此时的她,如果没人告诉你,你一定不会想到她是教育学博士,并且是国际象棋大师,还曾被宣威“中国十大杰出女性”。


6岁的时候,谢军就开始学习中国象棋,10岁改学国际象棋,16岁进入国家队,之后为我国拿到多个奖项。


激流中,她却选择了回到北师大读书。刚进校门的时候,也是她名声最盛的时候,外界称她为“棋后”,谢军没有因为自己是棋后而接受照顾。


所有考试,她和普通学生一样一门一门考,四处找老师补课,常常看书到深夜。


英语、心理学、体育教育……20年的学生生涯,谢军将这些专业学了个遍。


用她自己的观念讲就是,没有人规定你应该干什么,学历有多高也不重要,多学一点总能发现很多新奇有趣儿、之前不知道的东西。


国际象棋是第一次成为大运会项目时,谢军和叶江川一起成立了一支队伍,她是教练。


这支队伍后来在大运会上取得了极好的成绩,谢军却选择了在四十多岁时投身管理工作,同时她做起了老师,给学生们教授运动心理咨询课。


有人说谢军的一生太累,一直忙着做这个做那个,都没停下来过。但实际上,如果停下了,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她,早就成了一脸严肃的教练或一丝不苟的棋手。


谢军的成功源自于对于千篇一律的打破:不去规定自己应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去做就好,你自己的生活,只有你能主宰。


麦肯锡的全球副董事李一诺是麦肯锡全球合伙人中唯一的女性。


入职时的她小心翼翼,在可以晋升的时候犹犹豫豫,很害怕别人说她作为女人,竟然这么有野心。


后来她发现,那些处于领导岗位的女性并没有被排挤,反而得到了别人的尊重。反观自己的犹豫,她才意识到是她将自己定义为了不要争强好胜的人。


几年之后,在麦肯锡全球合伙人竞争中,她愉快地选择了参与竞争,于是她成了参选人中唯一一名女性。


凭借着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素质,她从一群男人手里“抢”到了全球合作人资格。


当然,也有人告诉李一诺,女孩儿还是应该温柔。


李一诺则说:“你看,这就是女孩儿,多了不起。”


思想家卢梭说:上帝造就了我,而我却将模子打破。


因此,永远都要记住:上帝创造了你的身躯,但你才是这副躯体的主宰。


你落入流俗或一枝独秀,你晕晕碌碌或光彩夺目。这一切,都是因为你。



06


打破的是规则,获得的是自我


人天生就与众不同,世界本身没有“你要成为什么样子”的定律。


千篇一律的日常有时是魔鬼,深陷其中的人成为魔鬼的帮凶,在你耳边蛊惑“你要成为这样子”。


《老友记》整整十季,故事从主角瑞秋逃婚开始。


富家小姐,不需要工作,嫁给一个有钱的男人,就能从富裕的原生家庭通过婚姻,继续一辈子有钱的生活。


这是父母从出生就给她规划好的路线,母亲告诉瑞秋,她只需要做一个每天买买买,不用上班不用为什么破理想奋斗的女人,这是一个漂亮女人的使命,正如她的母亲。


而结婚当晚,瑞秋发现,她并不想这样度过一生,即使她还不清楚,她到底想要什么。


但她第一次明确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


瑞秋在与爸爸的通话中说,“这就好像,在我一生中,所有人都一直告诉我‘你是一只鞋子’,如果我想当一个包包,或是一顶帽子呢?”


十季,瑞秋从打工的咖啡店小妹成长为时尚品牌劳夫罗伦的主管。


她刷新了周围人的定义,被爸爸到处夸赞,瑞秋是自己最骄傲的女儿。


世界上,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声音,周围的声音太多太嘈杂,你在七嘴八舌中走上了一条众人指点的明路,但这是你想要的吗?


马克·李维在《偷影子的人》里说的:有些人老爱墨守成规,没有偶尔打破规范的智慧。规则能让那些没有想象力的人安心,这实在很蠢。


大多数人都输在了墨守成规,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你看似辛苦,却赢在了活出自己。



07


打破规则其实很简单,但是人们下意识就会将它想得很难。


比如号称世界上最难解的“戈耳狄俄斯之结”,无数人为它绞尽脑汁。到了亚历山大大帝手里,他仅仅用一把剪刀就解决了它。


再比如益智玩具九连环,大多数人看到它环环相扣的外表就选择了胡做一气,实际上按照步骤图一步一步来,最终它会败在你手里。


往往不是你的灵魂不够独特,而是你的思维将你陷入了千篇一律,所以,不要再说自己应该怎么样,那太愚蠢了。


走自己的路,赏自己的景,哼自己喜欢的歌。哪怕是想一脚潇洒地踢开路边的小石头,也没什么不可以。


不用被世界定义,愿你活出自我,一生潇洒快乐。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本文转自公众号:谈心社(IDtxs163),这是年轻人谈心的地方,我们为你一个提供聚集地,为你呈现年轻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年轻人应该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生活。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正版图书,低至六折!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