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美国《时代周刊》惊呼:“中国赢了”!

2017-11-08 周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来源 综合时代周刊、历史讲坛、智谷趋势(zgtrend)作者 青岩(有删减)


美国《时代》周刊最近公布了最新一期(11月13日发售)的杂志封面,除美国本土版外,杂志封面都用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


这是《时代》周刊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在内文《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一文中,作者布雷默指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美国则落居第二。


作者布鲁默(Ian Bremmer)是美国政治学者、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的创始人兼总裁、《时代》杂志特约编辑,也是CNN、BBC、福克斯新闻等西方媒体的常客。


布鲁默推特截图布鲁默推特截图


作者在文章开始就强调:此时此刻,中国,而不是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唯一最具实力的国家。


文中提到,虽然目前美国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中国正在利用国企提升国内外影响力,稳步赶超美国。


而相反,美国正在走下坡路。虽然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特权很可能还会持续多年。但美国实力的支柱——美国的军事同盟、贸易领导地位以及推广西方政治价值的意愿——正在逐渐消失。


作者对中国的“就业岗位创造与保护”;建立“诚信制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工作进行了很大肯定。


昔日繁荣的美国如今经济疲软、枪击不断,欧洲也深陷难民和恐袭的泥潭。作者在文章最后指出,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没有哪个政府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来继续制定管理全球体系的政治和经济规则。但是,如果你必须押注于一个当今最具优势的国家,那么中国会是比美国更明智的选择!



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阿诺德•汤因比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一直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汤因比也直言不讳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


他试图以其皇皇巨著《历史研究》,揭开文明兴衰的谜题,启发人类对未来道路的探索。汤因比与当时日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断断续续进行了近两年的漫谈式对话,主题是人类在21世纪的未来。汤因比和池田,一个是西方人,一个是东方人,互相抛开了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狭隘和隔阂,在精神自由的海洋里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未来学式的全景探索。在这场漫谈中,汤因比透露了对21世纪中华文明的无限期望。


西方无法引领人类未来文明

可能让池田略微感到失望的是,作为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亚,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汤因比心仪的东方文明,不是在那个时代经济上升和物质繁荣、技术高度发达的日本,而是依然在“文革”中徘徊、物质生活依然相当贫乏的中国。尽管面对一位日本文化界的顶级名人,汤因比也直言不讳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路的是中国,而不是日本等国。


汤因比坚信未来的人类只有走向一个“世界国家”,才能避免民族国家的狭隘,才能避免民族国家因为狭隘国家利益追求而带来的人类社会的灭亡。而人类社会要过渡到一个“世界国家”,西方社会是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的。西方在罗马帝国分裂之后就再也没有形成一个天下主义的国家来统一西方世界,而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恰恰是西方在罗马帝国分裂和灭亡之后西方历史发展的主线。而西方文明在过去几百年对世界的武力征伐将世界带入到一个统一的经济市场,西方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促进了全世界各个文明学习西方文明而自强。因此西方世界在经济和科技上影响了世界,在政治上却完全无法为世界建立一个整合和统一的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世界国家”。西方不仅无法为世界提供永久和平的整合模式,而西方本身内部都无法统一。



而在未来人类的利益整合和利益协调的过程中,汤因比也非常不看好西方的民主模式。池田作为一个受到西方思想影响很深的东方学者,坚信未来世界的统合的方式应该是根据一种自下而上的民主原则和人民自愿的原则,因此世界民主是统一世界的关键。而汤因比作为文明学家和人类文化学家则以穿透五千年历史的深邃眼光指出,如果仅仅依靠国家和国家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社会和社会之间的民主协调,那么人类社会很可能在无尽的争吵和争端中走向衰落,而这样的漫无边际和漫天要价的民主进程很可能在人类社会还没有迈出任何一步之前,人类就在工业化的无止境扩张中灭亡了。汤因比非常睿智地指出,人类历史上长时间的和平和“世界主义”国家从来都不是出现在民主协商之中,而民主的雅典恰恰在民主内部争端中而走向衰亡。


汤因比的观点特别值得我们在后美国时代和后西方时代深思,西方式的民主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的变迁,曾经是人类制度文明象征的西方民主制度现在已经逐渐僵化和腐化,成为西方前进的障碍,以至于西方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意识到“后民主时代”不可避免地到来。如果再把西方的日渐势衰的多党竞争民主移植到“世界国家”的建立过程中来,那就真的要贻笑大方了。哥本哈根会议的失败已经让人们看到100多个民族国家一旦利益发生分歧,任何一个微小的协调都是多么困难,更遑论要建立一个世界政体和世界国家了。


的确,20世纪后半期的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无数生灵涂炭的教训,人类无论如何也是在向进步文明的方向上发展,汤因比当然知道现在的人类不能再像过去的帝国那样依靠武力来统一,因为在核武器时代武力统一就意味着人类同归于尽;而人类也绝对不可能依靠西方的民主制度来实现统一,那样人类恐怕还没有完成世界整合过程的百分之一,就面临着过度工业化和环境的空前灾难了。而西方文明在汤因比眼里看来是无法主导人类未来方向的文明,美国更是以罗马帝国“暴力征伐”的特征而演化成为一个军事主义的帝国,而这在汤因比——这个对人类古代的军事化文明多有研究的智者眼中,绝对是一个衰朽的文明的先兆。那么世界出路在哪里?


世界的未来在中国

在和池田的对话里,汤因比给出了完整的答案: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为什么汤因比会有这样的看法?汤因比在与池田的对话中自我总结了八点原因:



一、中国在漫长的21个世纪里,尽管也多次经历过混乱和解体,但是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完整地守护了一个超级文明,长时间生活在一个文明帝国的稳定秩序中,中国模式作为一种区域的世界主义模式可以为今天的人类提供宝贵的经验。


二、中国人在其漫长的历史中都保持着人类社会中可贵的天下主义的精神,恰恰中国文化是距离狭隘的民族主义最远的。


三、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使得中国文明符合了新时代人类社会整合的需求。


四、在儒家和佛教思想中都存在合理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人在漫长的时代中有分寸地建立和坚守着自己的文明。


五、道家思想对宇宙和人类之间奥义的认识,以及对人类社会试图主宰宇宙的不以为然。恰恰是中国的道家为人类文明提供了节制性与合理性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六、东方宗教和哲学思想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以及反对针对自然和环境世界的统治和征伐欲望。


七、以日本为代表的东亚民族已经显示了,亚洲人同样可以在西方人领先的领域赶上和超越西方人,例如在经济和技术领域日本人所显示的卓越超越能力那样(那时候在1970年代,中国崛起的序幕还远远没有拉开)。


八、日本人和越南人在西方人的优势和霸权面前,展示了勇气和信心,日本人在经济领域,越南人在军事领域都展示了巨大的勇气(汤因比这里指的是越南战争)。因此这再次证明了亚洲人未来是可以领导世界的,关键是要将这样的勇气和信心转移到人类历史和人类新文明和和平建设领域。



(阿诺德•汤因比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


中国应对人类文明尽更大责任

汤因比坚定地认为,西方世界在罗马帝国解体之后发展出的是工业主义、技术主义,在政治上则是民族主义,因此西方征服世界的后果是各个非西方国家都模仿西方的工业化模式和技术主义模式,因此全球越来越有政治统一的需求,因为通过工业和技术的全球扩散人类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地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下一步的关键就要看中国了。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证明了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可以将亿万人民根据文化情感纽带的联系而组织在一个以天下主义和世界主义为文明基准的国家。因此在汤因比眼里中国是真正的“文明国家”,这里的文明既含有古代文明帝国的意思,也含有文化情感纽带的深刻联结的意思。汤因比的观点的确再次证明了中国从本质上是文化的概念,是一个文明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民族主义的概念。


汤因比告诫说,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影响和征服了全球,但是却留下了政治上的民族国家林立世界的超级难题,这个政治真空将由中华文明来补足。而只有中华文明,才能真正给予世界永久的和平。因此汤因比对未来人类社会开出的药方不是武力和军事,不是民主和选举,不是西方的霸权,而是文化引领世界,这个文化就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汤因比最终的论点是,一个历史上一直是和平主义和世界主义为取向的天下文明也将在21世纪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汤因比在上世纪70年代的论点非常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去阅读发掘,站在中国崛起和中华文明复兴的高度去认真审视,这是一项无比重要的工作。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中国在GDP总量上跃居世界第二。


在21世纪,中国经济将创造奇迹,“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也将担当起在后西方时代提升人类文明的伟大责任。中国并不排斥学习西方,相反还要加大学习西方的力度,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的成果,努力革除弊政,修正本身文化中不符合现代化的因素,同时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不断发掘、研究、建构、阐释和再阐释中华文明中能够提升当代人类文明的重要因子。一个文明高阶段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复古主义,更不是盲目崇拜古代的一切,而是在一种人类文明更高阶段结合现代因素的文明复兴运动。因此中华文明必定是要联结现代性的因素才能在更高的阶段更好地促进人类社会的世界大同。中华文明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改革精神,中华文明中“和而不同”的文明多元共生理论,中华文明的“天人合一”中的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精神,以及中华文明和平世界主义的天下世界观,中华文明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注定将照亮整个21世纪,促进人类世界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理性方向发展。


公正地说,西方在崛起的阶段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宪政体制、公民社会和福利国家等现代思想资源,西方的成就是巨大的,对世界影响是深远的,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生生不息正好就体现在善于根据时代而不断吸取先进思想,而在学习和容纳的过程中又不迷失本位自我,最终将外来的先进思想转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而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的无限扩张,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物壮则老,水满则溢”的阶段了,西方文明每往下走一步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自己的反面,文明的衰落在西方文明上得到充分体现。而积极吸收了西方个体思想、个体公民权、法治思想和功能分化的中国,可以在整体思维、多线思维、社会团结、社会整合等多方面运用中国文化的智慧创造出中西合璧的崭新人类文明。

中国凭什么再回世界中心?


奇点临近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大体如是:历史在大多数时间默默无闻,每个能称之为“浪潮”的时刻,无不是科技在一两个国家突然加速,呈指数级集中爆发的结果。


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把这个加速的结果称为“奇点”,一旦超越了奇点,人类的发展和生活方式都将被改 41 39202 41 16195 0 0 5106 0 0:00:07 0:00:03 0:00:04 5107。




这是一张2015年的世界地图,一张计算机视角的、呈现即时“连接”的世界地图。


凝视这张图,“奇点”呼之欲出——人被一个个终端标记,似乎不再是万物主宰,而成为了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些连接最密集的部分,浓缩成一个个点。它们就是潮头,孕育“奇点”的地方。


图中,中国正处于那样的地方。其实,各种征兆在中国已无处不在——


一类新型城市“连接性城市”在崛起。从此,连接全球资源的不再是个别得政商之利的一线城市的专利。以全球电商之都杭州为例,电商90%的环节都不在杭州发生,它辐射的商家、物流、客户遍布全球,瞬时可达。


而且,它不再只是一个层面,一个维度的可抵达。自大工业时代开始人类喊了五百年的全球协同突然就成了现实。更关键的是,协同的节点越来越多源于中国。


比如高铁、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


支撑起这一切的是所有当代技术的集大成者,高速移动互联网、初级人工智能、量子计算、金融科技……,它们在全球累积,然后在中国爆发。


它蔓延、辐射、回馈世界的速度也超乎想象。


周边国家都在全面复制“中国模式”:越南、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俄罗斯先后引进中国高铁技术;印度版支付宝、新加坡版饿了么、泰国版淘宝、印尼版今日头条、美欧版共享单车……这是过去近百年来,“China”再一次作为生活方式输往全球。


印度版支付宝创始人ViJar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我到硅谷是讲课,到中国是学习。


上一次,中国输送给全球的还是瓷器、茶叶和丝绸,以及附着其上的生活理念。


总之,中国人正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突然之间,我们就在引领世界了;我们视巨变为当然,觉得它就应该在中国发生,以至于我们甚至忽略了它对世界带来的冲击。


1980年代,托夫勒曾准确预测第三次浪潮的来临。他出了一本叫《第三次浪潮》的书,全球卖了几千万册。2001年开始,托夫勒就提醒世界要关注中国,2016年去世前几年,他造访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也许,他早就注意到了中国和奇点的距离如此之近。

 

藏在连接图里的浪潮密码


人类每场浪潮的来临,或者说跨越奇点前后,无不体现在人与人连接突然加速。


第一次浪潮。农业的发展和轮子、帆船的发明促成了局部、规模性的连接。这场发源于中国等多农业文明国家的浪潮,形成孤立的几个中心,历时长达几千年。


罗马帝国时期海陆交通图,近两千年间,欧洲、北非主要的互动就在这个范围内。


距今三百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启了第二次浪潮。不过,连续两次工业革命也没能彻底征服巨大的地理障碍(比如跨太平洋)与与社会阶层的鸿沟(比如阶级斗争),连接在很多空间层面长期低效。第二次浪潮中心先英国,继而是美国。


 

1850年欧洲铁路网,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


1916年美国的铁路网,以内燃机、电话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


欧美两个中心初期的连接是由铁壳轮船以及有限的越洋通信来实现的,今天的人已经很难想象它的简陋。


第三次浪潮始于二战末期的美国,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在连接方面,计算机与互联网50年时间就提供了看似彻底的解决方案。它更突出的功能是在工具性方面,它給以前的技术成果插上了翅膀,地理障碍已可忽略,阶层分化也不再那么赤裸。


信息革命塑造的人类社会的连接是这样的——


图中黑线是全球运营的铁路系统。


图中浅绿色线是全球空运航线。


图中红色线是全球海运路线。


这三张网,网住了全世界,在网络技术的提升下,连接的效率、宽度、广度及深度让人以为人类社会今后相当长时间都不会有质的提升了。


然而,人工智能瞬间杀到,智能和数据成为核心。于是,一个新奇点就这样出现在面前,第四次浪潮触手可及。

 


现在,对比一下这两张“世界地图”。一张拍于本世纪初,一张是2015年。十多年时间,连接丰富程度足以让人感到震撼。它的提升是几何数级的,你觉得它还不足以引发奇点的降临吗?


也许有人会说,所谓第四次浪潮,不过是第三次浪潮的下半场。果真如此吗?AT&T、微软、英特尔、IBM、思科,这些是站在第三次浪潮之巅的明星公司,将人类带入数字通信时代,并让互联网产品和服务价格不断下降,这也是第三次浪潮全面渗入人类生活的重要原因。


而第四次浪潮里的代表公司,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质,那是一种局部超越人脑将连接能力发挥到极致的特质——


Google不生产手机,但它通过开放安卓系统源代码,让全球40亿部手机互联互通;


Uber没有一辆出租车,但它连接了全球400多座城市、几千万名司机以及以十亿计数的乘客;


阿里巴巴自己不卖货,但连接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数以十亿计的用户,并催生了eWTP的畅想;


支付宝没有一家线下网点,但他连接并改变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8亿人的支付方式;


……


曾经,互联网是生活的附属物;现在,人越来越成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而言,人越来越多的方面可计算、可模拟、可预期,一句话都可以被数据化。


没有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小爆发,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凭什么?


浪潮中,最被人看重的是新技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场景。仿佛创新性的成果必然会造福于距离它最近的人,但事情常常不是这样的。


活字印刷术,源于中国,但现代出版、教育革命和中国无缘;


火药,起源于中国,但火器革命引发的近代军事变革和中国无缘;


纸币和票号,起源于中国,但现代银行金融体系也和早期的中国无缘;


……


革命性技术与丰富应用场景是激发浪潮的双子星。在前三次浪潮,由于早期技术辐射能力不足,双子星无法远离,大多集中在某个国家。而在已经高效连接的当下,技术俨然已可以自己去寻找最适合的土壤。


高速移动互联网、二维码、大数据……它们并非诞生于中国,技术成熟基本都是在美国,但却在当代中国深深扎根下来,并终成燎原之势。


科技的发展呈现一环扣一环的井喷式发展。硅谷就是这样被造就的。淘金热催生了铁路业,铁路业带动了航运业,航运业又带动了港口业。港口业有个伴生作用:第一、港口催生了沿海城市,而城市需要电力,这就需要高压输电行业,并使该地区成为电力工程技术的领先者;第二、港口需要无线电通信,电子工业于是应运而生,从而催生半导体产业,半导体产业又衍生出微处理器产业,从而产生了个人电脑,个人电脑又催生了软件业,最后是互联网和移动云计算……


——阿伦·拉奥、斯加鲁菲《硅谷百年史》


1990年代,美国引领的第三次浪潮如火如荼,互联网早已从军用走向民用。而另一个半球的中国,这儿黎明静悄悄。马云那时是杭州一名英语老师,无意间接触到互联网,上网搜“啤酒”,搜出美国啤酒、德国啤酒、英国啤酒,却没有中国啤酒。他的第一反应是,中国要成为世界互联网的一环。


来源:阿里巴巴纪录片《扬子江中的大鳄》


阿里巴巴诞生,生逢其时地赶上互联网与全球电子商务井喷期,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全球互联网巨头。


一个出人意料,但却是对的念头,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朝着对的方向,引爆了曾在硅谷上演的连环反应——


互联网催生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催生了电子钱包,并带动了物流发展;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反过来又刺激了高速移动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和移动金融;再然后,大数据找到最丰富的应用场景,它直接促成了诸多试验室技术的落地:直播、O2O、共享单车……与此同时,它还作用于传统连接手段,让曾经以为的不可能更进一步,比如物流业脱胎换骨般的升级,最典型的莫过于高铁,它大大提升了连接的速度和效率。



随着场景越来越多,数据呈指数级爆增,市场的能量又反过来刺激了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原创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催生了量子计算;量子计算对连接稳定、保密的需求,进一步刺激高级加密技术的研发;能耗的暴增,刺激了可再生与清洁能源技术的突破式进展……


发生在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与移动支付最后阶段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浪潮的最经典的缩影。


眼下,关于中国原创科技获得国际认可以及突破性进展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在更新。其中,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是被点赞最多的两个领域。


2017年,《MIT科技评论》例行发布榜单“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全球50家最smart公司”“全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中国上榜的公司及个人都创下历史新高,且入榜理由基本都是因为在人工智能研发上的突破。


来自高盛的数据显示,中国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论文数量以及论文引用率(这个更能说明问题)均已超过美国


事实上,2014年,中国学界关于“深度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的期刊文章数量就已经超过美国。截至2016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专利注册数量达1.6万份。最大的几家互联网公司都在全力布局,比如阿里的NASA计划,比如蚂蚁金服的技术试验室。


作为技术应用的场景,中国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也引发全球关注。英国知名金融科技学者克里斯·斯金纳认为,“中国正在借助金融科技变成一个更加公平的国家,如果照现在这个趋势……引领‘第四次人类变革’的中国浪潮来了。”


最近的新闻是在《财富》杂志刚发布的“2017年50家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中,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第一次入选就排在第6位。


这些频频被外媒观察的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蚂蚁金服、腾讯他们最初起家的业务,和技术基本无关,但随着用户和场景爆增,不断刺激他们在科技研发上一路勇猛精进,十余年间跻身全球一线科技公司之列。


尽管美国是今天绝大多数技术的奠基者和领先者,但借助在技术应用与延伸开发方面的优势,中国终于可以追赶美国巩固自己迎接下一次浪潮的领先位置。

 

让幸福唾手可得


前三次浪潮在大历史维度上,确实推动了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但一旦把观察的焦距缩小,会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对那个时代的个人产生了巨大冲击。


在新技术出现的初期,受益者是非常少的,他们通常只是那些掌握新技术或者使用新技术、从事新行业的人。其他人在短期内是很难受益的,甚至可能因为新技术的出现变得更加贫穷,因为机器抢了他们的生计。


也正是在那个年代,英国出现了空前也是绝后的工人运动。因此,英国人花了大约两代人的时间消化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吴军《智能时代》


美国盖洛普公司曾对美国民众幸福指数做过调查,从1980年到2013年,美国人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基本持平,对物质生活的满意度则是下降的。


而这轮新浪潮的更大贡献,也是此前三次浪潮没有实现的,是让普通人从中受益的时间前所未有的变短——


从第一台智能手机出现在中国市场,到中国个人移动终端超过10亿,用时15年。


从淘宝上线到今天超6亿中国人在使用网络购物,并进而影响到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购物方式,用时16年。


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从上线APP到服务中国8亿用户,让小到3块钱的贷款大到几十万的保险瞬间可成交,用时8年。


还有共享单车,从上线到每天近千万人都在靠他解决短程出行的问题,用时1年。


最最重要的变化,也许是电子政务。把一个中国城市超过七成的公共服务浓缩到手机4、5寸的手机屏上,让市民随时随地可以获得服务,在当下中国也只需要2-5年。(截止2016年,中国将近500个城市开通线上服务,提供服务种类超过四百项)


……


最具冲击力的,中国技术和中国人的移动生活方式被大规模复制到海外,也都集中发生于过去两三年间。



还是以移动支付为例,在发达国家眼中,这样的场景是属于下一个时代的。因为,在应用场景方面,领先者是中国。




更关键的是,它不仅仅只是追随中国游客的步伐实现全球化,而是服务当地用户的真正全球化。比如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在印度,在泰国,在印尼等国的落子布局,依靠的是当地伙伴,输出的是技术和模式,服务的也正是各国本地人,所谓“不仅是globalization, 更是glocalization(全球本土化)”。


这或许就是市场土壤里的科技和实验室里的科技的差异,也或许是开放中国引领的浪潮与全球霸主的美国引领的浪潮的区别。


仅凭对普通人高效地带来更好的生活,给世界带去更多平等的机会,就足以让这波新浪潮必将被历史记录。


如果要给第四次浪潮一个更具体的描述,那就:


中国浪潮!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正版图书,低至六折!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