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未来几年赚大钱的逻辑及私募转型的几个可能?(深度好文)

2017-12-03 周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来源 江南1535(ID:jn1535)作者 江南愤青

 

专家讨论问题比较严谨,喜欢用数据支撑结论,而投资人更多的是靠猜,因为投资必需要有前瞻性。当数据都能被统计的时候,基本意味着其投资机会丧失,所以听投资人的演讲听者一定要小心,因为我们的结论往往很不靠谱。加上投资本身是以小搏大的过程,赌错了无非亏点小钱,对了可以赚很多钱,所以往往都是开放性设想问题。尤其是一级市场中的早期更是如此,我们都是非常乐观的去设想未来的各种无限可能,于是很多结论和逻辑听着有点像“愤青”,但我认为多了解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也是有好处的。


GDP增速放缓将引发收入衰减

 

刚才有演讲嘉宾提到我国当前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增长高于GDP的增长,这里我有点不同的意见,原因在于过去的收入数字慢于GDP的数字反映, GDP增长传导到收入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从而形成了相对滞后性。一旦GDP增长放缓,收入水平也就会跟着下降,从而低于GDP增长,这个是必然的趋势。

 

至于GDP增速为什么下降,这个没办法解答。因为很多时候未来是无法推演的,只能凭借感觉,他没有可被用作讨论的任何依据,只能根据一些细枝末节的观察来揣测未来的可能性而已。我回国的几个月时间,去了不少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跟相对底层的人聊天,在收入方面,我问他们今年的工资是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他们说不要萎缩就很好了。我跟很多实业基层的员工聊,他们也这么说。所以我斗胆下个结论,今年并非是大家所预期的消费升级的一年,因为消费升级的基础是收入增加。但是,与数据相反的现实是大部分企业面临的不是收入水平增长的问题,而是能否保住去年的收入水平,在座的可以回去问问自己朋友的收入是否增长了。

 

我总觉得,专家喜欢的数据其实本质反映的都是过去的情况,而我们更关心未来会怎么样,但现实往往就是,过去怎么样是预测不了未来会怎么样的。春江水暖鸭先知,要预测未来只能深入基层,了解市场,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数据和报表。我自己走了很多地方后的结论是,未来三年,我感觉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乐观,收入衰减会很严重。过去三年,我们在一片狂热中投资了200多家公司。但是今年,看到这种趋势后,我们整个上半年只投资了3家企业。

 

不管是借贷还是投资,赚钱根本在于实体盈利

 


再跟大家从理论上讲一些我自己关于金融层面的逻辑。金融一般归纳为投资和借贷两个范畴,但是这两个范畴的背后,本质都是实体盈利。如果实体不盈利,那么意味着投资不能赚钱,无法获得投资收益;借贷则意味着资金借入方不能赚钱,也就必然不能归还资金借出方的资金。最终的结果就是借贷崩盘,投资打水漂,金融出问题。

 

相对而言,借贷的逻辑更加难以运作,从我自己角度来看,借贷有两个特征很明显。第一个特征就是借贷行为的客户群体相对狭窄,必须是那些不好不坏的群体,客户好了,一般就不需要再借钱了,不好,那就跑路了。所以,最终的结果要么就是一个不断消灭自己客户的过程,要么就是被客户搞死的过程,这是借贷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马云曾经骄傲的说,你看,当年借给我五十万的人,我就还钱了,说明小企业也是有信用的,但是他不知道的现实,就是他是发大财了的,但是那个借给他五十万的人,现在估计还是穷光蛋,这个就是借贷的核心逻辑,你没有积累,你无法跟客户一起成长,客户一旦好了,就离开你,你陪伴着客户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结果客户一好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为什么借贷必须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核心是因为无法分享未来的收益。

 

借贷的第二个特征是没有积累。前面说了,因为你无法分享客户成长带来的高收益,那么你永远只有恒定的利差。一百万,你收10%的利息,扣除资金成本4个点,运营费用2个点,那么意味着你最多赚取不到4个点的收益,但是承担的是一百万的风险。也就意味着你过去做了一百笔业务,都赚了,突然有一笔业务出了问题,哪怕过去做的再好,最后你都是死,因为收益无法覆盖坏账。

 

所有做借贷的金融商业模式,看上去是暴利,但其实是非常脆弱的,随时会面临崩塌的风险。我国的银行业非常典型,过了十几年的好日子,也会突然在一两年内就亏掉过去几年赚的钱。这个就是典型的借贷逻辑,是非常脆弱的。也是为什么我不看好所有承担信用风险的商业模式根本原因,也是为什么我离开银行业的核心原因。无论对企业和个人,借贷都是缺乏积累的行业,长期来看,他只会让你变得很狭隘和无知。从这个点上看,投资就稍微好点,投资是相对有积累的行业,他风险是恒定的,但是收益是不确定的。所以,相对来说投资感觉上会更有积累一些,你过去做了一百笔交易都亏了,可能未来一笔赚钱了,立马就把过去的亏损给收回来了,投资的收益和风险相对更平衡一些。

 

但是,无论借贷还是投资,终极收益都是来自于实体的盈利。一旦一个市场无法贡献利润,那么无论你前面估值怎么高,声势怎么浩大,都没有意义,都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而已。所以,一旦逻辑设定在市场盈利这个基础上,我们就会发现,目前的整体市场其实是缺乏市场盈利的机会的,那么反过来就是意味着金融的整体性机会在丧失。借贷业随着实体企业不振,坏账率攀升,市场观望。我很早前就说过,目前市场的格局是好人不借钱,借钱的都是坏人,为什么?因为,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很多人哪怕有资金在手也找不到赚钱的机会,所以,都不会选择去借钱,因为借钱是要还的,而那些坏人,因为不借钱就活不下去,所以必须依赖借钱活下,不得不借钱。就出现了好人不借钱,借钱的都是坏人的诡异局面,本质其实都是实体经济不景气带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业是典型依附于实体经济的一个带有强周期性特征的行业。在实体普遍盈利的时候,你会发现个体风险虽然有,但并不是那么重要。我记得我十年前放贷款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太多的风险审核,大家都会按时还款,为什么啊?因为那是个基本上都赚钱的年代,当大家都可以赚钱的时候是不太会有人会来逾期和违约的,而现在呢?老婆小孩子抵押给你都照样跑路,因为当一个人赚不了钱的时候,就意味着怎样都还不了钱。从借贷角度来看,还款能力一定比还款意愿重要很多。

 

跟借贷一样的逻辑,投资的核心也是市场盈利。前面说过,给别人投资钱,最终都是期望分享投资收益的,而且是远远超过借贷的利息收入、分红收益或者股权溢价性收益,但是当市场无法形成这样的赚钱效应的时候,如何兑现投资收益呢?过去几年很多人都跟我说,市场很好赚钱啊,你看,谁谁赚了几百倍,谁谁赚了几千倍。第一个问题是,这些是普遍性案例,还是个体性案例?第二个问题是,有几个人真金白银的拿到了钱呢?许多看上去赚了很多倍的项目,最终都是需要变现的,变现一方面可能是分红收益,另外一方面就是二级市场的股价交易收入。但是过去几年轰轰烈烈的市场,又出现了几家所谓的赚了很多钱的上市公司呢?最终能不能变现还要看企业盈利的基础。但是这种盈利性基础,目前来看,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市场普遍性盈利的状况基本不存在。

 

诸位都是企业家,想问一下,大家觉得這几年有没有感觉赚钱很难?现在你们的困境是什么?我自己跟很多企业家聊过,普遍的困惑是找不到赚钱的行业。现在,个别行业或许还能赚点钱,大企业要赚钱很难,大家都很迷茫,不知道该去哪里,我看到不少企业,都转到金融行业,希望在金融业里博点机会。但是一个市场金融越旺盛,恰恰证明了实体经济越不好。这个就是现实,但更现实的事情其实是金融业从长周期来看,往往是大面积的牺牲,因为金融本质还是零和博弈市场,更残酷的是20%的参与者会赚取剩余80%的钱。

 

赚大钱都是时代给予的机会,而非个人能力

 

在整体不盈利的结论基础上,我们能做点什么呢?我个人感觉作为个体最好的办法是学会休息,学会不折腾,学会等待。我在2012年的时候,感觉实体机会很渺茫,劝很多企业家离开实体行业,干脆卖掉企业,去游山玩水,什么事都不要干,一年花不了几个钱。回头看到的现实就是,出去玩的都活得挺好,而那些在家里勤勤恳恳干实业或者每天努力放高利贷的人,最后都死得很难看。在一个没有机会的行业里,其实你越努力,死的其实是越快的。我们还是要学会在大时代里做符合时代周期的事情,这有助于你活的更好。

 

我很多年前写过一篇《扯淡赚大钱的逻辑》,网络上很多人在疯转。其实这句话的核心思想就一点:绝大部分赚大钱都是时代给予的机会,而不是因为你的个体能力卓越造就的,所以要学会辨别不同的时代特征,选择符合时代特征的事业比你每天勤奋努力更为至关重要。后来很多人驳斥我是机会主义者或者风口论者。

 

我自己把过去三十年简单做了个分类,我觉得可以分为三个大周期。前20年,也就是80年代到2000年这二十年,是劳动赚钱的时代,那时候出卖劳动力是可以赚钱的。因为物资贫乏,我自己小时候跟姐姐卖冰棍,五分钱进来,卖一毛五,三倍的毛利,很丰厚了。那个年代,肯干点的人都能赚钱。很多万元户都是跑运输的,家家户户都能赚钱。那个年代,越勤奋,越辛苦,赚钱越多。

 

而到了2000年以后,则是靠资产升值的年代。银行业不断地进入货币扩张的阶段,钱越来越多,最后就往资产泡沫化的方向走。这时候,你发现大量的资产大幅升值,最终的结果就是努力勤奋已经不赚钱了,关键是依赖资产升值赚钱。你再勤奋再努力,不如买一套房子划算,所以过去十年出现很多所谓的悲剧故事,很多人很勤奋努力的把自己家房子卖了去做实业,头发熬白,最后终于把自己当年卖掉的房子给买回来了。回头看这个十年,其实你啥事情都不用做,买房子就行了。02年开始计划买房子的话,差不多到现在基本上都是十倍以上回报,算上五倍杠杆的话,基本上就是五十倍回报。很多人勤奋努力工作一辈子,也没有这个时候买一套房子赚的钱多,这就是现实。

 

许多企业家也是如此,其实实业本身并没有赚太多的钱,但是他们的企业土地产房升值所带来的盈利,远超过他们企业的实业利润。于是最终的结果都表现为资产升值,这个十年如果你不参与到资产升值的逻辑里去,你基本就被抛弃在财富之外了。这也是为什么过去十年,福布斯排名的首富基本上都房地产商和煤老板等一类人了,当然后者随着整个十年的结束而崩盘了。总的来说,过去很多牛逼的企业家,并不是他真多牛逼,而是在这个年代加了杠杆带来买入资产的结果。

 

而2010年以后,资产升值的逻辑也不存在了,变成了资本大爆发的年代。从2010年到现在,你只要被资本喜欢上,就会发现赚钱的速度和规模,远远大于以前的任何时代。我们看过去进入阿里和京东的人,很多都是大学刚毕业的孩子,但是赶上了资本爆发的年代顺着资本的趋势,很快就被推起来了。过去几年,随便一个互联网小伙子,一个想法就能拿到几千万的估值,就能超过很多干了一辈子的企业家。所以当一个行业起来的时候,跟你的个人能力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于你是否在一个正确的年代做了符合这个年代的事情。当然有很多人是无意识的,有很多人是有意识的。前者是祖坟埋得好的结果,后者是眼界格局高的结果。从我个人感觉来看,绝大部分的有钱人都属于前者,属于后者的微乎其微。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个年代,赚大钱的人往往不辛苦,辛苦的往往赚不了大钱。这个是非常现实的情况,要学会认识到现实,不要自我催眠。

 

在我看来,钱分为辛苦钱和泡沫钱,辛苦钱赚的是社会的平均利润,泡沫钱才是大钱。你们去看,一个股票如果不泡沫化了,那最多就是赚分红的钱,那是稳定利润,而只有被资本看上了,让他的股价远远超过他实际有的价值的时候,你才能赚到所谓股权的差价,然后才会有所谓的大钱的机会。其实本质来看,一只股票十块钱和一百块钱,上市公司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至少肯定不会有十倍的差价,变化的只是投资他的人的预期而已。所以,只有泡沫来了,才能让价格产生巨变,你才能有机会转到其中的高额背离带来的泡沫钱,这个才是大钱。房地产其实也一样,一套房子十年前卖2000元/平和现在卖20000元/平,本身都是居住功能,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是带来的价格变化却是十倍甚至更高,那说明什么呢?说明只有价格和价值背离了,你才能赚到大钱。

 

纯粹从赚钱角度来看,我喜欢泡沫。所以,我们过去几年特别喜欢泡沫化带来的一些机会,这些机会往往是人极度乐观后产生的预期变化带来的机会。这种机会来的时候,并不需要你太多的能力,你就能赚到一些钱,所以我总是告诉自己,只有当傻瓜也能赚到的钱,才可能是大钱,依赖能力带来的钱,一般都是稳定的平均利润,尽量让自己承认自己不能干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的竞争要将能力与成本挂钩

 

在这里,我自己谈下我对能力的看法,其实大家在谈能力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能力一定是跟成本挂钩的,脱离成本考虑,你会死得很惨。德州扑克在中国最近很火,但你会发现,在中国的那些高手基本都玩不转,在中国打德州跟比大小本质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土豪太多,人家压根不按概率算法出牌,反正兜里都有钱,然后把把ALIN,好好一个比精算概率的游戏,变成了比谁兜里现金多的游戏,压根没办法玩。前两年中国投资市场就是这个阶段,钱越来越多,“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年代,有逻辑有能力的专业投资人,最后往往干不过那些业余投资人。因为业余投资人不讲逻辑,只讲成本。你问他为什么投资,他往往说,没为什么啊,反正钱也没地方去,去澳门赌博也是输,不如随便给个年轻人或许有一些机会啊。你听了只会很无语,这就是成本不一致带来的能力不一致。

 

我有一段时间研究乐视,乐视这样的公司会大量的给你讲故事,讲未来有多好,而投资者往往喜欢这样的公司,就会给乐视很多的未来的钱。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同样一台电视,乐视三千块钱的成本,其他公司也是三千块钱的成本,但是乐视可以买一送一,电视机免费给你,或者折价给你,三千块钱卖两千块。市场卖得越多,报表越好看,销售额在增长,于是股价反倒越来越高。而别人不行啊,三千块钱不可能低于三千卖啊,否则报表很难看,所以,这个结果就是我越来越喜欢你,我会给你越来越多的钱。当你跟对手不是处于同一成本线的时候,你就发现很难打赢他,到最后他可能直接把你给收了。打输了没关系,打赢了就很牛,他是把未来的钱折现的模式。但是从产品质量上说,你说乐视电视比康佳电视好?很难说。能力好的公司很难说一定打得过成本更低的公司。

 

滴滴打车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摇摇招车在北方地区做得特别大,腾讯找它投资,它不让腾讯投,腾讯反手投了滴滴打车,投了以后马上开始和快的打车拼价格战,最后摇摇招车就没了。你的成本跟人家不一样,最后结果能力再强都得死。所以未来的竞争已经不是传统的肉搏式的竞争,而是全方位、立体式的竞争,如果能力不能和成本挂钩,单谈能力会很难。

 

虚拟经济背离实体经济,中国入债股双杀时代

 

最后谈谈我自己的几个顾虑吧,很现实的顾虑。其实前面也提到过了,未来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背离。我越来越感觉到现在虚拟经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其实只要问问滴滴打车估值300多亿美金,到了二级市场你们愿不愿意买就行了。过去3年多来的混乱投资格局,走到今天,涌现出几家大公司?上市又上了几家公司?十个手指头数得出来,这就是我们过去三年砸了数百亿美金所剩下的格局。当大量的钱砸下去普遍不盈利的时候,那么市场会是什么样子的格局?这个泡沫到了今天随时会破。而虚拟经济一旦破了,实体经济本身又没能有效回归,那么新的增长动力就找不到,这时候市场的寒冬就会比较明显。所以我说中国进入债股双杀的年代,债意味着实体经济违约增加,股意味着投资机会的系统性消失,带来的后果其实是很可怕的。

 

另外一个顾虑,就是当下非常火热的消费分期的机会,我感觉也很危险。互联网这个东西,最大的作用其实就是把一个标准化的东西,无限快速的复制,最终的结果就是把本来可以赚十年钱的事情,快速极致的压缩到两年内把钱赚完,然后一地鸡毛。事实上,消费金融就是这么个现状,消费金融的本质上其实是要求个人收入水平的有效增长,而个人收入水平增长的背后,其实是实业的增长。实业赚钱员工才能增加收入,然后才能支持分期。但是我前面说过,收入水平增长本身是不现实的。在这个基础上,你还扩大消费支出,最终结果就是大面积违约的快速出现,寅吃卯粮的格局,这个逻辑非常简单。最后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是消费分期大面积的崩塌,给好人放贷款放完了,一般会向坏人放贷款,坏人放完会向更坏的人放贷款,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样。这两个问题叠加,未来两到三年,甚至三到五年都不会太好。

 

保持流动性将是未来赚钱的逻辑

 

那未来坚持什么样子的策略会更好呢?我跟很多专家的思考是不一样的,大量的人在鼓吹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我觉得该分开来看。我个人感觉未来的中国,对外是贬值的,但是对内可能是升值的。汇率很大程度向下行可能是共识,但是对内角度来看,人民币会越来越值钱,许多人都觉得怎么可能,央行大面积放水,怎么会越来越值钱,很快就不值钱了才对。我真心不这么觉得,从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知识可以推理出几个简单的逻辑。

 

第一,货币的创造只能来自于央行注入基础货币。但是这块货币本身的额度是很有限的,它被称之为高能货币,是需要通过商业银行的扩张才可能真正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这里起很大作用的其实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如果商业银行不能有效扩张信用,那么货币之水就不太会泛滥。事实上,最近市场上的放水效应是不明显的,也感觉不到,在08年四万亿里面起最大作用的其实是商业银行,是大量扩张了信用所带来的结果。而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惜贷情况非常明显,大量的商业银行非常谨慎的发放贷款,原因前面也说了,现在这个年代好人都不借钱,借钱都是坏人的年代,必然的情况就是商业银行放款意愿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得市场上资金的扩张是非常有限的,并不会形成资金泡沫化的格局。

 

第二,为什么钱会更值钱?这其实跟虚拟经济泡沫破灭是相关的。当你身边曾经的有钱人变得一个个都没什么钱的时候,其实变相意味着你的钱就越来越值钱了。虚拟经济崩盘,是大概率事件,这个逻辑是能理解的。因为虚拟经济的价格是根据成交价计算的,你说现在一百亿估值,那就必然意味着有人要用一百亿的价格成交了,你要让你的估值再上行,那就必须要有更高的成交价才能支撑,那么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货币支撑这个交易。事实上绝大部分的投资是无法有足够的货币支撑的,市场货币增量总是不断降低的,而股权本身不创造货币,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的虚拟经济都会面临估值下行,那么相应的投资人的财富缩水就是大概率事件。当大家的财富都缩水的时候,甚至个别企业家的资金链都面临紧张的时候,如果你能保持充沛的流动性,那么必然意味着你的资金会越来越具备价值,更加的值钱了,至少相对价值是明显增值了。

 

所以,我个人感觉未来赚钱的一个很重要的逻辑就取决于流动性,怎么理解?很多人问我,上海、北京的房子能不能买?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东西能不能买跟东西本身有关系,而是跟你有关系,你是谁最重要。你很有钱,那么OK,随便买;如果你本身钱不多,那就算了,这个就是现实。同样的房子,不同的人问我,结论必然是不一样的。从我的角度来看,在你的安全边际越高的情况下,那么你承受风险的能力必然增加,而越能承受风险的人,所博取风险高溢价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个逻辑是非常清晰的,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可以让你有机会去博取更高的风险溢价。而流动性不够的情况下,则会丧失各种机会。我今年二月份回国,当时正好跌破三千点,我说如果你是空仓就可以买一点,如果你是满仓那没办法必须砍仓。所以同样一个点位,同样一个资产,能买不能买跟资产本身没关系,跟你有关系。你的流动性越安全,你越有机会搏取高收益。

 

我自己是一个业余投资人,五六年时间投了200多家公司,说实话,我什么都不懂,因为早期都是不确定的机会,我都是瞎投资。前几年,我见到一个不错的年轻人就会给他一点钱,很多人说我很激进,我觉得我一点不激进,因为给他的钱都是小钱。因为从我个人配置来看,我90%的钱都放在稳定的收益上面,每年赚取一部分的利息收入,然后我拿这利息收入去做投资,投完亏了就亏,对我不构成任何影响。也正是这个原因,我投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从而我可以博取一些极高风险的机会。但也因为风险高,所以别人跟我竞争的机会就少;我就能拿到很不错的价格。投资是反人性的,只有反人性反周期的时候,才能拿到更低的价格,才有机会。如果大家都看好了,你是很难博更高的收益的。

 

所以,未来保证你的资产安全才是重中之重。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大钱不动,拿点小钱去玩,下个闲子,或许有机会。投资为什么拿小钱去玩?因为投资长期来看是周期性,九死一生甚至百死一生。如果你指望通过投资过得更好,那不可能,你必须要有一个会下蛋的母鸡,让鸡蛋孵,孵出来就孵,孵不出来就算了,鸡永远在是最重要的,它不会让你饿死。

 

现在各种折价机会很明显了,我前段时间去了趟神木,发现很多老板都开豪车,住豪宅,但结果呢?没钱加油,为什么啊?因为没现金。从一定阶段来看,只有现金才是你的钱,其他都是假的。这个时候,谁有现金,谁就能博取高折价的机会。

 

投资是生命与事业的延续

 

最后,再谈谈我的不成熟的、不靠谱的投资逻辑。我也只是玩票性质做的投资,并不成功,没什么显赫的业绩,赚点小钱而已,别太把我的想法当真。

 

第一件事情,想提醒投资人千万别碰三件事情,吸毒,赌博,不设底线的投资。一般来说稍微有点钱的人,不碰这三个基本上不会死人。前面两个好理解,第三个其实真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其实投资这个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不设底线。今天投一点,明天投一点,后天投一点,投到什么时候是头都不知道,这种投资千万不要干了,再有钱也经不起折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不确定的。最好是拿出一笔钱,投完就完了,有机会就有机会,没有就算了。

 

第二点,我自己最深刻的感觉就是千万别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很多事情,一旦你所在的时代不在了,你再能干也没用。海尔的张瑞敏也提出这个说法,时代创造伟大的人物。国美黄光裕在牢里曾经给陈晓写过一封信,他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不断地扩门店,只有我们的门店足够大,别人才能进不来,这句话有道理是吧?过了两年发现一点道理没有了,因为互联网来了,你发现过去最强悍的东西都是你的负担,线下门店越多、成本越高、代价越大,还没法打掉它。曾经是你认为是巨大优势的资源,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负担,时代一改变,什么都变了。

 

企业家要有投资的心态,往往是要承认自己不能干,尽量把机会都留给年轻人。别有事没事要跟年轻人打,很多人你一定打不过他,但你可以成为他爹,打不过就投他。当年苏宁不跟阿里去打架,没事给阿里投资点钱,现在就是阿里他爹了,也不会是反一反的格局了。微软投了很多硅谷的公司,各种各样的公司,凡是危及到微软的公司都去投一点,谁也不知道哪个小孩就起来了。雅虎当年最好的时候投了阿里,现在雅虎的日子那么难过,但是因为有个孩子叫阿里,现在日子多好过。

 

投资的本质,可以从生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很多企业家都有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总觉得企业就如同一个小孩,是自己从小养到大的,有必要扶着他走到最后,这是有问题的,孩子长大了,就该放手让他赶紧结婚去。别都娶媳妇了,你还每天陪着,一点意义都没有,你应该让他去生孩子或者你自己去孵化别的孩子。第二种情况,很多人就想着只生一个孩子,这也是有问题的。孩子一定要多生,只生一个孩子容易坑爹。比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你去投资一批,生出一批孩子,只要有一个孩子光宗耀祖你就牛了。从投资角度上投一个的成功概率几乎为零,而且还容易被绑架。第三种情况,一定要在最好的年纪生小孩,你在最好的时候生孩子能够陪他养他,等到你自己都不行了再养一个小孩。80岁生一个小孩,小孩还没养大你就死了。许多企业家都是自己快不行了,才想到去转型去孵化,事实上自己都没办法活了,还怎么转型。

 

投资本身应该是生命和事业延续的过程,而不应该是你自己去主导一件事情。你去主导一件事情,就会发现这件事变成你的事了,所有的能力都依附在你身上。我们很多人投了很多事以后,事必躬亲,最后都死了,这种控制性思维也非常可怕。很多企业家认为资源是我给的,想法也是我给的,钱也是我给的,凭什么他做大股东,但是却没想过,你自己是否能做的起来?

 

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区别是对资产控制的不一样。工业时代1%的股份意味着几千万的资产,互联网的时代1%和100%没有任何差别,因为做不起来都是零,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轻资产时代。股份的比例控制权,你如果认为你可以干得起来,那你就控制。如果你是靠团队的,你就给他足够的股份,让他认为是为自己干,而不是为你干,否则他一定不会跟你干。所以,责权的对等一定要想明白,做一个好的投资人而不是做一个好的控制人。这个年代能干的人往往不忠诚,忠诚的人往往不能干,就是这么现实。

 

此外,我提醒各位企业家,千万不要去投你擅长和熟悉的行业。这跟很多人的想法是相反的,许多企业家总是说不熟悉的不投资。投资是要看大格局而不是看小格局的,有很多行业势必衰落,势必衰落就意味着你把这个行业全投遍了,你也没有任何机会,一点机会没有。我有时候想,我都快40岁的人了,比我年纪大的人都能够看懂这个商业模式,那这个商业模式就一定不是新兴模式,也就不是具备可投价值的商业模式。未来一定是一个现代人不太容易看懂的,是搞出一个新的东西,把以前人干死的过程。所以,你作为老一辈企业家都看得懂的商业模式,我才懒得没兴趣去投资。尽量多相信年轻人,投资一些他们喜欢的东西,比投资你喜欢的东西更具备未来。

 

当然,我也承认投资分两种,一种是补短板,从互补的角度考虑问题,投出一块可以让我现在更好的短板来。但是这个前提是,你要确认行业是有机会的。另一种是从生命和事业延续的角度上投出一些还不错的个人。让年轻人成长,他们成长你也就成长了。还有一句话是少混圈子,因为混圈子容易失去未来,会让你的眼界越来越集中在某个圈子里面,最后把好东西漏掉了。以前讲志同道合,现在要在志同道不合的人身上多学学,互联网就是跨界的特点。一不小心你就走到别人的领域,而把别人干死了或者被别人干死了。

 

最后总结下,短期来看,我个人比较悲观,但是悲观到一定程度就会是乐观,因为冬天之后是春天。冬天有时候就是不适合打猎,没有机会的时候就是没有机会,安静趴着,熬过去就是春天。另外,实业空心化也好,什么化也好,到一定阶段是什么?你会发现那些去产能,产能淘汰得差不多的时候,机会又出来了,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大宗商品也好,什么也好,长期低迷总会有一个机会,等到大家不愿意玩了,一部分走了,一部分死掉,留下的机会就出现,这是反周期理论。总归来说,市场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最后衷心祝愿大家会有更好的明天!


延伸阅读:江南愤青谈私募:赚钱更多的不是因为能力 而是不小心踩对周期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作者 |江南愤青 

 

赚钱更多的不是因为能力而是不小心踩对周期

 

我曾经写过一个文章,投资业钱赚最多的人,并不是能力最前的人,而是踩对周期的人。踩对周期的人并不是最牛的人,而是最弱的人。我印象很深,2002年的时候碰到911事件,我们很多同学只有拿到哈佛、麻省理工这些最牛学校的offer最后才能出国读,我们这些垃圾被留在国内。十多年过去了,他们问我在国内混得怎么样,我说混得不怎么样,只是因为要结婚生子,所以被逼迫着在杭州买3套房子,然后就发财了。所以,我一直开玩笑说,我们这个年代的典型特征就是结婚越早,赚钱越多,因为赶上了中国房价大面积涨价的十年。而那些国外读了n年书的同学们可能就比较悲催了,回国可能一套房子也买不起了。我回我老家,豪车遍地,打个麻将都一两百万我都打不起;那些人都高中毕业,毕业后都去做建筑工人,不小心干了房地产,所以赚了很多钱,

 

很多人走到某个领域来并不是因为眼光准,而是不小心,踩对了周期。我们把周期拉得更长点,把过去30年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是80年代到2000年,是靠出卖劳动力的年代,谁勤奋、胆子大、肯干活基本都能赚钱。因为这是个物质匮乏额时代,做事业单位的工人,反倒没被下岗的人赚钱。

 

第二个周期是2000年到2010年,是资产为王的时代。什么事情都不用干只要买房子就行了。一个朋友在2002年把北京两套房子卖了去创业,结果再怎么创现在那套房子也回不了;所以很多企业家说自己很能干特牛,我说都扯淡,你什么都不干只买房子肯定更牛。深圳前段时间拆迁,家家户户分好几千万,是因为赶上这个大周期。

 

第三个周期是2010年到2015年,叫做资本为王的年代,这一波只要赶到资本大爆发的年代,只要被资本喜欢,几个小屁孩就能赚很多钱。大学生刚毕业,随便弄个APP就能拿到几十万的风投,便宜的点子也能骗个上千万。所以说资本大爆发的年代就是这样。

 

第三个周期算下来,只要你在合适的年代碰到周期,哪怕是傻瓜也不会亏太多钱。很多人再能干,碰不到好的周期,基本上这个事情就没办法玩。包括我们投资创业也好,我特别鼓励年轻人去选对行业,我在2010年投了P2P公司,都是刚毕业的小屁孩出来创业,有能干不能干,现在回头看,你会发现能干和不能干走在这个领域里面都跑出来了,包括当年律师要做金融业找我做投资,还有一个放高利贷要做旅游业,我都拒绝了,结果现在人家都是1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

 

如果这些人跑到金融体系里面,我感觉再能干最多混一个行长。所以我非常认同周期观念,合适的时间碰到合适的点,你刚好站在这里,就被冲起来。

 

我不太懂股票,我也不做股票,但是我们回头看,你会发现股票呈现我刚刚说的观点,当大牛市来的时候,是个傻子都能赚好多钱,而且越是傻子的人越能赚钱,反倒老股民赚不了多少钱。因为大牛市怎么买都是对的。

 

私募转型的几个可能?

 

首先,私募是一种资产管理的形式本质是一种工具化安排,但太多的人纠结于形式而忽视了资产管理的本质。其实不用太过较真私募是什么,私募本质就是我给你管钱,就是你把钱给我帮你管,是一种资产管理的工具安排。而资产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么保值、要么升值。所以私募无论怎么吹牛,说自己多牛多厉害,但事实上只要赚钱你就是牛的,赚不到钱全是傻瓜,就这么一件事儿。

 

私募转型是个伪命题,因为私募就是一个工具安排,更多是资产方向选择问题,比方说先玩股票、后来玩PE、后来玩其他,这只是资产选择不同而已,所以谈不上转型。投资的专业化从长期来看是不成立的,任何市场都有周期,脱离周期看投资都扯淡。也就是说投资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方式,寻找价值和价格发生偏离的领域进入获得收益。比方说今天股票是熊市,我们就不碰去买债;债不行就买房子。因为任何市场都有周期,专业做股票的在熊市里收益率都是负的,跑赢99%的人也没用,再专业也没用,还是负的;因为在这个下行周期里,再专业都没用,被周期拖着走。

 

我2016年在北大演讲说未来几年就趴着不干活,因为钱会越来越值钱,我就不干活,因为市场真没什么特别大的机会,你还要坚持努力奋斗,那你一定死得越惨。尤其最近几年大家一定有深刻感受到,在实业里面做得越多亏得越多,还不如别干。我15年出国到现在,回国一看,我觉得我还赚钱了,因为出国游山玩水一年花几十万,但在国内勤勤恳恳一年亏几千万,所以干嘛还要做?本质上要找到那些偏差,我去年干了一个事,我去二线买了好多房子,因为我觉得什么事都没机会,在一线买房子也买不起,于是在成都买了7套房子,那时候成都才7千多一平方,不贵,后来涨了三倍。

   

所以投资并不是要拘泥于某一个领域,因为投资本身不就是为了赚钱吗,哪里有钱就去哪里。

 

不喜欢赚依赖能力的钱,赚傻瓜都能赚到的钱

 

我不喜欢赚依赖能力的钱。在一个充分竞争市场里面,你要赚更多的钱,意味着比别人更能干、更牛,但是现实的情况你不比别人更能干,更牛。因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厉害,但其实你无法保证。所以要去赚什么钱,我喜欢赚傻瓜都能赚到的钱的机会;就是跟着周期赚钱。大家这辈子最伟大的投资一定是买了你们住的房子,不可能有超越这个的收益率了。我去成都买房,项目经理要带我去看房子,我说不用看,就哪个楼盘买一套就行了,因为只要这个区域会涨,肯定哪里都涨了,只不过有些涨得多涨得少而已。这是不需要能力的。我在越南也投了好多,我买了100多支股票,现在也不知道买了什么股票,因为我就赌越南的股市。越南有机会发展,那买什么股票都涨,我去了到现在已经涨了一倍多,很多个股涨了10几倍;我也不知道买了什么股票。所以精挑细选往往买了一只不涨的额股票,那就一揽子买,因为大盘上涨只要同步就行了。我们是比较喜欢去赚不太需要能力的钱,如果要分析、研究,就会发现结果会和逻辑成反比。因此那些说房价不涨的经济学家都赚不到钱,因为发现研究结果不讲逻辑。

   

我们还有一个逻辑,就是投己不如投人,并不是把自己变得牛就能赚更多的钱,最终活下来的也不是最牛的人。我在美国看一个美剧,大概意思就是越牛的人死得越早,因为他讲的每年美国每一届的优秀特种兵毕业生,最后统计结果都是死得最早的人。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运气,厉害的人运气不一定好;还有一个是能力强,就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去作死。所以活下来往往是运气最好的人,或者成本最低,因为他把自己当垃圾,什么都不去做,最后就活下来。所以我们觉得投自己很难投,因为你要跟很多牛的人打架,怎么保证能打赢。把自己变得再牛,也不见得你能成功,因为自己只有一次机会。那就投很多牛的人,让每个人都有一次机会,有一个人成了就行了。

 

私募超越公募现在已经超越了,我在香港做过一个研究,我在香港投了一个平台,我发现在香港发现大家基本上20%机构的赚了80%的钱;就是一大帮聪明能干的优秀的挤在市场赚钱,最后结果就只有25%赚钱,但是财富管理都是80%赚钱。

 

很多大机构本质赚的是品牌和资金优势的钱,小机构赚的是能力的钱。

 

我最近在美国和大家聊,发现全球来看资管最后就是两个模式,一个是大资管机构,它其实赚的是不是能力的钱,赚的是品牌的钱,和钱的钱,他有很大的品牌优势,这是可以脱离能力。我以前有个观点就是能力的东西是做不大的,因为能力会分化,比如说你们公司靠某个人能力赚钱的话,这个人一定会走,这就是为什么机构都是合伙人,就是因为太依赖能力,而全球来看,只有脱离能力才有可能品牌话、规模化。全球就是一大堆靠能力赚钱的小机构和几个靠品牌赚钱的大机构。

 

盈利能力跟规模往往成反比,很多人用自己的钱投业绩就能很好,但是别人给他十亿就根本搞不好,因为没有那个精力和能力,而且赚钱的机会就那么一点,不可能把钱规模化;所以,很多管理大基金的公司赚的品牌费,并不是赚能力的钱,因为业绩都不好。现实中,太多机构沦落为赚取管理费过日子,本质是拼PR。因为品牌越大,管理规模越高,越难赚到钱。

 

未来的私募趋势变革,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小私募大面积兴起的可能性很大。

 

但未来其实还是有一些变革的机会,这和互联网兴起有一定的关系。互联网时代产生了碎片化,就是社群化。现在商品的小品牌比大品牌多得多,总是冒出一些乱七八糟的小品牌,那是因为互联网加剧了人的社群化。以前的社会是有主流价值观,当你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不一样,如果你是少数派就会被扣帽子、死得很惨,为什么?与主流价值观冲突,以前社会有正确错误之分,当你和绝大部分人不一样你就是错误的。

 

但现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当我们觉得一个人是傻瓜,结果他在其他地方找到和他一样的傻瓜,人数比我们还多反过来骂我们傻瓜。因为有互联网所以他能找到同类,找到同类就能爆发团结力,包括同性恋以前和现在的区别。没有那么多与众不同的人,只是没有被发现或找到而已。

 

总有人能在互联网找到他的受众,形成他特定的能力。哪怕他是骗子你也可能会相信他,这就是互联网的魅力和缺陷。

 

再提一个国外的创新模式,就是大量的私募目前面临很大的问题就是100万以上的合格投资者门槛,如果有变革的话只能集中在门槛下降的可能性上。国外的wealdthfront、motif、battment,都代表这个特征。因为假设规定投资的门槛必须在100万以上,这种情况下很多没钱却愿意承受风险的人就会被屏蔽出这个能够赚钱的领域,只能被高利贷、e租宝给骗。造成有钱的人越有钱,没钱的人被骗。

 

所以未来会出现公募和私募之间的边缘化领域,互联网让不同的人的风险呈现个性化定价的特征,但是不管如何发生改变,赚钱的本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关注盈利核心。

 

管别人的钱和让别人管钱,都不是好的商业模式。

 

管理别人的钱,就背负很大压力。要对人家有交待,就害怕,永远就想做最优决策,想做最优决策找一堆人来讨论,结果投资策略就平庸化了。因为不敢承受投资决策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就平庸化了。我们不知道谁能发财,我们知道谁一定发不了财,绝大部分人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平庸的事物上。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推卸责任,抱团投资,跟着大机构投,失败了就推卸责任结果都死了。我记得看过一个话好的项目往往是别人不看的项目,大家的抱团都不是好的项目,因为一抱团,溢价能力就弱估值水平就搞,赚不了什么钱发不了财。

 

我宁愿自己亏钱,也不让别人管钱,因为赚不知道如何赚,亏不知道如何亏,人生没有成长,经验和教训都无法获得。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正版图书,低至六折!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