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再有人说美国加息中国楼市崩溃,拿这张《人民日报》糊他一脸!

2017-12-17 周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来源 综合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财经韬略 ID:tttmoney8 韬略哥



美联储加点息,人民币汇率和房地产就要变天了?


美联储又加息了!


猫哥早上刚醒,朋友圈就被刷屏。接着就看到一些文章说,“美国再次加息,中国或将受到重大影响,房市变天了!人民币要贬值了!”


想想,本来天下无大事,也是庸人多自扰。


其实,美联储早就在加息通道上,无非是在昨晚,美联储发布FOMC会议公告,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升至1.25%-1.5%,即加息25个基点,而已。大家都知道,在耶伦时代,美联储长期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低水平,现在觉得美国经济复苏了,是逐步退出“非正常状态”。


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之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压低市场利率,购买国债等金融资产扩大资产负债表,现在好了,危机逐步解除了,那就缓慢提升利率,减少资产。说来说去,耶伦也好美联储也好,无非是为了解决美国人自己的问题。


笔者大部分正规金融机构的分析师朋友都认为,本次加息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不改18年加息三次的预期展望,同时上调经济预期。


笔者觉得,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标的就不要自乱阵脚,比如有些朋友在去年美元兑人民币高点时兑换了美元,当时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要破7,结果今年行情反弹,现在算下来,大致亏了5%。但是,如果他是买了美股的科技股那自然是大赚,只不过,这也错过了今年港股内地房地产股的行情。


所以,我们在谈论这些巨大的外部冲击时,千万不要假定我国是“待宰的羔羊”。


01 加息不是那个加息


美联储昨晚加完息。今早中国央行就分别上调公开市场7天、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至2.5%、2.8%,此前分别为2.45%、2.75%,为今年3月来首次。


央行对此的解释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强,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年底的确是银行们资金需求旺盛的时候,中标利率上升也很正常。但央妈也说,“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


为了安抚民心,几乎同一时间,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前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出来表示:“利用美联储加息之机允许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适度上行,可向国际市场释放货币政策协调、稳定中美利差之意,特别是警告海外做空力量,央行随时有准备应对的措施。”


央行是在做好舆论管理和预期管理,免得人人惶惶,造成信心不足“挤兑出逃”,并且把逆回购利率(银行向央妈借短期资金的利率)拉上去,也是“加息”。


这里,我们要区分两种利率。猫友们都知道,利率是“钱的价格”,央行是通过调节基准利率来调节市场上“钱的价格”,“指导”资金的走向。


在过去,中国的基准利率很简单,就是央行发布的存贷款法定利率。央行说存贷款利率是多少,银行就照这个标准执行。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深入,以存贷款作为基准利率越来越不能完全适应调控的目的。你想啊,每个经济主体接受的资金的价格水平都不一样,有人能承受高一些,有人能承受低一些,并且存贷款利率传导性差。所以,我国在确定利率市场化方向后,其实也逐步建立了多种基准利率指标。



一种还是咱们老百姓最熟悉的法定存贷款利率,根据央行的规定,法定存贷款利率是可以在法定范围内上下浮动的。


而在交易市场那边,大家更为关注央行每周的逆回购利率,这是大银行向央妈借钱的利率。


以及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也就是银行互相拆借的利率。



后两者要比法定存贷款利率要反应灵敏。我国也希望能逐渐建立起利率市场化,让利率真正反映出市场的供需关系,而不是频繁动法定存贷款利率。


明白了这点,我们可以看到,在美联储本次加息后,我国其实也加息了,也就是7天、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分别上涨了0.05%。


未来,无论是银行向央妈借钱的利率还是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都会逐步走高,这是市场共识的。正如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锋最近表示:“不能给市场营造长期低利率水平的预期”,马骏也说:“5个基点的幅度还是小了点,有条件的话还应该加大纠偏的力度。”


这也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明年央妈会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事实上,市场利率早就节节上升,已经较年初上涨了30%以上。


对于更直接影响老百姓生活的存贷款利率。官方还是相当谨慎的。


大家所讨论的“加息”,确切的说就是这个“存贷款利率”。目前,央妈连提存款准备金都扭扭捏捏的搞出一个“扶持三农的定向降准”,还是明年年初才实施,就更不用说提存贷款利率了。目前,我国经济是不是应该来一次加存贷款利率的“加息”,央妈还是没一锤定音的。


02 我国不会贸然提存贷款利率


相信,看了这么多,很多朋友们已经昏昏欲睡了。


是的,要把道理讲明白很费劲,大家最希望的还是看结论,比如对房市、对股票、对黄金的影响,对不对?


那么,我就满足大家:


存贷款利率


今年很快就过去了,基本不会提存贷款利率了,因为要“考虑到了经济运行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总体还是把握了稳增长、去杠杆、抑泡沫和防风险的平衡。”


也就是说央妈也在观看经济形势,不到需要的时候,是不会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贸然提存贷款利率。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存贷款利率和资金市场基准利率双双提上去,有些金融机构就受不了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会大大提升,虽然说有助于迫使企业降低杠杆率,但万一引发“处置风险的风险”也不是好事情。


所以,猫哥说,在明年两会(3月份)之前,这事情,还是以稳妥为主。


房贷利率


也就是长期贷款利率,事实上现在已经在法定贷款利率4.95%的基础上上浮了。猫哥了解到北京市的大部分银行对于首套房是上浮了5%-10%,二套房是大部分上浮了20%。其他重点城市的情况也差不多。所以,实际利率是“加息”了。


目前看来,效果是有的。住建部就刚刚表示房地产调控已经有成效,未来要做好供给工作。


提高法定贷款利率,是相当于给所有还在还房贷的“房奴”加息,这属于“大杀器”了,在“调控有成效”的时候再推出这一政策,从官方口径看来,是没必要的。


要知道,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已经大幅攀升。目前居民部门的负债收入比已经超过1倍,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了。


美国减税、加息、缩表对中国的影响是不小


因为美国目前经济增长比较好,美国走势也比较稳健,减税、加息自然会吸引全世界的资金涌向美国,美元指数上升,会加重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压力,这点也是我国不希望看到的。


所幸,我国的政策篮子里有不少可以应对的措施:


(1)已经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可以引导市场利率;

(2)目前我国的存贷款利率对美国的利率还是存在利差;

(3)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情况良好,通胀水平也不高;

(4)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增长方式转换期间,未来预期向好。


03 人民币、房价怎么走?


还是回到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未来一年,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会怎么样?


笔者我就大胆预测下:


货币政策不会宽松,也不会收紧,而是“中性”


也就是市场紧张了,就放点水;市场以为宽松了,就收紧下,保持平稳。现在经济增速还是在6.5%-7%左右,不是很强劲的增长,所以没有理由收紧货币;


人民币不会有大的贬值


目前人民币还是升值态势,美联储的减税加息缩表是有影响,但影响没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大,毕竟中国的各项经济指标还属于比较稳健的,从历史数据看,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短期有效,长期并不显著。


市场已经逐步适应了人民币的双向波动,所以人民币贬一点问题,不需要为了维护刚性汇率就动不动提高利率还对冲人民币贬值压力。


房地产市场会“平稳发展”


美联储加息或缩表不会导致中国央行对应加存贷款利率。货币政策首先是考虑国内的需要。


目前,房地产所带来的相关财政收入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30%左右,这里面还不包含房地产的拉动效应。财政收入如果出现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出问题。


此外,正如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指出的“目前我国的银行系统里大约有30%的资产和房地产相关,包括居民房贷、开发贷,而和房地产相关的社会融资更多。房地产就是经济、货币、财政,这么多年来,中国经济所体现的房地产特征是非常明显的,也正因如此,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就要稳定房价。”


在住建部表示房地产调控已经见成效的时候,汇报上去,大家是找不出继续在货币政策上加码的理由的。


未来,房地产市场会分化,一线城市还是能继续吸引大量年轻优质的劳动力,大趋势还是没变;部分中小城市是承压的。


加息来了、楼市崩溃?!把这张《人民日报》甩到他脸上!


北京时间12月14日,美联储、香港特区金管局、中国央行先后宣布加息(中国是上调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由此,引发了市场关于人民币利率走势的大讨论。

 

悲观者认为,由于美国进入“减税+加息+缩表”三管齐下的新时期,中国如果不跟随加息,将引发资本外流。而加息,将对楼市、股市构成重大利空!

 

甚至有自媒体危言耸听地说:2018年是中国楼市的崩溃年,原因就是加息,加息是打压楼市的“核武器”!

 

真的会是这样吗?

 

周末(12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给这种观点了“一记耳光”!下面就是相关版面: 

 

可见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第三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署名记者的述评,题目是“中国货币政策不会‘跟风’”。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头条文章”使用了套红标题。这一天,《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共有12个版面,其中7篇报道使用了套红标题,这是第三篇。第一篇和第二篇,都是国家领导人的政务新闻。


在这一天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连文章小标题都套红了的,只有这一篇!

 

从版面语言上看,这篇文章非常重要,显然代表了《人民日报》的观点,有政策吹风的含义。

 

文章的标题,已经表明了立场。至于为什么中国不用“跟风加息”,人民日报记者通过多位专家之口,列举了以下理由:

 

1、相关经济体加息预期早已被市场充分消化,其边际影响实际上已经减弱。

2、中国资本外流压力明显减小,外汇储备非常充足,美联储加息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3、中国经济比欧美更活跃,赚钱机会多,资本不会轻易离开;

4、中美利差在历史高位。

 

《人民日报》最后给出的结论是:

 

未来,中国将继续保持自主、稳健、审慎、精准的货币政策基调,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而不是随便“跟风”。

 


上图是近年来中国“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情况,可以看出在2012年6月启动的“降息周期”里,中国一共降息8次,楼市真正全面启动是在8次降息完成之后。

 

2015年10月至今,基准利率没有变动。但2016年房贷有比较大的折扣,2017年陆续取消并开始上浮。所以,楼市事实上已经进入了加息周期,只是采取了“利率折扣取消、基准利率上浮”的方式。

 

上图:中国商业房贷基准利率走势图(未考虑优惠或者上浮因素)。


在货币市场,央行通过减少资金供应,以及提高MLF和逆回购等利率的方式,让市场利率有所提高。12月14日这次“加息”,仍然采用的是这种方式,而且只上调了5个基点,美联储加息是上调了25个基点。

 

中国央行为什么不正式加息?而且最近一次跟随美联储,怎么力度这样弱?其实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这一轮复苏正在趋向结束。

 

这一轮复苏是从2015年刺激股市开始的,股灾之后转而刺激楼市,引发了房价大涨、土地房屋销售暴增,最终带动经济回暖。

 

随着楼市调控不断增强力度,房屋成交锐减,开发商在土地市场上的“补库存”也即将结束,这意味着明年房屋、土地交易都将趋冷;此外,国家对大基建开始审慎,叫停了包头、呼和浩特等地地铁、高速项目;而在环保上,国家力度加大,一批污染企业被强制停产。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速一定会慢下来,失业率弄不好会上升,这时候怎么可能跟随美联储加息呢?即便是迫不得已,也只能是小幅、变相加息“意思一下”而已。

 

即便是对于楼市的“定向加息”(利率上浮),也基本上到头了,2018年很难继续加大力度。

 

中美货币政策必将分手,中国不可能在自己感冒的时候,陪着美国去跑马拉松。中国有外汇管制,有开放核心产业(金融证券保险等)的新红利,还有贸易顺差,有条件不把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但这不意味着2018年中国绝对不会加息,特殊情况下也许会上调一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但一定会配合降准来对冲。至于楼市,隐性的放松将最迟在下半年陆续在各地出现,方式是——为了吸引人才,向符合学历、职称条件的人群放开限购;或者是不宣而战,银行的房贷额度悄悄增加了。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正版图书,低至六折!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