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刚刚,某银行放狠话:先弄死几个开发商再说!

2018-01-31 周密金融

密金融官网:www.zmjinrong.com 公众号:tanko_zhou


版权:作者  周松涛 来源  每日经济资讯(Netguancha)、作者 苗野 中国房地产报 ID:china-crb



平地起惊雷:金融圈流传某银行暂停房地产企业的授信业务


1月29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某股份行下发通知,暂停受理房地产行业新增授信业务,存量业务可正常受理。不过,存量业务中,原来房地产公司借其他公司壳或通过通道贷款的业务也要逐步回归本源。



部分银行暂停为房地产“供血”


所谓授信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非金融机构客户直接提供的资金,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的保证。


简单来讲,就是银行对非金融企业在资金上的一种支持。


在具体业务上可表现为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内业务,以及票据承兑、开出信用证、保函、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保兑、债券发行担保、借款担保、有追索权的资产销售、未使用的不可撤销的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



某银行暂停受理房地产行业新增授信业务的意思即为停止对房地产行业新的资金支持(包括贷款等等),也可以直接说是停止“供血”。


持续的资金供应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讲都是极其重要的,可想而知,银行的这种决定将对房地产企业是多么致命的一击。


报道中并没有公布为哪家银行的决定,但可以确定为股份制银行。有网友猜测为招商银行,理由是招行是风控把握的最好的银行,但这仅仅只是猜测。


结合最近有不少银行因为业务不合规被查、被罚的情况,可能其中有业务涉及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行业。不排除为这部分银行反应过激的行为,因为上述股份行通知亦透露此为“过渡安排”,有待研究后再调整政策。


监管逼迫银行收紧对房企融资


据了解,今年房地产融资整体延续收紧态势。包括信托在内的融资渠道新增业务主要围绕保障房、棚改项目展开。


1月25日至26日,银监会组织召开的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进入2018年,银行业改革、发展与监管工作要继续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全面推进银行业改革开放,推动银行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坚决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



在关于2018年的银行业监管举措中多次提到“降低负债率”的要求,提出要严格控制对高负债率企业融资,建立联合授信和债权人委员会两项机制,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


监管并再次强调要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


而就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并特别指出“要促进金融和房地产内部的良性循环”。


可以看出,监管层一直都在对银行业为房地产行业的加杠杆行为施加压力。


如果上述某股份制银行暂停对房地产行业新增授信业务的决定是为了符合新监管要求,那么就不排除可能会有其他银行跟随效仿。


到时,或将形成整个银行业对房地产企业的授信规模大幅减少的风气,那么房企产行业就将面临“供血”不足的局面。


本来资金链非常紧张,房地产企业哀嚎遍野!


继多地发布限贷政策,收紧银行流入楼市的贷款资金后,信托融资规模“腰斩”,房企债券融资下降七成,美债提前赎回……以往房企可以利用的各路资金迅速“退烧”,“吸金王”年底惨淡收官。


业内人士直言,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似乎一夜间回到了2011年。彼时的楼市调控,让整个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规模大幅收紧,大多数开发商资金压力骤增,部分甚至陷入困境。此刻房贷、理财、债券等楼市可以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都不约而同地被带上了“紧箍咒”,房地产去杠杆化的大幕全面拉开。


“供血”不足势必影响房企扩


我们都知道,房地产企业是有名的高负债率行业,这也是其发展模式所决定的。


除了建设工期、售楼周期过长所导致的大量预收款之外,房地产企业最擅长玩的套路就是,先找银行借钱买地、造楼,造好之后抵押给银行借钱接着造,如此循环往复。



除此之外,房地产企业也会借助其他渠道来发放企业债。


有了以上资金来源的支持,房地产企业在竞拍土地时往往也会更加大胆,常常会涌现各种“地王”,不断吹大楼市泡沫,最后购房者买单。


严控对高负债率企业的融资,尤其是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将遏制其盲目扩张,降低土地市场泡沫,最后传递到楼市市场,也会对稳定房价起到积极作用。


暂停授信真的是遏制住了房地产企业的命脉,很多实力不够,资金储备不足的企业一命呜呼都有可能。


不管最终银行业能不能达成普遍共识,此次某银行的做法都传递出一个重大的信号。


融资规模骤降:从开发端到销售端,监管层对房地产资金链正在全线收紧。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内低利率环境的确立,房企纷纷通过发债的形式进行融资,且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渠道。但今年以来,由于区域房地产市场过热,监管层全面收紧房企资金来源,发债也受到了一定限制。


造成这种下滑的原因,在于去年年9月份的一纸文件。当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房地产业公司债券的分类监管方案(试行)》,大幅提高房企发债的准入门槛和相关要求。 深交所也下发了类似文件。两大交易所在文件中明确规定,房地产企业的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得用于购置土地。


一名投资机构人士透露,多家房企拟于11月初在境内发债,均没有通过沪深交易所审核。未来根据信用评级,将有一部分房企可以继续在国内相对低成本发债,一部分房企将不得不转寻海外融资或信托、资管等更高成本的融资。然而,在美元走强态势下,房企海外发债不但被遏制,更出现了大规模提前赎回。


用益信托分析师帅国让表示,除了今年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外,11月在成立规模上,可以说达到全年的谷底。监管部门相继对进入房地产领域的资金进行限制,信托出于对风险的顾虑也进一步收窄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


与以往主要限制银行表内信贷不同的是,商业银行此次亦暂停了通过银行表外理财资金为房地产企业融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表示,监管层的意图就是进一步降杠杆,同时也是要稳定银行体系,化解银行风险。房地产调控刚刚开始,理财资金现在进入楼市,就跟直接买房一样,买完就下跌了,而一旦房价下跌钱就收不回来了。所以这也是在提醒银行及早地控制风险。


2018年整顿信托业是银监会的工作重点。近日,银监会下发通知,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开展银信类业务,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


对信托的强监管,意味着2017年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将被大幅限制,房企资金获取难度再度加大。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房企快速转向海外融资,但国内涉房贷款全部严控,叠加内地债券市场融资难,房地产企业或将陷入“钱紧”窘境。


银行宣布暂停“供血”,大批房企恐将迎来生死劫!


房地产信托遭遇严监管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正被全面“封堵”。银监会近日下发的《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明确提及,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开展银信类业务,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对此,相关人士透露,2018年整顿信托业是银监会的工作重点。


上述人士表示,2018年除可以合规进入的保障房领域外,今后打“擦边球”进入房地产领域的信托公司将面临严厉惩处。“以北京为例,监管层已经明确要求严禁信托资金炒作租房市场。国家全力推租售并举,信托机构不能助长加杠杆,对开发商资金支持一定要合规,通道或自主业务都不能变相为加杠杆提供支持。”


17日,信托首单罚单开出。山东银监局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违规向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部分政府融资平台业务由地方政府变相提供担保。山东银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对山东信托罚款40万元。



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监管部门就逐步限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来源,相继出台了诸如限制房地产企业股市再融资、债券融资以及针对流入房地产行业的银行理财产品和私募房地产基金等一系列政策。在此背景下,尽管成本高企,但用途较为灵活的信托资金成为房地产企业青睐的融资方式,房地产信托规模也随之持续快速增长。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南及华西区主管黄国钧认为,对于中小房企而言,此前把握住窗口发行公司债进行债务置换、延期,现在却不能做了。而且从数据上看,很多债2017年即将到期。随着对公司债监管的收紧,在融资中本就不占优势的中小房企面临“无米下炊”的困境。



上半年货币流动性持续宽松,但整体市场缺乏可投优质资产,以至大规模的资金借道进入房地产市场,地产行业成为吸收流动性的重要载体。在此背景下,房企获得了大量资金,负债率大幅提高。而在去资产泡沫的宏观导向下,房企融资渠道或将大幅收窄,房企资金链面临紧缩,高杠杆下的资金风险将显现。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在紧缩性调控和监管条件下,房企资金难如前期般宽松,房企2017年需要做好过冬准备。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于寻找金融行业至关重要的文章,以提高全民金融意识,促进金融交流,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或附上稿费。联系方式:13751745460 微信号:zmjinrong】


@正版图书,低至六折!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密融书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