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精准诊疗再添新利器!我院成功开展18F-PSMA PET/CT显像
春节前,我院核医学科PET/CT分子影像中心联合泌尿外科成功开展18F-PSMA PET/CT显像,为前列腺癌精准诊疗再添新利器。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男性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位居第2位。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达12万,居男性新发癌症第六位。早期、全身、无创地发现前列腺癌的原发灶及转移灶,对临床准确分期、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和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前列腺癌的“吹哨人”——PSMA
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也称为叶酸水解酶Ⅰ和谷氨酸羧肽酶Ⅱ,作为一种Ⅱ型跨膜糖蛋白,在几乎所有的前列腺癌细胞中都有表达,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通常为正常前列腺细胞的100~1000倍,尤其在低分化、转移和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中表达更高;同时,PSMA的生理性表达低,仅分布于少数器官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因此,PSMA是一种理想的前列腺癌诊断标志物。以PSMA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已成为前列腺癌诊疗研究的关键和热点。
远超传统影像检查
目前,大多数患者在医院就诊时,仅仅有传统的前列腺癌影像检查手段,包括CT、MRI、骨扫描等,虽然它们在前列腺癌的原发灶、转移灶上有一定的检出率,但是与18F-PSMA PET/CT相比,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检出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后者,尤其在小转移灶及临床生化复发(前列腺根治性手术或者根治性放疗达到了根治效果以后,生化指标又出现了升高,但影像学上尚未发现复发和转移的病灶。)的检出率上,18F-PSMA PET/CT的优势更加明显。并且通过利尿延迟显像技术,减少泌尿系统显像剂生理性摄取,提高肿瘤/本底显像剂摄取比值,大大增加了病灶检出率,进一步提升了肿瘤诊断分期的准确性。在诊断原发前列腺癌的同时,可对病人进行分期、危险度分层以及复发的监测,实现“一站式”的影像学评估。为临床医师后续制定精准化、个体化的最优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更好的依据。
△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伴18F-PSMA摄取异常增高。
△肋骨及胸椎18F-PSMA异常高摄取灶,局部密度未见明显异常。
△腹膜后淋巴结伴18F-PSMA摄取异常增高。
青岛市市立医院核医学科PET/CT分子影像中心于2020年1月正式开诊,常规开展18F-FDG肿瘤代谢显像,在肿瘤临床分期及治疗后再分期、治疗过程中疗效监测和治疗后疗效评价、肿瘤良恶性鉴别、已发转移而寻找原发灶、不明原因发热及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的肿瘤检测、指导选择有价值的活检部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及优势,在近两年的时间内科室已完成3500余人次检查,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东院核医学科 朱宗平
采编/文化宣传部 徐福强
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 张小青 姬伟
往期精选
◆ 奥运情缘:市立与奥运一起向未来◆ 地铁开到哪 健康送到哪——市立医院推出民生健康行活动 沿着地铁送健康到家门口◆ 漫说丨2021年这些瞬间 让我们念念不忘◆ 暖心日历丨2021 谢谢你 温暖我◆ 荣誉丨我院刘学东副院长荣获2021年度“感动青岛”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