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球囊扩开“生命路” 微创技术延长透析病人“生命线”


对于血液透析病人来说,血管通路就是他们的“生命线”。


血液透析病人用的最多的血管通路就是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就是通过手术将患者的静脉与临近的动脉进行皮下吻合,术后常规需要8-12周成熟,便可用于血液透析建立体外血液循环的血管通路。很多尿毒症患者就是靠它来“清洗”血液。


“瘘”的建立需要选取人体合适的血管,满足一定条件的血管才能用于造“瘘”。而且“瘘”的使用寿命有限,一般情况下2-4年,便会出现狭窄、栓塞等,从而结束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病人需要选择新的血管,重新造“瘘”。


日前,72岁的马大爷(化名)就面临这样一个难题。





球囊扩张 修复狭窄的血管通路



马大爷患尿毒症在外院血液透析治疗已5年余,因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1年来我院就诊。我院本部血液净化中心副主任孙健为其检查发现,马大爷目前使用的左前臂动静内瘘血管杂音微弱,极大可能随时堵塞。为了维持透析,马大爷既往还做过双侧颈内静脉半永久管置入及股静脉临时管置入,右侧上肢做过三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孙健副主任立即为病人上述所有“血管通路”进行了超声检查,发现马大爷双侧颈内静脉及股静脉血管已经闭合,右上肢的三次动静脉内瘘也早已“年久失修”,没有重新建立血管通路的可能,而目前勉强能维持透析的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有两处比较严重的狭窄:近瘘口狭窄长约5cm,最狭窄处直径仅0.8mm;近肘部狭窄长约4cm,最狭窄处直径仅1mm,随时可能内瘘失功,危及患者生命,病情已刻不容缓。


本部血液净化中心主任腊岩立即组织和带领血液净化中心血管通路组成员进行病情讨论,由于病人内瘘长时间功能不良,透析不充分,一般情况差,一旦堵塞,行中心静脉置管可行性小。另外,由于左前臂动静脉内瘘两处狭窄距离太长,行开放修补术效果较差。


开通这两处狭窄是目前维持病人透析的唯一希望,否则病人需要重新“造瘘”,这样一方面耗费了病人的血管资源,另一方面新“瘘”的建立需要8-12周的时间,病人等待时间太长。


综合病人情况,科室制定了从病人前臂入路的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术的方案,开通两处狭窄。


手术当日,孙健副主任医师克服了前臂血管细、置入血管鞘难度大、导丝通过多处严重狭窄等手术难题,仅仅用了半小时就顺利开通多处内瘘狭窄,打通了病人“生命线”。

让有限的血管资源 得到“无限”的延长



随着血液透析人数的不断增加,尤其是糖尿病肾病、肥胖病人、老年人患病率增多,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问题已成为首要问题,其中狭窄是动静脉内瘘最常见的并发症,传统多采用开放手术,不仅创伤大,关键浪费病人宝贵的血管资源。


而临床上很多病人需要长年透析,透析二三十年的病人不在少数,如何让有限的血管资源,得到最长久的利用。延长“瘘”的使用寿命,成为临床医生的一个重要课题。


马大爷所接受的超声引导下的球囊扩张术具有实时显示、多角度影像、无需特殊设备场地、无需造影剂、减轻病人住院负担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有限的“血管”资源,得到反复多次的修复使用。自2018年以来,我院本部血液净化中心已为近百名病人开展此项技术。该技术也获得我院C类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基金。

引领青岛市血管通路新发展

近年来,我院本部血液净化中心紧跟国际和国内血管通路新理念,发展血管通路亚专业特色,在青岛市率先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团队,并开设血管通路门诊,举办青岛市首届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会议。常规开展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动静脉内瘘修补术、中心静脉置管术(临时管、半永久管)、动静脉内瘘腔内成形术(球囊扩张术)等,国内首创了三点隧道式动静脉内瘘浅表化术,青岛市率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导管鞘介入中心静脉置管术,把微创理念引入血管通路手术,最大程度保护了病人血管资源,延长了病人血管通路使用寿命,引领着青岛市血管通路发展方向,大大提高了我市及周边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存质量。


文/本部血液净化中心 孙健

采编/文化宣传部 刘芳

校对排版/文化宣传部 张小青 姬伟

往期精选


◆ 请假1天结婚,婚后14天援沪 点赞抗疫一线“最美新娘”◆ 22天采样16万,市立核酸采样队闪击新冠“倒春寒” 抗疫“夫妻档”:双倍坚守,并肩逆行‍‍‍◆ 抗疫逆行 守沪有我丨青岛市市立医院20名检验人员随山东核酸检测队抵沪开展工作◆ 春风吹又生,警惕六种儿童传染病


来都来了 点个赞再走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