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辆残疾人代步车自发组成爱心车队—— 他们去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
12月14日,也许是打小就腿脚残疾的张希国最神气的一天。这天,他和40多名残友,把自己土黄色的残疾人代步车插上彩旗,一起开上了大街。
40多辆模样相同的车,编上号码,
在马路上拉成长长一列,
整齐行驶……
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嘿,够有气势的啊!”
不过,
如果你知道了他们的去向,
可能更愿意用“感动”来形容这支车队。
80位残友40多辆代步车
要去看望更困难的人
车队行动的头一天晚上,张希国就睡不着了,脑子里反反复复是明天的路线和安排。
车队的残友都是一个叫“残疾人快乐生活”QQ群的成员,张希国是群主。前不久,他听说几个农村残疾人家庭特别困难,就把他们情况发布在了群里。没想到,许多群友立即作出反应,“咱们去看看他们吧,再凑钱买些他们需要的东西,就用咱们的代步车送去。”
于是,一次去看望、帮助更困难残疾人的活动,迅速确定下来。80多名残友把捐款交到了张希国手里,40多名有代步车的残友决定参加探望,这让张希国既感动又有些紧张,“头一次带大家去献爱心,一定得办好,不能对不起大家这份心思。”
14日早上7点半,40多辆编好号码的代步车,集合在人民广场。张希国高喊一声,“出发!”广场上响起一阵“轰轰”声,排成一行的代步车按编号顺序,相继启动,一辆一辆地驶过他的眼前。
每辆车经过,驾驶员都向张希国点头致意,比个胜利的手势,像要去完成一次重要任务的战士。最后一辆车开过,张希国黑黑的面膛激动得有些泛红,他跳上自己的车子,追车队去了。
受助人大声说:
“我会勇敢活下去”
这次活动,大家要去看望4个家庭贫困、常年卧床的残疾人。
第一站是东港镇上营村71岁的杨文栋家,老人双腿因病无法行走,因为没有生育子女,平时生活全靠有严重风湿病的老伴儿张连荣照顾。
队员们给老两口扛来了米、面、油之外,还特意买了个崭新的轮椅。“我们自己身有残疾,最明白他们需要啥。”队员宋国平说,大家把杨文栋搀到轮椅上,告诉张连荣,“这样就能推他走走了,别总躺着,你扶着轮椅走起来也稳当,可以把拐棍扔掉啦。”
车队来到石门寨镇潮水峪村时,脑瘫小伙子石春勇的妈妈,已经在村口等了好一阵,笑呵呵地迎上来,“‘扑嗵’一大早就盼着你们了。”“扑嗵”是小石的网名,虽然四肢残疾,每天只能趴在床上,说话也含混不清,但他却是残友中的名人。
石春勇经常用不太灵活的手指,一字字地敲出听到的天气预报,发布在各个残疾人的群里,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了这个小兄弟。“这回有机会了,大家都想来看看他。”张希国进屋使劲握了握小石的手,他也努力望向屋里的队员,想把每一张面孔都看一看。
车队开到最远的地方,是驻操营镇九门口村。村民王洪民天生双腿严重畸形,父母去世后,弟弟一家在照顾他,49岁的王洪民觉得拖累弟弟,有过轻生的念头。
“有这么好的弟弟,我们都羡慕你呢,你还不开心啊。”在王洪民炕头前,队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逗着他笑。临走前,王洪民突然提高了音量,对大家说,“谢谢,我的兄弟姐妹们。我一定勇敢活下去。”
需要几小时的行程
他们走了将近一天
小小的代步车,开在乡间的土路上非常颠簸。
实际上,因为身体残疾,所有队员都在忍着身上的各种不适。为了让大家能坚持下来,车队走一会儿就要休息一下。有时候,发现有队员没跟住,所有人赶紧停下车,等掉队的残友。
每到村里,腿脚稍好一点的队员,主动把车停得远一些,自己拄拐走过去,让腿脚残疾比较严重的人,把车开到不宽敞的屋门口。
就这样,车队走走停停,活动进行得很缓慢,健全人开汽车一两个小时就能走完的路程,直到下午3点多,队员们才完成。
“以前也有一些帮困难户的人过来,像他们这样的头一次见。”许多村民都很感叹,“看他们拄着拐棍,几个人一起才能搬动一袋米,自己也需要人帮呢,还有这份心思,可真叫人佩服。”
而对于队员们来说,要付出的不仅是克服身体上的困难。队员们家里都不宽裕,但为参加这次活动,有的人把谋生的小店关上了一整天;有的人从饭钱里挤出捐款……
55岁的徐秀兰和丈夫一起参加了行动,丈夫是一级伤残,只能等在车里,她就拄着拐,带上俩人的心意进屋。被探望的人说起自己的情况,落了泪,徐秀兰总是轻轻拍拍他们,“不怕,现在政策越来越好,大伙儿也都能帮你。”
其实,徐秀云家里也很拮据,夫妻俩靠低保生活,唯一的儿子几年前因为煤气中毒去世。可活动中,她始终乐呵呵的,只字没提自己的难处,“说这些干啥,这一趟让我觉得自己还能帮到别人呢,心里也跟着透亮了。”
乡村的小广场上,40辆代步车准备回程,“咱不解散,还是按号往回开,大家安全第一,注意守交规!”张希国说完,代步车又排起长队,阳光给每辆土黄色的车身镀上层光亮,像一队镶在天边的雁阵,每一只“雁”都在努力飞行,明知生活艰辛,依旧充满热情。
记者:王鸽
摄影:通讯员杨毅
编辑:侯红玲
热点回顾
④哄孩子吃药太难?这张照片太机智了!走过最长的路,就是爸妈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