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重磅】未来的花都市民广场长这样!这里有图书馆、青少宫、政务服务中心……
未来,
花都城市功能配套形态最好、
水平最高的就在中轴线一带,
其中,市民广场将成为
花都未来的文化中心
花都市民广场究竟长什么样?
设计灵感从何而来?
今天,小编为你揭秘
(花都市民广场概念方案总平面图)
(花都市民广场概念设计)
花都市民广场项目位于三东大道北侧、天贵路以东,其中文化地块建设图书馆与青少年宫,图书馆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青少年宫建筑规模约2.2万平方米(其中包含一座建筑规模5千平方米、能容纳1300人的大剧场),其定位是展现花都区的历史文化、文脉发展,并为城市下一代主人公们的发展提供公共空间场所。
半坡 · 花石 · 半山林
花都市民广场方案设计思考
发问追思、设计缘起
(虹桥 《清明上河图》清画院版)
未来的文化政务中心什么样?建筑师认为,未来的文化政务中心不只是地标,更是24小时不停息的市民生活城市长卷,不是一览无遗,而是妙趣无穷的游园惊喜。未来的文化中心将对时下互联网+、生态低碳、文化圈社交、融合城市社区等方面用建筑设计的语言做出回应。
谋篇布局、总体构思
花都市民广场概念方案设计内容包括花都区图书馆、青少宫、花都政务服务中心和前区滨水广场。方案设计溯源花都历史文脉,融合梯面景观、瑞玲盆景、花山菊花石等概念,方案设计在场地内推行一种“整体设计观”的考虑,首先从花都区中轴线大地景观出发,形成高差丰富,界面多变的场地景观设计,进而通过与建筑空间的有机结合,形成别具一格的公共建筑空间,最终通过引入垂直绿化,达成绿色生态的建筑理念。
(概念形成)
通过草坡、公共空间和绿化,将地块建设成为花都文化的国际名片、大众共享的博物公园,建筑师称之为:半坡、山石、半山林——在这里事物都是相互依存,融合中庸的设计哲学贯彻始终。
(设计理念原型)
炼字炼句、单体设计
建筑师在2栋单体建筑物的设计构思中,坚持入口草坡与底层公共空间结合,营造引人入胜的市民学习、休闲与娱乐空间。建筑师在建筑外立面幕墙体系中设计采用定制化的穿孔板,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与独特性。最终,在建筑师的构想下,建筑物、室外空间与中轴线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了如同山林般的空间感受。
在图书馆、青少年宫方案设计中,建筑师倡导传统阅览空间与定制化的悦读空间相结合,并与青少年宫形成一个整体,共用公共区域,便捷的交通将使双方的使用率最大化,通过服务人群差异、使用时间差异形成空间使用的双赢。
(图书馆、青少宫单体概念设计)
图书馆与青少年宫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青少年益智的知识积淀和文明岁月不断积累的书本叠加形象为方案构思的出发点,形成丰富多变的错位体量关系。建筑物外立面考虑日景和夜景的感官情况,同时具备素雅通透和梦幻多变的整体效果。
(建筑体量生成)
(建筑师SU创作阶段草图)
图书馆建筑功能从立足建设百年建筑出发,建筑师从市民的读书需求出发融合方所、诚品书店的管理模式,并将功能布局和管理制度的改变反映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形成令人激赏的共享中庭空间、特色的定制化悦读空间和绿色环保建筑典范。
(图书馆、青少宫24小时开放中庭空间意向)
(室外平台设计意向)
政务服务中心单体设计中,建筑师通过舒展的立面线条谦和的展现出政府对市民的关怀与服务,体现着政府对市民的关怀与服务,造型设计通过底层公共空间与入口缓和的草坡展现出一种亲民、爱民、躬身于民的态度。
政务服务中心立面细部以花都菊花石为主题,凸显昔日花山、花县起源,今日花都瑰宝的文化意蕴,进而在纹样上描绘出花都“四街六镇”,并体现出政务服务中心作为花都中轴线的首要行政服务建筑地位。
(政务中心单体概念设计)
政务服务中心建筑立面表皮采用更加象形的菊花石肌理,在重要建筑节点形成亮点,反映花都瑰宝菊花石的同时具有建筑物的视觉识别性。
(建筑师创作阶段草图)
(建筑立面表皮概念)
政务中心方案设计中,建筑师倡导在政务中心设计中体现数字化管理与服务的理念,并融合花都政务中心提供的建筑功能需求,一站式服务、数字化管理体现出互联网思维下的政务治理思路。通过在首层公共空间设置有花都城市规划展览空间,与顶层政府招商服务空间,形成一个多功能的一站式政务服务综合体。
(政务中心内部办公空间设计意向)
在民众公共服务空间内,方案设计为老百姓提供休息茶座、阅读书吧的同时,办事人员提供业务受理服务,并设置有商谈隔间满足多方协商的需求;真正做到践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政务中心招商引资空间设计意向)
政务服务中心在六层设置会议服务区,在七层设置花都招商、展览、推介空间,将通高大厅和招商会晤空间设置在能够俯瞰市民广场、远眺花都中轴线的区位,与室内布展做对比,形成室内虚拟布展与室外现实中轴线并重的双重招商布展思维。
跋:并没有结束的设计
建筑师的创作常常是一个暗箱,笔者觉得写东西也差不多,一开始这篇小文的标题并不是现在的“半山·花石·半山林”,就像一开始建筑师可能并不清楚最终具象的模样,而是在逐渐刷洗、凿胚、掘细、修光中发现建筑师心中的道与形,再反复打磨、着色、上光,才赫然中发现,最初的概念从为赋新词而作的“梯面盘古、菊花纹样、生态岛链”转变成为了“半山、花石、半山林”这般如话家常的中篇效果,设计还在继续,博君一笑。
(建筑设计模型 · 阶段方案)
设计如此讲究的市民广场
作为花都人,你期待吗?
来源丨广州花都发布
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今日花都
这里是今日花都,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