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花都记忆 | 看到悲催的叙利亚外交官,我想到花都籍民国外交次长朱兆莘经历的屈辱

卢福汉 今日花都 2022-01-14



近日,

一位外国外交官的照片,

让国人唏嘘不已…… 图片中的人,

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


       4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叙利亚化学武器会议,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代表自己的祖国叙利亚,与各国理事展开激烈辩论,舌战群儒,他怒斥美国以子虚乌有的化学武器事件发动侵略,你们自己(美国)就是最大规模的杀伤性器。”


▲导弹闪着红光划过天空。(美联社)


当他才开始发言,话都还没说完,美英法代表,就不屑一顾地离场。随后,美国联合英法,朝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发射了110枚导弹,悍然发动了这场震惊世界的空袭。


那张落寞的照片戳中了

太多中国网友心中的痛处,

也让小编想起了民国时期

一位花都籍外交次长

朱兆莘经历的屈辱


朱兆莘(1879-1932),

广州花县人(现花都区赤坭镇黄沙塘村),

早年肄业于广州广雅书院,

后被选送至北京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馆学习,

毕业后钦赐为举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外交家,

一生光明磊落,内外兼修,通古博今,

融贯中西,有着刚直不阿的民族风骨,

在外交舞台上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


中华民国时期,

国家因遭受到西方列强

屡次分割掠夺而疮痍满目。

此时的中国,国力极度衰颓羸弱,

国际地位每况愈下。



然而,

朱兆莘、伍廷芳、顾维钧等外交官

在国家地位不高和外交困难重重的情况下,

为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人民利益,

恪尽职守,力抗强权,

诠释了中国人的铮铮铁骨。


▲朱兆莘(来源网络)


讨逆护法维国权


1914年,朱兆莘出任鼓浪屿会审公堂堂长。当时上海、厦门等地的会审公堂实际把持在外国领事团手中。每逢开庭,外国领事高踞中座俨如审判长,中国会审委员则屈居旁坐,唯唯诺诺。鼓浪屿会审公堂的这一陈规恶习被朱兆莘打破。朱兆莘到任后,在开庭时先居中而坐,当外国领事抗议时,朱兆莘回答说:“此中国法庭也,当然我主尔从。”


▲厦门鼓浪屿“会审公堂”里的洋人“陪审”


当外国领事对朱兆莘的审判横加指责时,朱兆莘驳斥道:“吾依律判处,非他人所得干涉。尔如不满,可以依约交涉。”面对坚决维护国权的朱兆莘,骄横的外国领事无可奈何。


鼓浪屿工部局长是英国人,在鼓浪屿大肆敲诈勒索,中国人无处申诉。朱兆莘到任后,同盟会志士许春草串联三十多位受害者向堂长申诉。朱兆莘召集鼓浪屿各国领事陪审工部局长,面对一大叠的告发书,面对群情汹涌的控诉者,面对如坐针尖的工部局长及各国领事,朱兆莘当着陪审团痛斥工部局长一顿,说你是英国人,也应该顾惜你们英国人的体面,并指令他退赃。第二日,该工部局长自杀而死。


1919年,

朱兆莘被派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

开始了出使列国的征程,

从此走上国际外交大舞台。



从1919年始,朱兆莘曾先后出任驻美总领事、驻英代办、驻意大利公使,兼国际联盟理事会和万国禁烟会议的中国代表,以中国政府首席代表身份,积极参与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各项活动。


在国际问题上和外交事务中,朱兆莘以促成废除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为己任,为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人民利益,恪尽职守,力抗强权,不遗余力地为国家争取利益。


▲身穿学士服的朱兆莘


历史镜头一

与列强据理力争


1921年11中旬至1922年2月初,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其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实质上是在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列强建立对中国的联合统治,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1922年10月,朱兆莘任驻英代办期间,在伦敦对中国留学生发表演说,抨击美国总统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实际上是保证了各国在华的“机会均等”,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朱兆莘遗迹(黄柱摄)


1922年9月27日,国际联盟第四届常会第五次会议就鸦片及其它危险药品贸易取缔案进行讨论时,朱兆莘阐述了中国对鸦片生产、毒药制造及消耗等三个问题的基本主张。他强调,控制鸦片生产的要使各国一律批准《海牙鸦片公约》,吗啡、海洛因及其它毒药的制造,应以正当的需用量为限,而“正当”二字的界定,“即医药及科学上所需者是也”。


▲干亭朱公祠被列为花都区保护文物单位(黄柱摄)


1923年11月,在国际联盟讨论限制鸦片种植、禁止贩卖海洛因等毒品的专门会议上,朱兆莘作为国际联盟理事会与万国禁烟会议中国首席代表的身份,又发表长篇演说,严厉谴责一些国家向中国及世界上落后国家输出鸦片、毒害中华民族及世界弱小民族的罪行,呼吁各国共同努力,制止鸦片、海洛因等毒品对世界各民族人民健康的危害,在国际外交论坛上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朱兆莘家乡赤坭镇黄沙塘村(黄柱摄)


朱兆莘还将禁烟问题与废除列强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问题联系起来,在1924年8月举行的国联鸦片顾问委员会第六届第五次会议上,严正指出:“如要使中国在其国境内能够充分实施取缔鸦片贩运的措施,中国政府必须享有执行其法律的充分权力。


但中国的这一要求遭到列强的反对。朱兆莘退而求其次,表示“中国并不盼望有一个改变条约权利的解决办法,但是它要求委员会各委员和他们的政府予以支持与合作。”


最后,鸦片顾问委员会建议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的各国,如尚未制定规章,应立即制定规章管制其国民在中国从事海牙公约第三章所适用的毒品贸易,违反这些规章应予以适当的惩罚。


历史镜头二

争取中国成为国际联盟行政院非常任会员国


在担任国际联盟理事会中国首席代表期间,朱兆莘还为争取中国成为国际联盟行政院非常任会员国多方努力。1923年至1925年间,中国三次争取国际联盟行政院非常任席位而不得。


1926年2月中旬,朱兆莘奉令与英国官方接洽,请求其帮助中国进入行政院,但英国不愿助力中国,要求朱兆莘自行向国际联盟秘书长提出。朱兆莘随后又与国际联盟秘书处接洽,得到的建议是中国应集中力量在9月大会争取行政院非常任会员。


▲朱兆莘位于黄沙塘村的旧宅(黄柱摄)


3月,朱兆莘与驻比利时公使王景歧赴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特别大会时,密集往访各相关国家代表,争取他们支持中国。之后,朱兆莘又在5月和8月出席了国际联盟“改造行政院委员会”的两次会议,并在会议期间为中国求取在行政院的席位积极奔走。


1926年9月国际联盟第七届大会期间,中国当选非常任行政院席,朱兆莘功不可没。



历史镜头三

为上海“五卅惨案”外交解决建言献策


1925年5月,震惊中外的上海“五卅惨案”发生,朱兆莘以中国驻英代办身份与英国就此进行艰难交涉,并向国内发回大量电报,汇报英国内对惨案的态度和立场,为惨案的外交解决建言献策。


当时,英国报纸误导民众,宣称“五卅运动”的发生源于苏俄煽动,并把巡捕开枪射杀学生美化为“适当自卫”。1925年6月14日,朱兆莘致电北京外交部,建议“密托驻华外报访员或团体私人能与英人通电者逐一驳辩,以明真相”。


19日,朱兆莘向国内汇报英国下院对沪案发生原因的两种主要观点:


以外相张伯伦为代表的认为沪案发生主要是因为群众游行时携带武器,喊杀洋人,巡捕为免多流血而万不得已开枪;


以前首相莱佐治为代表的则认为,“五卅运动”的兴起“非由苏俄煽惑,实中国人爱国心所激荡”。


朱兆莘旧宅(李继宗摄)


6月20日,朱兆莘与英国外交部远东股长就北京政府提出的沪案谈判条件进行接洽,请其致电驻华使领尽量接受。但后者表示,中国所提条件中关于取消会审公堂、改组上海租界工部局等问题与沪案无关,因此不予讨论。


朱兆莘反驳说:“旧条约不合时势者,非速行修改,难免人民再生恶感。”英方虽认为修改条约不可避免,却不同意在沪案解决中连带提出。朱兆莘坚称“要求各条,据报载尚有一部分舆论认为太宽,非尽量容纳,中国政府及商会均无法帮忙,多延一日解决,多生一日枝节。”


朱兆莘还基于与英方的接洽情况向政府建议,“英政府对旧约既有觉悟,似宜以上海流血为新约之代价,勿再让步。列强纸老虎已被华人看破,民气能作后盾,军人愿效前驱,国际地位升高,关键在此。”


▲身着西装的朱兆莘


7月初,朱兆莘奉令与英方就修改不平等条约问题进行谈判,敦促其致电驻北京英国代办承认修约大纲,指出“英政府如允电北京英代办表示改约承认大纲为各国倡,中政府认为莫大助力,华人亦感激高谊,商务邦交必多裨益。”


朱兆莘还强调,要平息“五卅运动”,英国“莫如先表示善意,承认改约”。但英国坚持认为中国内政混乱不堪,绝不适合在此时谈判领事裁判权和租界管辖权等问题。


历史镜头四

四川“万县事件”


1927年7月,朱兆莘先后接到国民政府的任职命令和请其迅即返国的电报。回国前在瑞士日内瓦发表宣言,声明向北京政府辞职,此后代表南京国民政府履行驻意大利公使及中国驻国际联盟理事会首席代表职责,并发表专题文章,阐明国民政府对华盛顿海军会议的立场和主张,又对新闻界发出书面声明,表示对国际联盟的期望,要求国联充分尊重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承认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1927年7月10日,朱兆莘乘轮船回国,径赴南京,从此脱离北京政府,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政务次长,协助部长伍朝枢开展外交事务。


民国十七年戊辰重修旗石(黄柱摄)


也就是这一年,行驶在上海和四川万县之间的英国商船“太古轮”正停泊在万县附近江域,两艘中国官兵押运粮饷的木船驶近其间,英商船突然开足马力,鼓浪疾驰盘旋,引起水流湍急,巨浪翻腾,以致我国官船沉没,官兵死亡多人,损失惨重。


当地驻军下令将英国商船扣留,驻长江的英国舰队恃强行凶,下令炮击万县,致使百姓生命财产严重损失。朱兆莘代表中国外交部发出外交照会,向英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并将惨案真相公之于世,英政府只好被逼遵守国际法律准则,严惩长江英海军当局,并责令赔偿损失,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四川“万县事件”。


历史镜头五

收回租界,维护国家领土权益~



1928年,朱兆莘任西南五省外交特派员及粤海关监督,以智勇的外交手段与英、法等国家斡旋,得到欧洲十四国使团的同情和支持,收回江西九江租界、福建鼓浪屿,以及维护西沙、南沙群岛的国家领土主权利益。


1929年,朱兆莘代表外交部宣布治外法权和不平等条约,并收回海关关税自主权。此后广州珠江白鹅潭江面,外国进驻军舰及进口商船一律按外交公法及国际惯例执行。前广州净慧公园为外国人所占用,亦收回国有,广州沙面被列为英租界,沙面巡捕房规定一条禁律:“中国人出入租借在东、西桥头需要搜身检查”亦得以废除,大长中国人志气


▲黄沙塘村的黄沙塘井(黄柱摄)


20世纪20年代以前,没有国家对我国享有南海诸岛主权提出异议,更没有国家对南海诸岛提出主权要求,中国巩固了对南海诸岛的历史性权利。之后,一些国家开始主张权利,有的甚至实施武力侵占。


1931年底,法国趁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中国之机,向我国驻巴黎公使馆提出照会,声称安南帝国(今越南)对西沙群岛拥有“先有权”,法国应继承这一权利,遭到我国政府的严正驳斥。时任我国外交部视察专员的朱兆莘于1932年11月30日致函法国驻广州领事,严正指出“西沙群岛隶属中国版图,实无疑议。”



▲赤坭镇黄沙塘村(李继宗摄)

“九一八”事变后,朱兆莘任对日特种外交委员会委员,蒋介石拟命其为驻日本公使,由于对蒋的独裁专制不满和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朱兆莘拒受此职。


1932年1月,蔡元培先生动议组织国难委员会,朱兆莘被聘为国难委员会议员,积极支持蔡元培的工作。嗣后,曾回广东原籍,任广东省国民政府委员、粤海关监督及国民政府外交部特派广东交涉员等职务。




死因成谜


1932年12月11日,朱兆莘与朋友共食蛇羹,回家后剧痛逝世,享年五十四岁。当年报纸报道,医生需要解剖才能断定朱兆莘致死原因,而其眷属不同意解剖尸体。于是关于朱兆莘的死因便众说纷纭,有说是吞下蛇骨毒发致死,有说是被日本奸细所害……

END


从村塾“卜卜斋”的“小辫子”,

到广雅书院(今广雅中学)、京师大学堂

(今北京大学)的优等生;


从意气风发的秀才廪生,

到踌躇满志的举人老爷;


从勇敢走出国门的留洋学生,

到穿梭于国际舞台的外交使节;


从伦敦街头抨击美国总统

的铿锵有力的演说,

到国际联盟会议上

谴责鸦片罪行的慷慨陈词;


从积极争取国家利益和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不辞劳苦,

到处理“五卅惨案”和“万县事件”的

果敢决断……


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正气凛然

又充满自信而风度翩翩、

以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

和伸张中华民族正义为己任、

面对蛮横无理的列强

而毫无惧色的爱国外交大家。




要发动战争,要将苦难强加于一国人民之上,列强需要的从来就不是正当的理由,而只需要一个随意的借口。如果没有这个借口,那么就制造一个借口。


至于这个借口能不能骗住其它人?


他们不在乎。



快一百年过去了,

中国已不是当时那个中国,

而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来源:区纪委、区民协提供

作者:卢福汉 

编辑:聪杰

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今日花都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