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冬奥会?张家口借势奥运经济的战略与策略丨重塑京津冀
文丨刘万玲(方塘智库学术委员、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河北省经济信息中心主任)
关于冬奥会的喧嚣开始逐渐归于平静。不无遗憾的是,在整个申报过程和京张共同获得2022年举办权当日,我们看到了太多基于营销逻辑的讨论和传播,甚至伴随了房地产夸张的炒作式营销策划。
这显然不是冬奥会效应的全部,亦不是我们审视冬奥会与城市和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核心。就冬奥会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影响而言,其对城市、区域和产业的正面价值可期,同时,亦需要对后奥运时代的发展陷阱做出提前预判和应对性举措,以最大程度趋利避害。
在我们看来,作为世界冬季冰雪运动的最高水平赛事,冬奥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广泛的参与度。中央决定京冀联合申办第24届冬奥会是促进河北省尤其是张家口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契机。
基于冬奥会的举办,我们当然乐见一个河北省和张家口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期,并认为有必要从包括崇礼、怀来、张北等在内的张家口,从河北省省域经济发展,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奥运经济与城市经济发展等多个维度,多角度分析冬奥会对河北省尤其是张家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河北省和张家口借势对接冬奥机遇的战略与策略。
一 利弊共存的冬奥经济
第一届冬奥会于1924年1月25日至2月5日在法国夏蒙尼举办,之后每四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22届。第23届冬奥会将于2018年在韩国平昌举办。
冬奥会作为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体育盛会,其申办、筹办、承办整个过程前后持续9年时间,对举办城市、举办国经济、体育、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就既往案例来看,其正面影响主要包括:
首先,提升举办城市和国家的关注度和国际形象。在9年时间里,世界各国新闻媒体对每一个环节、每一场赛事的大量报道,引起世界人民对举办地的高度关注和跟进。到访举办城市的数以万计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媒体记者和观众、游客,更是一个个持续的传播源,把举办城市、举办国的相关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
所以,举办一次成功的冬奥会将极大地提升举办国、举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影响更是综合性的。
韩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韩国国际形象得到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是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加速发展,韩国的国际信用评级也相应提高。
其次,推进举办城市经济阶段性快速增长。为举办比赛而进行的体育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赛事举办期间的接待和服务,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资源,这将拉动当地建筑建材、房地产、交通运输、酒店旅游、金融保险、通讯广播、进出口等相关行业在一个阶段内快速发展,甚至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升级。
据有关资料介绍,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给美国犹他州带来48亿美元的新增产值;截止2005年带来近20亿美元的收益,使当地的餐饮业、旅馆业、汽车租赁业等行业的收入每年提高10%;冬奥会期间日均5万人次的游客在当地消费了1.23亿美元。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举办期间,到温哥华的国外游客消费4亿加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1%。
其三,为举办城市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围绕举办冬奥会所进行的硬件建设和接待服务,以及举办冬奥会所衍生的体育产品、健身娱乐、旅游观光、会展经济等新兴产业,将会为举办城市创造数量众多的就业岗位。
据估计,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共给犹他州创造了3.5万个全日制就业机会,使当地劳动者的收入增加15亿美元。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直接或间接产生了2.078万个就业岗位,催生了大约800个新企业。
当然,在研究界关于冬奥会对举办城市的负面影响也早有共识,其主要观点包括:
首先,场馆赛后运营维护成本高,政府财政负担重。冬奥会场馆体育设施造价高、专业性强,赛后在实际商业运作中利用率和回报率很低。如专业运动员使用的高山雪道、跳台滑雪和北欧两项等设施建设投入高,但运营收入通常只占雪场总体收入的5%左右,其运营维护费用成为政府的财政负担。
成功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悉尼,由于筹办期间没有妥善考虑主会场及主体育馆的会后利用,产生了巨额亏损。主要表现:容纳11万人的主会场自1999年开始投入使用起,连续三年分别亏损2400万、1100万和1100万澳元,即使改减至8万人坐席后依然亏损;拥有2.1万座位的主体育馆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室内馆,从1999年运营以来年均亏损约500万澳元;自行车、射击和网球等其他新建场馆也是如此。只有1.25亿美元预算的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奥运会实际花费了24亿美元,其中体育中心的建设投资超出了预算6倍,为此,蒙特利尔赛后增设了奥运特别税,用30年时间还清了这笔巨债。
其次,经济增长的后奥运“低谷效应”。奥运投资周期结束后,会形成所谓的后奥运“低谷效应”。其延伸影响是就业岗位大量减少、消费需求迅速紧缩。由于冬奥会受关注度明显弱于夏奥会,奥运经济的“低谷效应”也更加明显。
日本长野1998年冬奥会后产生了严重的经济滑坡,1999年长野的制造业以30%的速度下滑,211家企业宣布破产。
其三,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破坏环境。雪上项目主要依赖自然环境展开,在筹备过程中,比赛场馆、交通道路、停车场、酒店、餐馆等设施的建设,会大量占用自然资源,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法国阿尔贝维尔16届冬奥会就毁掉了30多公顷森林,造成生态破坏,招致市民抗议。美国丹佛市在获得第12届冬奥会举办权后,因市民担心新建各种场地和设施会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当局不得不让出举办权,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因考虑环境因素而放弃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民众对奥运场馆建设造成环境破坏的担忧,迫使颇具竞争力的德国慕尼黑最终放弃了申办第24届冬奥会。
同时,垃圾处理不当也将造成环境压力。冬奥会期间猛然聚集的日均5万客流,其吃、住、行、游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垃圾和废弃物,对举办城市的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二 张家口的“冬奥时间”
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城市之一,张家口已经成为世界的焦点,其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民俗文化、生态环境以及体育竞争力等方方面面都将获得极高的关注,这将极大地提升张家口的招商引资吸引力。
而实际上,受到冬奥预期的影响,很多企业和产业已经纷纷落地张家口,客观上已经使得该地成为投资的热土。
而且,为满足冬奥会举办要求,河北省和张家口未来几年会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完善基础及配套设施,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整体发展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这对张家口的改变是非常综合的。
我们认为,冬奥会带来大量的国际间人员流动、技术传播和资金转移,将对张家口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直接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
首先是带动传统产业发展。冬奥会从筹办到举办,每年将拉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8个百分点左右,拉动体育场馆投资增长2.11个百分点左右,建筑业最早受益,随后带动水泥、钢铁等行业发展。同时,当地物流业通过介入奥运市场,树立自有品牌,促进物流产业跨越式发展。
其次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绿色奥运理念会推动煤改气、新能源技术、清洁燃料开发、大气污染治理、垃圾等固定废物处理、环保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等产业发展。冬奥会期间所需高水平的疾病监测、防治、检疫和监测服务,将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
同时,为保证冬奥会期间交通、通讯网络的运行效率,智能交通、移动通信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也将获得巨大发展空间。
在国务院最近批复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将在张家口建立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并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根据规划内容,其可再生能源装机将于2020 年、2030 年分别达到20GW、50GW,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将于2020 年、2030 年分别超过400 亿度、950 亿度。
其三是将带动体育产业发展。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到3%之间,而我国不到0.5%,如果在冬奥会期间能够研制、生产出国际认证的体育器材,可以提高体育产业的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率。
其四带动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向来是冬奥会受益最大、时间最长的行业,通常从赛事召开前两年到结束后两年表现得最为明显,在当年达到高峰。
预计赛事期间高峰接待量5万人/天,按冬奥会和残奥会会期30天,日人均消费1000元计算,旅游总收入达到15亿元。
再细分到具体旅游行业来看,对酒店的影响主要是奥组委签约饭店,签约饭店的售价将比市价上涨1.4—1.6倍左右。大量游客预期将给百货商店、手表、珠宝等零售批发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尤其是特许商品旗舰店。奥运会和残奥会跨越60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短期内大量游客的增加,将带给住宿餐饮业巨大商机,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0亿元。
代表中国特色的食品饮料和日用品将借助奥运会带来的营销机会提升品牌地位,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速会明显加快。
除了产业影响以外,还将提高张家口市和崇礼县城镇化发展水平。
承办冬奥会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仅包括崇礼县城、比赛场地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还涉及到36个村(10048户村民)的村庄改造,对当地统筹电力、通讯、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地下管网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助于推动安全高效的市政公用设施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当地的公共服务、信息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利用开展雪上项目的自然条件优势,把提升城镇化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人文传承、雪上体育运动等诸多方面统筹协调推进,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现代、美丽、宜居城镇,打造地方经济发展新亮点。
随着城市公共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和人口的集聚,张家口、崇礼的城镇化水平将快速提高,预计可以带动城镇化率提高提高1个百分点。
此外,还将增加当地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初步预计,投资可带动就业增加8240人,冬奥会期间需要技术和服务人员约2.36万人,共计可增加就业岗位3.184万个,居民增收5.87亿元。
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合作典范
随着各种国际学术、文化、旅游等交流活动的频繁开展,河北省宣传咨询、接待礼仪、谈判交涉等诸多方面水平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将河北省的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用开放的意识、开放的思路、开放的手段实现河北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将成为全省各界的共识。
体育产业是申办冬奥会最直接受益的产业,也是关联性最强的产业。这首先体现在,举办冬奥会修建的各类国际标准的体育场馆和配套设施,不仅为河北省开展高水平体育赛事和表演活动提供了场所,还将填补河北省乃至全国高标准、高水平冰雪体育运动基础设施的空白,一跃成为全国的冰雪运动中心。
其次,冬奥会的大规模宣传和各种活动会引起人们对冰雪体育运动的关注,从而带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扩大冰雪运动人口和市场规模,拉动冰雪运动的市场需求,形成新的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点。
其三,冬奥会期间需要大量专业的体育器材、运动服装等冰雪运动体育用品,将促进相关产业的生产和转型升级、消费增长,从而带动冰雪运动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当然,在我们看来,对河北省整体经济发展而言,除了产业价值外,冬奥会将促进张家口发展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举办冬奥会时间跨度大,项目建设周期长,且涉及领域众多,带动面广,对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使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河北省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按照初步测算,举办冬奥会共需各类投资498亿元,平均每年多增长4.4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当地GDP增长2.03个百分点,增加就业岗位8240个。
随着生态环境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力的大幅提升,都将促进张家口成为河北省东出西联、北扩南进的枢纽,京冀晋蒙四省交界中心。
以申办冬奥会为契机,张家口乃至全省体育、旅游、文化等产业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都将进一步放大奥运效应,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可以预期的是,京冀联合申办24届冬奥会,将创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新模式,带动京冀协同发展实现一系列新突破。
通过加强与北京的“对标”,参照北京奥运会的标准,统筹京张城镇发展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在交通、通讯、能源、教育、体育、文化等方面进行无缝对接,可进一步实现京张同城化。
以北京奥运会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为标杆,高标准做好冬奥会的赛事运营管理、安全保障和接待服务工作;加快建立区域统一的市场体系,在住宿餐饮、物流配送、会议管理、休闲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服务业规模和水平,推动张家口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京张交流与合作,在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环境污染联防联治、资源保护利用与补偿等方面探索合作新机制,可形成合作新模式。这些都将使京张共同举办冬奥会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合作典范。
四 需要把握好适度投资问题
当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崇礼县雪场基础条件较好、雪道比较成熟,但与冬奥会赛事标准仍有巨大差距,需要启动一系列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特别是体育场馆、交通体系、配套设施建设,投资需求较大。
以场地设施为例,河北省现有雪上项目硬件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像高山滑雪这样长距离雪上项目的场地要求,而修建一条长距离优质雪道所需资金高达几千万甚至上亿。
同时,按惯例冬奥会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和媒体等相关人员总数大约1万多人,赛事举办期间预计日接待游客、观众达5万人左右。张家口市及崇礼县现有接待能力仅1万人/日,接待条件远远不够,投资任务繁重。
随着筹办工作的推进,一些概算外的资金需求量会增多,资金缺口会增大。这就需要建设工程充分考虑适度投资问题,不能超规模投资,杜绝工作中的盲动、冲动和激动;要综合平衡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满足冬奥会需要,又要平赛结合,预防贪大求洋。
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建议包括:要将承办冬奥会作为绿色崛起的契机,大打特色牌、绿色牌,完善综合交通、城镇化、水电气讯、产业发展、奥运村建设等各项冬奥会专项发展规划,做好各种规划之间的衔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把握好项目建设节奏,按照统筹有序、平赛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各项工作。
同时,可以切实做好筹融资工作,建立统一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广泛吸引各种所有制投资,用好电视转播权、广告权、特许经营等各项增收渠道,将其收益用于承办奥运工作。
在投资安排、资金筹措、项目建设、应对后奥运效应等方面, 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吸引各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冬奥会项目建设和运营。
更值得注意的是,要努力规避后奥运风险,甚至在进行投资测算的时候,就需要提前洞察后奥运经济的“低谷效应”。
既往的案例显示,冬奥会的举办导致举办地发展要素的超常汇集和投入,会造成其经济的超常增长。当地的总需求随着赛事的结束将大幅下滑,而比赛场馆、运动员村及文化旅游体育等与奥运相关产业提供的供给,基本保持不变或者下降很少。
这种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整体经济陷入一定程度的衰退期,产生经济“低谷效应”,与冬奥会前的快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考虑应对的。
为此,我们认为,需要引进包括社会智库在内的多方面的研究力量,积极开展后奥运“低谷效应”相关研究,精心筹划,积极应对,放大冬奥会对提升崇礼滑雪知名度的正效应,确保冬奥会期间,人流、物流、资金流进的来,奥运后留得住,最大限度地减少后奥运负面效应。
与此同时,加强场馆的综合利用,结合酒店、展览、会议、办公等功能,对奥运场馆进行合理商业开发,为赛后提高场馆的利用价值创造良好条件;对奥运前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进行合理安排以平抑投资波动,严格控制房地产价格,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尽量缓解赛后基础设施、场馆、房地产等投资减少对经济的冲击。
还要谋划建设崇礼县特色旅游经济区,完善从交通、住宿、饮食、医疗救护、特色文化等滑雪旅游产业相关服务环节,打造崇礼中国雪都、滑雪第一圣地品牌,提高冰雪运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而且,从现在开始,就要着眼于冬奥会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努力增加供给规模,完善供给结构,丰富供给内容,提升供给水平。各种服务设施,要满足高、中、低等各个层级的不同服务需求,不要只建设豪华设施,而忽视大众消费需求。
(在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背景下,方塘智库正在推出“重塑京津冀”的系列分析性文章、调研报告以及举办多场沙龙,以推动规划纲要的实践落地。)
注:本文为已获得刘万玲授权,版权所有,转载请获得授权。授权请联系:xufengchao@ftzhi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