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动态丨叶一剑:重识乡土中国
我要写一首歌 给这个寂寞的黑夜
大地霜降 河流干涸
暗夜将每一个村庄笼罩
等待 远方的游子归来拯救
再让我写一首歌 给那个喧嚣的城市吧
天空霾没 星月无光
霓虹将每一座大楼照亮
呼唤 漂泊的故人偶遇自由和回忆
让我们在村头的老树前 看历史生长吧
看那青石板斑驳的破败
岁月将繁华遗忘 丢弃在屋前的溪流里
孤单的池塘码头 如今人儿已不见
——叶一剑《池塘码头》
欢迎收看第三期《乡愁里的中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66k12qu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叶一剑:方塘智库创始人。以“既要在云端,又要在人间”的研究态度,践行行走、思考、写作、阅读、对话“五位一体”的治学路径,对区域经济、城市、建筑、商业与文旅等领域进行持续追踪,以实现对时代变革的记录和思考。
附文字版:
直到今天为止,虽然我们不断强调说,乡愁不仅仅在乡村里边有,其实它在城市里也是有乡愁的,但是我想今天我们再去谈乡愁的时候,我觉得就跟原来的时候不一样,或者我不愿意用一种哀愁的,或者失落的方法去谈它,但是很遗憾,每年春节就会出现很多的我们称之为返乡体,返乡体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回老家了,回到乡村了,听到很多碎片化的信息,然后呢通过自己的文字就写出了非典型的,或者碎片化的信息堆积成的乡村的印象,那么这些乡村的印象是什么,是肮脏的是无序的,是没有人情味的,是残酷的,是悲惨的,甚至说是卑劣的,就是这个地方非常可悲,而且呢非常可恨,甚至说没有一点的温情和美好,无论是物理的环境还是人情冷暖,几乎都是一个不值得去珍惜的地方。
但是这个东西,恰恰和我们外部的很多的年轻人,或者说很多的精英人群对于乡村的想象之间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落差,我想今天我们怎么样去弥补这种落差,这种落差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所以说这里面我们将来对乡村要去正真的有价值的回应的话,那我想必须要真正的重新认识到我们的乡村到底是什么,这个可能是我个人认为是最迫切的一个东西,就是乡村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就是它真实的状态和它本质的状态,和我们想象中的这个状态之间,能不能找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来实现三者之间的统一。
这两年,方塘也好,我本人也好,其实一直没有断对这个东西的思考,我们出了第二本书,叫《重识乡土中国》,为什么用重识的概念,我就觉得我们现在很多人去看乡村的时候,其实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那么这个有色眼镜都是基于自己碎片化的信息来完成的,其实没有用心去看,前段时间我回老家,有一个当地的朋友送了我一本画册,名字起的是《乡愁》,但是它这个副标题叫《豫东农村影像录》,我觉得我和这个作者,或者摄影师之间,有高度的共鸣和共识,虽然他拍的画面里面,不乏很多破落的景象,但是他的镜头展示出来的是微笑,是乐观,是积极,而且有很多色彩,比如说这种色彩,那么这种色彩的使用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不同的摄影师,或者你的这个思考不是一个积极的思考,我想同样去到一个地方,你是不能拍回这样一个色彩鲜艳的照片的,就是你的摄影作品其实最终都是你的内心的一个反应,所以我觉得这个摄影师,他到了乡村以后,他就可以拍出乡村里的微笑,乡村里的色彩,乡村里的秩序,以及乡村里的敬畏。
我们现在最稀缺的可能就是对乡村的审美缺少一些敬畏,如果说没有这个东西,那么我们后端的价值的重新发现,那么基于乡村模式的建构,那么我们一系列学理性的思考,我觉得都是无本之木,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他们在积极的介入乡村,这是什么力量,就是资本,就是投资,他们现在是把乡村看做是巨大财富的来源,是中国下一轮经济发展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商业模式的基础,我们原来担心的说我们的政策的导向其实还是把乡村当成负担,当成肿瘤,当成肮脏的地方来看待,当成一个需要拯救的地方来看待,我觉得那种导向就变得有点过了。
那么还好包括三权分置的改革,已经非常明确就是鼓励这个精英,鼓励社会资本,鼓励本地的原住民共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来去完成对乡村价值的重新发现,那么基于这些价值,我们也可以进行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品,新的体验,新的生活方式的建设,我想这是我们今天回到故乡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心理上,你要去认同它,或者说心理上能够敬畏它,那么在行为上,在这个投入产出上,我们又能够找到一种解决方案,我们能够找到所谓一种回到乡村变得现实可行,变得可以承载更多的回归的梦想,回归的意愿,我想这是我们今天,不光是呼吁的,也是我们所实践的。
乡愁里的中国
“我们行走世界,只为找一条回家的路”。《乡愁里的中国》致力于打造最具时代意识、家国情怀和变革精神的原创人文纪实类视频栏目。方塘传媒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