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色小镇的春天丨小镇文化传统再造:要仪式感,不要表演秀

2017-03-15 文孟君 方塘智库


文丨文孟君(方塘智库学术委员)


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方兴未艾,以“产业、文化、旅游、社区”为功能集合的小镇综合体,在其空间再生产方面日益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影响力,这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等诸多方面均有所体现。


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避免城市化进程中饱受诟病的“千城一面”。于是,关于如何形成小镇自我个性,或者独特文化气质的思考和行动,尤为时下关注。因地制宜,发掘当地资源潜力,依托当地建筑特色、产业特点、历史传统、人文性格等等,成为特色小镇型塑之路的必选策略。“礼失而求诸野”,但是,面对日益式微的城市和乡村文化传统,在地文化传统的再造,恐是打造个性化特色小镇的必须直面的问题。


1文化传统的发明和仪式


英国当代历史学家、伦敦大学教授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颇有洞见地指出:“传统”是被发明的。他在《传统的发明》一书中开篇即说:


“英国君主制在公共仪式中的盛观显得是如此古老,并仿佛与无法追忆的往昔紧密相联,在此方面没有任何事物能与之匹敌。……现代形式的这种盛典,事实上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产物。那些表面看来或者声称是古老的‘传统’,其起源的时间往往是相当晚近的,而且有时是被发明出来的。” 


“传统的发明”的案例有很多,比如上面提到的“英国君主制在公共仪式中的盛观”;还有已形成苏格兰风情特征的苏格兰高地传统:格子呢做的苏格兰褶裙;克兰族的裙子颜色和式样;苏格兰风笛。这些文化传统一般被视作“伟大的古代遗风”,其实它只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现代事情,而且完全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每当我们看到欢快奔放的苏格兰舞蹈、听着乐声悠扬的苏格兰风笛,我们就认真地肯定:“这就是苏格兰!”


苏格兰裙和风笛属于苏格兰风情的特征


而且,霍布斯鲍姆还进一步指出,“被发明”的传统“本质上是一种形式化和仪式化的过程,其特点是与过去相关联,即使只是通过不断重复。”


“‘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事实上,只要有可能,它们通常就试图与某一适当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过去建立连续性。” 


“就与历史意义重大的过去存在着联系而言,‘被发明的’传统之独特性在于它们与过去的这种连续性大多是人为的(factitious)。总之,它们采取参照旧形势的方式来回应新形势,或是通过近乎强制性的重复来建立它们自己的过去。现代世界持续不断的变化、革新与将现代社会生活中某些部分构建成为不变的、恒定的这一企图形成了对比。”(《传统的发明》)


正如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彭兆荣的解读,霍布斯鲍姆明确地把仪式视为理解和反思“传统”的关键:


第一,“将传统的发明与仪式和象征结合在一起。明确了一个原则:正确地理解传统绕不过仪式和象征。也可以说,传统与仪式是一个无法彼此分裂的结构共同体。解读仪式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核心的理解。”


第二,“仪式同时又成为区分传统和历史价值的一个尺度和圭臬,任何传统的意义与历史的价值都势必在仪式中获得生命力。强调仪式可以成为一种记忆、选择与划分原则。”


第三,“仪式又充当了一个制造传统与历史的工具。仪式是一种实践传统意义的手段和形式。这样,仪式便宛若一个破解‘传统’的‘魔方’,因此,对它的考察也就成了理解‘传统发明’的必要和必需的知识谱系。”


的确如此,传统与仪式不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无法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传统因仪式而得以形式化,进而实践、传承,仪式因传统而富于价值,成为一种文化记忆的象征物,进而塑造族群团体的凝聚力和身份资格。


仪式,被定义为是按一定的文化传统将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行为集中起来的安排或程序。是一种象征性的、表演性的、重复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和象征实践。


仪式,也一直被人类学者当作观察人类情绪、情感以及经验意义的工具。成为人们(尤其是他者)了解和解读仪式所属族群特征的一个形象范本,具有难得的可视性、稳定性和独特性。


借助仪式的重复展演,可传达文化传统


可见,重塑文化传统,恢复文化记忆,可以理解为对仪式的创造和建构,借助仪式的重复展演,传达历史信仰、价值理念、生活方式等文化传统。


2仪式是一种生活方式


美国纽约大学戏剧系教授理查·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在《仪式的未来》中,描绘了一个仪式的树状图,仪式分为人类仪式和非人类仪式,在人类仪式中,有社会仪式(含日常生活仪式、体育运动仪式、政治仪式);宗教仪式(含宗教仪式、通过仪式);美学仪式(含整编仪式、传袭仪式)等。


由此可见,仪式,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日常问候礼仪、人生里程的纪念仪式、组织成员接纳仪式、宗教的盛大仪式、国家的庆典仪式等等,都是仪式万千表现。仪式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表达,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


一地的人们,生活于在地的仪式文化中,同时,有意无意地通过仪式表达着在地文化,寻求族群认同以及彰显与他者的差异,获得在地文化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如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言,仪式“作为文化原动力的‘窗户’,人们通过仪式可以认识和创造世界”。通过仪式,可以展示和了解生活,更可以参与和创造生活,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


仪式借助重复演示标准化的程序,遵循先定的空间布局,建构一种情境,维护历史的既有意义,保证世界经验的持续和稳固。在此,仪式发挥着唤醒记忆、继承传统、传授知识、密切族群关系等的作用。


仪式表演与文化记忆之间,是一种互文与“重写”的关系,体现了文化的重复与创造,每一次的仪式表演都是对仪式内涵意义的深化。


在社会文化发生巨变的时代,借助仪式情境连接过去与今日,仪式符号与其意义解释方式(符码)的延续,可以保证仪式表意方式(编码)与解释方式(解码)的稳定,历史得以回归,人们得以消解时代以及文化变化带来的各种焦虑和异化,修复人生的困惑和伤痛,从而恢复变迁中的文化与人格的自信和完整。在这方面,仪式还起着一种治愈的作用。


海边住民的出海祭祀


犹如海边住民出海祭祀的仪式,既是表达对海洋神灵的敬畏和给予庇佑的祈福,又是对海上危险之途的心理舒解。在游客他者看来,则是一种对于海洋文化的认知,以及对于渔民为了生计富于冒险精神的感知和肯定。


3特色小镇的仪式空间生产


与日常生活的行为不同,仪式表现为特定的范畴、特别的社会(社区)、特殊的知识系统的符号象征表述,也就是说,它具有丰富而特定的语境背景。(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英国人类学家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认为仪式的整体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仪式空间;仪式对象;仪式时间;仪式声音和语言;仪式确认;仪式行动。


仪式,是一种象征的隐喻性陈述,它讲述着在地文化和历史的故事。仪式的程序、过程、场合、氛围等等,因其象征隐喻而产生超越日常生活的不同价值和意义。


仪式蕴藉的这一切内涵,均以形象感知的符号来传达。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对印尼的巴厘社会这样描述:“巴厘人,不仅是王室仪式,而且在普通的意义上,将他们对万物之终极存在方式综合性理解及人们因此应该采取的行动方式,投射到最易于把握的感官符号中去——投射到由雕刻、花朵、舞蹈、乐曲、手势、神歌、饰物、庙宇、姿势和面具的复合体之中——而非投射到一组以推理方式把握、组建起来的确然‘信念’之中。”(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


仪式的形象感知特性,恰恰适应了当下大众文化读图时代的需求,是一种视觉化的表演。复兴仪式,创设仪式空间,恰是如印尼巴厘人一般,以我们的文化传统“投射”到“易于把握的感官符号中去”,通过仪式的展演、表现、象征、隐喻来传达文化传统。


正如英国当代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言,“仪式的技术化特性非常适合于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再生产程序和模式”。因此,“每一个仪式(rite)都是象征化并再生产出其创造性”(《象征词典》),特色小镇的仪式化生产,仪式空间的创设,就变得有章可循和可以实现。


在人类仪式中,有社会仪式(含日常生活仪式、体育运动仪式、政治仪式);宗教仪式(含宗教仪式、通过仪式);美学仪式(含整编仪式、传袭仪式)等。(理查·谢克纳《仪式的未来》)


特色小镇,可以营造成为不同形式的仪式空间,如宗教仪式、政治仪式、民俗节日、体育运动等庆典;还有剧场表演和实景演出;浓郁在地色彩的日常生活仪式等。


特色小镇可以营造成为不同形式的仪式空间


特色小镇的仪式化生产,改变了特色小镇的日常生活。因为,“每一次节日庆典都代表着一个暂时性的‘飘移’,即从‘正常-世俗’的程序进入到‘非正常-神圣’的程序,然后再回来。”(英国人类学家利奇语)这就使得小镇的生活一度具有了神圣性。当小镇的人们浸润在神圣时刻和氛围中,较之于平凡琐碎的日常,人们的心态情绪、情感指向、精神陶冶和文化熏染都将产生变化,在地乡愁、族群归属和文化认同等得以强化和巩固。


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仪式有助于使一群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社会化交流活动。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人们因一个仪式而聚集,可聚集(交流)的结果却超越了某一个形式本身,甚至形成了历史性的约定,如盟约、文本、权力和义务等。也可能由此产生一个伟大的人物和思想。这些仪式活动的结果在后来的历史记忆与记录中变成了脱离形式的‘符号’和‘身份’。”(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


如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文人雅集活动“曲水流觞”,业已成为一个中国传统文人生活的一个仪式符号。


“曲水流觞”活动,源于三月上巳这一古老风俗。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三月初三),上巳节,是中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远在上古周朝,已有水滨祓禊之俗。祓,是祓除病气和不祥;禊,是修洁、净身。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到了汉时,确定为节。每逢节日,帝王后妃、朝官庶民均临水除垢,祓除不祥。


“曲水流觞”


魏晋时期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后又有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于永淳二年(683年),率一群诗人在会稽云门寺王子敬山亭,主持了一次模仿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并仿《兰亭集序》作《修锲云门献之山亭序》。


就这样,“曲水流觞”,成为一个文人雅集活动的仪式符号,并被不断复制在皇家园囿或民间园林景观中。


值得注意的是,仪式化不等于表演秀,只有在仪式化的真实体验的活动中,参与者才会有一种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觉得“意义”就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而不是仅仅作为“看客”来欣赏表演。所以,仪式空间生产要注重互动性、体验性。


诚如论语所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祭祀祖先,犹如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如神在。孔子认为,自身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祭祀一样。祭祀者要有虔诚之心,沉浸到祭祀活动之中。


仪式须有体验性,如祭祀者要沉浸到祭祀活动之中


仪式,赋予了符号对象以意义性,或者赋予符号对象以全新的表示尊崇的思想情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Émile Durkheim)认为,参与仪式使其有了特殊能量,“服从了其神的人,他会因此而相信神就伴随着他,他用自信和不断增加的能量感受去看待这个世界。”(兰德尔·科林斯《互动仪式链》,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仪式感所产生的这种情感能量,不仅赋予了参与者个体以自信、骄傲和勇气,进而延伸及仪式空间的一切方面,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所以,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说,“仪式再生产出文化,从而也再生产出经济领域”。


编辑:蒋亦鸿

设计:孙月园

特色小镇的春天

特色小镇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亦是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实践的主战场之一。在此背景下,方塘智库持续探索小城镇发展新模式,提供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深度介入中国特色小镇发展进程。

注:本文作者首发于方塘智库,版权所有,转载请获得授权。授权请联系:xufengchao@ftzhiku.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