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大讲堂丨白长虹:南开旅游人意味着什么?该怎么做?
文丨白长虹(方塘智库学术委员,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南开大学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之校训,即将走过百年。众所周知,南开是中国重点综合性大学里面最早开办旅游本科、硕士、博士教育的学校。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重重困难,时任校长腾维藻先生极富前瞻性,力排众议,明确指出旅游业能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部门,旅游业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坚定创办旅游专业。经过一代代南开旅游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我们旅游学科作为经济管理学科群的一个特色学科,进入了南开大学重点培育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范围。我想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南开旅游人意味着什么?该怎么做?
1
敢为天下先
36年前,1981年6月17日,南开大学签订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合作办学协议,国家旅游总局向南开投资440万元,南开为国家旅游总局每年招生100人,设旅游管理和旅游英语两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拉开了南开旅游光辉灿烂的办学历史。
在当年,我国的旅游业刚刚起步,南开要办旅游专业的消息传出去后,引起了关心南开的校内外人士不同的反响,有人认为“旅游不就是打个小旗,带着游客去游山玩水吗!”“这种导游在中专办个专业,学一、二年就可以了。”有的提出“办个短期培训班就行了。”认为“旅游不是学问”,“更谈不上是学科”,“南开办旅游是自降身价”。这些议论引起了时任校长腾维藻先生的高度重视,也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滕校长在充分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后认为:旅游未来必将发展成为产业部门,旅游有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旅游企业需要经营管理人才,旅游景点需要规划管理人员,导游需要多种外语并懂得文化历史,旅游应该是一门学科,中国还没有,但美国、瑞士、英国、法国等旅游发达的国家都办有著名的高等旅游学院。在充分的调研之后,滕校长和娄平副校长拍板在南开办旅游专业。这一决定,使南开大学成为在全国重点高校中办旅游专业的首创者,随后,许多高校纷纷上马旅游专业,也就是从那时起,南开被人们称为中国旅游教育的黄埔军校。
南开被人们称为中国旅游教育的黄埔军校
老一辈旅游系教师面对这一全新的专业,从零开始,编写教材,制定培养方案,积极探索旅游研究新领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在业界树立起南开旅游的光辉旗帜。
时至今日,我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南开旅游校友遍天下,在旅游业的细分行业里、在国家和地方旅游主管部门里、在国内外旅游院校里、在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舞台上,都有我们的杰出校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成绩。2009年,受国家旅游局、人社部等部委的重托,南开牵头研究论证在我国开办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项目的可行性。南开旅游人以对国家、对社会、对旅游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高效圆满完成了这项工作,学院承担起全国MTA教指委秘书处的使命,肩负起引领全国MTA教育的重任。我想,在滕校长、在老一辈旅游学人、在许许多多优秀的教师、学生和校友身上,凝聚了南开旅游人的第一个关键特质:敢为天下先。
2
心怀天下事
从诞生之日起,南开旅游学科就与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一路走来,把服务国家视为己任,已经成为我们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2010年,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整建制并入南开大学,与旅游学系共同组建旅游与服务学院,开启了南开旅游学科发展的新时代。我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中国旅游教育的领军学院、研究高地和服务国家旅游发展的重要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相继出台数十项兴旅惠旅政策,全域旅游大战略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中国正加快步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在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人文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正加快步入大众旅游时代
身处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南开旅游人有责任在服务国家旅游发展重大战略上做出更大的贡献。近年来,学院多位老师带领研究生积极投入国家旅游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回应理论关切,在旅游扶贫、海洋旅游、红色旅游、互联网+旅游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学院积极承担国家旅游局委托的研究任务,服务国家全域旅游、旅游外交、丝路旅游、入境旅游发展,形成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职能相结合的若干特色研究平台,南开作为国家旅游研究重要智库的角色更加凸显。
每一位南开旅游人都要自觉树立起这样的认识,把个人的研究方向与时代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南开旅游人第二个关键特质:心怀天下事。
3
求真无止境
我想先分享一位南开旅游学科重要的开创者——申葆嘉教授治学求索的经历(引自马献忠、陈鑫、陆阳,思想的求索与执着——追记我国旅游学科的重要拓荒者申葆嘉教授)。申葆嘉先生出生于1924年,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经济系,后转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外贸部工作。1980年,他应邀到南开大学任教,1982年,已近退休年龄的他参加到旅游学系建系工作。
按照早年求学的经历,申葆嘉似乎应该从事旅游经济学的教学,但他意识到基础理论研究对一个学科的重要性,决定讲授“旅游概论”,并从事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这一“冷门”。申葆嘉认为,一个学科要在大学里立足,基础理论体系至关重要。而当时的指导思想和统编教材都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他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独立思考。
根据研究心得,申葆嘉用“暗渡陈仓”的办法改写了国家旅游局统编的《旅游概论》教材,其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和观点。短短几年中,他和同事们一起培养了一批后来大有作为的旅游人才。1988年,事业刚刚起步的申葆嘉退休了,但他没有因此停止研究。
《旅游学原理》
1999年,76岁的申葆嘉出版了旅游学基础理论著作———《旅游学原理》,被国内旅游学术界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专著”。并结合国内外旅游的发展变化,在大量阅读社会科学和哲学学术著作的基础上,以批判的眼光不断地去审视、验证和修改这套理论体系,以求完善。“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申葆嘉正是如此。他从学界习以为常的旅游定义入手,进行反思,于2008年发表系列论文《我的旅游观》,提出自己对旅游的5个认识:旅游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具有文化性质;旅游是多元系统整合的社会现象;旅游具有非物质实体形态;旅游因运动而存在,是主客互动的过程。
2010年,《旅游学原理》经过11年的修订,以《旅游学原理:旅游运行规律研究之系统陈述》为书名再次出版。申先生表示,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在提出旅游现象基础理论的框架之后,希望学界同仁展开学术批判。2014年2月15日,91岁高龄的申先生离开了我们。申葆嘉先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榜样,他治学求索的经历给我们每一位提出了一个更高的作为南开旅游人的特质要求:求真无止境。
4
志当存高远
今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双一流”计划正式出台,这是继985、211工程实施近20年之后,国家推出的又一个重大教育战略,一批优秀大学和学科肩负起冲击世界一流的目标。经过校内多轮研究论证,我们的旅游学科作为经济管理学科群的一个特色学科,进入了南开大学重点培育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范围,我们的目标是:
到2020年,力争在若干旅游学科细分领域、新领域、国际焦点领域内,形成南开旅游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顶端优势,初步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业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学术高地,国际化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摇篮,进一步强化高端智库角色,体现南开品格、中国特色、国际高度。
到2030年,形成有机的学科群体,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向更加紧密地贴合国际旅游发展趋势和国家旅游发展需要,依托现代旅游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并引领全球性旅游创新研究网络,具备解决综合性、国际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旅游学科的水平。
到本世纪中叶,旅游学科建设成为南开支柱学科,激发南开多学科活力,提振南开整体学科实力,成为中国旅游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标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稳步迈进世界一流旅游学科前列,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出南开的贡献。
南开旅游人要肩负起传承下来的精神和使命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建成世界一流旅游学科,要靠全院教师干部的努力拼搏,而检验世界一流学科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培养出世界一流的人才。通过研究多所世界一流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发现,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这些一流旅游院校的普遍追求。
旅游学科是一门实践属性很强的学科,实践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只念书本,可能会觉得所学的东西并不困难,但今天的旅游行业还存在着许许多多有待我们解决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世界性的难题。要让理论为实践服务,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就要树立实践为先的导向,就要在学习之余,充分参与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在实践中领会理论、运用理论、创新理论。只有经历了实践的历练,才能体会到旅游学科的魅力所在,才能激发起更大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在新的实践中展现旅游专业人士的独特价值。
今天,中国旅游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已经成为各级党和政府的共识。肩负着南开旅游人的光荣使命,我们更应当思考,在中国旅游业新的发展征程上,南开人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希望,从今天起,南开旅游人能够自觉地肩负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精神和使命,自觉地拓宽视野关注国家、关注全球旅游业的发展格局与趋势,自觉地树立实践导向、培养科学精神、增强专业能力;自觉地向优秀的前辈学习,不辜负南开旅游人这一光荣称号。
(注:本文是根据作者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2017级本科生、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整理而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