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塘大讲堂丨崔屹平:影视小镇的逻辑

2017-11-14 于一洋 方塘智库

文丨于一洋(方塘智库城市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特色小镇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也应该成为中国新时期产业升级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和路由,但不能是中国特色的一阵风、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不然的话,国家又要在特色小镇这件事上去产能、去库存了。特色小镇必须特在产业,重在实业。特色小镇产业,必须因地制宜,优先创办或提升基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实业,丰富扎根村镇的第三产业,为大中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品质优化,拾遗补缺,千万不能简单地成为城市去产能、去库存的承接地。

特色小镇根在乡镇,不是都市,要能在提供安逸宁静、环境宜人贴近自然的生活同时,聚人、聚财、聚创意,疏解城市人口与功能。所以,特色小镇的特色,不能简单解读为建筑风貌、民俗风情、文化符号这些表面外在的东西,只有因地制宜,找准并挖掘本地资源特色和优势的细分产业办好实业,才是特色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影视小镇也一定是基于地方资源与环境特色,在影视产业链中选取一两个环节,做产品,做实业,因地制宜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展或连接,形成特色影视小镇的核心竞争力。

1

产业是影视小镇打造之基

   

方塘智库:中国的影视产业,包括电影产业和电视剧产业,其市场的体量已经是非常大了,而且发展到现在也是相对成熟,您认为在当前大背景下,影视小镇有没有打造的必要?

崔屹平:首先,要从特色小镇的一般规律出发,然后再来探讨特色影视小镇到底有没有打造的必要。对于特色小镇,必须意识到它的核心首先是要有产业作为基础,而且这个产业最好是第一产业,或者是第二产业,当然也应该是新时代的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基础上向第三产业发展。也就是说,产业是特色小镇之本,而适应时代的绿色、生态第一产业或节能、环保的第二产业是特色小镇的产业之本,当然需要在第一、二产业蓬勃生机基础上第三产业的枝繁叶茂,花艳果香。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全国有这么多的特色小镇,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没有产业和实业基础,空降概念,冠以文化概念、旅游概念、风光概念等等,有的特色小镇其实就是以第三产业的一些概念去包装房地产开发的所谓特色小镇,这其实违背了特色小镇建设发展的真正目标和规律。

为什么要搞特色小镇?是因为我国的城镇化走到今天,一方面是大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的人口承载力正在濒临极限,另一方面是还有相当多的农村人口需要继续向城市转移,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人口还没有脱贫。所以,这部分人口应该往哪里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显然,不能都奔往一二线大城市,那里承载力有限且成本太高,所以三线、四线城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即使是农村人口向三线、四线城市转移也不是简单的离乡进城,而应该是以城市为核心,发展一些各具特色的卫星城镇,来承接那些需要持续从第一产业向城市转移的农村人口。所以,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迁移带来了对特色小镇的需求。特色小镇的建设能就近吸纳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农村人口离开土地进城后该如何就业。这一部分人口进城后必须得有事做、有饭吃,能持续增加收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真正要想做特色小镇,应该先扎扎实实研究所要建设的特色小镇周围到底有没有基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基础的实业可以作为特色小镇的立镇之本,有了基础,才可能因地制宜调动各种资源创新发展第三产业。

横店影视城

影视产业作为第三产业里新兴的文化产业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很多地方都想在发展当地特色小镇时套上这个概念。宏观上看,文化产业特别是影视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发展机会也很多,一些特色小镇还是可以在影视的概念下去建设,但是,影视产业又不是很多特色小镇有资源、有条件、有机会去尝试的。要确定特色小镇的影视定位与方向,一定要有慎重务实和深入科学的分析。

我们知道,要打造影视小镇,需要很多的影视拍摄需求,还要有服务拍摄的基地、软硬件以及支持拍摄的辅助产业,这是建没影视小镇及发展的基础。影视产业里已经有成功的案例,比如横店影视城、无锡影视城等等,已经成功打造成超级影视拍摄基地,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孵化出旅游的功能,形成比较丰富的产业链和盈利模式。相比无锡影视城和横店影视城,影视及相关产业的体量非常大,已陆续建设了多个占地很大的景区,既服务影视拍摄,又拓展旅游业态,超过了一般特色小镇的体量。

横店的崛起有其独特的历史机遇,其发展历程众所周知。通过开发荒山荒地搭建实景免费吸引剧组到此拍摄,服务影视拍摄的景区不断扩大并拓展旅游业态,使这一大片原来荒芜的土地快速升值,为横店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融资发展影视和旅游产业提供了条件,形成了更丰富的产业链。

从最早谢晋在横店拍了《鸦片战争》,后来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再到张艺谋的《英雄》,一部又一部电影在横店成功拍摄,吸引了更多电视剧组也前来拍摄,由此搭建了更多的实景拍摄场地,造就了横店广泛的影响力和独特的竞争力,到现在,形成了巨大的影视产业规模,并逐渐提升丰富旅游业态。

同时,由于当地的优惠政策,又吸引了许多影视公司到这里注册,在场地、制景、群众演员、前期拍摄、后期制作、销售推广等配套服务日渐完善的基础上,吸引了更多资本向这里汇聚。

这个发展过程,符合影视制作规律。因为影视产业需要的是大基地能够支撑大批量影视制作,在此基础上会衍生出许多新的业态和机会,这就必须有大资本介入才能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影视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适合一般的小规模的特色小镇。除非是这个小镇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自然风光秀丽,交通便捷适合影视剧组聚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打造影视小镇的可能。

无锡影视城——三国城

2

IP化运作影视小镇应避免同质化

   

方塘智库:很多特色小镇在运营过程中,都把IP化运作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比如日本的动漫IP主题小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位于鸟取县北荣町的“柯南小镇”;还有韩国,有专门拍摄韩剧的韩剧IP文旅小镇,您认为这些IP对影视小镇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崔屹平: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做特色小镇都很喜欢IP化运作。不管是日本的动漫IP主题小镇还是韩国的韩剧IP文旅小镇,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是,这些IP具备独特性和排他性。首先说日本,在世界范围内庞大的读者和观众基数带来了动漫作者和作品超高的人气,IP价值很高,且IP一旦在某一个小镇落地就具备了唯一性和排他性,不会出现重复开发。韩国亦然,韩剧IP文旅小镇是在一个个韩剧拍摄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IP化运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韩剧旅游”取得成功,也是具备唯一性和排他性。

反观中国,有一种趋势不得不防:那就是特色小镇的同质化,IP同质、主题同质、产业同质,特色摡念的背后都是房地产思维和实践,这是舍本求末。究其原因,是没有认真研究这个特色小镇的具体产业和实业,而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用某一个IP去做概念,去“吹泡泡”,以此来获得土地升值进而获利。

现如今很多IP已经掌握在资本方手里,只待开发。很多红火的影视剧都是来自于IP开发,文学、小说、漫画等等,其成功背后有一种很重要的逻辑:资本运作。也就是说资本只对已成名的IP感兴趣,对于不成熟需要挖掘的IP资本是有顾虑的,但成名的IP何其少也。

资本只对已成名的IP感兴趣

深层次的去分析影视小镇IP化运作,在避免同质化的前提下大体有两种模式可供借鉴:

第一,“文化IP+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影视小镇是IP实现较高品牌价值之后的产物,是一种混合消费模式的衍生品,也是众多IP衍生品的集合和载体,并以此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IP的深度开发及周边产品的不断延伸,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文化IP+产业+旅游”。这种模式的影视小镇相较于上一种模式具备了剧组拍摄的功能,形成了产业。是影视产业链条其中一部分的承载者,通过火爆影视剧的拍摄进而吸引游客前来旅游,构成IP+影视产业+旅游的产业链条,横店、无锡就属于这种模式。

3

影视小镇的打造:因地制宜+全产业链思维

   

方塘智库:一个地方想要打造一座影视小镇,需具备哪些基本条件?该如何着手?

崔屹平:第一,看小镇本身的资源禀赋,自然条件要好,就是小镇周边能够支持影视拍摄的自然资源要好;第二,小镇或者小镇周边要有多余闲置的土地,能够建筑较多的拍摄场景及摄影棚等设施,形成支持工厂化影视拍摄的业态,同时最好能建设影视后期制作区及配套生活服务设施,如酒店、旅馆、民宿以及餐饮休闲等业态;第三,周边交通要相对便捷,可以降低剧组摄制组的拍摄成本。

比如中央电视台在河北涿州、江苏无锡、广东南海、山东威海建设影视拍摄基地,都是在有山有水有景的地方搭建实景区,并建摄影棚及配套设施,以支持影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无锡地处江南长三角经济最发达地方之一,靠近城市又有东山,有太湖,适合拍摄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当然,也有搭建在北京怀柔不需要外景的大型摄影棚群,形成北京周边的大型影视拍摄基地。

如果一个小镇有一定的自然景观,其交通相对便捷,地处大城市周边,靠近交通干线,有一些空地,或者有搬迁了的村庄,这样的地方是有可能去规划影视特色小镇的。另一种就是在现有的一些大型影视基地周边的一些小镇也是可以做影视小镇,虽然只有一些小景观,但可以给大型影视基地做一些配套服务。运用小镇自身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做支撑,通过给大型影视基地做服务去发展一些第三产业,也是一种打造影视小镇的思路。

打造特色小镇的真正初衷是要解决当地发展问题,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不能只是炒作概念,一个成功的影视小镇一定要具备产品功能和服务功能。无论如何,都需要深入的调研,认真的分析当地的区位优势和周边环境以后才能知道适不适合做影视特色小镇,因为实践告诉我们:影视特色小镇所需要的一些先天条件是比较严格的。

成功的影视小镇要具备产品和服务功能

方塘智库:您是影视界的资深人士,以您多年的业内从业经验,对于影视小镇的打造和运作,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崔屹平:首先说两条原则。第一条原则是因地制宜,一定要从小镇周边的自然资源禀赋作为开发的起点,在形成产业的同时也有可能形成独特的景观,进而延伸成为特色小镇,具备了影视景观拍摄的功能,所以一定要依附当地的自然条件;第二条原则是产业配套,第一和第二产业能够向第三产业延伸或者提供服务,能有效满足产业链上游,这样就有生命力了。

我认为模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身资源与上下游产业链需求的匹配度,要有全产业链的思维。不能把影视小镇建设当成旅游房地产项目去开发,这样衍生出来的影视小镇往往是畸形的。房地产思维的影视小镇,一定要有雄厚的资本做后盾,但对于中国大部分需要发展的特色小镇而言,是不具备这样条件的,还是要因地制宜,以全产业链的思维去考虑怎样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去发展第三产业。

此外,要真正去理解特色小镇是有助于扶贫脱贫,能够帮助当地人民持续增加收入,以这两点为主要目的的特色小镇是应该重点支持的,也是可能成功的。特色影视小镇要坚持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结合,使影视小镇的打造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

解码东阳木雕小镇

乡村振兴的逻辑

解码袁家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