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区新城丨再谈谁来承接雄安新区传统产业:高邑在哪里?

2017-11-16 方塘智库 方塘智库

文丨方塘智库、河北资本研究会

在上一篇关于雄安新区传统产业转型的调研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些基本研判,其中包括:无论是从全球产业变革的角度,还是从国内相关产业的产区竞争和产业格局重塑,以及雄安新区建设节奏等角度来看,这些存量的传统产业,就地实现完美转型的可能性很小,但综合考虑到就业人口、产业生存以及河北省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建议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在河北省内通过集中承接的方式,市场化和行政化双轮驱动这些产业在产区转移过程中实现产业转型(简称:双转),并综合分析了承接地的半径选择问题,以及背后的选择逻辑。

在这些选择逻辑中,鲜明的体现着企业家和产业工人的“产业乡愁”诉求、制鞋产业的成本红线、河北省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雄安新区中长期的发展外溢、承接地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选择、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规律、特色小镇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角色扮演等关键点。

客观讲,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我们调研的石家庄高邑县新三台鞋业小镇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让我们在明确提出集中疏解和集中承接并举、在产区转移过程中推动产业转型的路径设计的前提下,进一步思考这些传统产业在集中承接地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实现整体落地?这一外来的产业集群与承接地的区域经济、新型城镇化发展之间如何实现共振?被称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益探索”的特色小镇的建设在推进这些产业异地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等等。

当然,我们还希望通过这次在雄安新区建设背景下努力寻求嬗变的河北省县域内特色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的个案研究,来样本化思辨河北很多县域都面临的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普遍规律和可行路径。

所以,我们的调研路径从雄安新区安新县存量制鞋产业的现场延伸到200公里外的石家庄高邑县,一个被规划为“新三台鞋业小镇”的项目。该小镇项目是安新县制鞋行业协会和高邑县政府共同推动的集中承接安新县制鞋产业的一个载体。今年8月25日,双方就该项目的落地进行了签约。9月26日,该项目入选“石家庄市重点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正式申报“河北省重点项目”。

高邑新三台鞋业小镇入选石家庄市重点项目

1

为什么是高邑?

   

我们在石家庄高邑县规划的新三台鞋业小镇的现场看到,宽敞的公路两旁,土地已完成了“八通一平”,变电站也已经建好,这片土地总共10余平方公里。

高邑是石家庄市南部的一个小县城,人口规模仅为20余万人,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2016年的生产总值是88.2亿元。这些数据即使是放在河北省来看,也并不算抢眼。之前,很多人对高邑也并不熟悉,但在近期,因为承接雄安新区制鞋产业的新闻变得广为人所知。雄安制鞋产业的产值规模超过2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人口只有20万的高邑对这个项目充满期待。

今年8月底和安新县制鞋行业协会签定协议后,高邑县政府就在雄安当地设立招商中心,由县领导和多名中层干部长期驻守雄安。而雄安新区的制鞋企业,也有一批人长期驻扎在高邑,并在当地专门成立一家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新三台鞋业小镇”,主要承接雄安新区的制鞋产能,同时面向全国制鞋产业进行招商,希望能够在这里重塑“北方鞋都”。

为什么是高邑?通常来看,位于石家庄南边的高邑,相对于保定、廊坊和沧州等地区,在和北京、天津、雄安的距离上,并没有就近的优势。但由于互联网和大交通带来的时空感的变化,反倒让高邑对雄安新区传统产业的集中承接上具备了综合的优势。

在项目运营方看来:较低的生产生活成本,可以为这些传统产业的转型提供足够的过渡期,有效规避行业内关于“成本三八线”的问题(有行业研究者认为,对于安新县制鞋产业的转移半径,向南迁到石家庄是一个成本红线,石家庄以北很快会出现成本提升的问题,石家庄将充分抵消未来雄安新区建设的成本外溢效应,这对于对成本及其敏感的传统制鞋产业而言,就像是一个产区转移的生死线),有效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二次搬迁问题;因为紧邻石家庄,又可以分享石家庄都市功能的配套,这对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人才吸引和高品质公共服务带来持续的便利性;对于高邑县来讲,制鞋产业符合该县既有的产业定位,考虑到项目的体量和前景,地方政府也愿意在税收、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等多个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高邑还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可以全面承接来自雄安新区的某个产业集群,保证抱团转移、不被打散。

高邑高铁的开通,使其交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

此外,雄安新区这些传统产业所面临的现状和困境,与高邑当地的特色产业的情形颇为近似。高邑县目前正在推动传统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进程和雄安新区的传统产业的“双转”(产区转移、产业转型)正好能相匹配。

而高铁的开通,让高邑的交通区位优势变得更加凸显。每天30趟南来北往的高铁在高邑西站停靠,高邑和北京的距离已压缩为1个半小时,一个多小时就能抵达位于雄安新区的白洋淀站,两个半小时可抵达天津。货运可以有效覆盖全国市场。

2

再造一个新高邑

   

今后五年,高邑的发展目标之一是 “再造一个新高邑”。到“十三五”末,经济总量超过200亿元,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财政收入总量突破10亿元,人均进入河北全省前20名,人均综合实力挺进全省30强。

很显然,由于自身产业和人口的体量基础都较小,仅仅依靠自我的生长和迭代,“再造一个新高邑”的目标很难实现。高邑需要的是借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新认知自身的资源禀赋,通过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推动既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吸引集聚一些新的产业集群。

为了确保这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转型机遇能够在高邑落地生根发芽,在我们看来,高邑至少应该在物流、成本、效率、转型四个层面统筹发力,不等不靠,充分发挥既有的优势,推动县域产业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崛起。

第一,打造冀中南的物流中心。高邑处在冀中南的中心位置,交通区位优越。目前,高邑正在建设冀中南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京广铁路、107国道、石武高铁和京港澳高速、393省道等5条交通大动脉穿越县境,铁路货运、客运站点完善,高邑作为冀中南地区物流中心的路网基础已经成型。

一个值得期待的项目是冀中南公铁联运智能港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52亿元,规划占地3000亩,将建成公铁、海铁(天津港、黄骅港)、空铁(石家庄空港保税区)联运的有效接点,以华北大宗工业品和农产品为主要服务的对象,立足冀中南服务京津冀,作为华北地区与国际接轨的联运基地。当地政府人员介绍,届时还将开通从高邑出发前往中亚、俄罗斯的货运专列,目前正在组织货源,包括南方一家国产车企也考虑从高邑装车出口。

第二,打造京津冀地区的综合成本洼地。对未来河北省经济地理分析的一个新变量就是雄安新区,这一方面表现在,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将成为河北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外溢,对周边地区产生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困扰河北区域经济发展多年的缺少增长极的战略短板;另一方面,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无论是成本角度考虑,还是从产业定位考虑,雄安新区周边地区都不太适合一些传统制造业的存在,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显然变得更加迫切。

打造京津冀地区的综合成本洼地

所以,在我们看来,以石家庄为分界线,在河北省域内冀中和冀南的生产生活成本的差异将越来越明显,石家庄以北将很快告别传统的低成本地区,这一地区相当一部分传统产业都将面临转型或转移。

在此背景下,以高邑为代表的冀南地区,在一定阶段将可以充分发挥成本优势,进行自身的产业集聚,但也必须尽快寻求可持续的发展转型。

第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效率的高地。和全国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样,高邑在招商引资中也表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安新制鞋行业协会人员介绍,他们在向高邑发送调研信息的当天,就获得了高邑县的反馈,而从初次接触到双方签落地协议,这中间的时间也只有一个来月时间。这种效率,除了源于高邑对该项目的重视之外,还在于高邑此前对服务企业效率的不断强调。

此前,高邑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以优化营商环境。例如,出台《高邑县支持企业发展十条意见》,推行项目审批、征地“两个代办、两不见面”,确保项目建设“零障碍”;严格执行入企检查报批制、收费限额制,确保企业生产“零干扰”;建立县领导与企业联络直通车制度、企业家评议部门制度,服务企业“零距离”,等等。接下来,高邑应该进一步从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持续推进政府办事效率的提升,并带动区域治理的综合效率的提升。

第四,打造转型升级的资源配置平台。目前,高邑已经形成了以建陶、氧化锌、装备制造、纺织等为主导的县域经济体系,包括即将引入的制鞋产业,都将面临新一轮的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高邑县跳出县域甚至石家庄市的传统思维框架,立足于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资源配置逻辑,全产业链化和产业生态化统筹转型资源,以推动县域内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再造一个新高邑的必然选择。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特色小镇的价值将更加凸显,包括新三台鞋业小镇在内的特色小镇,从一开始就应该定位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资源配置平台。

高邑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冯素菊介绍,目前经开区内正在打造陶瓷小镇和新三台鞋业小镇,以这两个特色小镇作为推进高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

3

鞋业小镇的逻辑

   

此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联合发布通知,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河北省委、省政府亦出台《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和指导河北特色小镇建设,并对建设用地面积、人口规模、产业定位、投资强度等提出具体的要求。

在我们看来,特色小镇这一模式,无论是在推动高邑本地原有产业转型升级,还是在对承接雄安新区传统产业的“双转”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平台价值。在高邑的县域经济发展中,特色小镇的价值值得期待。

比如,高邑的制陶产业,虽然规模大,但在其产业价值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占据的是全球产业价值链“微笑曲线”底部。虽然在陶瓷的生产工艺上,已能比肩佛山产区,但高邑建陶产业的原创设计、品牌塑造等环节上则非常薄弱,产品的附加值并不高。

这种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非建陶业所特有,也不仅限于高邑。河北很多县域的特色产业的产区优势,多建立在劳动力低廉的基础之上,在科技含量、品牌附加值等方面往往不敌南方产区。如果对于以往的路径过于依赖,在成本优势瓦解之后,原有的产区优势很容易荡然无存。因此,转型升级是摆在河北省众多传统产业的从业者面前的迫切命题。

安新县一鞋厂

高邑希望以特色小镇的建设,推动建陶业的整合和升级,重构产业价值链条,在原有产区优势基础上,补齐陶瓷文化、陶瓷品牌的价值,整合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提升建陶产业的竞争力。

正在规划建设的新三台鞋业小镇,其思路也和陶瓷小镇类似,希望通过特色小镇的模式对制鞋产业价值链条的重塑,推动制鞋产业在高邑的落地和新生。

安新县制鞋行业的企业家达标已在高邑县注册新三台鞋业小镇的运营公司——河北新三台制鞋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由来自安新县、容城县和徐水区等大三台制鞋产区的代表性鞋企共同出资。该公司还将基于未来全国、全球的产业竞争进行战略布局,进行深度产业运作。

与此同时,新三台鞋业小镇还考虑将研发中心设立在雄安新区内,利用雄安新区的建设机遇,吸引高端要素、创意人才融入产业发展,推动制鞋产业的价值链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更高的两端延伸,提升制鞋产业的附加值和全球竞争力,以此来践行“雄安研发,河北制造”的战略设想。如果这一设想能够实现,又将为思考雄安新区的发展如何与河北省全域发展进行良性互动提供有效的参考,我们注意到,在雄安新区这一轮传统产业转移转型中,都明确提出了“雄安研发,河北制造”的思路。

当然,这也是我们下一篇调研文章要重点分析的问题——“雄安研发,河北制造”的可能性,敬请期待。

相关阅读

谁来承接雄安新区的传统产业?

王军:雄安新区与轴线之城

叶一剑:雄安新区的逻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