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新城丨解码德国科技创新体系
文丨宋彦成(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可以预期的是,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对制造业产生显著影响,一方面体现在全球性的跨区域产业转移,如低成本、低附加值的制造业逐渐向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转移,另一方面具有跨国公司属性的制造业也呈现出向发达国家回流的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我国传统制造业必然面临转型升级的选择。在如何促进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中国制造2025”战略应运而生,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位置。
这其实关乎“中国制造”的品牌化问题,涉及到如何从代理加工生产到自主研发设计以及如何从廉价低质到物美质高的过程,一个典型化的案例就是“德国制造”。从技术模仿到自主创新,“德国制造”也概莫能外,那么问题在于“德国制造”如何实现蝶变?在工业4.0时代“德国制造”有何作为?以及对于“中国制造”的启示与意义何在?
1
中小企业助力“德国制造”品牌蝶变
中国或因“中国制造”被譬喻为“世界工厂”,那么“德国制造”就是“众厂之长”,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诚然,“德国制造”在今天意味着质量和信誉,并被认为是高端制造的模范样本。事实上,即便如今日好评如潮的“德国制造”在一百多年前也与最初人们印象中的“中国制造”不相伯仲,由于技术落后和工艺粗糙使其产品饱受诟病,几乎就是廉价和劣质的代名词。
1887年,为了保护英国市场,英国修改《商标法》,要求所有在德国造的货品一律印刻“德国制造”的字样,以示与“英国制造”的区分。然而,到了19世纪末期,“德国制造”已从“便宜和劣质”(cheaper and bad)蜕变为“更便宜与更好”(cheaper and better),戏剧性的是“德国制造”俨然成为质量保证的象征。
事实上,在今天看来,“德国制造”的品牌形成很大程度上在于德国企业和制造工人的特性。一方面,德国的企业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有口皆碑,为消费者所信任,并且代代相传。由于构成“德国制造”的多是家族企业,百年老店比比皆是,依靠良好的产品质量,使得企业品牌深得人心并且形成稳定的客户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有子承父业的习惯,很多中小型公司都是家族企业,但是不同于同时代的英国,后者往往是由创始人及其后代直接出任CEO,而德国广泛存在着职业经理人代为管理,这也是德国制造后发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以外,德国制造业也受益于其双轨制职业教育。首先学生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而同时作为学徒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培训,毕业后直接入职。另外,德国的企业往往是员工内部纵向流动,员工跳槽率极低,以企业为家,父子、子孙同事不在少数,重要的是德国的失业率也是欧盟国家中最低,纵然其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最高。
“德国制造”被认为是高端制造的模范样本
另一方面,“德国制造”的品牌构建中小企业居功至伟。事实上,“德国制造”的品牌构建纵然有声名显赫的宝马、西门子、博世(Bosch)等国家化巨头,然而德国经济的中流砥柱则是被统称为Mittelstand的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产品占德国产品的70%至90%的市场份额,德国对外贸易顺差很大一部分由其所创造,这些隐形冠军创造了全部德国利税的50%,雇佣了全部职工的2/3以上,以及占国民经济总值的40%。
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指出,隐形冠军对研发的投入是一般工业企业的两倍多。平均每个员工的专利数量相当于大公司的5倍。也就是说他们的每项专利的成本相当于后者的1/5,技术和客户需求对驱动创新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经济和社会历史学院院长哈特穆尔·贝格霍夫教授看来,德国的Mittelstand具有六大特征:家族企业,专注及长期战略,情感纽带,代代相传,家长制及非正式性,独立性。
因此,那些被称为“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之所以大获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聚焦细分市场,以及拥有开拓新市场的全球战略,尤其是在全球建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以及开展国际化的营销和销售,这也直接成就了德国制造的国际化和专业化。
2
科技创新与德国制造业的变革
一般来看,不同于美国硅谷模式偏重于产品设计,德国工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持续的技术和工艺创新等方面,这也是其5大支柱产业具有世界性竞争力(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电子电气工业、机械设备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原因所在。
的确,德国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其大获其利,不但通过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促使国民经济加速增长,跃居欧洲四大经济体之首,并且使其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后迅速翻身。其间,为了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德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业孵化。
然而,机遇与挑战同在。即便在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赢得诸多美名的德国制造业,也不可避免在新一轮的全球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的时代遭遇双重挤压,尤其是随着美国凭借信息通信技术优势推进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再工业化”,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甚至部分高端领域开始抢夺德国市场,比如近年来中国在高铁技术、集成创新系统和制造业服务化等领域的瞩目成就。
也正因为如此,2013年4月,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模式转变,致力于建立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场借由物联网等媒介推动的声势颇为浩大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基于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的德国制造业凭借其不断的技术创新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开始了新一代的工业升级计划。
技术创新是推动“德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
的确,一直以来成就“德国制造”的就是科研,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导下,政府鼓励高校、中小企业(不排除大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等相互协作,共同参与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并促进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首先,发明创造是“德国制造”的驱动力。事实证明,发明创造和申请专利多的行业,往往也是德国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产业,如汽车制造、电气和电子技术、化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比如,德国大众、奥迪、宝马、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和欧宝等汽车制造商,每年申请的技术专利都是数以千计。
其次,技术创新也是推动“德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比如,德国的宝马公司和经营汽车零部件的博世集团的技术创新在全球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中占1/3;西门子是全球所有大公司中人均拥有专利数最高的公司,大约每百位员工拥有10项专利;另外,德国很多中小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往往占其营业额的 10%~20%。
最后,“德国制造”标准化制度的建设。从1917年始德国标准化协会(DIN)的设立,到1920年德国电气、电子和信息工程协会(VDE)认证体系的生效以及1949年德国机械制造标准委员会(NAM)成立,甚至于各类行业协会的成立,使得“德国制造”的品牌坚如磐石,不但对德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而且标准化制度使得其占据了市场规则的制定权,无往而不利。
3
“德国制造”对于中国制造的启示与意义
当无论是发展中国家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还是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在经济危机后回归制造业进而布局实体经济发展战略,德国始终将制造业作为立国的根本,并不断提高制造业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
如此,在嵌入式系统和自动化工程有着深厚基础的德国制造业凭借其强势的品牌影响力,对于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洞察,以及长远的全球战略研判,都使得其把控着制造业的上游领域。
相形之下,对于今天的中国制造来说,一方面低成本、低设计、低附加值产品制造与顶尖设计、高附加值产品制造业共存,另一方面由互联网带动大数据产业的动能释放以及对技术研发和转化的能力提升和巨大热情,都预示着我国在全球制造业领域将大有作为。
事实上,在各种新科技叠加和不遗余力转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与协作并行不悖。即便如德国制造业,为了避免同发展中国家形成竞争,也将自己定位于为中国及其他一些新兴国家提供专用和高端机器设备的制造者,并与之形成互补产业链。
中国制造业已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应用
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最初的简单模仿、来料加工、重量不重质的世界工厂的模式,也逐渐迎来关注自主研发设计的时代,主要是由于在中国各方面成本抬升的经济环境中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已不合时宜,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使得产业变革成为必然,何况中国传统的制造业也到了要进阶的地步,以弥补其整体在自动化与信息化的不足。
对此,中国工信部提出“两化融合”以及“两化深度融合”,其目的在于促进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在工业企业的深入应用,实际上就是在加速我国制造业的工业2.0和3.0的改造。
其实,最终还是回归到“中国制造”如何实现品牌化的问题。
因此,在方塘智库看来,对于当下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应当通过把控产业链本身的品质,制定制度化的行业标准和认定体系,倒逼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形成“中国制造”品牌的话语权。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制造”的走出去一方面是基于设计与研发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是德国制造企业的全球战略布局,那些有着“隐形冠军”盛誉的德国中小企业在全球的新兴市场纷纷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如据统计,在中国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区投资的德国企业约有4500家,其中大多数企业从事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员工总数达20万人。
但是,相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其距离走出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德国在技术上把控着制造业的上游,中国在高端装备领域仍然大量依靠进口,这也成为制约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主要障碍。
基于此,我国业已将高端装备制造业纳入七大战略型新兴产业加以扶持,而且不同于德国制造的历史,中国制造的发展将直接遭遇物联网技术,这是机遇也是考验,接下来将涉及到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智能制造领域中能否扭转劣势的关键。
互联网技术是中国智能制造领域发展的关键
一方面,在我们看来,需要借鉴德国制造业的品牌化战略与工业4.0战略,从技术根源上破解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加强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推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协同创新,在重点技术领域实施合作攻关计划。
另一方面,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以政府或企业为主体搭建平台,与国外形成高技术交流合作的基本范式。比如,国内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和其战略合作伙伴太库科技,凭借其自身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将德国的技术、专利、专家人才甚至于德国工业质量控制体系引入中国。
而随着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持续深入,在“中国制造”的品牌加持下,国内的企业或科研机构也终将广泛“走出去”建立研发机构或生产基地,从而搭建属于自身的全球创新网络。
参考文献:
1.华璐、沈慈晨:《德国制造: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重庆:重庆出版社,2015年6月。
2.(德)罗兰·贝格、王一鸣等:《弯道超车:从德国工业4.0到中国202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
3.(德)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张帆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5月。
4.巫云仙:《“德国制造”模式:特点、成因和发展趋势》,载《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7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