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5月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司法改革:某些领导应以身作则、退位让贤,给年轻人希望】

2017-03-03 杨子鹏 法律读品

来源:作者投稿。原题:我们身处司法改革的骚动之中。“法律读品”投稿邮箱:leo1934@qq.com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令作战时改华夏传统长袖为胡人紧凑短衣长裤即“胡服骑射”,因胡人服饰多为动物皮革所制,故有改革一词并沿用至今。


改革,顾名思义,就是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相较于那种以极端手段推翻现有政权的革命来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政治家们固本培元的常用手段。


从春秋管仲“相地而衰征”、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北宋王安石“市易法”、清末改良派“百日维新”到文革后的改革开放,再到今时今日的司法改革,大中华的改革运动前仆后继、层出不穷。


现代社会,言必称改革,政改、经改、土改、文改、房改、车改、教改、医改……,不管你愿意与否,不管你是否接受,改革都与你我同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时至今日,司改已进入了第四个年头,在中央深改组的有效领导和地方党政机关的强力配合之下,依法治国换挡提速、司法改革蹄疾步稳、法检事业扬帆加橹。曾几何时,我们撸袖子啃骨头、想办法砸石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打老虎、灭蚊蝇,激情无限、期待满满。


而现在,司改正处于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还在探索推进惠及大多数司法人员的办案和管理模式,不要幻想和奢望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罗马就会建成。


“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这需要一段时间,也需要一些勇气、一份担当、一点智慧和一丢丢运气。


我们知道,但凡改革,想必都不会一帆风顺。随着试点工作的“完美收官”,司改的宏伟蓝图已经在全国铺就,改革的主体方案也逐步部署到了地方各级法检两院,整体的改革已经从激情时期进入了理性阶段,充满了无限激情和遐想的过去已经结束,社会各界、司法人员在逐渐适应了司改历程之后,已经慢慢的回归理性。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及反贪部门的集体转隶,法检之中博弈对抗等问题、利益分配等矛盾、权责不明等现象已经显现,迷茫无助等心态、消极逃避等思想、人心骚动等情况不断蔓延。


不知道,你是否也已感觉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员外不服员内,员内不屑员外”、“资历浅的指挥不动资历深的,水平高的不愿意伺候水平低的”、“级别低的不愿配对级别高的,干活多的看不惯干活少的”、“办案的无暇东顾、不办的冷眼旁观”……,职务高低、级别上下、年龄大小、资历深浅、工龄长短、津贴多少、感情亲疏,表面上一团和气、恭喜发财,背地里家长里短、人心浮动。


对于此,我们能做无谓的指责吗?不能。为什么?因为你也可能是其中的一员,只是你不敢承认罢了。你是,我是,他也是?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呢?答案其实很简单—让法官、检察官真正就像法官、检察官。


1、建立科学合理、公正无私的入额遴选机制。


法袍谁都会穿、检徽谁都会戴、锤子谁都会敲,可案子不一定谁都会办。试想,一天法律业务都没有干过,一点办案经验都没有的人如何才能担负起“让办案人办案、让办案人负责”这重于泰山般的重担呢?如果真要反其道而行之,那也只能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了。


你也许会说:万事哪有绝对的均衡。对,在改革中,“牺牲”也许在所难免,可是虽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觉得顺心满意,但是通过实体和程序上的公正无私,让大多数人予以认可也不太难吧。


入额的人除了要符合法定条件外,更多的应倾向对司法能力、办案业绩、职业操守和个人道德的考量,让能办案的人选的上,让选的上的人能办案,让真正有道德、有水平、有能力、有经验、懂业务的人进入员额才能真正的让人心服口服。


这才是稳定人心、凝聚力量、同心筑梦的关键所在,正所谓“源清则流洁”,反之,则人心潜在的骚动之火,谁都灭不了。


你想,他们名副其实,他们众望所归,工资高点、待遇多些,怎么了?凭此,谁人还会聒噪?哪个还敢发声?


2、某些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主动让贤。


1月12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表示,对只拿待遇不愿尽责、担当不够不敢担责、能力不足不能负责的,要建立员额退出机制,不办案而入额的领导班子成员,要自觉退出员额。


最高法院周强院长也表示:要敢于打破各种利益藩篱,不计个人得失,勇于向自身开刀,动自己的奶酪。现在,是时候该让某些领导们发扬他们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精神了。


从法官检察官的人员压缩为39%及规定法院“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后,一些地方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凸显。举例来说,一基层法院在编政法干警40人,一年受理案件数为4000件(不多吧),员额内人数为40×40%=16人,再除去自然考核入额的领导和专委们,则真正负责办案工作的仅为10人左右,而入额的领导按照指数少办案或不办案,那么入额的那大约10个人,每年人均办案数肯定不少于300件(甚至更多)。


其实,仔细想想,某些领导们有钱有位、有车有房,担子重、工作忙,又何必占着位置不放呢?与其挂名办案担着风险莫不如发扬风格放下员额的虚荣一心扑在党国法检事业的大局上来的精彩。


3、适时建立出额考核淘汰机制,给年轻人以希望。


员额制让太多的年轻人失去了曾经梦想的引以为傲的法官检察官身份,尽管司改遴选机制规定要打破论资排辈,但入额的年轻人却凤毛麟角;虽然员额制改革也曾压缩原有比例给年轻人留有余地,但此又空间狭小且存有变数。


“青年强,则法检强”,年轻人是法治的希望,也是法检的未来。可现实中,大量年纪轻学历高的一线业务精英们却还在加速的流失,即便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又便是“吹尽黄沙始见金”,但难道这就和制度的设计没有一丝丝关系吗?


所以说,适时的建立清晰化、具体化便于操作的出额法官、检察官考核淘汰机制,比如说什么情形下入额人员要自动或法定退出、什么情况下要离开员额岗位,明确入额过渡的时间、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破除一次入额终身当官的传言,使得年轻人不“就地卧倒”和被迫“离家出走”,把心真的留住,尤为重要。


4、落实未入额法检官的身份问题,制定员内外人员的权责清单。


作为员额制的配套环节,虽然已将未入额的法官、检察官明确为司法辅助人员(这里不谈行政辅助人员),但在人员管理方面,各地法检两院依然存在员额内人员、辅助人员不到位、职能定位不清晰、保障机制不顺畅、管理制度不完善、职业前景不明朗等诸多问题,也出现了过渡的真空期。


原有行政部门人员入额的迟迟不到位不办案、原有的助审员、助检员、政法编制书记员身份问题不明确、员额内外人员的权利职责划分不清晰,导致了业务办案部门秩序异常混乱,案件大量积压、工作互相推诿、效率低下等现象普遍发生,这样不仅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降低法检两院的公信力,还会使得法检内部的干警之间产生矛盾、破坏团结,不利于法检事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尽快落实未入额法检官的身份问题,制定员内外人员的权责清单并严格依照执行迫在眉睫。


而入额前就已经是法官和检察官的,其免职程序需依法经由人大决定,且司法改革和法官法、检察官法又有些说不清的纠葛,再此不必多说。


5、制定有效的下级反馈机制,实现高效的上下级互动交流。


历史上的改革大都为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者作为上位的顶层设计者负责规划改革的蓝图、制定改革的方案,但这并不意味着下位者就无所事事、坐着等吃。成功的改革也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下位者不应该跟着领导一成不变、累死累活的跑,其也应该在符合改革方案的大前提下因地因时制宜的做出创新性的尝试和改变,及时的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并根据实际及上级的指示进行有效的调整。


实践中,各级法检两院没有“一刀切”的使用39%的特定红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改革重在落实,否则白纸一张。在执行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很正常,但有的地方领导即便发现了问题,却因好大喜功或惧怕上报问题有否定改革之嫌就自作主张、心领神会的秘而不宣,改革中只有“亩产过万”的报喜不报忧。


顶层设计决策者又不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没有反馈机制和上下级的有效沟通,他们也不能根据下级的真实情况和信息及时有效的进行调整和把控,因而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常此以往,小问题成了大问题,对于改革和受众群体来说,后果不可谓不严重。如果改革不能有效的推进,那某些为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而隐瞒问题不报的群体则无疑就是历史的罪人。当然,如何去做还是取决于他们。


6、做好自己,勇于担当,承载起一名法律人应有的责任。


司改不单单是主导者、司法机关的责任,其也是每个法律人的责任,真正有爱国之心、崇法之意的法律人其实并不在乎牺牲的是否多了那么一些,毕竟对于法治建设的关怀和对于法检事业的热爱才是他们心中多年沉淀下来的精神寄托,为此,许多经年始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审判检察第一线的前辈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曾经深深热爱的业务岗位。


“为什么我们的眼中满是泪水,因为我们对法治事业爱的深沉”,这值得敬佩。


而对于身处司改大潮骚动之中的你我后辈来说,不能过于求全责备和心生抱怨,应该敞开胸怀、承上启下,背负起一名法律人应有的责任,让自己的能力水平、职业操守、法律品格一刻也不脱离时代法治的进程和期望,只有这样,当时代需要我们义无反顾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的站出来。


寒冬便过,春已来到,不负春光,方能不负自己。


假如此生无缘,那如果仅仅只是“牺牲”掉这一代人的命运,而能够换来国泰民安和后世几代法律人令人仰止般的无上荣光,我辈亦愿为燃灯者、甘当孺子牛。


郎咸平说:中国人最怕改革,因为房改了买不起房,医改了看不起病,教改了上不起学。这听起来很可怕。


司改关乎国运民生,涉及公平正义,牵扯万千梦想,司改绝不能失败也绝不能虎头蛇尾,这就需要我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决策者科学审慎的规划部署,多听意见;执行者扎实有效的贯彻落实,多想办法;参与者积极进取的端正态度,多点担当。只有这样,危言改革之辈才会藏匿,耸人听闻之流才会遁走,改革才能凝聚人心、破冰重生。


“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句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今天的司法改革依然适用。


时序轮回,岁月如歌。正如历史的车轮总是成螺旋般曲线上升一样,局部的磕磕碰碰、坑坑洼洼亦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措施有力,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我们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哪怕每天只前进那么一小步,也算是一种莫大的进步。

刑检漫谈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作者微信公号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