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贫穷是祖传的

2017-07-29 杨毅 法律读品

来源:第一职场网、国馆。作者系第一职场网首席职业规划师。“法律读品”投稿邮箱:89189002@qq.com


作为一名无关系、无背景的职场小白,我们常常渴望逆袭,于是我们努力工作。


但这样就足够了吗?


不是。


你越努力,往往会陷入越贫穷的状态。


那么,贫穷与忙碌背后,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解决问题的核心关键点到底在哪里?如何才能实现职业生涯的正循环状态?


本文将着力解决以下4个问题:


1、 寒门弟子真的有逆袭的机会吗?


2、 穷人思维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3、有了钱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吗?


4、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穷忙问题?


一、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贫穷是祖传的


几年前,网上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叫《寒门再难出贵子》。据说文章作者是某个国企银行的HR。


文章讲的是一群将要毕业的大学生进入银行实习,以及后来出路的事情。


不出所料,那些没有背景的学生,最终没有实现留在银行的愿望,而有背景的人早已被内定。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以非常极端的方式反对无关系、无背景的人进国企的。


因为在这样以裙带为基础构建的人际圈中,无论再怎么努力都无法获得同等待遇(技术性极强的单位可以区别对待),这样的事情早已是司空见惯。


你不属于那个圈子的人,即使有一天进去了,也依然会视为一个圈外人。


所以,对于没有背景和关系的普通人来说,选择进入靠能力吃饭的外企或优质民营企业,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靠自己的能力实现命运的逆袭,也可以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但是在现实中,这样的寒门逆袭的事情往往很少。绝大多数人依然在重蹈他人覆辙,沿着一条又一条失败的道路,曲折前行。


你会看到,原本贫穷的人,进入社会之后,会依然贫穷(相应的例子就不举了,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身边人的例子,非常普遍);


而那些富有家庭的孩子,会得到更多的资源,让他们变得更加富有(我们可以看一下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的王健林父子,典型的“老子英雄儿好汉‘’)。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经历了哪些思维上的转变?


我一直以为我以往所坚持的思维都是正确的,我坚定地认为,对于贫穷家庭的孩子来说,只要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进入以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圈子,就可以实现命运逆袭。


但直到看了一本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我的这种想法彻底改变了。



对于寒门弟子来说,95%以上的可能会世袭祖辈的贫穷,这辈子也别指望摘掉“屌丝”的帽子。


二、“穷人思维”到底是怎样炼成的?


为什么穷人会一直穷?仅仅是因为他们缺钱,所以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吗?真相并非如此。


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穷人到底是怎样思考的。在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几个概念:


1、稀缺


指“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


比如,你手头上拥有1万元存款,但遇到急事,需要5万元救急,你会出现金钱上的稀缺。


再比如,领导交给你一大堆任务,至少得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而他却只给了你3天的时间,你就会出现时间上的稀缺。以此类推。


2、稀缺心态


在稀缺状态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你缺什么,这种所缺乏的东西就会在潜意识里牢牢俘获你的注意力,并改变你的思维方式,影响你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比如,你原本想好好挑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想再走弯路了,但在缺钱的压力下(比如下个星期就要付房租),你可能会放弃这种想法,转而随便选择一份工作(比如电话销售)。


尽管这份工作并不适合你,但可以解燃眉之急。


相反,不缺钱的人,则会花时间认真挑选一份适合自己的好工作。


3、带宽


即心智的容量,也就是同一时间内我们思考问题的数量。


其包括两种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的带宽往往是降低的,因为被眼下的紧急事务占据了。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思考就会缺乏前瞻性。比如,在选择工作时,前瞻性的思考逻辑应该是:


1、这份工作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我的优势?


2、它能够给我带来怎样的能力提升?


3、这家公司的晋升空间怎么样?是否值得长期发展?


4、这家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如何?是否是一个值得加入的平台?


5、我是否认可这家公司的价值理念,能否融入这家公司?



而在缺钱、下个月就要付房租的情况下,你只会关心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份工作的薪水有多少?能否够我支付房租?


4、管窥


即短视,以极窄的视野去看待和思考问题,从而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更长远的事情。


比如,我们为了生计而选择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但你可能不会想到,6个月之后再次跳槽时,这份工作会为你的职业发展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同样,只考虑薪水而不考虑其他因素(比如优势匹配度、晋升空间、公司/行业选择等等),也属于典型的管窥表现。

5、认知能力


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这属于智商的一部分。


稀缺状态下,会导致我们认知能力的下降。


如前例所述,当他有时间回顾自己从事电话销售的这一经历时,他自己都会觉得当时的选择很蠢。


事实上,对于我们所咨询过的绝大多数客户而言,当他们在回顾既往的工作经历时,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当时的选择并不明智,并为此而后悔。


这属于典型的由于稀缺而导致的智商降低状态下做出的短视行为,并在现实工作中屡见不鲜。


6、执行控制力


我们管理自身的能力,包括计划、关注、行动和控制。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的执行控制力也会下降。


比如,在职场上你往往会发现,那些对工作抱怨越多、越不满意、天天想着要换工作的人,往往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他们很难通过高效的计划及执行来改变现状。



7、杂耍


时刻忙于处理紧急事务的状态。


你就像一个杂技演员,马不停蹄地处理一项又一项的紧急任务,从而导致你更没有时间来思考重要的事情。


你刚刚辞去了一份十分糟糕的工作,再也不想重复那种工作状态,于是希望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职业生涯。


但你下个月要交房租了,要用到钱;好朋友要结婚了,又要准备礼金;晚上睡觉不小心冻着了,去一趟医院又要花去你几百块;手机欠费了,又要充话费……


总是有各种各样紧急的事情进入你的视线,你无法摆脱,于是,你又在思考着得抓紧时间再找一份工作,投了一个星期的简历都没有得到回应,于是你着急了。


好不容易有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要不要接?算了,急用钱,接吧。以后的职业生涯怎么办?先不管了,以后再说吧!


8、借用


也可以理解为透支,无论时间还是金钱,皆可以透支。


在稀缺状态下,我们可以通过借用来应对突发事件,但从长远来看,会进一步加剧稀缺的状态。



比如,你每个月薪水3000块,是个月光族,只够养活自己,但某一天家人突然生病,需要5000块救急,但你没钱,只能从信用卡上透支。


眼下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你下个月就要把这笔贷款还掉,到时候你缺钱的状态会变得更加紧急,你的日子会过得更加拮据。


9、余闲


我们可以用来支配的多余资源。余闲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让你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比如,当我们手头上拥有10万元存款时,即使当下因病急需支出5万元,我们依然可以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当手头的工作只需要3天就能完成、但领导却给了你一周的时间期限时,你就不必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当我们拥有过硬的一技之长时,就不怕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随便接受一份稳定但并没有前途的工作。



10、稀缺陷阱


当你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或加剧稀缺的形成时,这种行为就是稀缺陷阱。


比如,当你因为要付房租而随便选择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时,一旦这份工作不适合你,你半年或一年后再次跳槽,就会跳入早就埋下的陷阱。


因为用人单位会根据你以往电话销售的工作经验,只会给你销售方面的offer,你想转行的想法也最终无法实现。


而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拥有余闲,这样才能建立起应对突发事件时候的缓冲机制。


各种类型的稀缺(无论是缺钱还是缺时间)都有着相同的组合元素:管窥、借用、余闲缺乏、带宽负担。


尤其是管窥心态,会让你搁置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付出了太多的精力时,就无法有效地规划未来。


如《稀缺》一书所言:


稀缺,不仅仅会令我们入不敷出,不知如何分配资源,而且还会让我们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手足无措。

稀缺会使人变笨,变得更加冲动。我们不得不在流体智力和执行控制力被减弱的情况下,依靠更为有限的脑力去勉强度日。生活,就这样变得举步维艰起来。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现穷人的思维方式:



三、透支只能解决眼前,但未来你要加倍偿还


无论稀缺以什么形式呈现,都会导致借用。


但由于借用而产生的后果和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


将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搁置一旁,与借用无异。

你通过不去做这件事情,而为今天赚到了时间,但却增加了未来的成本,因为你早晚要借用其他时间(很可能是更多时间)来处理这件事。


表面上看,借用是因为某种资源的稀缺而导致的。


比如,缺时间的人会说,再给我一些时间,我就能保证任务进度;缺钱的人会说,再给我3000块钱周转金,下个月的情况就会好转。


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原书作者或许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特意指出:


稀缺陷阱尤其会令人感到辛酸的就是,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感觉:只要再多一点资源,就能摆脱欠下的所有债务,就能逃脱这个恶性循环。



而当真正给你资源的时候,你能否摆脱这个恶性循环呢?


未必。


作者特意进行了实验。


印度市场有一些小贩,因为负债而导致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也没有现金用于扩大生意。


作者对数百名小贩进行了跟踪研究,将他们分成A、B两组:


A组维持现状,没有对他们进行资金救助;而对于B组,作者为他们提供了一次性的资金补充,帮他们还清了所有债务,让他们逃离稀缺陷阱。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跟踪研究之后,大家可能会觉得B组的日子会过得更好一些,而事实并非如此。



跟踪研究发现,对于B组无债一身轻的小贩们,在最初的几个月里,并没有将现金随意花掉,也没有再次借债,生活状态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中,这些小贩们又一个接一个地回到的最初的状态。


等到一年结束之时,他们所有人累积的债务量都等同于没有得到现金救助的那一组。


我们都会惊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问题在核心关键在于余闲的缺乏。


虽然没有债务,但这些小贩们日子依然并不轻松,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时(比如婚礼、生病等),他们就无力应对,只好再次借债,从而陷入稀缺陷阱,重蹈覆辙。


如《稀缺》一书所言:


任何一点小小的不稳定都会威胁到生存于稀缺陷阱边缘的人,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余闲去吸收这些不稳定因素,只能任由其影响自己的生活。


四、现实案例复盘:我们是如何亲手将自己推入绝境的?


在第一职场网开展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客户在犯了错误之后,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以往的生涯道路上所犯的错误所在,并深刻总结了教训与经验。


一位客户在经历了7年的弯路之后这样写道:


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尽快成熟起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需要做什么事,选择胜任和适合自己的工作很重要,不然会很累还没有成绩,也无法成长。


另一位毕业3年、换了4份工作的客户写道:


对于职业生涯还是要提早做规划,多想想自己适合什么,应该怎么努力,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不能得过且过,时间都是在不经意间流逝掉了。


“一定要从长远考虑”,这个道理看起来浅显易懂,但在稀缺和管窥心态的影响之下,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因为此时你的执行控制力是降低的。



对于那些职业发展不顺、一直在走弯路的人来说,他们的很多行为,比如先就业再择业、追求稳定、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意识,都是属于典型的借用行为。


这种行为的后果不会马上显现,往往会在2、3年甚至3、4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等到事情陷入危机之后再去想补救办法,要比事前控制困难得多。


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在步入职场之前就进行前瞻性思考,从而导致他们犯了一个又一个错误,并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然后又要花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来弥补错误。


我们可以通过一张图来复盘这些职场loser们的生涯发展历程:

在《稀缺》的143页,有这样一段话:


一直靠借贷为生的人,并没有在他想要的东西上花什么钱,许多收入都用在了偿还贷款上;


工作一直赶不上进度的人,并没有用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需要完成的工作,而是将许多时间用来追赶早就应该完成的工作。


同理,对于那些正在走弯路的人而言,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未来,而是将许多时间用来走了一段又一段弯路,重复原来已经犯下的错误。


而导致所有这一切恶性循环的根源,都是因为稀缺心态而导致的管窥行为,让你搁置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


相比较下个星期就要支付的房租而言,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虽然重要、但并不紧急,可以向后推,等半年以后有了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再说。


而真正等到半年以后,那时候还会有其他紧急的事情缠着你,于是,这件事情又不得不再次向后推。


一而再、再而三,如此推迟,不知不觉间,两三年过去了。


你本该早就思考的重要问题,直到此时,才因为实在无法忍受之前的短视选择而带来的重重压力,最终决定痛下决心,一定要从长远角度好好思考下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此时,往往是为时已晚,因为你所面临的压力更大:年龄的压力、买房的压力、结婚生子的压力、缺乏一技之长的压力、世俗观念的压力……让你无法呼吸。


更要命的是,在这些重压之下,你的执行控制力也在下降,你已经没有了当初的勇气和激情。


你脖子上卡着一把枷锁,你拼命挣扎,想取下来,但却无能为力。


于是,你只能被迫接受现实,苟延残喘,痛苦无比。


有人在知乎上救助,真实地描述了这种痛苦挣扎的心理状态:


……最近刚经历了很多,比如刚生了孩子,比如父亲刚出院,比如对自己的现状很不满。

以前没觉得压力很大,可能是父母和老公帮自己分担了些许,但是自从父亲生病,感觉生活似乎一下子紧凑起来,经济上的不宽裕更将这种现状展现的淋漓尽致!

我萌生了换工作的想法,然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孕傻三年”,在没有找到新工作时候就辞掉了现在的工作。

找了一个很累但是也许薪水很高的地方,但是发现结果不尽人意,然后辞职,然后又回原来的工作,可是却更加糟糕!

不知道以后的路怎样走,应该等待时机成熟再离职还是一直在这里坐吃等死?希望有人能帮我指条明路。


很多人都期望稳定。



但真正所谓的稳定,指的不是永不被辞退,而是能够让你构建起强大的根基,在你遇到突发事件时,拥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否则,一旦风险来临,你的余闲不足,你立马就会陷入稀缺陷阱,生活从此进入一团糟的恶性循环状态。


五、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稀缺》一书中提到:


稀缺陷阱……根源在于对资源的错误利用,从而出现了实际的短缺。稀缺陷阱就是一直在落后一步,一直在偿还上个月的支出。

用这种方法管理并使用资源,会让我们感觉所拥有的资源变得更少了。对稀缺进行放大的行为,就像复利一样,会使最初的稀缺变本加厉。


稀缺让我们变穷,我们缺钱、缺时间;而管窥则导致我们往往只顾及眼前的紧急事务,让我们陷于杂耍的境地,越来越忙。


于是,穷忙由此而产生。更要命的是,穷和忙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越穷则越忙,越忙则越穷。


稀缺陷阱的根源在于对资源的错误利用,从而出现了实际的短缺。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贫穷的问题,只需要一个办法:重新分配自己的带宽资源。


在带宽充裕时及早将重要的事纳入到你的考虑范围当中,为未来的选择创造足够的余闲。


这样即使面对危机,你也能够游刃有余,拥有足够自由的选择权,不会再被“杂耍”和“借用”推着走,这样你的职业发展才会步入良性循环。

那么,“及早”是什么概念?什么时候思考这些重要的事才最合适的时间呢?


就是在你带宽最充裕的时候。


我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时间段:一是大四之前(最好不要超过大三),二是你毕业后步入职场的前3年。


大学期间思考,因为此时是你经济压力最小的时候,不需要去考虑租房、水电、买房、结婚、生子等问题。


步入职场的前3年思考,是因为你的经济压力相对较小,年龄还有优势,对于职场也有一定的认知;


你深刻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前瞻性的思考,选择最合适的方向及路径,及早回到正轨上。


一旦错过这两个最佳时机,则意味着你不仅要承担巨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还很可能陷入由于短视而导致的一个又一个稀缺陷阱当中,无法自拔。


六、警惕稀缺的另一个极端:由于余闲太多而导致的拖延


由于余闲的缺乏而导致稀缺陷阱的出现,所以,我们要在带宽充裕时及早将重要的事情纳入到考虑范围当中。


但这是否意味着有了余闲就万事大吉了呢?坚决不是。


这里要警惕稀缺的另外一个极端:由于余闲太多而导致的拖延。



拖延,就是对眼下之事的过分关注,是阵发性的盲目乐观。

我们将需要去做的事情搁置起来,我们将本应存下的金钱挥霍出去。

我们错误地分配了自己充裕的资源,存储下来的金钱和做完的事情太少,无法免于那些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稀缺。


比如,你因为忍受不了上一份随便找的工作,而产生了坚定辞职的念头,并下决心要好好规划一下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


但现实的压力让你产生短视,于是就随便接受了第二份工作。


幸运的是,虽然这份工作只是随便找的,但薪水和工作状态都远远好于你的预期。你产生了盲目乐观的心态,以为这份工作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于是,好好规划未来职业生涯的想法再一次被抛之脑后:“以后再说吧。”


下一个稀缺陷阱就这样被埋下。


但它并未消失,只是被推迟,静静地在将来的某一天等着你。



中国式穷人思维:你越省就越穷


01


中国人曾经很穷。

墙上挂着一条咸鱼,一家人围着一盘咸菜扒拉着白饭。

低头吃一口饭,抬头看一眼鱼,就算是吃着肉了。

孩子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父亲要责骂他贪婪。

有白米饭就咸菜,墙上还有鱼,已然是十分不错了。

还有更多的人只能吃野菜、草根,甚至是观音土。

更有人互换孩子杀了吃……

 

长期处于农耕社会,看天吃饭,不知道何时,天灾人祸就会忽然降临。

普罗大众既穷困,又要时刻准备着无妄之灾。

勤俭节约,成了生存与生活的智慧,几千年不变。


图片来源:《童年往事》

02


如今,中国人富裕了,但是幸福指数并没有同等上升。

罗奶奶买了几斤香蕉,回到家发现有两根有点发黑,局部有点腐烂了,赶紧给吃了。

看到剩下的都还好,舍不得吃,决定再放放。

过了两天,又发现两根开始腐烂了,罗奶奶赶紧又吃了……

如此循环,几斤香蕉吃完了,但一根好的都没吃到。

 

喜欢做这样的事情的,可不只有罗奶奶。

肖大妈的儿子给她买了一件几千块钱的衣服。

每逢有亲朋上门,她都要拿出来展览一番,但就是舍不得穿。

只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穿几个小时,又赶紧脱下来收好。

直到有一次拿出来却发现衣服被老鼠啃烂了。

 

该吃的不吃,该穿的不穿,该用的不用……

很多中国人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这可不仅仅是因为还没适应富裕的日子。

这是一种习惯,一种思维,一种眼界,一种格局。


图片来源:《童年往事》

03


我们家离小镇大概五公里,步行一个小时。

父亲舍不得五块钱的车费,去镇上从来都是步行。

冬春倒也罢了,40度高温的夏天,他照样倔强地顶着烈日一步一步走到镇上,再走回来。

我们劝他坐车,反而总是引来一顿教训。

终于一天,他因此而中暑,住院的医药费够两年的车费。

满以为他会吸取教训,有所改变。

不曾想,他因为住院花了钱而更加变本加厉,甚至有重物在身,也不坐车。

 

父亲还有一个习惯,有病不看医生。

先是熬着,希望“过几天就好了”;如果熬不过,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小药铺拿药吃,甚至自己根据偏方配草药。

直到十分严重,才会答应去医院看正经医生。

但往往在这个时候,病情已经沉重,所花的钱是几倍。

 

并不是家里缺车费或是药费。

他只是习惯了“坚持节约的传统美德”。

而且这种习惯固执而倔强,不可撼动。

肯定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父亲。


图片来源:《童年往事》

04


固守勤俭的人,不论做什么事都非常注重省钱。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心态叫“稀缺心态”,即你越觉得自己缺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

而事实却往往,你越在意什么,就越缺什么。

 

山东烟台的孙大爷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一段苦日子,“缺钱”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哪怕现在儿女成人,生活毫无压力,他依然觉得自己很穷困,也担心将来会再次遭遇穷困。

“苦日子过怕了”的他,一直很节俭。

为了节省水费,孙大爷洗菜的时候总是草草了事,如果看着干净,他甚至不洗。

加上他又特别喜欢吃凉拌菜。

因为经常吃没有洗净的菜,孙大爷感染了黄疸型戊型病毒性肝炎(一种由进食为主要感染源的病毒肝炎疾病),差点因此而丧命。

最终住院费花了近七万元,才捡回一条命。

七万元,够孙大爷活两辈子的水费了。

 

“稀缺心理”会严重影响人的认知智慧,导致人们只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因小失大。

这是一种典型的穷人思维,却也总是和“节俭”的优良品质同在。


图片来源:《我们天上见》

05


因为地处三峡库区。

三峡工程蓄水前期,县城需要搬迁。

搬县城就需要大兴土木,需要很多建房子的砖。

我们镇上正好是两条河的交汇处,河沙堆积,是优质的建材。

有头脑的人去河里挖沙,打成砖,运到县城去卖。

有利可图,村民群起效仿。

 

政府觉得这是惠民的好事,愿意支持。

政府给一家垫资十万元,置办打砖的机械。但是这十万元要还,还有利息。

有个聪明的人算了一个账,县城搬迁大概也就三五年的事情,需要的砖总共就那么多。大家都打砖,最后一家肯定挣不了十万块钱。

于是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大坑,千万别吃亏。

大家交相称赞,并且庆幸有他这么个聪明人。


唯独老王例外。他找政府贷了款,买了打砖的机械。

十多年过去了。县城搬迁早已结束,但是县城的房价一涨再涨,房子建了一波又一波。连镇上的房子也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工地。

老王不仅还了政府的贷款,还扩大了砖厂的规模,机械日夜轰鸣。

政府为了规范,关闭了所有打砖的小作坊,全镇就剩了老王一家砖厂。村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都去给老王打工。

 

节俭的人心中往往只有一个想法:省钱。

为了省钱,就要算账,就爬吃亏。

算着算着,就容易只看到手里那点钱,而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

省钱,反而失去了挣钱的机会。


图片来源:《三峡好人》

06


还是我父亲的故事。

我们县是名副其实的老少边穷地区,国家贫困县市榜上排名前列。

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父亲却能靠自己的勤劳和节俭比同村别的人有更多的储蓄。这让他颇为自得。

十年前,政府大力发展原生态旅游业,在各个乡镇成立旅游公司。

为了筹措资金,旅游公司有部分股份归村集体所有,号召大家入股、融资。

我舅舅找到父亲,极力鼓动他拿出那点积蓄去认购股份。

 

父亲不仅不为所动,还以老大哥的身份把舅舅教训了一通:“你就是从小没吃过苦,不懂得勤俭,老想着投机取巧的事情。我那点钱是一点一点攒的,得用在该用的地方。你也别多想,还是踏踏实实种地,过日子吧。”

老实本分,勒紧裤腰带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不作非分之想。这是父亲勤俭半辈子得出的经验。

 

舅舅没有办法,以个人的名义借走了父亲的积蓄,认购了股份。

十年的时间,舅舅每年能坐收相当可观的分红,如今在县城大街上有房,有车,有产业。

而父亲那点可怜的积蓄早也不知道被消耗了在何处。

 

节俭的人,总是特别懂得劳动的辛酸,所以对劳动成果尤为珍惜。

他们总是要把劳动所得看得紧紧的,省了又省,减了又减。

但他们的小心谨慎,使得他们总是只懂得珍惜过去的,却看不到未来的。

只知道怎么可以尽量少把手中的钱花出去,却不知道如何投资获得更大的汇报。

最终影响的是选择、决策的格局,决定的是最终的高度。


图片来源:《童年往事》

07


1998年金融危机,席卷整个亚洲,影响全世界经济数年之久。

中国当然不能幸免。

为了复苏经济,政府出台政策,极力拉动内需,不惜投入四万个亿。

然而,老百姓的自然消费却始终疲软不给力。

 

很多老百姓不是绝对缺钱,而是愿意将钱存在银行。

因为大家对过去的苦日子心有余悸,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地把钱存起来,防范于未然。

而这些存起来的钱,都是从眼前的日子里一分一分扣出来的,每一分钱上都写着“节俭”两个大字。

 

节俭是我们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心态,这种心态一直被称之为美德。

但是,现在它正在抹杀很大一部分中国人的幸福。

没有存钱,心里不踏实。

存了一万,想存十万;存了十万,还想存一百万……

不敢吃,不敢穿,不敢用,极度缺乏安全感。

然而,抓不住现在的生活,快乐与幸福该何处安放?


图片来源:《我们天上见》

08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见了面,两人都很高兴,便攀谈起来。

美国老太太说:“真是开心啊。住了六十年的房子,今天终于把钱还完了。”

中国老太太说:“我也很开心。存了六十年的钱,终于可以买房子了。”

这是一个笑话,却很能说明问题。

 

这代表的是两种消费观念。

美国老太太代表的是典型的工业社会、商业社会的消费心态;而中国老太太崇尚的则是农耕文明勤俭的消费观念。

 

时代变了,我们已经迈入了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我们的消费心态需要随之改变。

深层次的道理不说。

国家、社会需要我们适度消费。有消费,有流通,经济才能发展。

我们自己也需要适度消费,生活才有情趣。


图片来源:《童年往事》

09


刚刚摆脱贫穷的我们很矛盾,容易走上两个极端。

一边是暴发户式的狂喜,极尽奢侈之能,毫无底线炫富。

一边是沉浸在贫困的惶恐中不能自拔,挣再多的钱也不敢花,存再多的钱也得不到安全感。

 

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适度消费。

能吃馒头的不必刻意吃糠咽菜,能吃鱼肉的不需天天白饭咸菜。

多吃新鲜水果对身体好,多穿新衣心情美。

买得起名牌的尽管买,但不用炫耀;买不起名牌的别逞强,也不用自卑。

 

勤俭自然是美德,铺张浪费绝对是可耻。

但是自己挣的钱自己花也是光荣。

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不抠抠搜搜过日子,开开心心享受眼前的生活。

而一味节俭,坏了生活的兴致,不值得。

猜你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