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庆日 | 砥砺奋进七十载 阔步迈向新征程 | 10.21—“要你爱呀” 交院生日快乐!

饺子融媒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3-08-18





七十载栉风沐雨

七十载春华秋实

四川交职院一路走来

风雨兼程,薪火相传

见证了祖国走过的峥嵘岁月

见证了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今天,在这个“双庆”的特殊日子里

交院人在此共同祝愿:

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同时也道上一句:

亲爱的交院,生日快乐!




今天的喜悦、激情和感动

从代校歌《拓道致通》开始








代校歌《拓道致通》简谱


为迎接学院70周年校庆,抒发对交院的热爱之情,对交通事业的奋斗决心,经过前期的集体创作和师生意见征集,形成了歌曲《拓道致通》的歌词。歌词简洁、明快而蕴含深意,既回顾了交院70年办学的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又将学院校训和“三马”精神巧妙融入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


在此基础上,学院邀请了青年指挥家、作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教授杨磊作曲;青年作曲家、音乐制作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会员李聪编曲,国际首席爱乐乐团录制。歌曲曲风大气恢宏,既有史诗感,又有人文情感,饱含了对交院70年办学历程的深情,体现了交院人“擘画美丽中国交通”的情怀。并于学院第二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确定了《拓道致通》为学院代校歌。




风雨兼程70载

栉风沐雨 筚路蓝缕

我们的故事始于1952年



01

“成马”时期(1952年-1970年)

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为缓解交通形势的急迫需求,快速培养专业人才和干部队伍,1952年创办“四川省成都交通学校”,选址成都市忠烈祠坝街36号。“成马”时期,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在不断调整与变革中,学校积极认真组织教学,紧密与交通生产实际相结合,严格管理,为国家公路交通运输建设培养了重要的技术力量。1952年中央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大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同年,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将原川南工业专科学校(位于泸州)路工班、川西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位于成都)和川北南充交通技术学校(位于南充,由原“南充工业学校”土木科改建而成)三校所办的土木工程和汽车运输管理专业350余名学生集中,并另在成都地区新招150余名学生,共500人,创办“四川省成都交通学校”, 选址成都市忠烈祠坝街36号,由四川省交通厅管理,从此开辟了四川交通职业教育的先河。


忠烈祠坝街校址校门


第一任四川省成都交通学校校长谭卫根 (1896-1973),男, 别名荣葵,三台县人,民盟成员,毕业于北京大学,早期革命家、教育家。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五卅运动,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51-1961年,相继任川北行政公署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厅长,四川省政协委员。


谭卫根肖像图


学校初期占地41亩,是原忠烈祠寺庙和民国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潘文华的公馆所在地。教室、宿舍就是公馆和忠烈祠庙宇的大小院落,另有一个大礼堂兼食堂,2个篮球场,约十来栋房子,13000多平方米。1956年扩大范围,增加20多亩,新修3层教学楼1栋。


学校初期校舍平面图


1952年,创立“四川省成都交通学校”。

1956年,交通部决定将分散的专业适当调整集中,将汽车技术管理与维修专业并入西安汽车机械学校(现长安大学)。为了更好配备师资、节省设备,四川省成都交通学校由交通部领导,更名为“交通部成都公路工程学校”。


忠烈祠校舍一角


并入西安汽车机械学校的汽车班 部分学员在西安的合影


1958年,公路与桥梁专业并入重庆公路工程学校(现重庆交通大学)。学校则调整办学目标,改办汽车技术使用与修理、筑路机械技术使用与修理两个专业,这是四川交通史上第一次培养筑路机械专业人才。

1959年,交通部正式将所管的直属中等专业学校下放给地方交通部门或部属企业管理,更名为“成都交通机械学校”,划归四川省交通厅领导。

1963年,迁至成都外西光华村(原成都计划统计学校旧址);

1964年,更名为“交通部成都交通学校”,由交通部领导;

1970年,办学受挫,成都交通学校正式改为“交通部成都保修机械厂”。


光华村校舍一角


韩召老师在成都交通学校 食堂门前合影










1960年印发的“成马”时期学校简介


成马时期学生合影


“成马”时期,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交通建设实际,走出校园,一方面实施工地教学,另一方面解决施工项目紧缺技术人员的实际困难,培养了一大批理想信念坚定、爱党爱国、团结友谊、吃苦耐劳、听党召唤、甘于奉献的交通建设人才。到1970年,学校毕业生近3000人,许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担任技术领导,有的成为全国知名专家。绝大多数毕业生做出的是像呼吸一样重要,不可须臾或缺的平凡而伟大的业绩。他们犹如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公路建设的全方位上。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接见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大会代表,

学校第一届毕业生秦骧远(最后一排左起第四位)

受到亲切接见。










同学们勤学苦练,积极投入到四川交通建设中


一九五四年学生毕业证书一九六五年学生毕业证书

1958年7月1日,成都市委机关报《成都日报》头版头条刊登《成都公路工程学校勤工俭学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长篇报道和短评,引起轰动;时任交通部部长章伯钧(1956年)、副部长潘琪(1955年)以及西南交通部长等领导来校视察。


成都市共青团突击队二支队全体队员合影


02

“白马”时期(1974年-1982年)

1974年8月,四川省交通局公路管理处召开建校筹备会,决定由张杰、彭建平等人负责,开始解决建材、物资等计划的落实,敦促仓库占用者的搬迁,解决来校教职工户口入户等问题。1977年9月28日,四川省交通局党组川交党【77】第46号文批复同意公路管理处临时党委意见,学校改由交通局直接领导。


“白马”时期学校校门


教务办公楼


办学初期,教学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省交通局从担任四川交通建设的川交五处、六处、九处等施工单位和被撤销的单位中,抽调了一批技术人员和工人到学校任教。又陆续分来43名大专院校工农兵学员毕业生。到1978年底,学校教职工达到160人。


“白马”时期教学场景


教学设备、教具严重缺乏。面对种种困难,师生们自力更生动手编教材、制教具,与系统内许多单位联系,多方设法,保证教学正常进行。为解决办学经验不足问题,有关人员先后走访调研了10多个学校和单位,虚心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结合四川交通建设和运输实际和专业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并编印部分课本,解决教学燃眉之急。



“白马”时期教师使用的教材和手写教学笔记


1976年9月,招收道路、桥梁、油路三个专业(在职职工和地方选送的人员培训班)。

1977年秋,采用 “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招收了99名中专生,学制一年半。


教学场景图


1978年,招收了经国家统考的新生375名。其中,三年制道桥专业99名、汽车专业50名和筑路机械专业49名,共198名;一年半制的道桥专业训练班学员共177名。


教学场景图


1979年8月,招收了普通班3年制初中生118名。其中,道桥专业38名,汽车专业40名,筑路机械专业40名。

1980年8月,开始招收四年制学生119名。其中,道桥专业39名,汽车专业80名。1981年8月,开始招收三年制高中毕业生80名,学习道桥专业(是学校首次招收高中毕业生),另外80名初中毕业生读汽车专业,共160名。


教学场景图


1982年8月,招收了第二届高中三年制学生160名,道桥专业和汽车专业各80名。


教学场景图


“白马”时期,延续了“成马”时期“加大实践教学,培养动手能力”的优良传统,一直贯穿于后来几十年的办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到修桥铺路的施工工地进行现场教学,教师边讲边做,学生边看边学。随着学校规模扩大,班次增多,学校又联系新增解放军402厂、省粮食厅汽车大修厂等固定实习实训场地,这种“厂校结合”的办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弥补教学设备场地的不足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了重要作用,也是当时国内外职业教育积极推崇的好办法。


简陋校舍一角


学校远离县城,交通不便,教室破烂不堪,吃住简易工棚,冬冷夏热,蚊虫叮咬。缺水少电,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加之,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教职工没有当地户口,无法得到一切副食品的供应。那时的校园 “晴时满天灰,下雨一地泥,窗外叫卖声,上课闻牛啼。”停电或下雨时,没有自来水,不得不饮用旁边农用灌溉渠里的“黄泥水”。


简陋校舍自力更生


在1976年至1983年期间,学校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并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整顿、调整。以“加强管理,切实改革、打好基础、积极发展”为指导思想,实行从严治校,良好的校风逐步形成。同时完善了组织机构,对教师进行适应性培训,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质量逐渐提高。1980年10月,在西南片区云、贵、川三省举行的部分学科统考中,学校参赛的《力学》《数学》《汽车理论》三门课程获得较好成绩。这期间学校培养了一批学习刻苦、做事认真、不怕吃苦、勇挑重担、团结友爱、爱党爱国的交通建设人才。现在“白马”一代毕业生大都成为本行业的中流砥柱,他们身处“成马” “金马”两代毕业生之间,在四川交通建设历史上,无论从技术还是管理方面都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白马时期第一届毕业生



03

“金马”中专时期(1983年-2001年)

1979年2月,学校向四川省交通厅提出另选校址,得到厅里支持。1980年8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即以川办发【1980】94号文件,同意学校选址温江,占地约42亩。1982年9月从白马乡校址转移道桥专业3个班到温江新校址上课。1983年7、8月,在学校搬迁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依靠师生自己动手,团结协作,昼夜奋战,学校正式从眉山县白马公社集中村迁往温江县柳城镇的河坝街。


“金马”中专时期的校门及教学楼


1987年,学校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以队伍素质建设和深化改革为基本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了学校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从1984年开始,学校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围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不断加强校风建设,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探索”的总要求,切实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转变作风,树立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思想意识,认真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适应学校新的发展需要,专业设置不断充实和调整。

自1985年开始,学校严格教学管理,由一名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教务科负责具体实施,切实抓好教学进程中的“两计划、两考”和“两检查”工作。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根据不同时期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完善专业设置,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加强教师学历提高和能力 培训。在教学模式上,推行“2+2”“双段式”教学改革,启动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机制,搭建学生获取多种证书平台,举办高层次学历班,历练骨干教师。


教学场景图


举办高层次学历班


1986年,学校制定了《教职工进修提高管理办法和奖励制度》。通过高职培训、在职进修学习、到生产第一线锻炼和出国工作等多种渠道,不断提高教职工素质和实践能力。遴选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新教师实行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李瑾亮老师指导青年教师


赵仕华老师为学生做操作示范


“金马”中专时期老师编著的书籍


 “金马”中专时期老师获得的荣誉


1992年9月,根据交通部要求学校正式启动“半军事化管理”

加强学生组织纪律和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长学生才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各类活动组织,如:摄影组、合唱团、舞蹈队、服务队、运动队等,广泛开展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科技活动以及书法、美术等第二课堂活动以及全校性大型文体活动。


1995年举办四川省首届中专田径运动会


 1997年9月校庆45周年庆典


在上世纪90年代,学校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不断接受上级教育部门的评估验收,对促进学校加快校园设施建设和内涵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89年路桥专业教育质量接受交通部组织的评估验收开始,学校经历了1993年四川省重点中专和交通部规范化学校评估;1996、1997年道桥专业、汽车专业交通部重点专业点评估,双双获得全国第二名;1999年国家级重点中专评估;2000年申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评估等重大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学校在不同时期发展,进一步团结带领教职员工向新的发展目标迈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3年获得 “省部级重点中专”


1993年获交通部“规范化学校”称号



1999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2000年获四川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04

“金马”高职时期(2001年至今)

2001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四川省交通学校”基础上建立“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省交通厅,从此,学院开启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新发展阶段。根据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院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站在不断推进事业发展高度,科学合理做好校园规划和事业发展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建立适应学院科学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人才培养机制,教学科研硕果累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绩斐然,精准扶贫成效明显,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了“引名企入校园,融专业入社会,育高素质人才”的职教特色,不断推进学院向更高目标迈进。


学院正门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学院党政领导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重要突出位置,把思政工作作为生命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肩负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党建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把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


中共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

成功推选出学院第一届党委集体成员

(从左至右:谢玉树、刘南新、李全文、

魏庆曜、 侯钫、王东平、王永莲、赵建理、李青)


中共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

成功推选出学院第二届党委集体成员

(从左至右:杨鹰、李红、李玉文、李全文、徐林、

王东平、蒋永林、陈斌、彭谦、鞠敬、王永莲、杨鹏辉


2016年,学院作为全国高职院校唯一代表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言
(时任学院党委书记王东平)


时任党委书记王东平向全院师生传达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依托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凝练并实施具有学院特色的思政工作“七彩工程”——坚持1个宗旨、实现2个目标、贯彻3个方针、落实4个责任主体、形成“5位一体”工作格局、打造6支队伍、统筹12大育人途径,实现主体、时间、空间协同,教学、科研、管理、服务联动,学校、家庭、社会共育。2020年,学院获批四川省首批“三全育人”改革试点高校;2021年,学院成为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自主建设试点校。

易班学生工作站


学生事务中心


2013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总结——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年《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9年5月全国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在我院成立,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研究搭建平台;2019年9月10日我院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挖掘各类课程思政元素,研究课程思政中的重点、难点和前瞻性问题,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奖章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两手并举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得到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取得重要突破,坚持理论结合实操教学,为学院培育交通运输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支撑。


学院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前往清华、 北大等知名学府进行深造


一年一度教师技能大赛,

以赛促 教,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大力支持下,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强省战略,立足交通行业,结合专业布局,依托高水平专家、行业领军人才以及大国工匠组建大师(名师)工作室,以此为突破口,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聚焦高技能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省级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6个,分别是陈斌“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杨文浩汽车维修技能大师工作室、紧缺领域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牟廷敏大师工作室)、杨征勋“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刘兴尧汽车维修工技能大师工作室,院级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7个,分别是皮艺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漆艺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蜀绣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郝世强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骆德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技能大师工作室、吴佳晔土木工程检测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粱宏斌物联网应用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


时任省交通运输厅人教处处长、现任学院党委书记冯书明,

学院院长蒋永林为宋西平漆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


技术技艺传承创新平台牟廷敏大师给“匍匐班”学生授课


杨文浩为备战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学生

进行发动机测量量具使用讲解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学院在“双高”建设中,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发展路线,坚持秉承“竞赛育人,技能强国”理念,深入探索“工匠精神培育、技能精英培养”的育人路径。通过整合“政-行-企-校”优势资源,形成常态化的竞赛机制,构建起梯级结构分明的“院赛-省赛-国赛-国际赛”四级梯级竞赛体系。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代表中国出征的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杨文浩勇夺“汽车技术”项目的银牌,实现了中国在这个赛项上奖牌零的突破。

202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四川交职院8名参赛选手汽车工程系学生敬博家获得汽车技术项目金牌;轨道交通工程系学生徐磊、李勇江获得轨道车辆技术项目银牌;艺术与设计系学生杨吉通获得工业设计项目银牌。

2021年学院拓道者车队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上勇夺全国总冠军。


杨文浩勇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 “汽车技术”项目银牌


拓道者车队荣获全国总冠军


学院全面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学院依托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人社厅第三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船员培训中心、汽车品牌培训等平台,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技能等级认定、成人学历提升和认证考试等业务,年职业培训超30000人次、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到款额超2000万,赢得行业、企业及社会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


四川铁投数字交通产业学院成立揭牌仪式


 白玉县驻村工种队员能力提升培训


学院升格为高等职业专科性学院后,提出了教学和科研并重、教学研究与科技研究并重、学习与专研并重的工作方针。以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和团队、产出高水平科技成果、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以重大项目重大成果和重点科研基地为抓手,构筑科技创新平台,科研工作持续跃升。

从2001年至今,学院教师发表论文4000余篇,其中核心近600篇;授权专利3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出版学术专著、编著120多本;获得政府部门颁发的哲社成果奖15项、教育教学成果奖26项,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共计46 项。参编各级工法、标准或规范共计20余项。

学院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校外实训基地199个。

2021年6月29日,川藏公路博物馆在我院正式开馆。川藏公路博物馆是四川省首个以公路为主题的博物馆,是珍藏和保护川藏公路筑路史料的重要场所,更是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的红色基因库。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落户我院


川藏公路博物馆隆重开馆


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柬埔寨、老挝、泰国、新西兰塔、德国、加拿大、孟加拉国等10多个国家、地区开展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并达成多项合作意向。2018年与美国阿肯色大学史密斯堡分校合作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专业专科双文凭项目,获得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于2019年开始正式招生。

学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相关院校及教育机构,就开展合作交流进行多方位的探索与研讨。截止2021年,招收了来自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塔吉克斯坦、孟加拉国、蒙古、印度尼西亚等7个“一带一路”国家在校留学生,累计达到364人。

学院在老挝开办鲁班工坊,开展本土人才培养。2019年,2名对外汉语教师赴老挝万象开展了为期59天的中华文化及汉语培训项目;6名专业教师赴老挝琅南塔省为该省公共工程与运输厅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交通运输相关专业技术的培训。



学院与朗南塔省教育厅签署招收老挝留学生协议


学院首届中美合作班开班典礼


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凝练“三马精神”,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发展具有鲜明交院特色的高品质校园文化。

学院按照教育部提出“充分利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适应新时期高校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校园典礼的形式和内涵,以人为本、贴近学生、增强感染力,在探索“教育内涵、文化意蕴、寓教于情、全员育人”相结合的特色校园典礼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开学第一课


学生表彰大会

在2021年11月19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召开的“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就“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过程当中,把招生和培养全面结合起来,加强校企合作,打通产学对接,不断的加强毕业生和市场需求的契合度”给予充分肯定并点名表扬;我院“牵稳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风筝线”就业工作案例,入选 2021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成为四川省唯一上榜的高职院校;我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人数4536人,就业率达到98.45%,创历史新高。

学院班子成员深入行业,

走进省内公路在建项目调研毕业生需求


学院招生就业处在四川日报招生在线为学生解答







砥砺奋进七十载   阔步迈向新征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源于1952年创办的“四川省成都交通学校”,历经传承演变,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学院先后“四迁校址”“五易校名”,历经普通中专到国家级重点中专再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发展,被誉为四川交通运输建设的“黄埔军校”,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累累岁序,赫赫史册。回眸过去,“成马”初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再忆往昔,“白马”坚守,步履艰辛,奋辑笃行;还看今朝,“金马”腾飞,踔厉奋发,云程发轫;放眼未来,风正帆悬,勇立潮头,行稳致远。峥嵘过去已经载入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续,光明未来尚需奋力开拓。

在70年砥砺前行中,学院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凝炼出“勤俭持校、严谨治学、负重自强、求实奋进、勇创一流”的三马精神“敬德修业、拓道致通”的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教学相长,青胜于蓝”的校风“身体力行,孜孜不倦,学而不厌,勤于钻研”的学风“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风。塑造了交院人独特的意志品质,涵养了交院人特有的气度风范。

岁月鎏金,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定格着一代代交院人成长的轨迹;史海钩沉,一行行泛黄的字迹,记录着历届师生在创业路上经历的风雨;梦想如长风,鼓起船帆,目标如灯塔,引领未来



10.21

每一个交院人的“大日子”

70载春秋

70年风华

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

自强不息的交院人将

永远以改革创新为矢志不渝的追求,

接续奋进历程,努力开创学院美好未来!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生日快乐!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饺子们一定有很多对母校的祝福

我们评论区见!~~




首图设计:陈涛

二维码图设计:曾玉兰、杨心雨

资料:校史编撰项目组

部分图片:饺子融媒影像部

编辑:郭怡、陈蕾、惠小玲、刘乾坤、罗庆、江玥

审核:周凯、郭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