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十年时光荏苒,英德鱼湾从“农民暴动”到实现脱贫致富......

清远发布 清远发布 2021-06-27



2021年4月8日上午10时,英德市东华镇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在濛濛细雨中十分寂静,前几日清明节时附近学校组织师生祭拜先烈的鲜花还放在雕像前,片片花瓣挂着雨滴,似一双双饱含热情的泪眼。


90年前,为了生存与自由,英德各地农村相继发起暴动,有胜利也有牺牲;大半个世纪以来,一代代英德人弘扬革命精神,自强不息,在脱贫致富的征程中书写新的奋斗史。


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


培养革命火源,爆发“鱼湾暴动”


1931年6月下旬,英德境内连降暴雨,山洪暴发,县城北江水位35.12米,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二高水位。乡间房屋大多被毁、财物遗尽,饥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在如此天灾面前,国民党英德当局一筹莫展。夏粮颗粒无收,地主和反动政权仍不减租。赈灾救济工作迟缓无力,省里拨下的救济粮杯水车薪,灾民怨声载道。


当时的北江特委刘裕光、梁展如、彭金华等正在英东地区,他们与鱼湾党组织研究决定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税、开仓赈济斗争。


那个年代中国各地乡村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是地主占有大片土地,不劳而获,不耕而食。地租之重,往往占收获的六成,而辛勤耕作的农民却只得收获的四成。为了号召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自身的解放,全国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开展土地革命,文光乡也相继成立了多个农会。1927年1月初,83个自然村的农会在文光乡鱼湾圩大同社学,召开英德县第九区(鱼湾)农会代表大会,正式成立英德县第一个区农会——英德县第九区(鱼湾)农会。


农民力量的集结、反抗意识的觉醒、使鱼湾有了革命的火源,而1931年的天灾点燃这些火把,引爆了1931年8月28日的“鱼湾暴动”。当天,国民党鱼湾区署完全被农军占领。


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内的“鱼湾暴动”雕塑。


第二天,鱼湾圩附近各乡农民涌向鱼湾圩西头,到大同社学参加庆祝大会,并成立“鱼湾苏维埃政府”。庆祝大会上颁布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土地革命等内容的文告,提出“打倒土豪劣绅”“废除苛捐杂税”“耕者有其田”“开仓分粮”“一切权力归苏维埃政府”等革命口号。同时,成立苏维埃政府领导的两个工农赤卫大队。这也是英德革命斗争史上,首次把人民政权的建立和人民武装的建立联系起来。


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牌匾。


然而同前几次暴动一样,鱼湾苏维埃政府遭到了国民党广东当局的疯狂反扑。1931年8月30日,国民党广东当局派出兵力进剿鱼湾。由于力量悬殊,工农赤卫大队一边抵抗,掩护群众转移,一边撤退,转移到三山和佛冈县观音山一带。


鱼湾暴动队伍虽然失败了,但冲出重围退守三山的暴动队伍,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继续组织发动群众,将革命火种传播到更多的人群、更远的地方去。


革命之火不息,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获新生

鱼湾苏维埃旧址在民国初以前,是整个英德东部象冈司衙门。后变为大同社学,鱼湾暴动队伍撤走后,旧址恢复为学校。因年久失修,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1990年各地兴起修复红色老区的工作,很多参加过革命的老同志向英德县政府反映,希望可以修缮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纪念“鱼湾暴动”这一革命事件。当时的鱼湾镇文化站站长钟小洪接下了这个修缮任务。钟小洪说:“我的父亲钟康曾参加过地方抗日游击队,虽然‘鱼湾暴动’那年他才6岁,但见证过、经历过多次革命的他,一直教导我要尽自己的力量去传承革命精神。”


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内的象冈司衙门。


1990年,在英德县政府的安排下,钟小洪开始筹建鱼湾苏维埃政府陈列馆,修缮旧址时,要按原来的建筑尺寸一笔一笔画图修复,但这不是最难的,他最头疼的是文物的收集。时间久远,很多文物早已不知去向,“特别是一些小物件,比如当年的‘广东全省农民协会会员证’,小小一张容易遗失,还有的被小孩拿了换糖吃。想找到一张实在是难。”钟小洪只能多次下乡慢慢去找,暑假时他还会带上儿子钟华为一起,教他去认识、辨别文物,这些在年幼的钟华为心里播下了一颗守护的种子。


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展品。


2013年开馆之时,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已经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主体以砖木结构组成合院式建筑为主,建筑面积996平方米,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前后有两栋楼房,为砖瓦木古祠堂式结构,每一栋均是四门归厅,栋梁门楣仍保存有少量人物画和山水画。从红色的木门进入,便见一个小小的院落,左侧是陈列室,各个展厅里摆满了钟小洪四处收集来的革命老物件:长长的鸟枪、长矛、大刀、破旧的军帽......


一张小小四方形的“广东全省农民协会会员证”也躺在展览柜里,虽有破损,但上面画着的那把犁头却依旧清晰,不仅令参观者想起当年农会提出的宗旨:犁头起来革命,犁尽一切奸雄,犁转社会残风,犁成世界大同。


钟小洪指着这些物件感慨地说到:“只有亲眼看到这些物件才知道当年革命多么不容易,农民们拿着长矛、大刀这些落后的工具跟反动势力的长枪短炮斗争,这样的情况下能获胜真是太不容易了,我希望每个来参观的年轻人都能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也要有勇气和革命前辈们一样勇于奋斗。”


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内的还原场景。


2018年,钟小洪退休。同年,钟华为从华侨茶厂转调东华镇文化站工作,从父亲手里接过守护鱼湾苏维埃旧址的工作。此时的守护重点从修复变为了推广。钟华为开始通过拍摄苏维埃旧址纪录片等多种新形式让更多人知道这里。


钟华为与父亲钟小洪,钟华为说自己和父亲都是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的“守护人”。


“你好,我是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第二代守护人钟华为。”对于来参观的人,钟华为总是这样介绍自己。在他看来,这种守护的精神一直在自己家传承。现在,他有时会带着才4岁的龙凤胎儿女来展馆,他一边拿出手机里孩子们的照片给记者看,一边欣慰地说:“你别看他们小,他们会跟着我一起打扫展馆,看见来参观的小朋友还会提醒人家不能在这里乱扔垃圾。”


接棒奋斗之火,续写“鱼湾暴动”新篇章

如今,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已成为清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英德市廉政教育基地及党性教育基地,每年“七一”“国庆”等重大节庆日,英德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均组织党员干部到此接受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据统计,自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超6000人次开展教育学习活动,成为英德及周边县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反腐倡廉传统教育基地。


鱼湾苏维埃政府旧址展厅一角。


大家一边学习一边传承、实践。90年前,英德农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举起生产工具向反动势力发起斗争,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过去的90年间,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不曾改变,一批又一批中共党员继续奋战在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路上。


2004年,鱼湾撤镇,跟原大镇、黄陂、英华一起合并为东华镇。东华镇是英德市最大的乡镇之一,总面积538.4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写下了更多奋斗的故事。


为了让鱼湾更好的实现脱贫致富,2019年初,鱼湾村第一书记高建辉决定开办夜校,他说:“人的思想转变是非常关键的。有了志气,将来的收入、稳定的脱贫、高质量的生活,一切都有了。”



贫困户阿部是高建辉主要鼓励的对象之一。因为学历不高又没有什么工作经验,阿部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些什么。经过高建辉的多次劝导,阿部下定决心参加了鱼湾夜校的学历培训,白天早起干活,晚上赶到村委上课。2019年10月,他成功被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录取,成了一名大学生。


被学校录取后,阿部脸上有了笑容:“现在起码有一个目标,不像以前那么迷茫,我可以通过这些知识去谋生,不要搞得好像一直都是贫困户,那就不太好了。”


2020年年初,鱼湾的扶贫产业香菇销量受疫情影响下降,高建辉找到了阿部帮忙。此时的阿部经过大学一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一些销售技巧,经营着自己的抖音号。通过直播,他努力把家乡的特产介绍给更多的人。


像阿部一样从鱼湾夜校走出去的人还有很多,目前,鱼湾村累计有700多位村民参加了鱼湾夜校的技能培训,有30名村民获得了大专学历,还有近20人取得了育婴师、电工等技能证书。


除了提高大家的技能外,村里的产业发展也开启了“加速度”,菇厂、茶园等产业先后发展起来,并继续向扩大产业的路子发展。


东华镇作为清远华侨工业园(英德高新区)主阵地,各类工业企业快速发展。同时,特色生态农业和以茶文化、侨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也发展迅速。全镇市级以上农头企业5家,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形成了一批如光伏、双寨种鸡场、塘下草菇、雅堂大米、东水肉鸽、“八百秀才”红茶等名特优新产品,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元。


英德东华镇一角。


春雨依旧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远处青山如黛,稻田里秧苗似绿浪正鼓着劲往上长。告别之际,钟华为说:“今年下半年打算将苏维埃旧址再修缮一下,让我们收集的一些大物件也可以放进来,到时候欢迎你们再来参观呀。”




清远发布编辑部
来源:清远日报

采写:蔡硕 通讯员 黄梓良

摄制:江元威 田芳

配音:黄然
编辑:肖阳
校对:郭晓琼
编审:樊沃夫 田芳

更多消息(点击下方标题)


1.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要这样建!一图读懂

2.威水!清远这位校长、这一集体获全国表彰

3.开门红!清远晒出一季度“亮眼数据”

4.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点名清远!广清永列入省重大项目工程

5.全省第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