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远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真的变了!

清远发布 2023-05-18


今天(9月21日)南方日报要闻版用一整版讲述清远一个乡村巨变的故事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山谷时

位于清远英德的连樟村

开始热闹起来


村民陆奕和从山上采摘完麻竹笋

扶贫车间里,机器已经咔咔作响

女工李彩均清点今天需要完成的任务

创业者陆秀媚准备迎接第一波游客

……


这是一个小山村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的开始,也是这群山乡人追求幸福生活身影被定格的一瞬。



村口红旗下的巨石上,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来时留下的记挂:“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


4年来,村里2400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一心一念谋好发展、力争上游,努力把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哪里顾得上休息,上市季,咱都忙着哩”


晨曦下的连樟村薄雾缭绕。


连樟村位于连江和北江交汇地带的一处山沟里,多山的地形使得这里不适合发展大规模种植业,村民们想要脱贫致富,只能往山上发展。上世纪90年代,连樟村种了6000多亩砂糖橘,发展势头一度看好。但不久,被称为“柑橘癌症”的黄龙病肆虐,砂糖橘整片绝收。


由于长期处于贫困之中,不少青年选择外出务工发展。




山多地少,该发展什么产业?当新一届村委和扶贫工作队接手连樟村的工作时,大家商议后一致认为:不能再走“靠天吃饭”的老路了,得走出一条现代农业的新路子出来。


依托有限的土地资源,连樟村探索“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政策及交通路网的带动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玩具加工厂、麻竹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等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使有劳力的贫困户家庭成员既得到分红收入,又可在基地学到种植技术,还能得到务工收入。




9月中旬,虽然一年里最热的辰光已过,但连樟村头顶的太阳依旧火辣。


 “哪里顾得上休息,现在正是上市的季节,咱们都忙着哩。”午后,连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前往村里的省级农业产业园,照看村内瓜果。


英德市连樟村省级农业产业园经理何为在村内的大棚里收获成熟的葡萄。


香印青色提葡萄是产业园今年最新引进的品种。产业园负责人何为介绍,这款葡萄由山东引进而来,是一种甜度高、个头大的高端水果。“原本连樟村种植的作物比较单一,我们建设一个产业园,能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让村民知道现代产业园是怎样运作,还能提供技能培训。”何为说,目前产业园年产优质草莓、西甜瓜等优质果蔬30万斤,通过种苗供应、订单收购、土地合作、入园打工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户增收,为农民提供了致富新点子。


在连樟村的村委会旁,坐落着一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工厂,这是连樟村委会与佳美达玩具公司合作建成的扶贫车间,一件件玩具被组装好贴上标签,由这个小山村的扶贫车间运往全国各地。


2018年10月23日下午,当时正在扶贫车间工作的李彩均和同事们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扶贫车间里与工人们亲切握手、交谈。对他的话,李彩均至今记忆犹新。


每天早上7时,村民李彩均都会在看好家门口的玉米地后,前往车间里上班。家里距离厂房大约1公里,骑上电动车只消几分钟就能到达。


连樟村村民李彩均在村里的玩具厂前。


这样一份在家门口的工作,是李彩均过去在田间地头劳作时不敢想象的,“在村里一个月能挣到2500元,收入比以前耕田多了好几倍。”


如今运营超过5年,这个不大的生产车间高峰期可以雇佣村里劳动力超过100人,承载着连樟村民“离土不离村”的质朴致富梦。


 “收成好的时节,一个月下来就有上万元收入”


9月,粤北山区的早晨有些寒凉,天色刚泛起鱼肚白,村民陆奕和就已经收拾好工具出门,去竹林里采摘麻竹笋了。


麻竹笋是连樟村的特产。在粤北当地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下生长的竹笋,不仅个头大,味道也别有一种鲜甜。在麻竹笋收获的季节里,家家户户都会上山采笋。


陆奕和自家也有近60亩的竹林,其中大部分是自己通过财政贴息贷款承包下来的。“收成好的时节,一天可以收获300斤的麻竹笋,一个月下来就有上万元的收入!”


一直以来,当地村民都以种植麻竹笋作为主要创收来源,但直接采摘的竹笋没有经过深度加工,利润十分微薄,并且受制于季节影响,产量很不稳定。


如今,在离村口不远的公路边,建起了麻竹笋现代加工中心,这里以保底价格收购村民的鲜笋。


竹笋的销路解决了,陆奕和也换掉了过去上山用的摩托车,购置了一辆三轮车用于装笋。下山的路虽然颠簸,但车上沉甸甸的全是美好新生活的希望。


俯瞰连樟村村景。


陆奕和的家离村委会不到100米,位于一排整洁美观的红砖小楼中间。屋子正门前,摆着他精心培育的几盆花草。平日里,除了在村里上班和在山上挖竹笋外,陆奕和最喜欢坐在屋子门口抽着烟,看着花,偶尔和路过的邻居们聊聊天。


闲适的日子在几年前还不敢想。当年,陆奕和家中六口人,但只有他一个劳动力,3个孩子在读书,妻子患精神病且严重残疾,父亲年老。一家六口蜗居在土胚房里,家徒四壁,柴米油盐只能靠陆奕和打零工来挣,最困难的时候,一家人一个月吃不上一顿肉。那时的陆奕和终日沉默不语,生活看不到希望,脸上见不着笑容。


2016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不久,陆奕和主动咨询有关扶贫政策。凡是镇村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或技术讲座,他都主动参加。2017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陆奕和一家告别了居住30多年的泥砖旧屋,住上崭新的楼房。“搬进新家的那天起,才真正觉得自己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了。”他说。


2018年10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连樟村,到访当时还是贫困户的陆奕和家。


听说总书记来村里了,陆奕和激动地在家门口的巷道迎接,看见总书记在一栋老瓦房前停了下来,轻轻抚摸着墙面。“当时总书记给我的感觉是很亲切,对农村的感情很深。”陆奕和回忆。


 “总书记走进家里坐下后,拉着我的手聊家常,问我房子什么时候盖起来?家庭收入怎么样?还问我小女儿陆伟霞,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听到她说想当一名老师。总书记还鼓励她努力学习上进,实现走出大山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直到今天,陆奕和想起那天的经历仍然心绪激荡。也正是那天起,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凭借自己努力,化解生活困难,远离贫困,过上好日子。


连樟村村民陆奕和。


脱贫后,陆奕和除了自己经营竹山和蔬菜大棚,还在村里的乡村振兴学院担任安保,日子越过越舒坦。


更让陆奕和欣慰的是,自己的三个子女都长大了:大女儿大专毕业后,在当地连江口镇的政府部门工作;连最小的儿子也已经考上大学,被韶关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而总书记的教导也在小女儿陆伟霞心中生根发芽,她就读了一所师范学院,向着心中的梦想不懈努力。


如今,贫困的乌云从这个家庭散尽,陆奕和的脸上时常露出笑容。在他的家中,两幅照片他一直不舍得从墙壁上摘下:一张是陆奕和站在巷口,带着热情的笑容迎接习近平总书记;另一张是总书记坐在陆奕和家客厅的沙发上,握着陆奕和的手与他闲话家常。


“啥是小康?我们家就是”


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连樟村依然忙碌。


清晨,陆飞红早早来到村委会,开始筹备一天的行程。第一站,就是和村委会成员前往71岁的老人陆国荣家中慰问。


连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飞红。


“还是这几年的日子好!啥是小康?我们家就是。”陆国荣高兴地说,随着近年来村里集体经济不断发展,自家的小日子也越来越好,几个孩子均已成家,有孩子在城镇工作谋发展,有孩子留村内工作能顾家。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陆飞红说,依然难忘总书记见到他时的叮咛。他回忆说:“见到总书记,我作为退役军人向他敬了个军礼,总书记和蔼地鼓励我,从保家卫国的战场到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战场,基层干部要一任接着一任抓,一仗接着一仗打,一代接着一代干。”


群众的小事,就是村里的大事。在连樟,有一张“民生微实事”清单,村委会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村委党员开展订单式、组团式、上门式认领完成“微服务”。如今这张清单已列出200余项,解决了群众微小实事169件,帮助17户村民贷款107万元发展生产。


 “支部的凝聚力就是从服务群众,服务大家做起。”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陆国勇说,这些年,村委把村居环境、道路建设这一件件小事一件件落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实事办得好,人才回得来。




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真的变了。


如今,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不足4000元,提高到2万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也突破165万元大关,相较于2016年仅2000元的集体收入增长近825倍,并破天荒进行首次分红。


经过改造后,连樟村村貌焕然一新。


曾经污浊肮脏的小溪,通过整治变得清澈见底,溪边碧道环绕、杨柳依依,溪中建起的过水汀步成为网红打卡点;曾经杂乱无序的农田,通过土地整合、统一规划,变成绿油油的水稻田;玩具加工厂、农业示范园等产业如繁星散落……


改变催生希望,越来越多离乡的青年选择踏上返乡之路。“这几年连樟村真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30岁的陆文泽是村两委干部,曾在广州从事销售、司机等工作。2018年底决定回家发展,如今盖了新房、买了车、成了家,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过去村里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谋生,现在村里已有30%的90后回村创业。”陆飞红相信,随着村子一天天变好,会有更多的青年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共同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发光发热。


曾经离乡的陆秀媚于2018年返回村中创业,经营土特产甜酒和茶叶,在她的经营之下,村史馆“连樟客厅”茶香渐浓,脸上总是挂满笑意,“生活像茶,苦后知甜”成为她的口头禅。


晨雾散去,阳光洒在刻有“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的巨石上。凝望着这千钧嘱托,陆飞红动情地说,“感恩总书记来连樟村,我们一定会团结乡亲们继续打好乡村振兴这场仗,早日实现共同富裕,请总书记放心。”


清远发布编辑部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陈晓茵
校对:周璐
编审:周东辉
编委:钟志宏

生态清远


点击图片,可以欣赏更多清远生态图→

2022年9月21日,游客在连南万山朝王观景台游玩。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胡华夏 摄

更多消息(点击下方标题)


1.清远疾控提醒:近期从新疆、西藏、贵州来(返)清人员,请做好居家健康监测!

2.“世界上最神秘的鸟”为何栖息清远?新华社的报道有答案

3.清远两条拟新建高速正争取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

4.关乎你我!2023年度清远市十件民生实事开始征集→

5.这就是清远!一座“好吃”“好看”“好玩”的城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