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舆情进入百亿级传播阶段,青春话语崛起 | 清博舆情8月月报

2016-09-24 清博研究院 清博舆情


8月舆论场整体呈现为“大热点+小事件”的发展模式,三大全国性热点吸引了网民的绝大部分注意力,其间掺杂了部分地方性事件,舆论周期相对较短。


主题一:全国性热点
奥运会

8月6日,里约奥运会正式拉开帷幕,引发网上热烈反响。截至8月25日,有关里约奥运会的信息共计1377多万条,其中仅境内网站新闻就达93万篇,微博1239万条,微信文章近13万篇,新浪微博#2016里约奥运会#阅读量达10.3亿,讨论量达25万。整个8月,奥运话题始终高热。

 

奥运会期间,中国国旗图案在多次颁奖仪式中出错,孙杨被对手污蔑“嗑药”,陈欣怡药检阳性,孙一文、范忆琳、吕斌等多位中国运动员遭遇裁判“暗伤”,闭幕式短片回顾不见中国……奥运赛场上的争端引得国内舆论一片哗然。


王宝强离婚

8月14日0时21分,演员@王宝强 在微博平台发布“离婚声明”,称马蓉与其经纪人宋喆发生婚外不正当关系,瞬间引爆舆论场。而后在马蓉回应、宋喆离婚等后续发展的助推,以及部分网民道德绑架、无端造谣的不当行为下,舆情热度居高不下,长尾持续,话题#王宝强离了婚#阅读量高达112.1亿,讨论326.9万。舆情进入百亿级传播阶段。


电信诈骗

8月末,徐玉玉学费被骗致死引发全民关注电信诈骗,媒体警方全面起底地下产业链。24日,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9900元学费被骗光,心脏骤停离世;26日,新闻报道山东理工大学的小刘被骗2000元,承受不住压力不幸离世;28日,徐玉玉案6名嫌疑人全部落网;29日,云南贫困户被骗29700元;30日,清华大学一教师遭遇电信诈骗,被骗1760万元。


主题二:地方性事件
空中巴士

8月1日,@秦皇岛微生活 报道了“巴铁在北戴河试跑成功”的消息。2日,陆续有媒体报道了此事,3日上午8时47分,@人民日报 配发图文信息,详细介绍了“空中巴士”——巴铁1号试验车,后引发轰动,相关图文信息获得转发数42128条,评论数33468条,点赞数近8万。之后,巴铁遭遇了多方质疑被称为“下一个e租宝”,遭遇舆论炮轰。


高考志愿被篡改

8月1日,网传青岛胶州一中的常升因被室友篡改高考志愿,致高考落榜。事发后,郭父还让常升一家写“谅解书”引发热议。警方介入调查后,郭某某被依法批捕。6日,陕西师范大学在官微表示已向常升同学寄出录取通知书。

患癌女教师

8月20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法院判决开除决定无效,学校未履行一事引发关注。随后,校方与刘伶利家属达成和解,除已经补发的工资和丧葬抚恤金外,还将补偿50万元。在网民及媒体的深挖下,院长陈玲身份、造假学历、山寨荣誉,学校开除生病教师,拖欠教师工资等负面消息在网络扩散迅速。

舆情点评

民族自尊心再掀爱国热潮,体育精神凝聚统一舆论立场。奥运会期间,国内民众面对赛事争议表现出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网民从运动员个人品质、体育精神、国家荣誉等层面提出质疑和谴责,同时与中国选手有类似经历的俄罗斯代表队得到了不少国内民众的同情和支持。各方观点立场空前一致,再次在网络上掀起一股爱国热潮。此外,网民调侃和再诠释乒乓天团的表现,彰显了对国球骨子里的自豪感,女排王者归来则唤醒了国人的热血和情感,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再次振奋人心。


新生代话语力量崛起,真实个性将是舆论场主流风格。傅园慧等人的走红与中国舆论场年轻一代话语权的崛起不无关系。新生代成为网络族群活跃的主角,他们厌烦死板、套路、场面话,取而代之的是追求个性解放和真性情的流露。个性鲜明的体育明星与年轻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也更容易受到舆论场的欢迎。可以预见,随着年轻血液不断向舆论场输入,新生代话语力量将决定舆论话语的主体风格,而真实个性将作为基调。


网络暴力模糊道德底线,群情激愤践踏法律边界。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空间逐渐缩小甚至消失。热点事件一旦爆发,当事人信息不保,账号被扒甚至惨遭“人肉”,不管是美好的还是丑陋的,统统曝露在“阳光”下,个人隐私无处遁形。人数最多的舆论参与就是“骂”,导致谣言滋生,真相被掩盖。一些网民甚至出现情绪失控,产生极端行为,如搜索马蓉和宋喆住址,还呼吁网民一起堵人并采取暴力手段惩治两人。通过网络泄漏他们私密信息,不仅威胁当事人人身安全,更是挑战法律权威和道德底线。


弱势标签触发共情心理,群体代入造就“不沉默的大多数”。学生、病人,都是社会上公认的弱势群体,在徐玉玉和刘伶俐事件中,涉事主体都来自贫困家庭,且最后都造成相关人员死亡,事件性质较为恶劣,涉及学生群体,弱者形象,易获得网络舆论同情。此外,部分舆论将此多方关联,有网民将患癌女教师被开除类比怀孕女职工被辞退,大学生被骗光学费,类比为公众普遍收到过推销和诈骗电话,因此,一人受害、众人代入、一致发声,舆论场出现了“不沉默的大多数”后,舆情逐步爆发。


突发事件成为试水石,“反破窗效应”下社会负面现象易被起底。破窗效应是指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若被放任存在,便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反破窗效应”则是,当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因个体被揭发后,舆论支持或妥善处理会引导类似经历的受害者勇于出面自爆、媒体以此为切入点揭发类似社会现象,最终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倒逼有关部门进行整治优化。


徐玉玉事件后接连曝出多名大学生学费被骗;患癌女教师刘伶俐使博文学院拖欠工资、开除生病老师的惯性作法得到揭露;继常升被篡改高考志愿后,媒体不断报道类似案例……这种突发事件引发一连串类似事件报道的现象就是“反破窗效应”。而最初的突发事件则是对舆论场的试水石,如果舆论对受害者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同情和认可,那么就没有“反破窗效应”发挥效用的条件。




----------我发广告我骄傲----------


更多精彩,请关注!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免费试用清博舆情系统。


-[THE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