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想象】第6篇:众说纷纭话“复制”
作者:社会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熊春妹
【设计的想象】第四篇,SRI和大家一起探讨了公益项目的“复制性”这个话题,之后我们收到很多读者反馈,借助这个契机,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公益领域是如何理解或定义“可复制性”的,于是,本篇我们邀请来自基金会、企业、高校、NGO的几位朋友围网共话。
先看看高校社会领域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怎么说:
两位老师都认为复制性是个复杂的议题,要谈公益项目的可复制性,首先要厘清公益项目是什么及其类型,不同类型的公益项目在考虑复制性上应有不同态度和策略。陶传进老师另外为我们撰文《一个好的公益项目是怎样产生的?》(请见与本期同时推送的第二篇文章)。再来看看公益领域的实践者怎么看:
尽管公益实践者们对是否把“复制性”作为项目设计的重要指标有不同见解,但多数认为要复制的是项目模式或理念,面对现实情景,需要因地制宜,做出合理调整。再来看看基金会的官员是怎么说:
从以上三位的阐述中我们发现,基金会项目官员更倾向提问题,他们在考虑“复制性”时,无论对自身还是实践机构都提出了挑战,以此来激发我们想得更深,走得更远一些。
你可能支持某人的观点,也可能持保留意见,但重要的在于当你自身的工作涉及到项目层面的复制或者推广的工作时,目的是什么?是否清楚要做什么?希望这期对于复制性的不同角度的阐述能帮助您的思考。
(欢迎在注明作者和出处的前提下转载或引用)
DMEL之【设计的想象】专栏介绍:进入公益行业的人,大都怀着一份使命和责任感,希望通过项目行动来推动社会改变。设计是项目开始最重要的一步,直接影响项目效果的实现。而我们对设计的“想象”,是对真实世界的观察,对生活冷暖的感知,对问题成因的思辨,及对变革理论的构建。为此,我们邀请您一同学习,探讨设计的想象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