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进入阿拉善左旗从事荒漠化防治和社区综合治理工作,之后辗转到河北、云南推动价值链减贫、生态社区营造,一些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社区长期依靠外部资源和本地少数几个带头人,这到底是出路还是不归路?与此同时,青年人以一种消耗自身的姿态投入社会运动,这到底是出路还是不归路?
2017年年底,经由SRI在昆明设立分支机构的机缘,我们举家从北京迁徙,落脚在昆明市郊的大墨雨村。此后陆续有不同职业背景,来自不同地域的新村民来此定居。这里不是乌托邦,是我们为自己建造的家,链接传承了将近600年的彝族村庄和能够落地的可持续生活模式。
照片说明:种豆得豆,摘了就吃。
从未有一人或者一个机构对外招募过新村民,但这群原本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因为共同的理想,因为奇妙的因缘,齐聚于此。缓慢而活跃地,活成各自想要的模样。
照片说明:每月一次的新村民聚会。
一行禅师提倡青年人以慈悲的心态投身社会运动,但与此同时,也应以慈悲的心态照顾好自己。在大墨雨村,会有与可持续生活、自然教育、自我成长、社会性别相关的工作坊和体验活动。这个月的月底,就有食物森林设计、女性自我成长两场工作坊举办。十位新村民还发起了“竹林拾呆”协作者共学小组,一起学习和切磋协作技能(大墨雨是彝族话中竹林的意思)。
当我能够以平和且积极,不消耗自身的身心状态投入社会工作,那么现在可能是一个合适的时机,去探索心中一直以来的疑问: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应否是本村人才的培养?
这是SRI发起“墨雨村学”的初衷,在大墨雨村,实验与本地场景、环境、文化传承相结合的共学社区。而所谓共学,有以下三层含义:
社区中儿童、妇女、青年人等打破固有界限,共同学习;
社区内、外人员的共同学习,欢迎外部智力加入;
打破大脑单一学习,强调身体、心、手等感知途径的重要性。
所谓“村学”,我们赋予它的期待是一所隐藏在村庄中的“学校”。它没有围墙,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以一个多功能、可根据需求而“变形”的自然建筑空间为中心,以能够提供学习内容的新老村民的家/工作室为教室。
照片说明:在新村民的家里学习植物种植。
我们亦希望墨雨村学能够以一种缓慢又活跃的节奏行进。比如,它的实现过程,是由那些潜在的学习者们共同完成的。从最早的建筑设计、土地平整、夯土、砌墙,到后期的物品采买、课程设计、分享者邀请,各个环节都应有充分的参与。因此,我们期望用三年的时间,一边寻找潜在的学习者,一边募款,来完成墨雨村学的营建。
我们希望能够陆续找到100名SRI之友,每月捐赠100元,连续捐赠36个月。
自捐赠日起至终身,您将可以:
照片说明:橙色点即为“白手起家”之处,下为大墨雨水库。
照片说明:大墨雨水库实景图
自捐赠日起至48个月,您还将能够:
近期将要举办的工作坊包括:
食物森林设计(http://mp.weixin.qq.com/s/MuzyTQCVo5d0RbopEcXLNA)
女性自我成长工作坊(http://mp.weixin.qq.com/s/GueghzQI-dJQHxARd0CKug)
之后还将会有木工营、自然教育、可持续生活方式体验、火把节体验、环保与文化市集等活动。
我们在大墨雨期待您的到来。如何加入SRI之友,请扫码联系小S。
延展阅读:
这是一所学校,还是一座村庄(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