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三集)

2017-08-03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12adb9j8&width=500&height=375&auto=0

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三集)  2012/1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05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六十五页,从倒数第二行看起:

  「故下文中庄严清净平等觉,即是佛所教化之妙行。一句阿弥陀,以之庄严自心,清净自心,是即依教修行也。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圆显本具之平等觉,是以行显理也。」经题后面这一段,庄严清净平等觉,这一段是教我们修行的纲宗,念老在此地说的妙行。妙行就是这一句佛号,这一句阿弥陀佛,真正听懂、听明白了,依教修行,没有一个不能成就。往生极乐世界,没有说一定要出家,在家修行往生,上辈上生的都有,你就看出这个法门的究竟方便。

  近代印光大师不收出家弟子,什么原因?出家是代表佛陀,是一桩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出家,戒律、清规都不能够遵守,经教不能够明了通达,多半不能往生。不但不能往生,就是因为他破坏佛教形象,这叫破和合僧,这叫灭佛法,果报都在无间地狱。为什么要取得这么个形相?这个形相是个假相,在家修就好了,何必要出家?我学佛的时候就没有出家这个念头,出家是老师教我的,章嘉大师。因为我在台湾是一个人,没有家属,一个人到台湾的,所以没有牵累。章嘉大师劝我出家,主要的是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我是因为这种状况才出家的,深深感到世尊一生教学。现在出家人没有这么做法。我总在想,一生当中能够有个小小的僧团。僧团是五比丘,五个出家人组成一个僧团,修六和敬。这是一生的愿望,找不到。两个人都做不到六和敬,为什么?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看法,和不起来。真正修六和敬,是什么都能放下,什么都不计较,这种人到哪里去找?尤其走这条路非常艰苦,初学的时候没有人供养,佛在世是托钵乞食的制度,今天乞食不许可,警察会取缔你,他不准你做,佛世那个时候可以。所以它有一定的困难在。

  学习经教要相当长的时间。学习经教的基础,就是条件,第一个是德行,第二个是记性好,第三个是理解好。要有这三个基本条件,你才能学讲经;没有这三个条件,学不会。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在台中开了个经学班,培养讲经弘法人才。这个班办了两年,采取私塾教学法,一个星期上一堂课,这一堂课是三个小时,有男众、有女众,全是在家居士,我是在家跟他学的。这个班不收出家人,为什么?没有出家的法师,李老师是在家居士。居士出来讲经,男女都上台,都能讲,学了就要上台练习,不上台,他不收。这个故事我过去跟诸位讲过好几次。同班的学生二十多个人,程度非常不整齐。年龄有二十几岁到六十岁的;程度,一半小学程度、初中程度,高中只有一、二个,大学没毕业,念到大学二年级,没毕业,一个。老师有这个能力教,教出来之后上台去讲,也欢迎外面人来听,还有相当的成就。

  采取中国传统私塾的教学法,个别教学。教出来之后,这批学生他们在台湾,南面是鹿港,北面是新竹,差不多是半个台湾大,这么大的地区有十七个叫布教所,台中佛教莲社的布教所,这些布教所就是我们这批学生轮流去讲经的场所。除了听经之外,这个地区,在莲社皈依的同学在那边一起念佛。所以净宗那个时候在台中很兴旺,台湾中部这个地区莲友很多。我认识李老师,李老师在那里已经做了十年,台中莲社莲友有二十万人。我在那里住了十年,学了十年,我离开的时候,台中莲社莲友五十万人。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不多。所以老师常说,一万个人当中,大概只有三、五个往生。也不错了,一万人当中三、五个,十万人就有三、五十个,五十万人,相当可观。这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是个好的模范,要真干,不真干不行,确确实实是无量功德。

李老师的净土法门是跟印光大师学的,因此莲社里面的规矩、修行的方法,都是遵照印光大师的指示、开导。祖师不在了,往生了,《文钞》在,《文钞》就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依据。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依止《文钞》,常常读诵。今天真正想学佛,真正想往生、能有成就,说老实话,依《印光大师文钞》决定成就。出家不出家不重要,在家修行比出家还要方便,这末法时期,这是诸位一定要知道的。但是居士道场,一定要有一个出家人领导李老师的道场有出家人做导师,导师其实他很少来,一年难得来个一、二次,主要是李老师。有很多同学要皈依,李老师代表导师传授皈依,皈依证是导师发的。这真正找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和尚,请他做名义上的领导,实际是皈依的老师,所以皈依师是李老师介绍的。居士道场有居士道场如法的规矩,这些我们相信是关於佛教会主管的,台湾有台湾的佛教会,国内有国内的佛教协会,都是归他们管的。道场的建立,一定要佛教会批准,这才如法;佛教会不批准,这非法机构,我相信政府会干涉的。所以修行,净宗修行是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如果让我们的心不清净,让我们的心不平,那你完全做错了,这种修法果报在三途,多半都在地狱。这不是小事,这是大事。所以同学们都要认真学习,要明了事实真相。

  《无量寿经》一定要认真学习。这部经在早年我讲过十遍,就是这个本子,夏老的会集本,但是没有依照黄念老的注解,念老的注解是以后才遇到的。这个注解,我这次讲是第三遍。年岁大了,只有一个心愿,求往生净土。所以万缘放下,一切经论统统放下,都不讲了,一切活动我也不参加了。每天,跟著我旁边的人都知道,我每天读经就是读这部注解,一遍一遍的读。每天我读经四个小时,讲经四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念佛。我学了这么多年,我明白、我清楚,我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正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决定摄受,临命终时决定来接引,不会有差错的。所以除了念阿弥陀佛之外,我什么都放下了。

  我这一生没有福报,所以没有建道场,也不敢收出家徒弟。印光大师都不敢,我怎么敢?有人说有一些悟字辈是你剃度的,这个是时势不同,你不需要打听这些事情,这个与你不相干,打听多了对你没好处。希望你认真,万缘放下,好好念佛,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这些东西知道了,对你念佛往生有障碍。偶尔我也会提到,我不想再扰乱大家,外面的流言随它去,同学们听了,念阿弥陀佛就好,不要去批评,也不必去附和,各人修各人的,各人因果各人承当。一定要自己心清净,再向上提升,平等,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念佛可以明心见性。参禅能见性,念佛也能见性,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年岁大了,在这个世间还能住几年?有些有心人想糟蹋我的,我都喜欢,毁谤好,障碍好,陷害我也好,我反正要走了,什么都好。我没有怨恨,我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只有阿弥陀佛。这些事情放在心上会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这些事情是一笔勾消。我都赞叹你,为什么?你替我消业障。顺境没有贪恋、没有欢喜心,逆境没有怨恨、没有报复,这个世间全是假的。如果还会受影响,我六十年学佛叫白学了。学佛有什么好处?告诉大家,好处就是不受外面环境影响了,这是真实的利益,永远保持清净平等觉,我天天在清净平等觉的道路上行走。

  「一句阿弥陀佛」,庄严自心,清净自心。清净是什么?把心里面的烦恼、习气、业障清洗得干干净净,就用这句佛号,这就叫依教修行。「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方便是其他的方法加进去,不需要,加其他的方法,没有这一法这么单纯。譬如说,念佛要不要参一点禅?不需要。要不要加一点咒语?也不需要。这一句佛号里头就是上上禅,就是深密之咒,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你说这个多方便。「圆显本具之平等觉」,平等觉是开悟了。如果说平等心,那是得定了,念佛三昧,没有开悟,加上个觉字是开悟了。这是「以行显理」,修行,显理就是证果,不思议的心性你证得,这个功德真的是无量无边。

  「又得往生者,悟无生忍,从体起用,复以此平等妙法,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同证大觉,复是从行显理也。」往生,证无生忍,这个是《无量寿经》上讲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人人都得三种忍,三种忍第三种就是无生法忍。大乘教里常说,无生法忍是七地证得的,这位次高了。七地菩萨证得的是下品,八地是中品,九地是上品,真正明白一切法不生。不生当然就不灭,这是诸法实相。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一切法不生不灭,再往上去,寂灭忍,如来所证的。十地菩萨下品寂灭忍,等觉是中品,妙觉是上品,再没有更高的了。这是说明往生的人,一生能证得究竟圆满。证得之后,「从体起用」,起什么用?教化众生。在这个境界里头,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跟你有缘的,你全都知道。现在我们不知道,过去生中的都忘掉了,可是到极乐世界一得无生法忍,全知道了,过去无量劫生生世世统统清楚、统统看到。跟你有缘,这个缘有善缘、有恶缘,不论是善缘、恶缘都叫有缘,你都会发心帮助他。这个时候什么?平等心现前。没有现前,总是善缘的喜欢,恶缘的讨厌,有分别、有执著,这是人之常情。可是菩萨不然,菩萨把这些情缘都断掉,只要是有缘,没有不欢喜。有缘是什么?有缘他就会接近你,你说话他就会听,你就有能力帮助他,劝他修学这个法门。如果缘成熟,那就太好教了,他决定成就。缘没有成熟,那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帮助他增长,一个是帮助他提升、帮他种种子。换句话说,对一切众生一个都不舍。「平等普度一切众生往生净土」,生净土决定成大觉,大觉是如来,是佛果。「复是从行显理」,从普度众生菩萨行当中见到自性,理是自性,明心见性,见到性。这个见性愈来愈殊胜,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朗,一直到究竟妙觉果位。

  底下这一段,「若以经题配三大」,这大乘经上说的,一切法都有三大,体、相、用这三大,我们这个经题也不例外。「则无量寿是体大」,无量寿是自性,自性无量德能,寿是第一德。无量的德能、无量的相好,如果没有寿命,全落空了,所以寿命是第一。世间法寿命第一,出世间法也是把寿命放在第一。说无量寿,自性里面无量无边的德能全都说到了,一个也不漏。「庄严清净是相大,平等觉是用大。」平等觉,对自己是跟一切诸佛如来平等,这是自受用;他受用是帮助一切众生,用这个法门,愿一切众生平等成佛,往生就是成佛。这平等觉就是用大。

  「依《汉译》,无量清净平等觉即阿弥陀佛义」,无量清净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更可以本经题配三觉」,前面是三大:体、相、用,三觉是自觉、觉他、觉满。「无量寿佛是我本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以庄严自心,是名始觉。」开始觉悟了,发愿求生,一向专念,这个人觉悟了,这个人回头了。「始觉合本觉」,这个心愿持名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心心相印,「直趋究竟觉,即题中清净平等觉也。」经题含义深广无际。「又可解为平等觉是我本觉。起心念佛,以自庄严,是为始觉。始本不离,直趋觉路,顿入寂光,证无量寿。」无量寿就是自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如是则平等觉是我因心」,我们今天在因地,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果地,这在因地,我们在修因,「无量寿是我果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果觉。「如是妙义辗转无尽,悉在一题之中。」这个题目含无量义,这个题目总摄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还不止,再扩大,它总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自行化他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在这一句名号里头。

  「是故《圆中钞》疏曰」,幽溪大师的著作,是注解《阿弥陀经》的,《阿弥陀经圆中钞》,「闻首题名字,获无量功德。」听到这部经的名字,功德就无量无边。这个经的名字一共十五个字,太长了,把它简化,《大乘无量寿经》,人好记,这略称。具足,那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是具足说。无论是略说、具足说,这个经题的含义无量无边无穷无尽。所以古人说唱经题,中国古时候有,以后很少了。可是在日本,到现在还有这个风气,他们念经题像唱歌一样。日本人多半念「南无妙法莲华经」,你在很多地方会听到日本人唱这个,唱得也挺好听的,叫唱经题。唱者功德无量,听到的人也是功德无量,这个意思都像此地所说的。「如《金光明》,及诸大乘,多作此说。」这就是闻名、唱名获无量功德,许多大乘经上佛都有说,不是一种。概要,到这个地方就圆满了。

  下面,「正释经文」,这正式为我们讲经。「此为十门分别中第十门」,概要里头最后的一门,最后一门是讲经文。我们看注解,「前明全经纲宗与经题总义」,前面说明的是全经的纲领、全经的概要。现在一般书,典籍分量大的,前面有介绍,叫概论。这个前面十门开启,这就是概论,全经的概论。「下则正入经文,分品逐句」,一品一品、一句一句的来「阐发经义」,来阐扬发明经里面的义趣。「谨以局心限量之言,略彰净宗无尽之妙」。局心限量,这是黄念祖老居士的谦虚。为什么?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人,他来解释经典,跟佛一样,没有两样,他契入得深,能说无量义。没有到这个境界,还是凡夫,《华严经》上说的大心凡夫,也是《华严经》的当机者。《华严经》真正的当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太难得,不是一般人。可是大心凡夫心量大,听佛讲经也能够略知一、二,用这略知一、二跟大众分享,也是无量功德。这个局心限量就是这个意思,有的时候把四个字合起来叫局限,局是局部,不是全体,限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都是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的谦虚话。他们是什么样的身分,到这个世间来是干什么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相信夏老跟黄念老绝对不是一般凡夫,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一般凡夫做这个工作是做不了的、做不到的,他们能够做到。

  我们回想想,这部经从宋朝时候王龙舒就开始做,到清朝的时候有彭二林居士,在这部经上下了不少功夫,他也做了一部注解,叫《无量寿经起信论》,也做得很好。民国初年丁福保居士为《起信论》做一个注解,也是用集注的方法,叫《笺注》,很多人喜欢读。魏默深做第二次会集。这两种会集、一种节校,免不了瑕疵,一些高人指出来了,所以不能称之为尽善尽美。这夏莲居老居士来了,尽善尽美这桩事情轮到他的手上,用了多少时间?十年。真是千斟万酌,全心全力,十年如一日,做成这个本子。完全符合会集的标准,就是里面所用的字,每一个字是原译本上有的,没有改动一个字,没有改动一句。将五种原译本重新会合,分成四十八品,重新排列,除掉重复的。经文,有些本子很艰涩不好懂,有几本看起来很容易,他就去艰涩取容易理解的。所以这个本子从头到尾我们读起来很舒服,不难读。读一遍有一遍的领悟,读两遍有两遍的领悟,古人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个千遍好比什么?开悟!遍数多了,心就定了,就这么个道理。定就能开悟,心不能乱,心要是乱了、杂了,就不能开悟。所以一定要定,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略彰净宗无尽之妙」,净宗无尽之妙就在这部经上。

  「兹依先例」,先例是前人的例子。「全经分三」,就是分三大部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古人分的。「蕅益大师曰:序如首」,这用比喻来说,序好比头,「五官俱存」,你一看就认识他是什么人。「正宗如身,腑脏无阙」,这身体非常健康,一切具足,没有欠缺。「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这是蕅益大师说的。依大师的意思,「序如首(头也),指经之序分犹人之有首。由首之五官」,眼耳鼻舌身,它这里取眉眼耳鼻口,「可窥其人之善恶智愚」,看一个人,看到他的面貌就能看出这个人是善是恶、是聪明还是愚痴,能看得出来。「观一经之序品,便可知全经之大小偏圆」。这个经是说大乘还是说小乘,它讲的理是偏於一边还是究竟圆满,在序分里头可以看到。「故序分中,亦必含有深文。」这意思深,不是浅。

  「今依大师之旨,判分本经如下。」第一,「第一品至第三品为序分」,序分有三品。这是大经的架势,一般经序分只有几行文字,顶多是一品,这个经居然有三品。「正宗分」有三十九品,「第四品至第四十二品」,三十九品。第三,「第四十三品至第四十八品为流通分」。这也是大经的架势,流通分这么长,有六品经,确实像《华严》、《法华》这个架势。「今之三分,亦正如我国净影、嘉祥两家对本经魏译本之判分」。判的都有这三分,但是没有这部经上分得究竟圆满,那就是它的序分有三品,流通分有六品,这是一般经上很少见的。

  我们现在先看序分。「又序分复分为二:一、通序,二、别序」。「通序,又名证信序。」通是所有一切经上统统都有的,证明这个经是佛说的。别序是发起序,这部经的因缘,什么样的因缘,佛讲这部经。所以通序叫证信序,「诸经皆具」,这叫通。「如天台与嘉祥等,依《法华论》以六种成就为证信序。」这个序文里一定有六桩事情,叫六种成就。「宗密大师曰」,第一个是「信」,没有信心就不能入门,所以把信摆在第一。佛法之难就难在此地。为什么许许多多的人,学经教学了一辈子,没有什么成就,原因在哪里?他怀疑。稍稍有一点怀疑,纵然你悟,那悟是悟错了,是走岔路,不是正悟,是走偏邪,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要真信,要正信,要纯信,这个难。圣教,世间孔孟这些圣人,他们留下来的这些典籍,没有诚信也入不进去,也会把意思看偏了、看岔了。第二是「闻」,释迦牟尼佛当时讲经,谁听的?听的人靠得住靠不住?是真的是假的?第三个,时间,什么时候讲的?第四个,什么人讲的?「主」,主讲的人是谁?第五,在什么地方讲的?第六个,是当时参加这些大众,有多少人?这就好像开会一样,会议记录。「六缘不具,教则不兴」,这六个条件少一个都不行,这个教育办不下去,「必须具六」,这六条统统具足,「故云成就」,所以叫六成就。「以证经文」,用六种成就来证经文,「确为佛说」,真的是佛说的,「真实可信」,这叫证信。「本经之前二品属之」,本经序分有三品经,证信是两品,第一品跟第二品。

  「别序,又名发起序。乃发起全经之端由」,什么缘故,佛讲这部经。「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诸经各别,故又名别序。」这个也是必要的。佛说法,一定是有人请法,提出问题来,佛来回答。也有佛,没有人问,佛自己说的,像《阿弥陀经》,无问自说,很少。绝大多数的经典都是有人提出问题,佛来为大家解答,一定有启请的、有请法的。这是每一部经都不一样,所以叫别序;前面六成就,每一部经都相同,所以叫通序。「例如小本《阿弥陀经》乃不问自说」,这是特殊的例子。「本经则因世尊放光现瑞」,佛放光,现瑞相,阿难尊者看到了,向佛请教,为什么佛今天放这个光?光太美、太稀有了,跟佛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过。引起阿难尊者的怀疑,向佛请教,就说出这部大经。所以别序,「各经不同」,叫别。「今经第三品属之」,在这部经里头,第三品是属於本经的别序。

  我们现在看经文,这是通序里头第一部分,「法会圣众第一」。

  【如是我闻。】

  『如是』两个字就是信成就,『我闻』两个字是闻成就,这都是让我们在这里建立信心。我们要有真诚、清净、恭敬的信心,我们读这部经就能够得法益。如果没有真诚恭敬,得的利益很有限。所以老师在台上讲经,台下听众几百人,每个人得的利益不一样,有人开悟了,有人听了迷迷糊糊,不知道讲些什么。这原因在哪里?诚敬心不一样,真正是古人所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老师教学,对每个学生清清楚楚,为什么?从听经,他面目当中能看到,看他的表情,知道哪几个人真听懂了,真正有了悟处。为什么?要找接班人,培养讲经的法师。那要看这个人有没有福报,他愿不愿意干。真信,真能理解,然后就要看他具不具备这个条件,就两个条件,一个是记忆,一个是理解。真有理解,听了能记得,古人说博闻强记,记忆力很强,听这一遍,至少在一个星期当中让你来复讲一次,你把你听的讲给我们大家听听,要能讲到九成。譬如这一堂课一个小时,你能够讲到五十五分钟,至少讲五十分钟,你可以学经教,学讲经。没有这个能力不行,没有这个能力学太辛苦了。在古时候,老师不会给你讲第二遍,所以必须要具备这种能力,具足这个能力的人很少,不多。现在行,现在怎么行?现在有录音机、有光碟,你一遍记不住,听第二遍,你能够听个三十遍、五十遍,这怎么不能讲?当然能讲。从前没有这个工具,老师不可能给你讲第二遍的,真要有记性。所以现在比从前方便太多了,尤其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开始我要学讲《无量寿经》,不要找这个细讲的,时间太长了,开始学的时候学愈简单愈好,时间愈短愈好。学什么?学六十个小时的。我过去第一次、第二次,大概都是六十个小时的。在国外,人家限的时间是一个月,一天两个小时,一个月六十个小时就讲圆满,那个方便。

刘素云居士,她就是这个方法学会的,她用的不是我第一次的,她是第三次还是第四次,一百多个小时,好像是一百四十多个小时讲圆满的。她就这么一套光碟,一天听一片,那个时候光碟是一个小时,一天听一个小时,听十遍就是要十个小时。实际上她是听一个小时的,一个小时每天听十遍,到第二天再听第二片,她是这个办法,十年如一日。听完了,从头再听,听了十年。除听经之外,她就念佛,她真成功了,通了。也就是说,她入了平等觉,她心地清净平等,她真觉了。怎么知道?没有学过的经让她去讲,也讲得很好,这就通了。所以说一经通一切经都通了,这大家都看到的。佛家这个教学方法非常高明,西方没有,中国古时候有,但是现在中国人学外国,不学中国传统东西了。中国传统东西出圣人、出贤人,外国那个东西出不了圣人,它能够出科学家,它出不了圣人。他通一样,不能通第二样,为什么?没有觉。但是那一样,通一样,也要有定功。为什么?专心,专一,他才能通。这是不能不知道的,我们应该记到,应该好好去学习的。

  「诸经皆置此四字於经首」,这是一切经前面都有这四个字,「如是我闻」。「盖遵世尊之遗教」,怎么是世尊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将般涅盘,就是将要走的时候,离开我们,我们中国人讲过世了,「阿难悲不能胜」,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小堂弟,他是最小的,他们堂兄弟八个人,释迦牟尼佛是老大,这是最小的。阿泥楼陀教他,「徒悲何益」,他说你这样悲伤,悲伤有什么用处?要赶快到佛前去,「请问四事」,就是问四桩事情。第一个,「一切经首当置何字」,佛一生讲经教学,没有留下来,将来我们结集经藏,开头要用什么字?「佛即答曰:当置如是我闻」。佛告诉他,如果你们整理,把它写成文字留传给后世,第一句要用如是我闻。接著,「佛在某方等六事」,就是六种成就。

  「其中我字」,这个我是阿难自称。「如是我闻,表如是法门乃我阿难所闻於释尊者」,释迦牟尼佛当年说的,我亲自听到的。「此正可破当时之疑」,因为阿难结集经藏的时候,他复讲。阿难的记忆力最好,听一次几乎一生都不会忘记,他有这么好的记忆力,所以没有他,这经是没有办法传下来的。完全是复讲,佛怎么说,他怎么说,漏掉的可以,不能增加,不能用自己的意思加在里头。所以五百阿罗汉,同学做证明,有一个人怀疑,阿难这个话好像不是佛说的,就得删掉,就不能够记载下去。这样的严格,取信於后世,后人知道了,对於经典尊重,深信不疑。头一个是建立信心,如是,叫信成就。阿难当时升座复讲,很多人怀疑。因为升座讲经得佛加持,没有不得佛加持的,除非你心不正,你故意骗人。如果是心清净、心诚恳,必定得佛加持。阿难一得佛加持,人家在下面看,那不是佛在上面吗?怀疑阿难成佛了。第一个怀疑佛重生,佛又现身了,第二个是疑阿难成佛了,第三个是疑他方佛来了。「故阿难曰:如是我闻」,这个疑惑就没有了,才知道阿难尊者升座,复讲佛所说的一切经。

  或者疑惑,「佛成道二十年,阿难方出家」。这是说佛在菩提树下示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始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正式展开教学。以后每天都不休息,七十九岁圆寂,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放假。世间很多宗教有节日,放假,佛门里头没有,释迦牟尼佛天天讲经,乐此不疲。佛成道二十年之后,阿难才出家。「又十年」,出家十年,佛才叫他当侍者。「如此,则三十年前佛所说经」,阿难没听到。佛说法四十九年,阿难听到最后的十九年,前面三十年没听到,那怎么说如是我闻?「此有三解」,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辗转闻」,同学,老同学把佛过去讲的经,等於说跟阿难分享,讲给阿难听,当然有这个可能;第二种,「佛重说」,佛抽出时间出来,给阿难再讲一遍;第三种,「阿难自通」,为什么?开悟了,开悟就明白了。这三种说法,下面列出来了。第一个,「辗转闻」。《报恩经》里头有说,「阿难所不闻经,从诸比丘闻,或诸天子说」,诸天子是在家居士。由此可知,复讲,确实佛在世的时候就有出家、就有在家,并不是完全出家比丘讲,有在家居士。第二种,「佛重说」。《报恩经》上也说,「阿难因佛命为侍者,乃求三愿」,其中第三愿是「所未闻经,请佛重说。佛许之。」佛答应了,过去所讲的经给他再说一遍。第三,「阿难自通:《金刚华经》言,阿难得法性觉自在三昧,所未闻经自能忆持」,没有听到的经也能够贯通。有这三种说法。所以结集经藏,阿难用世尊这四个字,一开头「如是我闻」,如是是指这部经,里面所说的是我(就是阿难自称)亲自听闻的,现在是来复讲。

  「又如是者,指所闻之法体,即实相之理体。」这个如是两个字,意思很深。「实相妙理,古今不变,故曰如。如理而说,故曰是。」这就说明佛所说的经不是随便说的,如理而说,完全根据事实真相来讲。而事实真相有理有事,佛完全通达明了,只有他能说得清楚。任何一桩事情都有六面,有性、有相、有理、有事、有因、有果,把这六方面都讲清楚,算是你真讲明白了。六方面都清楚明了,只有佛有这个能力,法身菩萨有这个能力。法身菩萨都能够将自己的烦恼习气放下,也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他全没有,他能见性,他能通达理事、因果、性相。「今依本经,蕅益大师曰: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如是两个字,「如」是说理,「是」就是说的事。这个是在本经来讲,念佛求生净土,这桩事情决定没错。生净土亲近弥陀决定成佛,他怎么不是?「盖实相妙理,只是当前一念心之自性」。实相妙理是什么?我们的真心,每个人都有,这就是佛心,这就是佛性,这就是你为什么会成佛,因为你本来是佛。见到真心,能用真心,这个人就叫做佛;不知道有真心,不会用真心,完全用的是妄心,这个人叫凡夫。真心、妄心是一个心。真心,这个心觉悟了;妄心,这个心迷了。所以众生跟佛就是迷悟之差,心是一个心,觉的是这个心,迷的是这个心,心没有觉迷。明白这个道理,俗话说要争气,为什么不作佛去?为什么还在搞六道轮回?我想作佛,怎么作?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你就作佛了。

  自己一念心的自性,「非生非灭」,不生不灭。「无去无来」,就在当下,没有来去,这真的。「湛然常住」,这叫如。这从我们自己真心上来说,这叫如。「依此心性念佛」,依此心性,这个心性,应现诸法这叫随缘,妙用是普利一切众生,佛如是,诸法身菩萨亦如是。我们用这个真心,用自性去念这句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能念是实相心」,真心念,不是妄心念。「所念是实相佛」,能念的是实相心,「所生是实相土,咸为实相正印之所印」。「故大师」,蕅益大师说,「决定无非,曰是」,这能错得了吗?这些话是告诉我们,你用的是什么心去念,你用的真心,你就真成佛;你用的妄心,成佛是假的,不是真的。我们要学,学用真心,处事待人接物统统用真心。用真心吃亏了。不吃亏,你将来作佛;你要不用真心,你搞六道轮回。你想想,要不要用真心?真心的样子是什么?十善业就是样子。不杀生,决定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不偷盗,决定没有占人便宜的念头,占一点小便宜,那是盗心,那不是真心;不淫欲、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这就是真心在事上表现的样子。这个十善真正做到,从起心动念之处就与十善业相应,这是真心。用这个心待人,用这个心处事,用这个心过日子,绝不欺骗自己,绝不欺骗别人。用这个心念佛,怎么不成佛?肯定成佛!

  再看底下第二段,「闻成就」。前面讲信。「我闻者,闻成就也。阿难结集法藏时,自言:如是法门,我从佛闻。我者自我,闻者亲闻,以告大众,实可证信。」这证明,我给你证明,确确实实是我亲自听闻,不是传说,传说未必可靠,是我亲自听到的,决定可靠。底下,引申其义,「圣人无我,而阿难仍自称为我者,不坏假名故。」阿难是不是圣人?是的,结集经藏的时候,阿难已经证阿罗汉果。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阿难只证得须陀洹果,初果,初果也是圣人。我们在大乘经教里面看到过,小乘须陀洹将五种见惑都断了,第一个,断了身见,不再执著身是我,他怎么说我闻?所以阿难是小圣,小小圣,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统统断掉,证小乘初果。阿难阿罗汉什么时候证的?在迦叶尊者会下。所以佛法的传承,迦叶是初祖,阿难是二祖,阿难成阿罗汉是在迦叶尊者会下成就的。所以他的确是圣人,佛在世的时候,初果,现在出来结集经藏,来复讲佛以前讲过的经,他是阿罗汉的身分。「仍自称为我,不坏假名」,名字是假的,假的有用处,结集经藏的时候有用处。

  「实相无相,故非同於凡夫之有我」。凡夫确实他执著有我,阿难口里说我,他不执著身是我,这个我们要知道。「实相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相。自性没有现象,我们的真心没有相,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所以叫实相无相。真心无相,但是它能现相,它能现物质现象,能现精神现象,也能现自然现象,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它现的,叫无不相。这是什么?它起作用。不起作用的时候,无相;起作用的时候,无不相,就是现相。「故非同於二乘之无我」,二乘无我,他连相也不要了,真正入偏真涅盘,真是真空。「阿难随顺世间」,你们世间人说这身体是我,我也随你们说这是我,是这个意思,不是他真正有执著。「假名为我,无乖於第一义谛。」跟第一义谛相应,没有违背,口里说我,跟别人介绍谈话说我,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因为阿难没有大彻大悟,他还有起心动念,他没有执著,跟凡夫不一样。凡夫说我,真有执著,执著能思惟想像的是我心,执著这个身体是我身。阿难称我,跟凡夫不一样,他没有执著,他不执著起心动念是他的心,不执著这个身是他的身,不执著。

  「耳根发耳识,今不云耳闻,而言我闻」。这闻,听,耳听,他没有说耳闻,说我闻,「盖以我字统收诸根识等」。因为说耳,六根里头只有耳起作用,其他的眼鼻舌身,还有意,没有包括在耳里头。如果说我,全都包括了,六根统统都包括在其中。所以说我闻,我字统收诸根识等。《观经疏》里头讲,「无我则无闻,无闻则化道绝」,佛道就断绝,不能承传了。世世代代承传,一定要有讲经的人、有听经的人、有开悟的人、有修行的人、有证果的人,佛法才能传得下去。所以,「为传化不绝,假名说我。」这是不得已,善巧方便,用一个我字。用我闻,不用耳闻,「以总代别,以我代耳,故曰我闻」。

  「以上如是表信顺,我闻表师承」,这一句说得非常之好。信顺两个字太重要,信一定要顺,跟孝字一样,孝要不顺,就是不孝,信要不顺,那是假信,不是真信。顺是什么?依教奉行,这叫顺。从这个地方去观察,我们就能看出,佛教为什么衰,为什么会兴。信顺的人多了,佛法就兴;信顺的人少了,佛法就衰,这个不能不知道。这是我们真正想学佛,真正想继承圣教,还希望把它发扬光大,信顺这两个字有问题,就做不到了。现在很多是假的,不是真的。他为什么学佛?为什么出家?别有用心,搞名闻利养,这就是破坏佛教形象。如果他真有福报,他能得一点名闻利养,将来就苦了,将来的果报是在无间地狱。何必造这种罪业?非常不值得,这就错了。

  所以学佛,老师比什么都重要,没有好老师,到哪里学?自学,古时候人行,为什么?古时候家教好,从小就有严格的扎根教育,伦理、道德、因果,你懂,信顺这两个字你具足,所以你自己苦修能成功。现在没有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要信,为什么要顺,什么叫孝,不懂,从小没人教。本经,世尊说得好,「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今天人干什么样的错事,都不要怪他,为什么?他没学过,应该要原谅他,他父母不知道,祖父母不知道,曾祖父母也不知道。中国传统教育疏忽了两百年,特别是最近这一百年,丢尽了,没有了,他做的这些坏事,你怎么能怪他?所以要原谅他、要怜悯他,要好好的教他。教,很难,他不相信,他不接受,他以为他所作所为都是对的,这是真正难处。难,有方法克服,不是没有方法。有方法,还得要时间,没有一百年不可能恢复。这一百年教学会教得很辛苦,做老师的人很可怜,但是他要不教,不教永远就断掉,就没有了。老师虽然可怜,老师的功德无量无边,人不知道,佛菩萨知道,鬼神知道。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谢谢您的观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带去您的祝福!


【推荐阅读】:请点击蓝色文字,即可阅读观看!




免费结缘系列:



护生系列:



因果系列



婚姻爱情堕胎系列:



教育方法系列:


饮食治病系列:


忏悔方法系列:



修福修慧系列:



经解系列:


真言咒语系列:



佛典动画系列:


圣贤教育系列:



佛法系列:

超度系列:



往生系列:



网址大全:



阅读原文进入“万善生净土”微店免费结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