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人科学家•卓越创新转化奖 | 陈列平:不忘初心,创新转化
“我不会成为一名主流科学家,如果有人说我是主流科学家,我倒要好好反思,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因为成为所谓的 ‘主流’ 科学家意味着我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已下降,所以当大家在做主流的科学研究时,我会另辟蹊径,设定新目标,寻找新的东西”。三十多年从学校到药厂、从医生到科学家的学术生涯,是陈列平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陈列平笑称自己是个 “孤独的探索者”,并乐在其中。
陈列平,美国耶鲁大学 UTC 癌症研究教授,免疫学、医学(肿瘤学)和皮肤病学教授,耶鲁癌症中心免疫学部联合主任。陈列平教授已是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开路先锋。
陈列平教授的成就世界瞩目,自 1990 年代初至今,他就一直致力于免疫细胞共刺激、共抑制机理及肿瘤免疫治疗和免疫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1992 年,陈列平就提出了肿瘤微环境中存在 “免疫逃逸关键分子” 的假设。1999 年至 2002 年间,他发现肿瘤细胞表面一个结构上相似于免疫球蛋白的分子 B7-H1(又称 PD-L1),这是程序性死亡受体 1(PD-1)的配体,他还发现该分子在肿瘤微环境中大量表达可抑制淋巴细胞对肿瘤的杀伤。2006 年,他还发起并组织了第一个人体临床试验,用抗体(完全人源单克隆抗体,Nivolumab,Medarex 公司,现在被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收购)阻断 PD-1/PD-L1 通路治疗人类癌症,并将 PD-L1 作为生物标志物开发了 IHC 染色方法用于预测癌症治疗效果。他的发现直接推动抗 PD-1/PD-L1 抗体治疗人类多种癌症的发展,特别是实体瘤(2014 年 FDA 首次批准(简称PD治疗),该疗法已被证明对至少 25 种不同类型的成千上万的人类癌症有效)的治疗。由于这些开拓性的发现,2013 年被 Science 杂志评为当年最为重要的科学突破,2014年与其他三位科学家一同分享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顶级科学奖——威廉·科利奖(William B. Coley Award),并于2016年年初获美国免疫家学会史坦曼大奖(AAI-Steinman Award),2017年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Warren Alpert Prize)等。
他不只专注原创基础研究,也关注创新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健康问题。陈列平教授的研究革命性地改变了目前的癌症治疗的方法,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今天,我们隆重宣布,经过 22 位重量级评委嘉宾(见附表1)的票选,陈列平以绝对优势从6名候选人中胜出,获得2018 年 CST 首届 “全球华人科学家 · 卓越创新转化奖” 。评奖嘉宾对陈列平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见附文1)。
“全球华人科学家 · 卓越创新转化奖” 是 CST 2018 年新设的一项奖项,用以奖励在研究人类生命进程各重大疾病的基础机制中有突破发现并积极推动向临床应用转化的华人科学家们。
在迎着生物医药健康的芳华时代,全球华人科学家在各个领域的成就已经领先国际前沿,我们越来越关注提高科技创新对医药工业增长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何增强华人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建立生物医药创新的和转化的 Ecosystem,培养顶尖的学术人才、管理人才及多层跨界人才,这是这个时代的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个人价值的荣耀彰显。情怀于此,担当所在!因此 CST 联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于 2018 年年初成立了-首创华人科学家“卓越创新转化奖”。4 月,还将携手海内、外医药行业的卓越人才召开 “全球华人科学家·创新转化三十人高峰论坛”。
附表 1. 22 位重量级评委嘉宾,嘉宾是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和 CST 共同邀请。
姓名 | 单位 | 职位 |
饶子和 | 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 | 院士/院长 |
舒红兵 | 武汉大学 | 院士/副校长 |
陈晔光 | 清华大学 | 院士/教授 |
徐国良 |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 | 院士/所长 |
蒋华良 |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 | 院士/所长 |
高福 | 中国疾控中心 | 院士/主任 |
林东昕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及癌变研究室 | 院士/主任 |
王健 | 奥博资本 | 创始人董事长 |
刘持金 |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 | 董事长 |
余国良 | 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董事长 |
张亚飞 | 凯杰(苏州)转化医学研究有限公司 | 董事长及总裁 |
董晨 | 清华大学医学院 | 教授/院长 |
徐立新 | 博将资本 | 管理合伙人 |
傅新元 |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及免疫系 | 教授 |
李朝军 | 南京大学医学院 | 教授 |
丁小燕 | 中国细胞生物学会 | 副理事长 |
蒋青云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 | 系主任/教授 |
李党生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Cell Research | 研究员/副主编 |
鲁先平 |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总裁 |
于强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教授 |
李子海 | 美国南卡医学院 | 教授 |
董增军 | 美国CST中国分公司 | 总经理 |
附文 1. 评委嘉宾们对陈列平教授的研究和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
——“陈列平博士在 PD 方面的工作是国际公认的。其他几位与陈的工作的国际影响均有一定距离。为了使本奖项逐步成为业内有影响的奖,有必要树立有说服力的标杆。为此我投陈列平一票,而且只投这一票”;
——“他是免疫学大师”;
——“陈列平的基础研究工作毫无疑问已经真正的引导开发对癌症病人有效的治疗手段 ”;
——“Dr. Lieping Chen's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immune tolerance and cancer immunology is exceptional. Dr. Chen's specific work in discovering PD-L1, 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biology of the pathway, and establishing the principle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directly contributes to the sweeping paradigm shift in oncology by focusing on cancer as well as the immune system”;
——“他的研究注重解决方案,不只是理论创新”;
——“陈列平教授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获得首届卓越创新转化奖实至名归”;
——“陈列平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同行的高度认可,获奖无数。从创新转化的角度看,陈教授的成果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将有巨大的市场机会,从而为患者解除病痛,为家庭和社会谋取幸福,为社会创造福利”。
…… ……
不忘初心,创新转化,写就精彩人生路
陈列平教授除了在 PD 治疗方面的突出贡献,近年来,他们实验室还发现多条共刺激和共抑制信号通路,以及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免疫功能和应用。这些通路包括 4-1BB、ICOS/B7-H2、B7-H3、B7-H4、B7-H5/CD28H、PD-1H、LIGHT/HVEM、TROY、B7-H2/CD28/CTLA-4(人)、SALM5/HVEM。其中,他们发现 4-1BB 抗体受体激动剂的抗肿瘤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这些发现导向 anti-4-1BB 抗体治疗激动剂的开发(癌症),anti-B7-H3 抗体(癌症)、anti-B7-H4 抗体(癌症)和 B7-H4Ig 融合蛋白(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说到人生,陈列平教授表示,“我是一个比较另类的科学家,做过医生,还在药厂经过一番历练,对药物的研发流程比较清楚。我的实验室也比较另类,与其说是一个实验室,还不如说是两个实验室:一组做非常基础的研究,如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等;另一组则属于应用型,这里有医生,也有药物研发的研究人员。不仅是学术界,我与医院、产业界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当不同学术背景和兴趣的人,从各种角度讨论一个科学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结合是陈列平理想的实验室模型, 但真正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基础和应用研究需要从不同渠道申请经费,我们既要在基础领域,同最好的实验室比较,也要在应用领域,与这个领域最好的实验室竞争,只有两方面做得最好,才可能申请到经费。”
“对我来说,只要有机会转化基础发现成为药物,我就不会放过转化的机会,“陈列平表示,”如果让其他公司或研究人员来转化,因为研究的深度和角度不同,他们有时在转化过程中出现错误,这样一个好药也会被他们弄坏。
无论是对社会的卓越贡献,还是对后人研究的指导意义,以及他对创新转化的执着,CST 的 “全球华人科学家 · 卓越创新转化奖” 都非他莫属,让我们再次热烈祝贺陈列平教授。这是来自在华企业对他带着崇高敬意的肯定。相信随着中国基础研发和创新转化能力的蒸蒸日上,相信在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华人科学家将会有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CST 的 “全球华人科学家 · 卓越创新转化奖” 会越办越好。
此外,我们还荣幸邀请到陈列平教授莅临今年 4 月 9 日 “全球华人科学家 · 创新转化三十人高峰论坛”,并会出席今年 4 月 10-13 日 CSCB 全国学术大会 · 南京的部分日程。届时 CST 将携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为陈列平教授共同颁发奖项和荣誉证书。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