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科发展2019年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恰逢初雪至,祥瑞满校园。2019年11月30日,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科发展2019年高峰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604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高峰论坛的主题为“历史视角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财政部政研室国际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等特邀嘉宾以及本校师生近60余人参与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历史视角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两个专题。



图1:高峰论坛会场
  会议开幕式由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教授主持,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
图2:史建平副校长致辞
 
史建平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央财经大学与共和国同龄,为国而生,与国同行,在一流学科建设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凝神聚气谋发展,持续推进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目标的达成。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学科建设,不断开拓进取,坚守教育报国的初心,把立德树人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今天政产学研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历史视角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中财国贸人勇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有助于我校国贸学科把握机遇,挺立潮头,突出特色,希望学院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学科建设的指南针、动力源、催化剂。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徐淼书记代表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致辞。
图3:徐淼书记致辞 

徐淼书记(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党委):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确立了有特色、国际化、高水平学院的建设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国际贸易学科是我校应用经济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未来,学院希望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升应对挑战的真本领,聚合学科力量,以全球化的视角开展更具影响力和价值的研究。本次论坛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是学院学科建设中的一件重大事项。



专题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4:黄卫平教授演讲 黄卫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中国目前正面临中美经贸摩擦的重大挑战,经贸摩擦虽然是中国经济减缓的一个因素,但对经济的冲击并不大。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速,在2020年实现小康并不难,关键在于小康之后的路要怎么走,如何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高质量的制造业发展,具体做法为坚持“四位一体”:大方向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保证真正落实,过程中由市场决定如何高效运转,最后辅以制度自信。此外,中国还需要坚持开放,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援助非洲等国际合作,扩大外需,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图5:张平研究员演讲 张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中美经贸摩擦作为外部冲击加快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有关国际经验与经济模型表明,一国收入增长将使制造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目前中国服务业比重上升,但劳动生产率却呈下降的趋势,这导致整体经济增速下降。未来的突破点,一方面在于打破服务业的桎梏,另一方面需要让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即实现从依靠比较优势到依靠要素升级。中国当前宏观形势稳定,若要跨过中等收入陷阱,要将重点放在保持汇率稳定、提高社会包容性水平、促进创新三个方面。
图6:张松涛教授演讲 
张松涛教授(中国进出口银行原纪委书记、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贸组组长):中美经贸摩擦教会了我们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要将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作为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这是保证对外开放向高质量迈进的重要因素。经贸摩擦令我国学界和民众已经普遍认识到,要想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要舍弃过去的一些习惯做法,从长远来看,这种意识的觉醒是非常有利的。经贸摩擦揭示出了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短板,这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

图7:马民总经理演讲 
马民博士(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从全球历史视角来看,高速增长后的经济转型必将带来经济增速的下降,两个因素值得重视:一是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新出生人口的剧烈下降和长期计划生育政策相叠加,会使我国老龄化的过程明显加速,制约我国经济的增长;二是我国投资率的不合理,从全球范围看投资率在转型后都会有所下降,以日韩为典型的经济体转型后的投资率下降,这也意味着我国投资率下降的过程还未结束,经济增速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





专题二:历史视角下的中美经贸关系


图8:王跃生教授演讲
王跃生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中美经贸摩擦主要有五个层次,一是长期贸易不平衡导致的贸易之争;二是中美在全球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改变,是产业与经济地位之争;三是中美对于国际经济秩序与全球贸易投资规则的认识不同,是规则制定权之争;四是中美经济体制、经济模式、发展道路的差异巨大,是制度之争;五是中美之争归根到底是21世纪大国地位之争。顺应国际经贸规则发展趋势,把这次摩擦变成结构转型、民企发展和改革开放新机遇。
图9:桑百川教授演讲 
桑百川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中美经贸摩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美国谋求在贸易战中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因而总给希望看起来能够达成协议;另一条主线是遏制中国技术进口结构升级,因而解决贸易不平衡只是借口,遏制中国崛起才是最根本原因。美国受到多边体制达成协议的限制,就转向单边体制。未来中美竞争是制度和规则的竞争。中美经贸关系作为两国关系压舱石地位已经动摇,中美从竞合关系转向战略竞争关系,中方要做好长期的斗争准备。
图10:雷达教授演讲 
雷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中美价值观的冲突、制度的冲突并不是经贸摩擦的关键,高科技领域的争夺才是核心。这一核心可以结合中美双方观点进行思考。美方认为“中国制造、美国使用”的模式已经延伸到美国的国防领域,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未来主导科技领域有可能超越美国。中方则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也使得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产业。针对国际经济秩序的格局变化,一是从经济全球化的外部性及全球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来看,中美之间仍有合作的可能;二是美国和其他国家也存在利益冲突和矛盾。
图11:谭雅玲研究员演讲 
谭雅玲研究员(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企业目前对于中美经贸摩擦的感知为情绪化、表面化、短期化的,企业在期待向好的信号,这些出口企业对美市场的依存度很高,如果这部分的市场被封杀,对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大,贸易摩擦引起的汇率变化风险成为出口企业考虑的重点因素。目前消费者价格高涨,生产者价格低迷,企业成本却越来越高。必须审视工业期货、农业期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根据个性特征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汇率风险管理等服务。
图12:袁东教授演讲 
袁东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现在国际组织需要的中国籍员工越来越多,国贸学科人才培养应该注意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美国遏制中国发展以及综合实力提升,对此中国必须有清醒的认知,需要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增强紧迫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在把握好金融风险和金融开放主动权的前提下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只有较高的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才能在持续提升综合国力的同时化解中等收入时期容易产生的各类矛盾。
图13:孙大海处长演讲 
孙大海博士(财政部政研室国际处处长):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财政更加重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建议从国开行资产负债表变化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外国团队的风险评估等指标来关注我国财政质量。美国减税法案需要从内在逻辑来看效果。从国家收入方面,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力转移和衔接是个重要问题。在中美关系方面,美国对华的战略是从其自身的核心矛盾出发,因此对于中美关系不能从表面分析,需要从结构上分析其深层次原因。
图14:张晓涛院长总结 

  论坛最后,张晓涛院长对本次高峰论坛进行了简要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是“观点的碰撞、思想的盛宴、我校学术空间亮丽的风景线”,学院会把握好这次机会,将研讨成果转变为学科建设的指南针、动力源、催化剂,努力将高峰论坛打造成具有标志性的论坛。“时来天地皆同力,挺立潮头国贸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专家、学者面对新形势、新格局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新时代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出谋划策。


 
本次以“历史视角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学科发展2019年高峰论坛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撰稿人黄湘、陈晓芸、邓雪婷、林 茂、李仲江、曾昱文、刘亿
一审张晓涛
二审王 峰
终审张晓涛

END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