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财贵:孔子的音乐素养

2015-02-27 王财贵 水煮历史



在我主持的书院,我们要求书院学生,每个人至少会操作一项乐器,它对人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何况我们号称要做孔子之徒,而孔子不只是会一项乐器,孔子的音乐教养很高,高到什麽程度呢?说起来令我们瞠目咋舌。

首先,只从孔子学音乐的态度,就令我们敬服,这个常常被引用的故事,学音乐的人都应该知道,尤其学琴的一定要知道,因为孔子学琴嘛。

这个故事记载在《史记》的《孔子世家》。“孔子学琴于师襄子”。所谓师襄子,不是襄子师哦,是师襄子。这个师,当然也可以解释成老师,其实这个师在古时候有一个特定的意义。像《论语》有一章叫“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孔子说:‘然!固相师之道也。’”这个师冕,不是冕师,是师冕,“冕”是他的名字,师,是乐师。古时的乐师有个特色,就是瞎子。所以师冕来见孔子时,“及阶”,到了阶梯前面,孔子就告诉他“阶也”,前面有阶梯哟;上了阶梯,到了房间裡了,“及席”,到了席子旁,孔子说,“席也”,这就是座位了;“皆坐”,大家都坐好了,孔子就告诉他,“某在斯,某在斯”,子贡在你左边哪,前面是顔渊哪,右边是子路啊。等到师冕出去了,孔子弟子很好问,子张就问老师:“这就是对待一个盲眼的人的道理吗?”孔子说:“是的,我们要这样来帮助盲眼的人。”“相师”的相就是傧相的相,是赞助协助的意思。所以,“师冕见”这个师,就是盲眼的乐师。

孔子与师襄子学琴,可能不是襄子乐师而已,而且应当也是一个瞎了眼的乐师。人类的五官平均发用的,有某些器官,尤其像眼睛这麽锐利的器官关闭了,可能其他的器官发展得更好。所以古人都认为,最高的乐师,必定要瞎眼。(笑)甚至有很多故事说,一个人对音乐真的是喜好了,疯狂地喜好了,他会把自己的眼睛弄瞎。师旷是古代音乐的代表人物,孟子庄子都提过这个人,听说师旷有音乐的天才,他就想:如果我有眼睛,便会分心,所以他就用烟把自己眼睛燻瞎……他不是盲人去学音乐哦!是为了学音乐把眼睛燻瞎。后来有不少人学他。


孔子跟师襄子学琴,弹了几天了,师襄子一听,弹得可以了,说“可以进矣”,你弹得不错了,我再教你另外一首吧。孔子说:“未也。”说还没,我觉得还没学好呢。“你已经‘既得其曲’了,你已经把曲子都弹好了。”孔子说:“虽得其曲,未得其数。”数学那个数,可以解释成节奏。这个节奏,假如是琴的话,今天我们听金蔚老师说,琴的节奏是很细密的,但是它又是很自由的,你要能够在自由中表现你的细密,而这个不是跟哪一个琴家,他怎麽弹我就跟他怎麽弹,这裡有一种自由发挥的意思,自由发挥而能够达到一个顺应音乐之道,或者自然之道,这个叫“得其数”。孔子说“我还没得其数”。老师可能觉得这学生有志气,说“那再弹吧。”再弹了一阵子,“已得其数矣”,啊,真个是抑扬顿挫,恰和乐理。“已得其数矣,可以进矣。”你完全掌握旋律了,可以再学一首了。孔子说:“虽得其数,未得其意。”我虽然弹得蛮顺畅的,但是琴曲裡面表现什麽意义,我还没体会到,我要再弹。老师就让他弹。过几天老师一听,知道“得其意矣”,意境都表现出来了,又叫孔子“可以进矣”。孔子说:“虽得其意,未见其人。”我已经体会曲中的旨意了,但是我“未见其人”,还不知道这首琴曲的作者是谁,他长得什麽样子。怪了,对不对?老师当然觉得这个学生果然不一样,再让他弹。弹到有一天,孔子把琴放下,“喟然而歎”:这个人啊身材高大,两眼望羊,目光非常的深远,他的心胸怀抱天下,说:“如果不是文王,会是谁呢?“师襄子一听,“避席”,离开他的座位,表示敬佩赞赏,“这原来就是《文王操》啊!”(众鼓掌)金蔚老师,以后如果不是这种学生不要收算了!哈哈哈(先生开怀大笑,众亦大笑)现在每个学生大概都只会说“老师啊,再教我一首好不好”?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你可以不必去考证,它或许是因为后人认为孔子一生好学而编出来的故事,也不一定,但是它或许是真的。纵使是假的,对我们都有无限的启发。不只是学琴,我们学其他东西,岂不也要如此?我们现在的教育,有鼓励一个人这样去学习吗?假如没有,你怎麽培养出人才呢?照这个故事看来,孔子他是自发的,所以古人说天纵英明,没错啊。光这一点学琴的精神,世间就少有了,我们就比不上他,不要讲别的了。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声音可能是有意义的,而孔子对声音有高度的感受力,所以对声音背后的意义有一种感动感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易经叫做“感通”,近代人叫做“感触”-一接触,就有感应。孔子好像从年青开始,一辈子都有很强的感触感通的能力,譬如常常梦见周公,就是和周公的生命相接触相感通。到了晚年,所谓“六十而耳顺”,古人注解说是“声入心通”,就是通过声音和人相感应相感通。西方解释学说,我们读书,尤其读涵义比较深远的戏剧、诗歌、神话,被文章所触动而有所感应,便有个人一番创造性的解释,愈有思想的读者,感触愈深。而孔子对于世间的事物,随时都有自己的触动和感应。这种敏锐的触动和感应,就是仁者的心怀。 我的老师牟宗三的老师,就是我的师爷熊十力先生,说人生须有感触,“感触大者为大人,感触小者为小人。”心胸开阔的人,他的心便常有感触,他就是个大方的人,叫做君子;如果心胸狭隘,心灵只剩个小小的缝,感触就小了,这种人显得鄙陋,叫做小人。感触小,在《易经》叫作“吝”,吝啬的吝,吝就是把心胸关闭了。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生命关闭了,当然只知自私自利,纵使才华再高,终究还是个小人而已。所以说,感触大者是大人,感触小者是小人,毫无感触的呢,就是近于禽兽。 熊先生又说,人类自古以来,感触最大者两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释迦牟尼。(智楷按:原文为“感触大者为大人,感触小者为小人。旷观千古,称感触最大者为孔子与释迦”。见牟宗三着《圆善论》)。这话有深意呀。(众鼓掌)能讲这种话,难怪他能开出一个学派了――新儒家学派。


感触,是一个人生机活泼的标识。所以周濂溪最喜欢“观鸡雏”了。鸡雏,刚刚从鸡蛋孵出来的小鸡,那鹅黄鹅黄的,嫩嫩的,柔柔的,唧唧叫的,活泼泼的,非常可爱。我们人类的婴儿,刚生出来不久,是最可爱的。周濂溪诗句说“绿满窗前草不除”,就是春天来的时候,庭院的草长了,长到超过窗户了,人家问他说,草长这麽高了为什麽不除呢?他说“欲观其生意也”,我要看天地的生机旺盛的气象。这种情怀,后人叫做“体仁”。周濂溪就善于体贴天地生生之德,观天地生生气象,那生生之德,就是“仁”之所以为“仁”的本质。


天地无处不是生机,你常不常去体会它?所以,“子在川上曰”,孔子到了河川上,发大感慨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有这种感慨吗?有,读《论语》的人会背这章。(笑)孔子不是这样背一句话出来的,他来到河边,看着河水,心灵深处有一种震撼,怎麽震撼?就是:原来天地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日往月来,月往日来,河水滔滔,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啊!何只这样,或许还有深意。只这两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千古以来,没有人敢对这两句有什麽解释。只好说:“此见道之言也!”这是一个见道的人的感歎。请问一下,看水,你有什麽感受呢?


本文选自王财贵先生新浪博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