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3名“战犯”的结局,多半善终

2016-05-13 水煮历史


导 读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发布了43名“战犯”的名单,这一名单基本上囊括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党政军大员。数十年过去了,尘埃落定,从第一个死去的戴季陶,到最后一个离世的宋美龄,这43名“战犯”的人生发生了哪些变化?那些国民党高官们最终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蒋介石:蒋介石过世时,海峡两岸对他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他从过世到现在,无论在政界还是学界围绕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在台湾,对他的评价经历了从“神化”到“丑化”的过程,甚至掀起过一些政潮;在大陆,对他的评价则经历着从“漫画”到“写实”的过程。现实政治的演变与档案材料(尤其是“蒋中正总统档案”与“蒋介石日记”)的不断开放,使得有关蒋介石的研究成为持续的“热点”。 





李宗仁:李宗仁晚年,受大陆“爱国不分先后”政策的影响,他冲破重重阻碍,冒着生命危险,于1965年7月间偕夫人郭德洁女士毅然从美国回到中国大陆,消息传出,轰动世界。李宗仁返回大陆后,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接见,在生活上得到周全安置。“文化大革命”时,李宗仁受周恩来保护,未受冲击。1969年1月30日,他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陈诚: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陈诚与蒋介石之间出现了难以弥补的隔阂。1960年,蒋介石再度当选“总统”,依旧任命陈诚为“行政院长”,但是陈诚却已经心灰意冷。1963年,因为“反攻大陆”的计划,陈诚与蒋介石发生了很大的冲突。陈诚对蒋介石说,一旦“反攻”的号角响起,他仍然要请命出征,但是他不同意贸然地“反攻”。1964年病重之际,陈诚最后向蒋介石提出辞去“行政院长”的要求,得到恩准。1965年3月5日,陈诚因肝癌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





白崇禧:白崇禧(1893~1966),广西桂林人,回族。曾与蒋介石兵戎相见的白崇禧,在国民党兵败大陆之后,还是选择去台湾。用白先勇的话说,这是父亲“向历史交待”。到台湾之后,白崇禧虽然表面上享有一级上将的待遇,事实上失去了实权,还暗地里被监控、跟踪。从鞍马劳顿中解脱出来的白崇禧,得以有空闲时间骑马、狩猎、养花、下棋。白先勇介绍说,当年白崇禧被9岁的围棋神童林海峰击败后大为赞叹,并张罗筹款送林去日本拜林清源为师。后来林海峰果然成为一代围棋大师。白崇禧1966年因心脏病去世,蒋介石亲临葬礼,备极哀荣。





何应钦:何应钦(1890~1987),生于贵州兴义。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和行政院国防部长、行政院长。去台后,他曾出任蒋介石“总统府”的战略顾问委员会计划主席。何应钦原是蒋介石的宠臣,但因其曾偏袒桂系,尤其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意图主持武力进攻西安,欲在讨伐中置蒋于死地,自己取而代之。因而逐渐大权旁落,但仍保持相当地位。去台后,他开始深居简出,不闻政事,“闭门思过”。于1987年10月20日死于台北,时年98岁。





顾祝同:顾祝同(1893~1987),江苏涟水人。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参谋总长、西南行政长官。去台后,任代“国防部长”等职。由于对蒋介石忠贞不贰,顾祝同一生官运不衰,在台湾被定为替蒋经国保驾护航的“辅国大臣”,曾多次提拔、指导蒋经国。他晚年身体很好,散步养花,生活规律。1973年5月,82岁的顾祝同还与何应钦一起,兴致勃勃地访问了金门与澎湖诸岛。他在参观金门炮台时,手举高倍望远镜,对着大陆方向凝视了足有十几分钟,方才还谈笑风生的顾祝同,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1987年1月17日,顾祝同在台北病逝,终年95岁。





陈果夫:陈果夫(1892~1951),浙江吴兴人。曾与其弟陈立夫一起负责国民党党务组织CC系。去台后,蒋介石为了改组国民党,并给蒋经国扫清政治道路,“二陈”即被开刀,重权尽失。陈果夫久有肺病,在去美国后,家庭经济发生危机,无钱治疗加重的肺结核,导致病情难于控制。后虽得蒋介石特批5000银元接济,但已对病情无济于事,于1951年8月28日死去,终年只有60岁。陈果夫生前曾希望死后能回到故乡浙江吴兴。





陈立夫:陈立夫(1900~2001),浙江吴兴人。曾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与其兄陈果夫同为CC系首领。1949年12月去台湾,1950年蒋介石“改造”国民党,整肃CC系,陈知大势已去,写信给蒋请求出国,离开了台湾,在美国办了一个小型养鸡场。与其妻过起了清苦恬淡的田园生活。1967年,陈立夫偕夫人返台定居,除读书自娱,就是推动中医之学,不过问政治。2001年2月8日,新华社发布新闻:“陈立夫先生今晚在台中病逝,享年101岁。”





孔祥熙:孔祥熙(1880~1967),山西省太谷县人,他的妻子为宋靄龄。孔祥熙是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的“财爷”,1948年赴美为国民党政权寻求贷款,随即定居美国。在美国,孔祥熙貌似当寓公,实则替蒋介石暗中牵线,被美国人称为“院外援华集团的神经中枢”。1967年8月15日,孔祥熙死于纽约,时年87岁。





宋子文:宋子文(1894~1971),原籍广东文昌。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外交部长、行政院长等职。1949年,宋先赴法国,后定居美国。虽作为皇亲国戚,但蒋宋之间并不始终和善。宋在美国越来越具有独立性,一直在建设自己的独立王国,结识并在经济上照顾着各种势力的人物,还曾被指从加拿大向中国内地走私枪支,这一切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不满与警觉,但也对他无可奈何。1963年,宋曾接受蒋介石邀请,访问台湾。蒋仍指望借助宋对华盛顿施展影响,但无果。1971年4月24日晚,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小型宴会上传出一条消息:前国民党政要宋子文,因误吞鸡骨被鲠死,终年77岁。





张群:张群(1889~1991),四川华阳人。曾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行政院院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任“总统府”资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因他与日本关系密切,奉蒋之命,频繁往来台北、东京之间,广泛结交日本朝野上层人士,鼓吹“台日全面合作,共同积极反共”。1971年7月,张群最后一次访日,试图阻止中日建交,以失败告终。晚年的张群闲来无事,便著书立说,谈修养,说喝酒,论爱情。还与张学良、张大千、王新衡一起轮流做东,参加“三张一王转转会”。1991年12月14日,张群在台北病逝,终年102岁。上图,中坐者为张群。





翁文灏:翁文灏(1889~1971),浙江鄞县人。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曾任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院长,总统府秘书长等职。翁文灏原是一位爱国地质学家,因感于蒋介石知遇之恩而步入政坛,成为蒋的高级幕僚,直至行政院长之职。1951年,他见大局已定,返回大陆。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1971年1月27日,翁文灏去世。





孙科:孙科(1891~1973),广东香山人,孙中山之子。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1948年与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落选,后再度出任行政院长。蒋介石于1949年1月下台,由李宗仁代任总统。孙科以南京不稳,将行政院迁往广州,一度令李宗仁政府无法运作,亦无法与共产党和谈。1949年辞职赴台,1951年赴法国,1952年移居美国,担任“中美文化教育基金董事会”董事长。1954年夏,因次子孙治强从香港举家迁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孙科遂迁居与次子同住。1965年,他由美国至台湾,任中华民国总统府高级咨议、考试院院长,1967年出任东吴大学董事长。1973年因心脏病病逝于台北,终年82岁。





吴铁城:吴铁城(1888~1953),原籍广东香山,生于江西九江。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5年8月5日奉孙中山之命前往檀香山主持党务,乃国民党元老。吴铁城曾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等职。1949年底,吴铁城先到香港后到台湾,次年3月,蒋介石复任“总统”,吴被任命为“总统府”资政。1953年,吴因好友王世杰撤职查办之事,自恃劳苦功高,与蒋总裁当面顶撞,蒋原就对吴曾支持李宗仁怀恨在心,故当面责骂,并将其赶出大门。吴年近古稀,受此“大辱”,当夜连服三枚安眠药。次日,家人发现这位“党国铁老”已长眠不起,享年65岁,是国民党政要中较早辞世者。





王云五:王云五(1888—1979),广东香山人,生于上海。1921年9月,经胡适推荐进入商务印书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适应战时环境,商务董事会决定由王云五带领编辑、出版、印刷的主要力量迁往香港。香港沦陷后,商务编辑出版重心又移至重庆,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仍坚持出书。1946年5月,他辞去商务总经理职务,出任国民党政府经济部长,后又任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等职。1951年,去了台湾,后淡出政坛,将精力投入其热衷的文化事业。曾被聘为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专职教授,在台湾有“博士之父”的誉称。但他本人既无什么学历,也无文凭。后于1969年获韩国建国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了却其一大缺憾。1979年8月14日,病逝于台北,终年92岁。





戴季陶: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早期官员和理论家,原籍浙江湖州。1917年从上海赴广州任大元帅府秘书长。1924年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长,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长等职。1949年2月11日,曾嘲笑陈布雷自杀行为的戴季陶,在广州面对窗外连日大作的风雨,大生悲恸凄惨之感,吞食了大量安眠药,匆匆在他乡结束了生命,他是43人名单中第一个死去的人,距名单公布不到2个月。





吴鼎昌:吴鼎昌(1884~1950),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绥定。1922年1月,任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行储蓄会主任,成为金融集团的首脑。后任总统府秘书长,成为蒋介石的高级幕僚。1926年7月至1937年,先后任国民政府财政委员会委员、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总委员会委员、全国钢铁厂监察委员会主任委员、农本局理事长、中国国货联合营业公司董事长、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四部部长等职。吴鼎昌有句名言,“政治资本有三个法宝:一是银行;二是报纸;三是学校,缺一不可”。他曾出主意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结果弄巧成拙。1949年1月去职,赴香港做寓公,1950年8月23日病逝于香港,享年67岁。





熊式辉:熊式辉(1893~1974),江西安义人。十五岁考入江西陆军小学;十八岁毕业于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并秘密参加同盟会。熊式辉曾任淞沪警备司令、江浙皖三省“剿匪”总指挥、江西省政府主席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熊式辉受命负责“接收”东北,成为林彪手下的败将,他本人也从此失宠于蒋介石,退任虚职。国民党逃离大陆时,熊式辉由于蒋对他的冷落而举家迁往香港。1954年7月,熊式辉到台湾,但不为陈诚所容,连蒋介石的面也未能见上。最终完全沦落成一介草民,后又迁回香港。1974年1月21日病故,享年81岁。





张厉生:张厉生(1900~1971),河北乐亭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内政部长等职。1949年去台湾后,历任行政院副院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驻日“大使”等职。在台期间,他与陈诚配合,共同经营台湾,政绩突出,一度深得蒋介石垂青。不久,出任“驻日本国大使”。在日本与台湾关系疏远后,蒋归咎于张厉生“工作不力”,从此不再任用。他不禁心情黯淡,身体也每况愈下。张厉生虽多年官高位显,但清廉自律,一心于“党国事业”。1971年4月21日,病逝于台北家中,享年72岁。





朱家骅:朱家骅(1893~1963),浙江吴兴人。历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交通部长、浙江省主席,1940年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去台湾前,时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与教育部长的朱家骅负责将故宫、中央博物院的文物及书籍运往台湾,为中央研究院迁台做准备,同时收容国内各地有名望的教授,成为中央研究院在台发展的基础。他为在台重振中央研究院煞费苦心,最后却于1957年不得不黯然告退,让位于对中央研究院无尺寸之功、由蒋介石圈定的王世杰。1963年1月2日,朱家骅在台北病逝,终年71岁。蒋介石亲临吊唁,特赠“怆怀勋硕”挽额。





王世杰:王世杰(1891-1981),湖北崇阳人。中国著名的宪法学家和教育家。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后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历任南京国民政府首任法制局长、国民党中宣部长、外交部长等职,在台湾曾任“总统府”秘书长,“中央”评议委员,“总统府”资政研究院院长等职。去台后不久,多次批评蒋氏父子专制统治的王世杰因涉及“吴国桢案”被革职查办。6年后复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1981年4月,王世杰病亡于台北,享年90岁。





顾维钧:顾维钧(1888~1985),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在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成员期间,为争取山东问题的解决,代表中国据理直言,赢得了极高的声望。曾任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国民政府驻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大使,参加起草联合国宪章,并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国民政府播迁后,曾任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国际法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等职。退休后定居美国。晚年的顾维钧身居美国几十年,但始终未入美国籍。1985年11月,即将迎来97岁华诞的顾维钧仙逝于纽约寓所之中。





宋美龄:宋美龄(1897~2003),原籍广东文昌,生于上海。1927年12月与蒋介石结婚,任蒋介石的秘书与英文翻译。1936年西安事变后,赴西安谈判,为事件的和平解决与随后的国共合作抗日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也增强了她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加了蒋介石对她的信任和倚重,此后多次赴美为蒋争取援助。到台湾后,由于蒋介石有意扶持蒋经国,其“第一夫人”的位置日益礼仪化。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逐渐淡出台湾政坛,赴美长期休养。2003年10月23日,这个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中国著名女性在美国纽约逝世,终年106岁,她也是43人名单中最后一位离去的人。





吴国桢:吴国桢(1903~1984),湖北建始人。曾任重庆市市长、国民党中宣部部长、上海市市长等职。去台后任“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曾得到“总裁”蒋介石的重用,但深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吴国桢,不满蒋氏父子“家天下”,于1953年离台赴美。后因被台湾当局指控卷入“王世杰案”,与台湾蒋介石政权隔海对骂。1954年被开除国民党党籍并解除一切职务,1984年6月6日在美病逝。





刘峙:刘峙(1892~1971),江西吉安人,曾任河南省主席、第五战区司令、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49年,逃往香港,但在九龙遭土匪抢劫,竟落到了无以为生的地步。而此时台湾当局又以他滞港久未归队,取消其战略顾问资格。当年10月,刘峙被迫流落印尼,以教书糊口。1953年10月,由何应钦、顾祝同等人说情,台湾方面终于给刘峙出了一张“入台证”。回到台湾的刘峙于次年被委任以“总统府国策顾问”等虚职,他在台中的寓所深居简出,过起了现代隐士的生活。l971年1月15日,刘峙在台中病逝,终年79岁。上图中,左为刘峙。





程潜:程潜(1882~1968),湖南醴陵人。曾任武汉行辕主任、国民党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1949年4月国共和谈失败,解放军渡过长江,湖北亦失守。7月22日,程潜、陈明仁派出代表与中国共产党进行谈判。8月3日晚,国民党湖南党、政、军有关人员集会,决定接受中共的《国内和平协定》八条。5日,湘中和平解放。1949年后,程潜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湖南省省长、民革中央副主席等各职。文革时受周恩来特别保护,个人未受冲击。1968年4月5日病逝于北京。





薛岳:薛岳(1896~1998),广东乐昌人。抗日战争中曾指挥三次长沙会战,取得巨大战绩。后曾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南京政府参军长、广东省政府主席。1949年底,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防守海南失败。到台后,任“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虚职。长期赋闲家中,未得蒋氏父子的重用。到了1990年2月,台湾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第八次会议,选举正、副“总统”。当局出于安抚和拉拢资深及军系“国大”代表的考虑,居然推出96岁的薛岳主持开幕典礼。结果民进党代表大闹会场,弄得薛岳好不尴尬。1998年5月,在台湾病逝,终年102岁。





卫立煌:卫立煌(1897~1960),安徽合肥人。曾担任孙中山卫士,后追随蒋介石,解放战争期间任东北“剿匪”总司令,东北战局失利,被蒋撤职查办,软禁于南京。蒋介石下野后,李宗仁将其释放,卫立煌避居香港,但仍受到国民党特务监视。当他获知自己名列中共宣布的战犯名单时,长叹道:“我有救了”!1955年卫立煌潜回大陆,1960年1月17日因心脏病发作去世,终年63岁。





余汉谋:余汉谋(1896~1981),广东高要人。曾任陆军总司令、华南军政长官。解放后,从海南岛退往台湾,被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但是有名无实。长期闲居台北北投郊区的家中,过着“种菜未容终老去,赌棋时约故人来”的悠闲生活。1981年12月17日去世,终年85岁。





胡宗南:胡宗南(1896~1962),浙江镇海人。黄埔军校一期生,陆军一级上将。胡是蒋介石嫡系,一度执掌西北军事实权,被称为“西北王”。1950年3月26日解放军逼近西昌机场,胡宗南将剩余6万部队的指挥权交给参谋长罗列,自己悄悄飞逃台湾,其残余部队陆续被围歼。1951年9月9日,胡宗南化名为“秦东昌”,驻守大陈岛,指挥部队骚扰破坏大陆沿海。1959年10月回台北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2月进入“国防研究院”第一期,任研究员。1960年9月任国防研究院毕业同学会会长、国防研究院院务委员,深居简出。1961年身体出现高血糖。1962年2月14日凌晨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终年67岁。





傅作义:傅作义(1895~1974),山西荣河人。1910年考入太原陆军小学,是年10月,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太原响应起义,傅担任起义军学生排排长,随起义军总司令姚维藩赴娘子关抵御清兵。随后又参加李鸣凤率领的起义军攻打平阳府(临汾)。傅作义在北伐战争期间以守涿州而闻名,抗日战争期间,指挥过怀柔三役、绥远战役和光复五原的战役,都取得巨大胜利。傅作义因此成为民族英雄,并有“常胜将军”之称。1949年1月,傅作义率部起义,北平和平解放,建国后任水利部部长。1974年4月19日,傅作义因病离世,终年79岁。





阎锡山:阎锡山(1883~l960年)。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参加同盟会,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从此长期踞晋自保,投靠蒋介石后任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兼山西省政府主席等职。1949年3月逃出太原。南京解放后,曾在广州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去台湾后,阎锡山任“国防部”部长、“总统府”资政等职,蒋给予阎锡山“苦心孤诣,撑持危局”的评价。1960年5月21日,阎锡山在台北病逝,终年77岁。





周至柔:周至柔(1896~1986),浙江台州临海人。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入黄埔军校任兵学教官,参与北伐。1931年后任国民政府军陆军第14 师师长 、第十八军副军长。后受宋美龄赏识,负责创建中国空军,并在抗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日战争时期兼任空军前敌司令部总指挥,率中国空军对日作战。1946年航空委员会改组为空军总司令部任司令。去台后,周至柔任国民党中央常委、台湾省主席兼绥靖公署主任、“总统府”侍从室主任,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等职。其间政绩突出,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与重用。1986年8月29日,周至柔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享年90岁。





王叔铭:王叔铭(1904~1998),山东诸城人(与共产党之张春桥、江青同乡)。早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赴苏联空军航校学习,回国后参与创建中国空军,身为抗战的空军英雄,曾出战230多次。内战时期任空军副总司令。去台后,活跃于军政两界,1957年荣升空军一级上,先后任空军总司令、参谋总长、国民党中央委员等职。





桂永清:桂永清(1900~1954),出身于江西贵溪县农家。在黄埔军校一期时深得总教官何应钦器重,他曾发起组织三民主义研究社,随黄埔军东征、北伐,成为蒋介石心腹。1930年留学德国学习军事,回国后得到蒋介石重用,1933年,桂永清奉蒋介石之命令成立“中央教导师”,采全新德式装备与训练,形同蒋介石的御林军。抗战胜利后,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解放战争中,“重庆舰”等几十艘军舰起义或投降解放军,使国民党海军损失巨大,桂永清因此受到“弹劾”。去台后,桂永清辞去海军总司令职,任“总统府”参军长。1954年,升任参谋总长。但上任不足两个月,便因病去世。





杜聿明:杜聿明(1905~1981),陕西米脂人。曾参加北伐战争。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赴缅甸与日军作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司令等职。1949年1月被解放军俘虏,成为阶下囚。1959年,人民政府宣布将他特赦。后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





汤恩伯:汤恩伯(1900~1954),浙江金华人。1925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北伐战争时投靠蒋介石,成为其嫡系。抗战初期建立卓越功勋,但在防守河南时名声不佳,有“水旱蝗汤”之称。日军进攻河南时率部溃逃,造成中原大溃退的惨局。抗战胜利后,任南京卫戍总司令、第一绥靖区总司令、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等职。1949年在上海负隅顽抗,同年5月守军覆灭,余部溃退厦门,任厦门绥靖总司令。汤恩伯到台湾后,任“总统府”任战略顾问委员会战略顾问等职。1954年6月29日,在日本死于医疗事故,时年54岁,病逝后被追晋陆军上将。





孙立人:孙立人(1900~1990),安徽舒城人,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抗战爆发后,任三十八师师长,远征缅甸,获英国皇家勋章。去台后曾任陆军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受命“整军”,但他在“整军”的过程中损害了黄埔系的利益,并因试图削弱军队政工制度而得罪蒋经国。1955年6月,孙的下属郭廷亮因策划“兵谏”被捕,孙立人也被软禁,直到1988年才获得自由。1990年11月7日在家病逝,终年90岁。他至死也没有等到当局的平反。



马鸿逵:马鸿逵(1892~1970),甘肃河州人,回族。曾任袁世凯侍从武官,后随冯玉祥。1929年投蒋,任宁夏省主席、第八战区副司令兼第十七集团军总司令。积极参加并进行反共、“剿共”。1949年溃逃台湾。马鸿逵因在西北时与马步芳互相倾轧,“贻误战机”,在台湾受到“弹劾”。不久迁往美国,在美期间虽生活富足,但妻妾争风,子孙不睦,令他极为痛苦。1970年1月,马鸿逵病逝于美国。





马步芳:马步芳(1903~1975),甘肃临夏人,回族。早年服从冯玉祥,后弃冯投蒋,通过依附强权,并吞弱势,逐步奠定了在青海的统治地位。曾任青海省主席、第四十集团军总司令等职。马步芳后来长期定居沙特阿拉伯,曾任驻沙特“大使”。虽年将垂暮,却恶性不改,不仅侵犯部属之妻女,甚至罔顾伦常,强暴自己的亲侄女。马步芳为人荒淫无耻,在国民党上层中少见。在大陆时,他曾公开说:“生我、我生者外无不奸。”部属的妻女,自己家族的胞妹、侄女、兄嫂、弟媳,都难逃他的魔爪。台湾当局终于以腐化无能为名将其免职。1975年,病逝于沙特阿拉伯,终年72岁。





陶希圣:陶希圣(1899~1988),湖北黄冈人。陶原系文人,曾主编《独立评论》周刊。后秉笔从政,曾经主持国民党政府文化宣传工作数十年。1938年12月随汪精卫叛逃,任伪中央宣传部部长,后来又离开,发生了著名的“高陶事件”。在此之前,他引发过“中国社会史大论战”。此外,他与长期亲共的沈钧儒常常政见不合。1940年1月,与高宗武逃至上海,揭露了意在使日本独占中国的汪日“密约”。1949年,陶希圣随蒋介石去台,执意留在大陆的女儿一家则经受了多番运动的暴风雨。去台后,陶希圣曾任“中央”评议委员、国策顾问等职。1988年6月去世,终年89岁。





曾琦:曾琦(1892~1951),四川隆昌人。曾在留学法国期间成立中国青年党。回国后创办《醒狮》周报,反对国共合作。但在抗战中,曾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46年,他由青年党党魁而任“国大”主席团主席,次年4月参加蒋介石政府,1948年秋赴美,鼓吹美国应继续援助。





张君劢:张君劢(1887~1969),江苏宝山今上海宝山人。曾留学日本、德国,学习政治经济与哲学。回国后,被称为“玄学鬼”。曾参与组织中国民主同盟。国民党逃台后,张君劢在海外组织“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成为“第三势力”。张君劢一生未置产业,仅靠稿费与少量养老金维持,生活清苦。1969年2月23日在美国去世,终年82岁。


(选自:凤凰网)


阅读推荐:


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原配夫人的最终命运

因为有他,新疆避免了外蒙古的命运

清朝小学的语文课本,简直美极了!

峨眉山将冲刺下一届“金像奖”,这是神马状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