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图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百态

2016-09-14 水煮历史

北洋军阀统治期间的社会百态,除了海量的照片等影像资料的记录,国内外杂志、报刊、明信片、宣传海报、烟画烟标和火花……其上的插图绘画,也生动记录了当时军阀混战的种种历史瞬间。本文收录的便是国内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杂志刊物的插画和烟标火花图片,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窥探那个军阀时期。

 


1911年之前一份美国杂志上刊登的一张颇具讽刺意味的漫画,描述的是清政府所编练的新军非常强大,震慑了西方列强的场景。在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失败后,清政府大举编练新军的举动自然深受列强关注。但是,当时亚洲诸国真正令欧美列强刮目相看的,还是在日俄战争中击败“北极熊”的日本,西方列强通过这场战争感受到了日本的威胁和野心。

 

下面的五幅彩图都是来自法国刊物《小日报》(Le Petit Journal)中关于中国的报道的题头图和插画。

 


1909年8月29日关于中国新军的报道,标题为《中国新军》,展示的是北洋新军的训练场景。

 


1911年10月20日关于武昌起义的报道,身穿新式军装的新军和身穿传统服饰的清军正赶赴武汉镇压革命。

 


1912年3月3日关于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报道,标题为《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7日后,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一职,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这幅插图以袁世凯剪辫表示拥护共和的场景来预示新、旧时代的交替。

 


1911年某期的一幅插画,标题为《中国的第一架飞机》。1911年,中国航空先驱冯如从美国回到中国,还带回了两架自己制作的飞机。这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飞机,但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飞机第一次在自己领空上飞行是在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进行的公开飞行表演。

 


1911年11月4日,上海光复,社会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国人开始冲破束缚,剪掉辫子。这幅展现的是上海光复后,张园的剪辫运动。

 


1912年2月15日的法国画刊《我什么都知道》(Je Sais Tout)的封面,采用的是孙中山的照片,标题为《孙中山,中华民国的总统》。画刊中还有关于中国辛亥革命的报道。这是目前已知孙中山最早的彩色肖像照。当时,孙中山正式提请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同时举荐袁世凯接任。

 


1912年1月6日,英国媒体发表的一篇关于革命军攻占南京的报道,所用标题为《在中国建立共和?南京的陷落》,文中猜测孙中山将在上海或南京就任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图为报道中的插图,描绘的是1911年12月2日,一支革命军从南京太平门入城的场景。

 


1928年5月意大利《周日信使报》(La Domenica Del Corriere)中的一张插图,描绘的是“济南惨案”中,日军将领佐佐木到一被北伐军方振武部抓住且险些被枪毙的场景。从图上看,这些官兵们军装上的肩章与实际并不相符。佐佐木到一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8期毕业生,1922年被日本参谋本部以武官身份派驻到广州,先后担任孙中山和蒋介石的顾问。在中国工作期间,佐佐木对华有较深刻认识。“二次北伐”时期,佐佐木作为蒋介石的顾问,随军北上,“济南惨案”发生前后,佐佐木负责北伐军与日军之间的交涉,日本人认为他是帮助国民革命军的“国贼”,中国人则认为他是日本人的奸细,因此差点被济南卫戍司令方振武的士兵枪毙。后来,佐佐木在侵华战争中担任日军第16师团步兵第30旅团旅团长,是南京大屠杀的主犯之一。战后,佐佐木在东北战场被苏军逮捕,后移交给中国政府,1955年病死在抚顺日本战犯监狱。

 


这是意大利《周日信使报》中的一张插图,描绘的是1927年的北伐战事中,北伐军与安国军的铁甲列车之间的战斗。

 


美国《时代》周刊创刊于1923年,每一期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的中国共有4人登上《时代》周刊封面。左上图是1924年9月8日的《时代》周刊封面,封面人物为吴佩孚。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时代》封面,其下还有“吴将军”“中国最强者”两行注释。颇具深意的是,当时《时代》周刊并未挑选直系首领曹锟,而是地位次于曹的吴佩孚。此时正值江浙战争期间,第二次直奉战争一触即发,吴佩孚正极力推行“武力统一”政策。但是,两个月后,这个“中国最强者”便战败下台了。右上图是1927年4月4日的封面,人物是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其下注释为“蒋介石总司令”“在孙中山逝世后崛起”,这一期描绘了蒋介石率部进入上海的场景。左下图是1928年7月2日的封面,人物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总司令冯玉祥,当时周刊对于他的介绍是“基督将军”、“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私人武装——19.5万人”、“中国的最强者”。右下图是1930年5月19日的封面,人物为山西军阀阎锡山,给予的介绍是“中国下一任总统”。当时中原大战已经开始,从这个注释看,西方人看好阎锡山一方,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辛亥革命后发行的一张明信片,展现的是革命军攻克南京太平门的场景。

 


两枚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的日本火花,以铁血十八星旗为背景,身背步枪的革命军号手吹响革命的号角。

 


这张华美火柴厂所产的火柴的火花上,展示的是一门被马匹牵引的重炮,前面的士兵高举着陆军的十九星旗。下图这张日本顶上牌火柴的火花,将民国陆海军的素材融合在一起。当时北洋政府陆军以十九星旗为军旗,海军以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军旗。

 


20世纪20年代初一枚以孙中山为主题的火花,这个火柴被命名为“中山牌”。这一时期孙中山正在广东继续开展护法运动。

 


20世纪20年代末,东信祥面粉包装袋上的彩色图片,国民革命军的一名骑士手掣着“马到成功”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表达的是对北伐成功的祝愿。


摘自《军阀之国1911-1930:从晚清到民国时期的中国军阀影像集》

转自战争事典公众号


推荐阅读


水煮日报第27期:任性的民国军阀

吴佩孚:曾是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北洋军阀



↓↓↓点击阅读原文,拿金豆买黄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