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水煮日报621期:邓小平在法国打工的日子

2017-05-17 北平老赵 水煮历史
点击上方“水煮历史” 可以订阅哦!


1

1920年9月11日,16岁的邓小平(当时名字为邓希贤)和他的同学们冒着大雨,从上海登上了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10月19日,历经39天的海上航行,到达法国南部城市马赛。1920年10月21日,邓小平进入巴耶公学读书。但只学了5个月,因迫于生计,而于1921年4月2日来到法国东部勃艮第地区小城克鲁梭的施奈德钢铁厂。邓小平选的工种是“铸铁”,当了一名轧钢工。据后来找的到的当年邓小平的工卡上显示,工作能力:很好;工作表现:好;日薪金:6法郎60生丁;评语:志愿来厂工作。


邓小平于1921年的留影

 

2

学者鲜于浩找到了一条此前未曾发现的邓小平在法国的史料:据南充籍勤工俭学生杨昌祚日记记载,1921年4月20日上午,他‘同友人邓希贤君(广安人)又到勒克勒佐(即克鲁梭)医院去销号,将看伤之票交与医生签字,才能做工。鲜于浩说,这表明邓小平在拉红铁时,不止一次受伤。这种工作又累又热,劳动强度极大,而且有烫伤的危险,对于一个只有16岁、且身材矮小的邓小平来说,其辛苦可想而知。

 

3

邓小平女儿邓楠回忆说:父亲第三次复出,已经是73岁高龄了。这是别人含饴弄孙的年纪,但父亲以共产党员的历史担当和坚定意志,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决然地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记得1979年他去登黄山,那时候他已经75岁了。我们对他说,老爷子你年纪这么大了,给你准备一个滑竿,要是爬不动了一定要坐滑竿,不要勉强。父亲话不多,只是干脆地说“我能走!”登黄山对我们还算年轻的人,都是很累人的事。父亲其实也非常累,下山以后腿肿了整整一个月。下了黄山以后,他说了一句话:“黄山这一课,证明我完全合格。”

 

4

外交部翻译高志凯1986年陪同邓小平会见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时,由于交谈甚欢,邓小平亲自把温伯格送到门口,并在分手时开口说了一句英文“goodbye”。这是高志凯印象中,邓小平唯一一次说英文。他当时条件反射般地把它翻译成中文,并附在邓小平的耳边大声地说了一句“再见”……并没有意识到这是邓小平自己说的话,“他扭过头来,然后自己再用中文说了声'再见'。”

 

5

1956年10月3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为两岸传话的著名报人曹聚仁,并进行了长谈。“你可以多看看,到处走走,看我们这里还存在什么问题,不要有顾虑,给我们指出。”毛泽东说。曹坦率地讲了自己的观感。事后,他告诉四弟曹艺说:“想不到,我的著作主席差不多都看过。我说我是自由主义者,我的文章也是‘有话便说,百无禁忌’的,主席认为我有些叙述比较真实,而且态度也公正,又叫我不妨再自由些。”毛泽东又问起蒋经国在赣南的一些旧事(曹曾在蒋经国主办的《正气日报》任总编)。谈到那首著名的词《沁园春·雪》,曹说毛泽东的功业“可与成吉思汗相比”,毛泽东谦虚地回答:“那只是作诗而已。”


曹聚仁

 

6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英国王储查尔斯参加了交接仪式。在后来披露的日记中,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感受:我在香港的第一晚,去了港督府那充斥着当地人的欢迎会,它在香港警方一个绝妙操演下结束。所以,港督府中很多人热泪盈眶。后来在皇家游艇上出席晚宴,坐在我旁边的是董建华,他就是中国挑选来代替彭定康的人——一个有着船务背景的商人。我发现他神秘莫测极了,但非常健谈。他安抚地说,移交后一切不变,向我保证中国政府要向台湾人展示,香港“一国两制”后一切安好。所有香港人对可见的未来,表面上都极为乐观,但私底下却暗暗担忧。


1997年7月1日,在即将离开香港之前,港督彭定康和查尔斯王子登上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安娜号,向祝福者们挥手致意。

 

7

查尔斯在日记中说:告别仪式于傍晚时分在皇家游艇旁的“添马舰”上展开。彭定康离开港督府与随员告别后,在下午茶时偕家人登上游艇。他们黯然神伤,若有所失。彭定康抱着港督府的英国国旗上船,那面国旗是送别他的礼物……他们喝了茶定过神后,我们出发到体育馆,在雨中参加豪华铺张的仪式。毛毛细雨徐徐落下,所有东西都湿透了。我坐在讲台上,脚下的红地毡变成湿淋淋一团糟,吱吱作响。我们耐着性子看完不同仪式及表演,聆听彭定康甚令人动容的演说(他没有预先让中方审阅讲稿)。我喉咙哽咽,听罢随即奏起的义勇军进行曲,更加激动哀伤。



推荐阅读


经历者忆|卫立煌在东北战场上是否有意配合中共?

说卫立煌在东北有意配合共产党这个说法不确切,整个辽沈战役,都是蒋介石指挥,蒋介石来沈阳两次,杜聿明也跟着来,还亲自在空中指挥。


水煮日报第427期:1989年邓小平让这两个人为他起草辞职信

邓力群找我去,说邓小平要辞去中央军委主席,杨尚昆转达邓的意见,要胡乔木和他起草邓小平的辞职信和中央的决定。


1929:朱毛红军的生死之路

毛泽东说:一、有饭吃。二、能走路。三、子弹能打死人。这令人出乎意料的回答,源自其早年革命的艰辛历程,其中就包括1929年,朱毛红军从井冈山到长汀的一段惨败经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