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明太宗改谥明成祖,看似尊崇,实则陷入尴尬

来源 | 头条号云谈青史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七月十八日,第五次北征蒙古的永乐皇帝朱棣,在班师回朝的途中驾崩于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东南)。是年九月初十日,礼部会同文武郡臣为大行皇帝上尊谥为 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 文皇帝,庙号太宗。

也就是说永乐皇帝朱棣在他去世后,官方给的正式称呼为明太宗文皇帝(谥号只重最后一字)。

可能有些朋友要说了,不对啊,朱棣不是被称作明成祖吗?怎么会是太宗?作者是不是搞错了?

这个还真没错,朱棣确实是明太宗,这个官方叫法在明代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因大礼仪之事,明太宗被改尊为明成祖,连带谥号也变更为 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至于朱棣谥号变更的前因后果,以及对两次谥号背后的解读,笔者等会再跟大家详聊,我们先说一下“太宗”这个庙号所蕴含的政治含义。

之前文章中,笔者专门解释过谥号的由来,那么同样庙号又作何讲呢?

所谓庙号,指皇帝驾崩后,其后代升祀太庙立室而追尊的名号,如太祖、太宗、仁宗等。

但有一点,庙号不同于谥号,不是每个皇帝都能享有的。

《礼记》上有言:祖有功,宗有德。唐代经学大家颜师古注释称:祖,始也,始受命也;宗,尊也,有德可尊。

所以拿西汉为例,刘邦有开国启运之功,庙号高祖又作太祖。而第二任皇帝惠帝刘盈形同傀儡,存在感很低,更没有什么功绩可言,便没有庙号,反而文帝刘恒始治天下,被尊庙号太宗。之后的景帝刘启无庙号,武帝刘彻开疆拓土,使大汉声威远博,尊享庙号世宗。

因而东汉时的学者应劭便道: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称太宗是也。


有谥号的帝王不一定有庙号,这在谥法还很严苛的汉代,庙号与帝王的名实必然是相符的。不过随着汉代的灭亡,代汉而立的曹魏政权,率先打破了庙号的选授惯例,曹操、曹丕、曹睿三代被追尊为祖(庙号各自为太祖、世祖、烈祖),因而后世多批评曹魏,祖名多滥。

而后从唐代开始,庙号的泛滥尤甚,除一祖之外,其余诸帝,不问有功与否,莫不称宗。

这样一来,庙号便和谥号一起成了帝王死后的标配。

而“太宗”这个庙号也基本上成了开国太祖之下的第二代君主的专享,就像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无论他们帝位如何得来,但被尊为太宗,也即表明其承继开国太祖的遗泽,治理天下,根正苗红。

所以说了这么多,当永乐皇帝驾崩后,明仁宗朱高炽和群臣给朱棣加尊庙号“太宗”是有深刻政治蕴意的。

太祖朱元璋的帝位法统本应由嫡长子朱标一系继承,但因朱标早亡,帝系变成了太祖、建文帝这样的隔代世系顺序。

原本排除在皇位继承权之外的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帜,推翻了侄子建文君的统治,由小宗藩王一跃为大宗帝系,重建了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帝系传承,这在礼仪为大的时代,朱棣饱受士庶诟病。

终永乐一朝,朱棣为了洗白得位不正的污点,在政治上一再贬低侄子建文君的作为,甚至完全不予承认建文君为帝的事实。

永乐皇帝朱棣,不断高举皇考朱元璋的名号为自身正名,以突显其继位的合法性、正当性。

是故,永乐之后的继承人,为了向后世证明帝系传承的正统,尊永乐皇帝为“太宗”自然是最合适不过的,毕竟从礼法上讲,这是承继太祖之位而治天下的二代之君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说到这里想必有朋友不禁疑惑,既然“太宗”的庙号如此重要,那为何朱棣会被改谥为“成祖”?难道“成祖”的庙号不如“太宗”吗?

从礼法上讲,“祖”当然要比“宗”的地位崇高,追尊朱棣为明成祖毫无疑问是拔高的,但事情要分两面看待,谥法可不仅仅只是死人用的,它更是给活人看的,用以传示后代,是尊显政治地位的一种工具。

笔者先简单解释下,嘉靖皇帝追尊朱棣为明成祖的原因,因为网上广为流传一种说法,说嘉靖帝为把他老爹的牌位送进入太庙,差点把朱棣的神位给扔了出来,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传言,借讲述朱棣谥号的机会,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给大家讲解清楚。

正德十六年三月(公元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其无子继位,以至于皇位空悬。首辅杨廷和援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的条文,建议迎立血缘关系最近的堂兄弟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继位。

于是明代历史上再次出现了藩王入主大位的情况,原本明宪宗到明孝宗(宪宗第三子)的帝系传承,变成了由兴献王(宪宗第四子)一脉继承。

小宗变大宗,难免有寄人篱下之感,因此嘉靖帝在登基之初,开始反对过继成为孝宗的儿子,在与百官三年的争斗中,总算实现追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称呼孝宗为“皇伯父”,从法理上讲帝系传承彻底独立于孝宗一脉。


但兴献帝神主未入太庙,从礼法上说还是要矮其他帝王一头,这是嘉靖帝不能容忍的。可要将兴献帝的神位迎入太庙,首先得有位置可以供奉,这时的太庙实际已经满员了。

明代的太庙前殿为享殿,面阔九间,每间供奉一位先祖,朱元璋在位时追尊四代先祖,以高祖父“德祖”为大明始祖,定为不迁之祖,等朱元璋的四世孙英宗的神位进入太庙后,太庙就开始满了,之后的宪宗、孝宗、武宗的神位迎入太庙,依次迁出了朱元璋的曾祖父“懿祖”、祖父“熙祖”、父亲“仁祖”三位。

因此嘉靖初年的太庙九室图如下所示:


所以嘉靖要把老爹给奉进去,必须得移出一位祖宗,按顺序当然是太祖了,可这就尴尬了,哪一个皇帝都能动,就是不能动开国太祖,这是原则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即便嘉靖帝不是为了他老爹,后边的皇帝也会为了嘉靖而迁走一位祖宗,这是不可避免的,当初朱元璋在定德祖为始祖时难道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笔者认为,肯定是有考虑过的,只是朱元璋不可能自己定自己为始祖,他必须得尊崇一位祖宗,不然有违孝道。但朱元璋毕竟是太祖,即便他不提什么要求,后世的子孙也会尊他为始祖,这也是“以孝治天下”所必然的结果。

因而,嘉靖帝又重新追尊太祖朱元璋为始祖,定为太庙不迁之祖,将德祖迁出了太庙正殿,腾出了一间位置,从头到尾根本就没有要迁走朱棣的意思,网上的传闻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之后嘉靖十七年六月,致仕扬州府同知丰坊上疏,奏请复古礼,建明堂,加尊兴献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

明堂祭天与郊祀一样是古代礼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在宫殿里进行的“堂祭”,祭昊天上帝,并需要有功德的祖先配祭。

大臣们认为,参照周礼,周代明堂配祀的是文王,以此来论太祖皇帝相当于周的始祖后稷,那太宗就是文王,明堂配祀也应该是太宗文皇帝。

这让嘉靖皇帝很不高兴,亲自写了一篇《明堂或问》明确表示,称宗必须祔庙。同时为了解决明堂配祀的礼仪问题,又道:“太宗靖难,功与开创同,当称祖以别之。”将明太宗朱棣的庙号升格为成祖,与太祖朱元璋一道成为大明的二祖,同时出现在每年的郊祀祭天典礼上,配祀天帝。

这样一来从礼法讲自然完美,嘉靖皇帝如愿以偿的将其父追尊庙号为“睿宗”,神主祔太庙。

但貌似被更加尊崇的朱棣,其实却遭逢无妄之灾。

我们来看看谥号的前后差别,最早的太宗谥号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 文皇帝;而之后的成祖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 文皇帝。

这里边的“弘道”、“高明”、“圣武”之类都是基于朱棣的功绩而上的溢美之词,就不必过多累述,只说两个谥号之间的差别,“体天”变成了“启天”,“广运”改成了“肇运”。

所谓“体天”乃体察天意,依据天命之意,这表明了永乐继承帝位是上承天命的,强化了君权天授之意,淡化了夺位的血腥。

但改为“启天”就变了意思,启为开启、开发之意,“启天”不就等同于开辟新天?

人人都知道天下乃太祖高皇帝所开创,朱棣不继承还另开,虽然是事实,但绝不能摆在台面上讲呐。

再者“广运”有开拓国运之意,意味着继承太祖衣钵的太宗皇帝朱棣,进一步将大明的国运弘扬广大,含继承发展的双重意义。

但改成“肇运”立马画风突变,肇本就作开始、引发讲,这不就是告诉天下朱棣新启大明国运,从太祖的“启运”中分了个叉?

当真是崽卖爷田心不痛,朱棣一生费了多大劲,篡改了多少史料,来证明其继承太祖朱元璋帝位的合法性,可到了嘉靖朝倒好,为了更亲的老爹,便大手一挥,将朱棣后半生的辛苦全付诸东流,如果朱棣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是按不住的。


难道嘉靖帝就不知道,改谥朱棣的庙号和谥号会影响这位祖宗得位的正统性吗?

笔者以为,嘉靖应该是能想到的,可至少有两点原因,让他依旧这么做了。

首先,朱棣去世了一百多年,燕王一脉的帝系传承稳固,不是谁都能轻易动摇的,所以即便改了又如何?

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嘉靖帝是在大宗绝嗣的情况下才得以入继大统,不然是没有半点继承资格的,为了突出合法性,他一再声称:今之天下,太祖高皇帝之天下。

这话引申意思就是,大明天下是太祖传下来的天下,不是武宗、孝宗能私有的,但凡朱家子孙都是有继承权的。

所以不管是永乐的武装夺权称帝,亦或者嘉靖的大宗绝嗣入继,都具有合法性,既然这样,谥号、庙号改动一点还重要吗?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