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涨知识!盘点中国千年来的航运奇迹,让世界惊叹不已的中国智慧

2018-03-15 刘永加 鱼羊密史



我国是航运大国,航运历史悠久。千年来,勤劳聪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众多航运奇迹和航运智慧,为我们今天的航运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发展动力。我们不妨采撷几束历史上的航运智慧浪花,来看一看那时人们的创造有多么辉煌:

     

灵渠智慧助大秦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花了十年时间,统一了中原地区,接着又向岭南进军,以进一步统一中国。五岭以南称岭南,岭南地区集居着许多少数民族,早在秦以前,中原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就同这一地区有着联系。但是战争并不像预料的那样顺利。五岭的险峻地形,使行军极度困难。粮草的运输主要靠人背畜驮。运粮队伍要翻山越岭走上好些日子,除去自己消耗,到达营地时,已经所剩无几。更麻烦的是,行进在崇山峻岭的运粮队伍,往往要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粮草问题,更直接地说是运输问题,要是不能得到解决,作战就无法取得胜利。





经过考察,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下定决心在五岭之上开这条运河。在这高耸的五岭石山上开挖一条运河,是何等困难!但事情很明显,只有解决了运输问题,才可以使战争很快结束。运河的路线,选在今天广西兴安附近湘江和漓江的分水岭上。这儿两江相近,相比之下,山又不太高。只需沟通两江,那么中原地区用船运来的粮草,就可以从水路一直越过五岭,进入岭南。为了完成这个任务,秦军和民伕,开石劈山,艰苦劳作。他们排除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其中解决坡度问题,就成为灵渠智慧的精髓,水面的“坡度”在航行术语上叫做“比降”。一般认为,适合于航行的比降为三千分之一,比降越大,水流越急,对航行越不利。而湘江水面和漓江水面的水位差很大,即使用筑堤的办法来提高水位,比降还是太大,离要求还是差得很远。怎么办呢?他们想了好几种办法来解决这些困难。



首先,他们让船多走几个“之”字形,在开挖灵渠时,他们让河道多拐几个弯。这样,有限的河道被延长了。当然比降也就是水面的“坡度”就相应变得小了。船“爬”山也就容易得多了。尽管这样做了,有的地方比降仍然太大,最高达一百六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船每走一百六十米,水位就要上升一米。如果把河道延长,多走几个“之”字形,让比降减小到三千分之一,那河道就要延长二十倍。工程就浩大了,投资也增加数倍。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又发明了“斗门”,也叫做“陡门”,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船闸。在灵渠水位比降大的地方,分别用巨石做了一个又一个的斗门。每个斗门都有专用的工具,如斗杠、斗脚、斗编等。船进入一个斗门后,随即把身后的斗门用专用的工具堵严使其不漏水,然后打开前进方向上的另一个斗门。随着斗门打开,水从前方的斗门涌进来,不一会,两个斗门间的水位就平了。于是船就可以前进到前一个斗门内,随后又堵住船后斗门,再打开前面斗门。如此周而复始,船就一级一级向山上“爬”去。


公元前214年,长三十多公里的灵渠挖成了,斗门也建成了,运输问题终于解决,秦始皇下令向岭南增派援军。秦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控制了岭南,并在今桂林,广州、雷州半岛设置了三个郡。中国出现了空前统一的局面,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也可以直接通航了。


所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且最早建造、使用船闸的国家。在国外,最早的船闸直到1375年才在欧洲的荷兰出现,而这时我国已经是明朝了。因此灵渠工程的巧妙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颂。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更是盛赞灵渠道:“二千年前有这种灵巧的工程,号称灵渠,确是名实相符”。



漕运智慧助大唐恢复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整个大唐社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交通运输影响极大,尤其是漕运更不能正常进行,这是大唐的经济命脉,必须尽快恢复。宝应二年(763)刘晏被唐代宗任命为转运使,负责恢复漕运,以期给大唐的战后重建注入强大活力。


但是安史之乱带来的问题很多,困难重重。面对着这一情况,刘晏上任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亲自乘船考察淮河、泗水、汴河、黄河等各漕运河道的水情及三门峡的险情,并疏通运河水道,使之恢复通航。当时劳力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用朝廷专卖食盐的利益作为漕运的费用,来另外雇人运输,而“不发丁男,不劳郡县”。减轻了地方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间剥削,漕丁漕夫的收入也有所增加,对当时恢复漕运有一定的作用。


为了保障航运的安全,除由朝廷在运河沿岸分别派遣军队驻防外,又把漕运船只和人员组织起来,规定“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篱工五十人”,从扬州派遣军队护送到河阴。对漕丁漕夫的驾船技术,根据各条河道的特点,进行专门训练。


更重要的是刘晏积极改革漕运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行分段运输法。过去由于一直采用直运的办法,把江南的粮食集中到扬州,然后从扬州装船,经过大运河、淮河、汴水、黄河、渭水,直接运到长安。这种运输方法,使大江大河的运输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而且运输时间很长,一船粮食往往需要八、九个月才能到达长安,途中损耗也很大,效率也低;另外,由于长运输,船工对各河道的情况也不全都熟悉,所以事故较多。


针对这些问题,刘晏一方面在清口(淮河、汴水汇合处)、河阴(汴水入黄河处)、渭口(渭河入黄河处)等处建造粮食仓库,同时又根据各江河水位高低和水流缓急等情况,推出“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的运输原则,使“江南之运积扬州;汴河之运积河阴;河船之运积渭口;渭船之运积太仓(皇室仓库)”这样一来,漕粮分别由各河系的船分段接运,运输时间大大缩短,而且船工们都各自在自己熟悉的水道行船,事故也大大减少。这种按各区段运输的方法,能充分发挥运输潜力。直到今天,这种方法仍然是组织水上运输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了使分段运输法更加完善,刘晏又根据长江、汴水、黄河、渭水的水力不同,建造了许多类型不同的船只。在汴水航行的,是一种“歇艎支江船”,这种船体型肥短,平底浅舱,装载量大,每船能载一千石之多,而且装卸又方便,适合在江面开阔、水流稳定的河道里航行。在黄河三门峡险滩航行的,又是另外一种船型,叫做“上门填阙船”。这种船载重在一千石左右,而且以坚牢著称,适用于水流湍急、礁多滩险的河道里航行。


经过刘晏的努力和改革,克服了种种困难,漕运终于恢复了。每年由江淮地区运往北方的米粮,多时达一百一十万石左右,少时也有五十万石。当第一批米运到长安的时候,唐代宗非常高兴,派了很多卫士敲锣打鼓到城外迎接刘晏,并说:“卿,朕宽侯也”。意思是说,“你是我的萧何啊”!


因此,刘晏在我国航运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至今人们还会记住他的功绩。

 

车船智慧助义军胜利

 

南宋初年,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活跃着一支由钟相率领的反宋抗金的水上农民起义军。起义军高举“等贵贱、均贫富”的大旗。不久,钟相在一次战斗牺牲。贫苦出身的杨么接过了战旗任。起义军在杨么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据史料记载,当时起义队伍有四十万人之多。他们以洞庭湖为基地,在险要处建立了许多水寨。同时还建造了数百艘车船和海鳅船。每逢水战,杨么就派出战船迎战。起义军的车船以它庞大的船体和飞快的速度;海鳅船则以它轻便灵活,敢打敢冲,使官军闻风丧胆。杨么农民起义军成了南宋朝廷的心腹大患。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宋高宗赵构派御前大军都统制王躞(xiè)率兵马三万多人,水师一万多人,海船千艘,气势汹汹的沿长江水陆并进,企图一举剿灭杨么农民起义军。



杨么得知王躞率官军前来围剿的消息后,立即在三面傍水一面靠岸的湖边加固水寨,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做好迎敌的准备。


十一月的一天,王躞向起义军发起进攻,他把一支约一万人的水军主力埋伏在洞庭湖的东面,然后亲自率领大队人马由西向东向杨么大寨发起攻击,企图把起义军赶入他们的埋伏圈,前后夹击,一举消灭。杨么识破了阴谋,探知官军的水师主力埋伏在洞庭湖湘江口一带,于是就给王躞来了个将计就计。当王躞所部恶狠狠的向起义军扑来时,杨么却故意放弃了水寨,全军转移到水上。王躞以为起义军怯战弃寨而逃,立即登船追赶。到了湖面开阔处,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只见杨么起义军的车船掉过头来,同官军的战船接战。起义军驾驶着高大的车船,居高临下,连连向敌人投石放箭,打得敌人溃不成军,狼狈逃窜,王躞也中箭负伤。杨么决定乘胜消灭那支埋伏在洞庭溯湘江口的敌人水军主力。


只见几艘装有八只车轮的车船,向王躞水军埋伏的地方飘流过来。船上没树旗帜,也不见个人,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息。敌探军发现后,立即报告水军主将。轻狂的敌人做了错误判断。为了抢得车船争夺战功,不等令下,敌水师就解缆撑篙,乱哄哄地向车船赶去。


等到敌人的船全部驶入湖中间,靠近车船时,突然,车船上的战鼓擂响了,只见车船飞快地开动起来,在敌船中间来回驰骋。车船的两舷树有许多高高的“拍杆”,“拍杆”的顶端都绑有大石。当车船靠近敌船时,拍杆”立即放倒,巨石飞速坠下,将敌船砸沉。当遇到较小的敌船时,干脆就从敌船上碾压过去。农民起义军的几条车船,在官军的几百条船中间,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不多一会,王躞水军一万多人,几百条船,包括敌人的水军主将全军覆没。


(图)钟相、杨么起义路线图


王躞的这次讨伐,终于以自己负伤,一万多水军的全军覆没,而告彻底失败!


那么,杨么的车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船,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威力?


原来,车船是用人力通过机械传动结构作为船舶前进动力的船。在船的两边装有轮子,人在船舱内踏动传动结构;船舷两边的轮翼就飞快地转动击水,于是船就前进了。既可进,也可退,操纵方便,而且航速很快。它摆脱了风力和风向的束缚,比起一般的帆船是优越得多了。再加上船上的武器配备和优越的航速,用来作为战船,再合适不过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轮船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我国早在五世纪时,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建造了“千里船”,应是车船的雏形。唐代又有了发展,“挟二轮蹈之”。到了南宋得到了大发展,杨么的车船最多的有二十四个轮,船还有数层楼,真是蔚为壮观,庞大无比。

 

三峡智慧助百姓抗侮

 

自古长江三峡航行艰难险阻多,行船艰险,其中广泛流传一首民谣:“新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唐代李白也在这里航行过多次,描写过崆岭滩航行的艰难:“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成丝”。


崆岭滩,位于川江,是当时川江重点的滩险之一。江中心耸立着一尊巨石,形如猛虎,对川江往来船只,虎视眈眈。这尊巨石,名叫大珠。它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30米,高15.5米。它把航道分成南、北两漕。北漕礁石林立,低水位时航道只有33米宽。南漕泡漩汹涌,水势凌乱。船舶只好在巨礁乱石中插缝而过。大珠东端有一高峰,是船只过滩时的天然导航标志。我们祖先多少年来在这里行船过滩,不知花了多少代价,才摸索到这一条行船过滩规律:上水行船必须对准这一高蜂开去,只有这样才能顺着水流顺利过滩,否则就必定要撞礁。所以川江的船工们形象化地把它叫做“对我来”。



1904年三九严寒,正是川江枯水季节的12月27日。德国瑞记洋行的“瑞生”轮,由英国人卜兰田首次驾驶,企图闯进川江,进一步掠夺我国丰富的资源。尽管瑞生轮派头很大!可是,到了天险的崆岭滩,洋船长一望滩险,就目瞪口呆,一筹莫展了。


他们打听到川江引水能手许光全的引水技术是数一数二的,就强迫他前来引水过滩。这个许光全可不是一般人,“老川江”们说起许光全的引水技术来无不伸出大拇指,赞赏一番。真是:


新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有了光全来掌舵,进出鬼门有何难。”


许光全被迫上了“瑞生”号引水上滩,他暗下决心惩治这些侵略者,将要入崆岭滩漕口时,按常规将船头对准大珠东端高峰“对我来”开去。因为,如果航线偏左或偏右,都会触礁入不了漕,只有对着“对我来”才能入漕,当行船到了距大珠相当近的距离时,机警果断地立刻把舵一转调转航向,可以使行船在礁石之间,插缝而过。然而许光全却引着“瑞生”号对准“对我来”开去,一分一秒地越来越接近大珠这块大礁。见此,洋船长吓破了胆。许光全立即跳进了长江,凭着他的好水性,逃走了。此时的洋船长失去了向导,手忙脚乱,他怕对着“对我来”开去,过早地把舵一转调航向。可是,大珠下端水势凌乱,一股强而有劲的横流,向“瑞生”轮的侧面冲去,将“瑞生”轮冲向三珠。只听得轰的一声,轮船触礁了,“瑞生”号被撞沉了,洋船和洋人统统去了“鬼门关”。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侵略者吓得再不敢把轮船开进川江。


“崆岭滩是鬼门关”,它固然是险,但险并没有什么可怕,险有它本身的规律性,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性,就能控制它,征服它。


今天,“鬼门关”已经不存在了。1967年,崆岭滩鬼门关得到了较全面的整治。有名的头珠、二珠、三珠以及大锅炉,锯子磔等礁石,都被铲除,打通了“瓶子口”,炸开了“鬼门关”。昔日“鬼门关”,变成了阳关道,大型船队都可以昼夜通航了,再也不惊险了。又有了新的歌谣:


“昔日鬼门已炸翻,行船过滩箭一般。

瞥见崆岭才一瞬,回首不见黄牛山。”


作者:刘永加,鱼羊秘史签约作者。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

特此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制作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文中图片来源网络,为影视剧作品《妖猫传》、《秦时明月》剧照,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