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风采⑲ | 用无人机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新媒体工作室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2-05-05

校友风采


用无人机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记我校2020年农业培训班

优秀学员廖永清




廖永清 湖南积雨云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的植保队队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培训学院2020年农业经理人培育培训班优秀学员。自2017年3月成立农机服务队与无人机植保队伍以来,为广东、湖南、河南、新疆等地的农业提供植保服务,年作业面积13万余亩,带动就业创收近80万元,未来准备构建农业播种、打药、施肥、除草、收割“一站式托管”服务,让农民在家用手机一键下单,轻松收获。



感受科技的力量  投身无人机行业



廖永清调试无人机

廖永清是一名90后,出生于农村,2011年入伍,服役于新疆军区某红军团,新疆对于他而言,就是第二故乡。2015年廖永清回乡从事收割机农业服务工作,看到周围的乡亲们还是以传统耕作的方式来种地,非常辛苦,常常想着能不能利用现在的科技,改变一下,让农耕更高效更便利。2018年,廖永清从做航拍航测业务的战友那了解到新疆棉花脱叶剂的作业比较紧张。作业季飞机和人手缺口都很大。新疆棉花每年九月份都要打脱叶剂,让叶子提前脱落,催熟棉花。若错过打药的时机,将大大影响棉花的收成。

对于用无人机和人工的区别,廖永清给我们做了一个对比。以前对100亩棉花地打棉花脱落剂,需要雇佣4-5个人,用拖拉机拉个大水箱打药,人工费至少需要3000多元。每人每天打4亩地左右,全部完成也至少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拖拉机也会把部分棉花压坏,影响产量。且人工打药很难消灭藏在叶子背面的虫子。而无人机由飞手操控,1.5小时就可以完成100亩棉花田的药物喷洒,仅需花费1000-1500元,花费减半。且无人机转动时周围的空气压力增大,带动树周围气压变化,使叶子发生翻面,将药全方位打到农作物上,除虫更加彻底。用无人机不仅提高了防虫效果,减少了人工成本,也大大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打药需要好的天气,人工打药需要一周的时间,有时候天公不作美,很难有一周都是好的天气,就容易耽误了农时。

于是,廖永清和战友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投身无人机事业做植保工作。两人投入20几万,在湖南成立了积雨云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由廖永清担任植保队队长,负责管理植保队伍。8月底,廖永清和战友两个人一台车一机子就向着五千公里以外的新疆出发了。但由于资料准备不充分,在进疆检查站被阻拦了下来,当时山顶温度2-3℃了,廖永清和战友就这样穿着短袖硬生生冻了一晚上。天亮后,他们配合新疆的同志整理好所有资料,到放行的那一刻,两个人都已经冻得满脸通红,手脚冰冷。第一次可谓出师不利,但或许两人都是军人出身,有一股不认输的韧劲,又想到能为第二故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两人再次燃起干劲。



创业初期遇障碍   更新机器提升技能



无人机在为玉米进行除虫作业


2018年的无人机尚未有雷达、摄像头,需要依靠人工到田间地头去测量确定障碍物的位置,飞行时,一般需要两个人,一个人在作业地通过对讲机告诉对方现场的情况,另一个工作拍档则通过对方的描述来控制无人机。两个人一定要配合好,不然出现偏差,无人机撞到障碍物上,就掉落在地里,造成损毁。

廖永清第一次跟同事飞行时,就出了状况。“我们当时正在给棉花喷洒农药,是我控制无人机,但才喷了一半左右,对讲机忽然坏了,听不见了。现场的同事只能依靠手势来传达信息,前面有高的树木了,他是叫我停止,但由于看得不是很清楚,我以为还可以往前飞,就接着飞。他很着急,眼看无人机就要撞到树上了,他就跳起来,徒手去拿机器。虽然当时无人机的螺旋桨都是塑料的,但还是把同事的手和头都划破了,好在都只是皮外伤。但流了挺多血,真是恐怖。”现在想起来,廖永清依然觉得心有余悸。后来,他们包扎好伤口,修好了机器,继续完成了作业。这是廖永清第一次飞行的情形。他说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当时见到头破血流的同事的那种情形。于是,他定了规矩,新手入职一定要经过培训之后才能上岗,也要反复练习试飞上千亩之后才能单独飞行。

有一次,廖永清在新疆作业,由于设备故障,无人机掉落在棉花地里,他在棉花地里扛着重达三四十斤的农机走了六七百米,长得又高又密的棉花田让他举步维艰。全身的酸楚和手上棉花的划痕让廖永清意识到产品的更新一定要跟上。之后,一旦有新农机面世,廖永清第一时间去了解。公司每年都会进行产品更新换代,每台农机十万元左右,对于公司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有人建议廖永清,植保农业是个新兴产业,可以把每亩地的价格抬高,抓住机遇横发一笔钱财。但廖永清不为所动,他把价格定在了一个能让农户接受的价位上。廖永清说:“用无人机的费用不能比人工贵,才能让农民享受到科技的的福利!”




公司发展遇瓶颈   培训学习解难题


无人机在为柑橘树进行除虫作业

用无人机做植保也不是没有弊端。无人机雾化农药,可以更全面杀虫,但由于雾细且轻,对天气的要求比较高,一般不能在有风或者下雨的天气作业。若风太大,农药被吹散,容易出现漏喷;如果作业过程中突然下雨,喷洒工作被迫停止,为确保杀虫的效果,喷洒过的田地需要重新喷洒一遍,费用则全部由植保队承担。

公司采用管理植保队,植保队服务农民的运行方式。在公司成立初期,农户并不信任用无人机做植保的方式,农户不了解,怕效果不佳。那一年,廖永清大多数时间都在给农户试验和展示,在一次次摸索和实验中慢慢与农户达成合作。每次开始喷洒作业之前,廖永清都会先前往目的地,观察地形与农作物的长势,再与同事谈论确定合适的飞行方案。每次作业结束后,廖永清都会定期回访,了解喷洒情况,不断改进无人机的喷药的方式,渐渐地农户对无人机作业有了认同感。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公司的人员也随着增加,便出现了一些经验管理上的瓶颈。为解决这些问题,2020年,廖永清参加了仲恺农业农业经理人培训。此次培训廖永清收获颇多,他说:“大学毕业之后,难得有机会可以参与学习。而且,仲恺学校里有很多在农业领域上经验丰富的教授传授经验,我通过这次的培训也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农业问题。这些良师益友是我难得的财富。”



带动创收80万  构建“托管式”服务



无人机在进行除草作业 喷洒除草剂


无人机不仅仅能打药,还能播种、施肥,除草,可以说是一条龙服务。以播种为例,以前的水稻插秧需要经过播种、育种的阶段,再到人工抛秧,而用无人机播种,则将三个步骤合成一体,直接将有小牙冒出的种子通过无人机播撒到田地里,省时省力。

如今,公司有17个员工,其中包含飞手6名,地勤人员11名,共有14台无人机。组成三个植保队,主要业务在粤北和湘北,常德,固定签约37户农户,公司年利润近80万元,带动就业创收近80万。

2020年12月,廖永清团队申请的植保站获批。植保站在湖南省农厅备案,以合作社形式注册的植保站挂牌,是当地唯一的一个具备社会性专业化的植保组织。接下来,廖永清的植保团队准备和村委合作,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的普及,为区域内农作物提供植保服务。他希望通过努力,争取在五年内成为湘西与粤北规模最大的专业性飞防组织,达到年服务能力15万亩、植保机具30套、飞手30余人的目标。

廖永清觉得在农业机械化、科技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可以提高和摸索的。接下来,他希望未来可以全方位地为农民提供“托管式”的服务。“农民只是需要在家用手机下单,播种、打药、施肥、除草、收割这些工作都交给交给机器去完成。农民靠自身‘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的时代过去了,农民靠天吃饭的时代也应该过去了。我们要用科技为农业插上翅膀,保障农作物的收成,增加农民的收入。新型的职业农民应该是可以在家里遥控机器种地,轻松自在的。科技可以彻底解放劳动力,让农民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家人、提升技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我想只有这样,农民才会是让人羡慕的职业。”廖永清憧憬地说,“相信这样也能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农业,为农业注入新鲜力量,形成良性循环。”

廖永清说;“我们这些新农民要带着祖辈的接力棒用新科技走下去,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我们是农村走出来的,更懂得农民的需求,更要服务好农民!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所以,我们任重道远,也倍感光荣!”




往期回顾: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植树节 | 播种绿色希望,共享美好环境

省委第五巡视组巡视公告

【聚焦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程萍:建议在广东打造国家级“种业硅谷”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 向她致敬


图文来源:党委宣传部 郭小娜 校学生新闻中心 陈艺昕 何钰莹

微信编辑:新媒体工作室  曾嘉颖

责任编辑:党委宣传部  曾献尼  龚慧枫  程方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