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暖心守护,尽显男儿本色 | 《人民公安报》长篇报道鄂前旗交管大队副大队长李永升同志先进事迹

2017-11-17 鄂托克前旗发布

11月10日,《人民公安报》以《李永升:用心守护农牧区交通安全》为题,对鄂前旗交管大队副大队长李永升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长篇、深度的宣传报道。



人物介绍

李永升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鄂托克前旗大队副大队长。参加公安交管工作23年来,他扎根基层,恪尽职守,先后被授予自治区“创建平安畅通旗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警察”“执法标兵”等荣誉称号。

今年,全自治区大力开展“两站”“两员”建设,鄂前旗交管大队班子敏锐地认识到,这将是改变农牧区交通管理现状的良好契机。作为分管此项工作的副大队长,李永升身体力行,积极作为,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带队在全旗建成了四个高标准交通安全管理站。他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思路,以“劝导站+”模式建成了15处全区首创的集劝导、“芯”喇叭广播和安全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型劝导站,“两站”覆盖率达95%以上,为辖区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至10月,鄂前旗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历史性实现整体下降。

李永升同志向马明副主席、呼和副市长演示“智慧交管”应用平台

鄂前旗“两站”“两员”建设因理念先进、思路超前、基础扎实、成效显著,得到自治区公安厅、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为推广其建设经验,7月5日,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在鄂前旗召开“全市农村牧区交通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

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带头人

“两站”“两员”建设开展之初,有的人认为这是形式主义,没有多大意义。李永升说:“一项工作有没有意义,关键在于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他多次向旗委、政府做专题汇报,成功将“两站”“两员”建设纳入旗对镇实绩考核。他多次与镇政府协调资金、场地、设施等问题,最终形成政府主导、交警主管、乡镇主抓的建设方法,多方合力共同推进“两站”“两员”建设。

准确掌握农村牧区驾驶人和机动车辆底数是做好“两站”“两员”工作的基础。李永升放弃休息时间带领民警深入辖区,挨门逐户摸底登记,不断完善21类交管劝导基础信息台账。全旗4个镇、68个嘎查村、14个社区有多少驾驶人、机动车以及辖区道路里程、隐患路段,他都能脱口而出,被大家喻为“活数据库”。

开拓创新,科技研发的领军人

李永升自嘲是一个无生活情趣的人,不抽烟、不喝酒、不看电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刻板的人,却是大队公认的“智多星”。

在“两站”“两员”建设中,李永升研发的智能交通安全宣传载体——“芯”喇叭,突破传统广播局限性,通过在主机内安装手机芯片,使每个喇叭都有了自己“量身订制”的电话号码。民警不论何时何地只需拨打或发送短信至相应的“芯”喇叭,便可自动实现即时语音播放功能。此举既节约了警力,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群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田间地头,都能听到交通安全宣传之声。

李永升同志督导检查民警执法记录仪使用


鄂前旗地域广、车辆多、警力少,李永升提出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网络查询系统的想法。他与技术民警多次论证,反复实验,最终成功研发出“‘两站’‘两员’网络查询系统”,将鄂前旗各镇、各嘎查村、各社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海量数据全部录入该系统,同时利用“芯”喇叭广播、村警微信群、智慧交管平台和钉钉系统,对黄标车、保险到期车及检审验到期车进行提醒,同时对驾驶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使日常交通管理和交通事故预防工作更加精准化。

最令大家佩服、也是李永升最满意的,当属“智慧交管”平台的成功研发。6月29日,一款由鄂前旗交管大队自主设计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鄂前旗“智慧交管”平台手机端、网络端、微信端同步上线,并成功接入鄂前旗大数据中心,将交管工作搬上互联网。李永升透露,每晚入睡前,他都会在脑海中过一遍,这个平台还能加什么,群众最想看到什么。日异月更,平台模块从最初的11项到17项再到现在的23项,涵盖内容包括智慧党建、交管动态、路况信息、违法查询、网上车管、预约服务、违法公告等。平台运转良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捷。

真诚为民,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我们还能为老百姓做些什么”是李永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两站”“两员”建设中,他时刻想群众所想。利用包村民警每天往返巡查的机会,大队将免检的六年以内7座以下非营运小客车领取检验合格标志业务下放至劝导站,把交通管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群众只要一个电话,即可足不出户由民警免费上门代办车检等服务。可谓服务群众“零距离”。

来源:人民公安报

猜你喜欢

自治区宣讲团在我市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鄂前旗财政局积极做好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工作

快看!帅帅的孟克巴雅尔大叔又被全国人民围观啦

编辑:张芝莉

总编辑:张桂福

关注我   你的眼睛会怀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