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之恶
公益广告,多么正能量。从小到大,有希望小学的,有红十字会的,还有保护环境,珍爱地球,节约能源等等。有时候你真的能感觉到一种“大爱”。
就慈善这件事,正常的逻辑是,人们觉得应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要么出钱要么出力,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可能如同选择某自己信赖的品牌商品一样,选择某家信誉良好的慈善机构代理,捐一点财物。一件好人好事也就此完成。
可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中国的私人慈善寸步难行,首先要有一笔巨大的启动基金,其次中国私人慈善机构都不具有法人地位,登记注册需挂靠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基本上就是当地的民政部门或官方慈善组织。说白了就是是,做慈善,得官方来。但官方的钱却是强征征税里的一部分。都不许动,把钱交上来,从中拿点做慈善。再想想电视报纸上煽情,那些楚楚可怜的需要帮助的贫困人群。非常荒谬。整个事情本质上是这样的:一群犯罪团伙将受害者里比较惨的一批人拎出来示众,告诉大家他们好惨啊,需要帮助。因此,如果说在这方面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倒是有一条,拒绝向任何官方慈善机构捐款。
再看那些提倡节约用水之类的公益广告,隐藏在这类广告背后的谬论是“资源是大家的公共财产”。很高明地否认了它本只是私有财产这样一种常识。不要小看这种貌似社会正能量的洗脑,常年重复真有效。最后结果就是,很多人下意识地就会恐惧,私企怎么可以主导水资源的买卖!!而事实上提倡也保护不了水资源。水费可以,立竿见影。自由市场下的水的价格可最优配置水资源。
也就是说如果节约用水的广告是有必要的并且在道德上是值得弘扬的,那为何只针对水?日常生活的哪一个商品不都应该来一个类似的宣传吗?因为水更珍贵?你问问一个生活在水库边上的人,他觉得水更值钱还是牛肉更珍贵。类似的不同价值排序的例子,不胜枚举。每个人在某个时间地点上对物品的价值排序完全不一样。
还是因为水煤电等能源比较特殊?
将任何商品以及服务特殊化的结果就是政府的介入,最终导致了行政垄断,结果就是不仅供应稀缺,且品质差服务恶劣。如今人们只会感叹市场化领域各种物美价廉以及贴心服务。类似专车这样的拿出几个亿来补贴你打车的事情,总是会让人忍不住感叹市场的美好。而五六十年代生人对国营企业恶劣的服务态度想必也记忆犹新。年轻的读者可以问问家里的长辈。
房子、教育、医疗,几十年来都是热门话题,什么新时代三座大山,各种解决方案也是层出不穷,且给人的感觉是政府一致在试图解决,但很苦恼找不到好的办法。实际上,所有的问题都是愚蠢的政策造成的。只要不进行市场化改革或至少朝着逐步市场化的方向改革,说什么都是废话。因此,那些说医疗教育如此特殊不应市场化不应以盈利为目的的言论,不是蠢就是坏,通常如果说这话的人是体制内的,基本就是坏。错不了。
还有一类比较典型的公益广告是反腐倡廉。老百姓为此欢呼鼓舞,喜闻乐见打虎运动。一句令人作呕的话叫“把老虎关进笼子里”,意思是要监督限制权力。听起来特别科学,但是一种幻觉。最有效的反腐是削减权力,否则一切不过是演戏。要么减权要么腐败,社会才能发展。有权力就有腐败,但若一时废除不了,腐败能撬开管制一点是一点。所谓钱权交易本质上是民间企业用钱(包括美色吧)疏通管制。比如赖昌星就是这么干的,他让人们知道原来没有关税的油其实很便宜。并且反腐是瞬间凝聚民心的最好武器,万众一心,膜拜你大大。其实不过狗咬狗。
说回公益广告,如果硬要去一个个看,相信也有相对不那么恶心的公益广告,但很少,多数都是希望你好好当个笨蛋。并且这里所说的公益广告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出品的。我知道有人会说这种看法很极端,看起来是为反对而反对。但我不这么看。比如好善乐施,勤俭节约本是一种美德,但也要看是谁在说,而它又是在怎么做的。红十字会的宣传再煽情,就算你被感动得眼泪鼻涕直流,也不要丧失理性,不要忘记其邪恶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