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代不友好,所以没混好

吴主任 吴主任 2021-04-11


吴主任您好,我最近在看您的《暗中观察》,您的观点简洁有力又前后一致,我深受启发,不过还残存一些疑惑。


就是您支持市场化,支持更自由的竞争,您认为这样的环境其实更能缓解所谓阶级的固化,我可以这么理解吗?不过更自由的环境,会不会引发更激烈的竞争呢?也就是现在热议的“内卷”,我想知道您的看法,您是觉得“卷就卷呗,竞争总会有”还是您会觉得这种愈演愈烈的竞争其实“方向错了”?


或者您有别的看法,期待您的回复!感谢!


——————


人很难跳出当下的生存环境去想象另一种可能性,尤其日子过得不算太差的时候。尽管那种匮乏的日子并不久远。现在的年轻人出生时商品已相对丰富,难以想象什么叫没饭吃。哪怕包括我这种长在农村从小没怎么见过好东西的人,跟父母一辈人比仍无比幸运。我父母那一代农村人连续几个月吃咸菜干非常普遍,米缸经常是空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时农村人都特别踊跃地要去当兵,哪怕伪造年龄和体检报告,仅仅是为了吃上三年白米饭和大馒头。


身在今天的中国有个好处,人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感受到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于从小就生活在商品较为丰富的年轻一代人,有必要知道一些历史,还应该懂得变化背后的原因。


几十年前,国企里父辈退休或者中途出意外了,子女可以接班顶替。可真是令人羡慕的可继承铁饭碗。当时,人的命运出身定。这些手捧铁饭碗的家庭当然希望日子就应该这样稳稳地持续下去,代代相传。至于广大农村地区无数双贫困且渴望眼神,也看不见。


今天有那么多人在怀念过去,父母有编制的小朋友长大了,作为幸运儿带着偏差视角,以为生活就该如此,慢悠悠的,安全有保障。真实的世界比他们想象得要残酷数倍。


人感受到竞争的激烈以至于“内卷”成了一个流行词汇,这是不全面的单一的作为劳动者的视角。人既是劳动者又是消费者。如果没有竞争,人又是如何享受到如此丰富的商品和服务的呢?市场这种机制对普通乃至天资略差之人最为友好。比如多数人都搞不清楚手机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让软硬件技术人员给你讲一个月你都未必能听懂,然而这完全不妨碍一个文盲去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市场就是让聪明的,勇于冒险的,有野心的人去努力讨好更多普通人。


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这为竞争和创新提供了土壤。与此同时,竞争和创新又加剧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只要竞争还在,就没有彻底固化这回事。尤其科技互联网行业,各领风骚没几年。想想看曾经的门户,早就沦为二线。快手、拼多多、美团等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出现才几年。从零到巨头,前所未有的快。未来同样变幻莫测,没有人知道后面十年二十年会发生什么。暂时的定局,是几年来的激烈竞争,最终也给了很多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回报。


还有这些平台造就的内容爆发。没有自由和宽松的环境也就没有视频网站和自制内容,恐怕也就没有诸如脱口秀这一类节目的流行,再往前追溯,没有互联网,不会有罗永浩和郭德纲。说点更小的,没有互联网,我写的文章要有机会被人看到只能邮件给期刊杂志,而除非我混“媒体文化人圈子”,否则几乎不可能有机会登出。那就是另一种奋斗渠道了,人脉和学会做人的占比更高。更不用说最新最热令人眼花缭乱的短视频网红、直播网红。光这些平台造就的新内容和营销形态,背后是海量的就业。


这样的事情,在几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就说李诞吧,要是早生二十年,他纵有满腔才华,也只能在内蒙大草原上喝酒、牧羊、写诗。想象一下李诞在传统的电视台那种环境(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以前他不可能进得去),那台里的领导凭什么要给他机会操办脱口秀呢?就他那个性迟早被开除或者自己走。


你大概会说,跟对公司参与创业拿到期权的极少数幸运儿才可能实现财富和阶层的跃迁对吧。但多数打工人通过漫长和耐心的积累,十年的财富增长也是不可想象的。各位一线城市资深打工人,尤其哭喊着被996践踏的互联网公司的打工人,诚实地做个简单算术题,跟自己十多年前比,现在的财富水平是几倍的增长。


说到十年二十年的漫长积累,一般人听了根本无感。因为都想暴富,那必然焦虑。这涉及一个基础的生活态度问题,人一定要反反复复地一再确认和面对现实。大家出身不一样,有人出身好,是人家上代人积累几十年的结果。如果父母没有给你留下什么财富,甚至出身贫寒。接受这个现实,接受不了也得接受,反反复复地接受。主要是别人好不好跟你一点关系没有,一定要学会彻底甩开来自同辈的压力。心平气和地耐心积累,这种心态能够稳住几十年,生活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奖赏,其中更善于学习的(知识和观念当然始终具备强大力量),必将在几十年后创造个人财富奇迹。不是投机的奇迹,是复利的奇迹。


心平气和地再次体会下马云说过的“996是福报”,虽然已经被阴阳怪气了有一段时间了。说真的,这句话一点错没有。竞争意味着大量的普通人有机会。举个例子,在诺基亚一统江湖的年代,进入诺基亚就等于捧了金饭碗,行业里无敌,福利巨好。问题是,一个诺基亚能容纳的人极少,假设手机行业竞争结束,那就意味着整个行业固化了。再利用一丁点想象力,假设所有的行业都变成这样呢?少数人享受大厂里悠哉滋润的生活,被淘汰的大部分人只能干瞪眼了。同时,社会上的商品和服务不会有多大的创新优化空间了。因为企业躺着就有钱赚,为啥要努力改进?但很显然只要竞争尚在,这种事不会发生。诺基亚统治市场没几年,微软连捆绑的浏览器都没做好,Google在社交上也输给后来者Facebook。因此不用害怕市场竞争出来的暂时垄断,只要竞争在。不仅是快速变化的科技互联网,那种看似坚不可摧的消费品领域的百年品牌如今也没那么好过,比如宝洁、可口可乐,至少在中国并不是那么高枕无忧。


环境因人而变。如果人人都无欲无求,只求不饿死就行,那社会将会是另一种形态了。我们都知道这几乎不可能,整体上的人性是可预测的。历史上试图改造人性的制度都接连失败。但个体在不同阶段看重的东西确实不一样,年轻人欲望强烈,但到了有家室的年纪,中年人要权衡工作和家庭时间的分配,等到了老年可能就想安逸度晚年。还有一些特例,有人可能早早选择了退出竞争,开心过着小日子,甚至隐居的也有。因此竞争是不是正确的方向,这是没有答案的,只能说一个社会应该尽可能允许各种人保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那种说现代人被内卷裹挟而没有退出机制的说法只不过是精准击中人性中的自我怜悯,被广泛传播。这是一种“既要还要”的任性,完全违背事实的胡说八道。今天在一线城市痛恨996的任何一位白领,可立即辞去工作,去小地方过小日子,很多人在老家通常都有房子吧,日常开销可以很低。归根到底是自己的欲望不愿意退出。很多时候人的焦虑只是欲望与能力的不匹配造成的。


综上,人都希望能过得更好,获得幸福,但起点各有差异,好在这个时代是给予机会的,激烈的竞争乃至内卷化,说明很多人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努力着,说明阶层并没有固化,存在流动。至于怎么减轻这种内卷化,唯有政策给予更宽松的市场环境和开放更多的领域。很奇怪的是这些明明离个人生活很遥远,但一些人在要抱怨时总会说这个时代如何如何,言下之意是时代不友好,所以没混好。一个普通人要想获得幸福,首先就是认清自己,接受自己,不要去跟任何人比,一天天慢慢学习和积累知识和财富,慢慢变富才最快。今天干扰人心智的噪音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耐心越来越稀缺。


上篇:这家公司真是决心将无耻进行到底

推荐:内卷的打工人


封面图:Jeffrey Smart


长按二维码关注吴主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