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 | 止观与参禅有何异同?

释相莲 灵隐寺 2020-09-09


参禅包含止观,止观不含参禅(特指参话头)。止观可以见性——止妄想,观一切法,法法皆是真如,故可见性。

 

天台宗门庭讲修止观,不讲参禅,其实修止观和参禅用工的方法虽不同,然而它成佛的目的却是一样。

 

参禅是抱定一个话头,从疑中去参悟。止观是大开圆解之后,从信中按照一定理路去修证。


慧门与行门

止观是以慧门入手,先悟后修;参禅是从行门入手,先修后悟。上根利智,亦有修悟同时者。

 

从慧门入手的,如让人先睁眼而后行路。从行门入手的,如让人先行路而后睁眼这就是因为众生的根器有“法性”与“慧性”之不同,“法性”根器者,自以修门先入为相应;“慧性”根器者,自以悟门先入为相应。

 

如密宗,为“法性”人多,故以修法是尚;台宗为“慧性”人多,故以悟理为先。

 

这里所谓悟,并不是开悟、证悟,而是承佛所说诸了义经之法相,启后学之解悟,然后用性德能观之智,而观所观之境,由此才能证悟。虽修悟先后各殊,然修极自悟,悟极是修,亦未尝二致。

 

不过从行门入手的,是刳旧习而力猛,很容易走岔路。如无闻比丘就是一个很好的案列(无闻比丘即指持此邪见之比丘。缺乏智慧经验之凡夫比丘,彼自我臆断佛之说法,而修行结果又不符自己所信,遂谤佛难法。)——从慧门入手的,是克旧习而力弱,很容易走入轻狂。

 

修止观的,初修空观,次修假观,后修中观。

参禅的人,初破当面关,次破重关,后破未后关。



止与观二而不二

止观是中国的译音,梵语名奢摩他(Samatha)译云止;梵语名毗钵舍那(Vipasyana)译云观。止就是止于谛理不动的意思,也就是止息妄念的意思。观是观照,观智通达,能够契会真如。

 

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止,属于空门和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观,属于有门和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

 

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则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后断烦恼,正证真如。

 

止伏烦恼像磨擦镜子一样,镜子磨光的时候,一切尘垢都没了,(就比如已经断惑。)再能够显现一切万象,(比如证理)这就是观。

 

然而,止观是二而不二的,以法性寂然就是止,法性常照就是观。观必寂然,观就是止,止必明静,止就是观。

 

在罗什法师的《维摩经注》里说:“系心一处名为止,静极则明,明即慧、为观。”

 

《起信论》上也说:“止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观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摩诃止观》上说:“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静,呼之为观。”



天台智者大师,

从南岳大师传受三种止观。

第一是渐次止观,初浅后深,像登梯子升石阶一样。修的时候,最初要持戒,次修禅定,然后渐渐修实相。当时智者大师,曾按照这个义意和层次,说《禅波罗密》十卷。

 

第二是不定止观,前后互更,像金刚宝在日中的时候一样,现象不定,无别之阶位,也随众生之根器不同。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顿渐不定,智者大师曾依之说《六妙门》一卷。

 

第三是圆顿止观。一念具足空假中三观,缘真俗中三谛理,初后不二,自最初缘实相,至于最后,都是行解具顿。


智者大师按照圆顿止观的义理和层次,说了十卷《摩诃止观》。唐朝湛然大师,又撰《止观辅行》四十卷,专门解释《摩诃止观》。

 

湛然大师,他自己有著的《止观义例》两卷,内中分七科来解释圆顿止观,还有《止观大义》一卷。

 

陈朝南岳慧思大师,著有《大乘止观》四卷,内中分五门:(一)是止观依止,(二)止观境界,(三)止观体状,(四)止观断得,(五)止观作用。

 

慧思大师还指出——礼佛止观,食时止观,及大小便利止观。上面这些著述,都是对修止观极重要的,很值得去研究。


倓虚大师塑像

 

倓虚大师谈止观学修

对于初学修止观,还有一个最简便的法子,如果最初修观不能观现前一念时;可以用眼睛定住了神,观现前的境。眼前有什么东西,就观什么东西。眼光也不要放的过远,往前看不过卧牛之地,不即不离,两眼下垂,这样把身心定注之后,然后再去观现前一念。这是一个权变方法,如果能观现前一念时,还是观现前一念为最好。观的时候,也不要怕起妄想,要回过头来观妄想,找妄想,看看这个怕妄想的,和知道妄想的究竟是谁。到这时,一心不能二用,心里明明白白的,全是观照的力量,这样妄想就没有根了,大家应当在这要眼地方多用工夫!



修止观,就像用斧凿壁一样。譬如一个人,被囚在屋子里,里面黑漆漆的,一点光也透不进来。这时人们为了想得自由;想看到光明,认为非把墙凿破不可,于是慢慢用斧凿一下一下的凿。他凿到的地方,就等于是止,凿的时候就等于观,凿出的孔洞,就等于是止观的成效。

 

实际上当他一下一下开凿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出孔洞的时候;出孔洞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开凿的时候,凿与孔是同时的。

 

这就是说:当人修止的时候,同时也就是起观行的时候;起观行的时候,同时也就是修止的时候,止与观是同时的。

 

凿有久暂,孔有浅深;亦如止有浅深,观有优劣。等到墙孔凿透时,外边的整个虚空,和屋里的局部虚空,有了一孔的连系,人们也有了一空之见的光明。

 

可是四周的墙,还没完全凿尽,来去还不能完全自由;对整个太虚空的光明,还不能完全窥见。等到把四周的遮障完全祛除时,屋里的虚空和屋外的虚空,成为一整个的,没有一点界限。这时屋子里的黑暗也不用去,人们也不用动弹,就可以游目骋怀,看到整个太空的光明,斧凿便没有用了,(除非再用来凿虚空。)



斧凿壁喻,以喻行人,虽已修到相似:或分证的地步,可是六尘未尽空,穷源犹未尽,必须把无明破尽,到了真妄不二,能所双亡的时候,才能究竟彻底。

 

到了这时候,什么止观,什么能所,什么思议与不思议,凡是以言遣言的话,全成废话,全都用不著了。

 

可是因众生执著性大,总以为这个身体是我,身体以外的便不是我;把身内虚空,和身外虚空看成两样,亦把自己的知觉,和身外的知觉,看成两样,何况知觉外之各境界更看成两样,这样就所以永不能证得法身遍满了。



一切修行之法,通依大藏经,不出四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止观之法,是从第一科五阴中,择其第五识阴而修之,(此识阴性具有八心王,五十一个心所,)

 

去丈就尺,去尺就寸。

何谓去丈?就是去其四科中之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何谓就尺?就是就其四科中之五阴。何谓去尺?就是去其五阴之中前四阴。何谓就寸?就是就其五阴中之一识阴。

 

为什么就此一识阴呢?因此识能含藏一切染、净、善、恶、无记、等法,染的时候,就是无明熏真如;净的时候,就是真如熏无明。

 

现在修止观,是由今生及前生;乃至多生多劫前,曾经受过佛法的熏习,由于这种熏习,就是所谓‘佛种从缘起’无性之‘善因缘性,’发动了‘了因慧性,’就以此慧性,为能观之智,而回观此识阴中之第六意识,作为所观之境。




供稿|释相莲

编辑|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