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 | 佛教为什么倡导放生(上)

灵隐寺 2020-09-09

放  生 

很多人常对佛教的放生很不理解,通常比较集中的问题是:


「你们放生了,难道它们就不死了吗?」


「你们放生,那边有人钓、有人捞,这样有什么意义?不如去资助失学儿童」


「你们放生,就会有人逮来鸟儿、鱼儿让你们放,他们就会挣你们的钱,这样放生有什么意义?」


我相信不了解放生的人都会问出一堆这样的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些问题以前我也有。


其实,在佛教没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古时候就有放生的民间习俗。在《列子·说符篇》记载:「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可见元旦节日放生,古已有之。而且在《说符篇》中还记载:「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意思是说,老百姓知道帝王要放生,因此竞相去捕捉,因捕捉的过程而死亡的动物很多。帝王如果要放生,不如下令禁止老百姓捕捉。捕来再放,功德和过失不就相抵了吗?哪里还有功德吗?


可见,古时已出现专门捕鸟以供放生的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亦大力提倡放生,并与中国原有的放生习俗相融合,发展为放生法会。所谓放生,意思就是:赎买被捕之鱼、岛等诸禽兽,再放于池沼、山野之中。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浮屠就是佛塔,佛塔以七级为最尊贵,佛经上说建造佛塔的功德非常巨大。而救人一命的功德要远远超过建七级佛塔的功德。同样的,救任何一条生命,功德都非常巨大。

佛教提倡放生,源于《梵网经》所列四十八种轻戒中第二十「不行放救戒」;「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意思是说:佛教弟子应以慈悲心去做放生的事情,因为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亲和母亲,我们生生世世都是由他们所生,所以六道的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关于放生救护之法,诸经多有记载,如《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称,流水长者子救起濒死之鱼,与之水、食,为其解说大乘经典,诸鱼闻经后,皆生忉利天。又《杂宝藏经》卷五说,一沙弥因救起漂流水中之诸蚁子,而得长命之果报,这种放生能增寿延年的观点至今仍对中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放生的根本意义在于:将濒死的众生从死亡的恐惧中暂时解救出来,并且通过诵经的过程,使它们能有机缘听闻到佛法,并因此种下解脱的种子,使它们可以最终脱离轮回。

佛教的放生,是与戒杀、念佛之行仪紧密相连的。戒杀是五戒、十戒等之第一戒,向来为佛教弟子所严守。南朝齐、梁之际,佛教弟子即依据《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中「不应食肉」之语而行断肉。梁武帝就曾下诏禁止杀生,又废止宗庙供献牺牲之制。


我国大规模放生始于天台智者大师。智者居天台山时,为令临海居民莫以捕鱼杀生为业,曾自舍身衣,并劝募众人购置放生池,复传授池中族类「三皈戒」,为彼等说《金光明经》、《法华经》等,以结法缘,从而开天台放生法会之先河。

其后,唐肃宗于乾元二年(759年)下诏,在山南道、剑南道、荆南道、浙江道等地设置放生池八十一所。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敕令天下重修放生池。天禧三年,天台宗遵式奏请以杭州西湖为放生池,自制「放生慈济法门」,于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法会,为天子祝圣。天圣三年(1025年),四明知礼亦奏请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会,并撰《放生文》以定其仪规。此后,放生习俗彻底佛教化了,并经久不衰。现在汉传佛教通行的《放生仪规》,是依据《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的大意编撰的。【待续】





★ 往期回顾 ★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听雨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儿时的乳牙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清明的思念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儿子与邻家女孩的合影



▲征稿|影像 · 记忆 · 感恩杭州——我与灵隐

▲志工招募|在福田中种下善的种子



摄影|一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美编|慧容

责编|妙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