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征稿|影像 · 记忆 · 感恩杭州——我与灵隐

灵隐寺 2020-09-09


你家里的相册有没有

灵隐寺的照片


你有没有听爷爷奶奶讲过

灵隐寺的故事


请你也来讲讲

你和灵隐寺的故事


征稿时间:

2019年3月16日至5月31日

一、内容要求:


(1)征集家庭、个人与灵隐有关的照片、绘画及其他视觉作品和文字故事。拍摄时间不限。有些与灵隐有关的故事,限于当时条件没有拍照记录的,可以用旁证照片,或者新拍照片说明。


(2)征集70年来参与灵隐保护、建设等的稿件。


咨询电话:13003697396






如果说,让你选一个杭州的代表,你会选谁?


可能,不管怎么选,灵隐寺都是绕不过去的答案之一。


哪怕在古刹林立有“东南佛国”之称的杭州,灵隐寺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





几乎可以确定地说,可能每一个杭州人的记忆里,每一个杭州家庭的相册里,你都找得到灵隐寺的存在。


那么,它留给你的究竟是怎样一张老照片?听来的又是怎样的故事?我们想请你来讲一讲,用一个个的故事,来见证灵隐寺这么多年的变迁和发展。


从3月16日起,由杭州灵隐寺、都市快报社联合主办,杭州风行视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影像·记忆·感恩杭州——我与灵隐”活动发起征集令,请你用照片、绘画、故事,来讲讲你和你眼里的灵隐寺。征集活动拟通过家庭相册不同年代在灵隐寺拍摄的照片(绘画),讲述我和灵隐寺的故事,反映70年来祖国的繁荣发展。


二、投稿方式:

来稿请投邮箱:1723693775@qq.com;



来件请邮寄:杭州市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新闻大厦“影像·记忆·感恩杭州——我与灵隐”征稿信箱。邮编310041。


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常用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手机号码、微信号、邮箱地址。如是帮人投送的,请务必特别注明被帮者信息及联系电话。


三、征稿要求:


用一个人物(或一个家庭)、一个故事,几张照片(或其他视觉作品)来阐述。


照片须注明照片拍摄时间,附200字以上说明文字(老照片电子扫描,新拍照片3M以上)。说明文字内容包括照片(其他视觉作品)中人物关系、拍摄情况、感受等。绘画作品请说明绘画背景情况。文字材料则请表述清楚,字数不限。欢迎引人入胜、文字优美的真实故事。


投稿一律使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投稿者不予入选。投稿作品落款一律使用真实姓名,禁用笔名;虚构作品和故事不投稿。


投稿作品的所有权归作者所有,承办单位拥有使用权。作品投稿视同意授权本次活动举办单位及活动媒体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



四、入选作品数量及奖励

1、征稿设入选奖30名;各奖奖金500元,颁发“我和灵隐”入选证书及本次活动2020灵隐寺台历。


2、征稿设参与奖300名;各奖本次活动2020灵隐寺台历(每本台历11幅照片为灵隐寺照片,其中一幅为参与者照片)。


五、其他事项

1、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品不真实,经主办方核实,将取消入选资格。


2、本次征稿不收取费用。限于人力,恕不退稿。所有来稿须符合本启事要求。


3、凡投稿者视为认同并遵守本启事各项规定。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主办方。


70年来,杭州灵隐寺伴随着祖国的繁荣发展,遵循“慈悲、包容、感恩”理念,将慈孝文化、和谐环保的观念、长养慈悲的素食文化、传递禅茶特色的茶文化、传统年味的腊八文化带给杭州市民。


每一次进入灵隐寺景区,充足的水汽和嫩绿带来的惬意,给予人们无比舒缓的感受。飞来峰自然洞壑和沿溪的峭壁上,分布着五代至元代的造像约300多处,各具姿态,神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潺潺流水之上的一线天、弥勒佛更是给予多少孩童们欢乐。


绿荫深处杭州最早的名刹,江南禅宗“五山”之一的灵隐寺,虽经一千七百年的历史,如今依然法幢高树,海众安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灵隐寺石塔和经幢更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尤显珍贵。


杭州灵隐寺留在老杭州每一户家庭的相册里,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让我们一起见证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 往期回顾 ★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灵隐听雨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儿时的乳牙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清明的思念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儿子与邻家女孩的合影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求子如愿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感悟清凉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告慰奶奶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祖上太爷爷捐赠的匾额

征稿刊登  | 我与灵隐的故事——大辫子阿姨你在哪里


招募|云林志工艺术团招募通启

志工招募|在福田中种下善的种子





编辑|妙莲

摄影|一叶  王华

美编|璐希

责编|慧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