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成功在珠海召开!
大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先生以《生态城区ABC模式利弊分析》为题为大会进行了主旨演讲。演讲内容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生态城区的建设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为我国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区建设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性建议。(文末附有完整视频!)
生态城区ABC模式利弊分析
大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参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先生以《生态城区ABC模式利弊分析》为题为大会进行了主旨演讲。演讲内容通过对近期国内外生态城区的建设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为我国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区建设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性建议。
仇理事长认为当前的生态城区建设模式存在ABC三种。
A模式,以高技术为主,不计成本,高昂的投资,形成一个高技术的乌托邦,很难得到推广。
B模式,逆城市化、外部植入,被动适应,自身难以持续发展。
C模式,我们推广的是建造成本适当,自身可持续、可推广复制,能够自我进化改进。
仇理事长讲到,A模式的典型案例即是阿联酋的马斯达生态城。马斯达是一座建立在沙漠之上的碳中和、零废弃物城市,是一套利用一系列高新绿色科技项目,通过城市内部自循环,完全实现零碳排放的城市体系。
建设之初,马斯达生态城即是通过挑战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来体现工业文明而达成为其所用的目的。在追求“高科技、高代价、高指标”来追求零排放的同时,实际上在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就已经不计其数了。因此,马斯达生态城是一座仅仅为了新技术的集成为了新技术的实验而设计的城市。
同时,由于它是建立在沙漠中的一座城市,本身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虽然这种不确定性可以通过一些途径得到有效缓解,然而这些解决途径往往需要高昂的费用,仅建设成本就足够使其他城市建设者望而却步。
马斯达生态城的人口规划是5万人,但是投资成本高达220亿美元。除了成本昂贵使其具有不可复制性之外,它还否定了基于居民自主创新能力的城市改造渐进性。人民即是城市建设的居住者同时也是建立者,如果只是一味的通过引入这种低碳的高技术居住机器来完成低碳目标,而将人类的生活习性排除在外,这样的城市是保证不了真正的绿色高质量的。真正绿色建筑的高质量需要人与建筑间的互动,需要建筑与周围气候的互动,这才是保证绿色建筑质量的真谛,是保证生态城市低碳的真谛。
对于B模式,仇理事长以美国的阿科桑蒂和中国的黄柏峪村为案例进行了分析。B模式表面上跟城市化没有关系,是通过外部植入一个系统,建立一个跟当地没有关系的系统,而居住者只能通过被动的适应来融入这个低碳的社区系统。
著名建筑师保罗·索莱里认为“城市代表着高碳和问题,而不是解决之道”。于是,他离开城市,在亚历山大州建立了一个低碳绿色的田园社区,整个项目前后经历了十数年,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15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建设,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整个项目仍未实现真正的绿色低碳。
第二个项目就是位于我国辽宁的黄柏峪村低碳示范区也与阿科桑蒂社区有着相同的地方。当时有个著名的建筑师在黄柏峪村建了几百个所谓节能的绿色别墅,这些别墅的建造所使用的砖是一种利用建筑废料经过一定工艺流程加工凝结而成的,这种砖在南方普遍使用,但是到了北方,这种砖块在零下二十几度的环境里被冰冻,解冻后,砖头的强度即归零了,这时候整个绿色别墅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危房。因此,对于当地居民而言,自然是不愿意在这种建筑中生活的。
由此看来,这种远离城市文明,倒退到原始社会的低碳建设模式是不可取的。
在这样一个所谓低碳的社区里面,没有汽车,没有电视机,没有现代化的通讯,只能保持低碳的原始生活,完全摒弃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这种以被动适应为主的居民生活方式完全排除机动化特性,使居民的生活非常单调,虽然能耗确实是降低了,但是这种抛弃“以人为本”使居民丧失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方式是得不偿失的。
由此看来,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发的促进城市演变到低碳发展阶段,演变到环境友好的阶段,更不能解决低碳环保的问题。在这方面,就需要通过我们政府的引导,需要通过引入恰当的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起居民低碳的价值观和居民对人类共同命运体的关怀。
这二者的生态城区建设模式都颇有“倒退到农耕社会生活方式,远离现代城市文明”的意味。利用此种模式建立起来的低碳生态城区固然是绿色的,低碳的,但是却忽略了以人为本,同样是不可取的模式。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C模式应运而生。
首先C模式的建设成本适当,自身具有可持续性,具有可广泛推广性和可复制性的,城市本身也能够与环境、与气候进行自我进化。在我们国家当前的生态城区项目中,已经有不少这种C模式的优秀案例。其中中外合作,中国-新加坡、中国-德国、中国-芬兰这样的项目在生态城区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首先,我们要有整体长远的战略目标,把握我国十三五规划的整体转型机会确立我们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围绕以人为本,结合三维立体思维开展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
第二,以尊重自然生态、尊重当地历史文化,因为当地的历史文化包涵着节能减排的古代先贤智慧,以及尊重普通居民的长远利益为前提,进行富有创造力的规划管理工作,使城市具备持续减碳的自进化能力。
第三,在空间规划上遵守“城市空间紧凑混合有序与田园项目宽敞宜人,二者相互依托”的原则,尊重大自然,尽可能地对河流、山丘、绿地等自然环境造成最小干扰,将城市轻轻的“安防”在大自然中。
第四,将绿色交通设计与用地模式融合一并进行考虑规划,不能仅仅站在汽车的角度去建设城市,我们还要在自行车、行人的角度来建设,使其共同友好相处,这就需要我们把轨道交通与微交通联系在一起规划。
第五,坚持优化可再生能源以及材料的循环利用,坚持分布式的能源系统,利用微能源来代替工业能源中心式的能源系统。例如从水的角度看,我们应该建立多级的塔式用水模式,对水资源进行多次甚至N次的反复利用,将水的利用效率进行有效提升。
第六,推广适合本地气候的绿色建筑, 建筑在夏天、冬天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其本质还是为了人的生活更美好,所以绿色建筑跟健康建筑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所以,对于今后的绿色建筑评判或许我们可以站在健康建筑的角度去分析,对两个建筑标识共同检测评判。
第七,采取合适的技术,而不是“什么贵用什么”的技术来进行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这样的话,我们才能保证这些技术跟时代同步而不至于因为技术太超前使城市丧失了自我更新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城市是一个过程,而城市规划即是过程控制,我们生态城市的评估必须围绕“过程”展开工作,进行信息化的管控,将规划的过程与信息化管控结合。
第八,2018年4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该标准对生态城区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生态和绿地、产业等方面,按照自愿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进行了定义。而随着互联网进入万物互联时代,我们更加可以采取许多进化中的新技术,将我们前面所提出的绿色生态建设过程和评估过程进行紧密的结合,有效的实施这一科学合理、绿色生态的评价标准。
最后,仇理事长对于我国生态城区的建设提出了四点总结。
首先对于生态城区建设要防止步入A模式高技术的“低碳陷阱”和B模式无所作为的“低碳陷阱”。
第二,利用传统的智慧、本地的文化、实用的新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组合进行合理地城市规划。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建设灵魂,无论是低碳投入效率高、自身可持续、可复制、自我演化的升级等特点都应该基于“以人为本”。
第四,加大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健康建筑是生态城市的细胞,也是我们城市保持弹性的基础,它应该与城市共同进化、自我更新,来协同使我们的城市的绿色走得更稳、更快、更和谐。
完整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630hhxy9l&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