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录178篇!《2020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即将出版

能源世界 2022-12-08

第十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即将于2020年8月26至27日苏州市召开。


为增强学术交流,扩大科学理论传播,进一步鼓励科技工作者多出科研精品和原创性研究成果,大会组委会面向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优秀项目实施和管理者、企业从业人员、国内外高校师生及其他业内人士征集到学术论文350多篇,经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严格评审,遴选出代表性文章178篇


2005年至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已连续举办十五届。每年一届的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不但得到海内外知名国企、民企以及知名高校的积极参与和关注,更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成为宣传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理念展现中国绿色建筑发展成果扩大绿色建筑行业“朋友圈”吸引更多行业精英参与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活动平台。


向上滑动阅览《论文序》




2020年新春跨年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了当前之中国,乃至全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防止疫情扩散,全民开启居家模式,由此也让大众和建筑行业重新审视建筑与人体健康防护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制定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建筑作为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建筑适应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力度不足的问题,更能够为居民提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健康人居环境。随着当前政策形势的进一步要求,以及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向往,“住房消费升级”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紧迫任务,而在此次疫情之后,“健康绿色建筑”将成为满足“住房消费升级”的主要趋势!


以疫情为契机,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经有关单位批准,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苏州市人民政府中美绿色基金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定于2020年8月26日至27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针对近一段时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势态严峻,民众对未来建筑住宅的防疫安居、健康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功能提出了新的需求。为此,会议主题为“升级住房消费——健康绿色建筑”。


为增强学术交流,扩大科学理论传播,大会同期出版《2020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论文集紧扣大会主题“升级住房消费——健康绿色建筑”,覆盖了“疫情相关的绿色建筑思考”“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绿色建筑、健康住宅与室内环境优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及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技术与实践”“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与能耗控制”“绿色建材与外围护结构综合节能技术研究”“新能源与绿色建筑应用”“供热计量改革进展与问题研究”“绿色施工技术与示范”“绿色校园”“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与建设”“绿色工业建筑”“BIM软件应用与绿色建筑创新”“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实践”“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研究”“绿色建筑和地下综合管廊的开发与研究”“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与解决方案”“大数据时代绿色建筑新发展”“健康建筑理论与实践”“国际视野下的绿色建筑创新”共22个专题。


本次大会论文征集得到国内外相关单位和个人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响应,前期在全国范围内面向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研究机构、优秀项目实施和管理者、企业从业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及其他业内人士征集到论文350多篇,经大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严格评审,遴选代表性文章178篇。


通过刊登大量从业者宝贵的经验,这本论文集对当前绿色建筑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分析,既是众多从业者锐意见解的探索也是深度思考的呈现,更是诸位名家智慧的结晶。谨在此诚挚感谢国内外众多学者朋友们提交的高质量学术论文并积极参加我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事业,感谢各位评审专家的严格把关和倾情付出!对给予本届会议大力支持、热情帮助和积极参与的社会各界人士一并致谢!


《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连续出版16年来,刊载了大量国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领域的前瞻理论和实践成果,并对行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交流。本期论文集的出版不仅是为了记录和表彰这些作者的创新成果,更愿就其中新技术、新观念、新模式和新问题求教于广大同行,以获得更科学、更全面的认知。


新形势要求有新思路,新任务要求有新起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危机更是契机,既然时代赋予我们历史重任,我们自当争做那自强不息的绿色发展追梦人!借此机会,也向所有参与这场防疫斗争的前线人员致以诚挚的敬意!


是为序。


2020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组委会

2020年4月15日



论文录用名单

出版物名称:《2020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

本次论文录用178篇。


序号
题目
作者
疫情相关的绿色建筑思考
00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思考
戴瑞烨,孟冲
002
从新冠肺炎防控看健康建筑和健康社区的重要性
盖轶静,孟冲,骆方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践
001
街谷空间形态和相邻街区污染物扩散能力关联性研究
陈扬骏,陈宏
002
重庆高层办公楼绿色建筑二星级LEED金级双认证设计策略初探——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和LEEDv4标准
蒋超,谢崇实,黎坤,蒋有菊
003
上海地区城镇居住建筑绿色设计适应性策略研究
赵玉玲,孙彤宇
004
基于Ladybug-Honeybee的外遮阳参数化设计
王钧玉,文韬
005
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文娱空间设计细节探析
赵一楠,曾宇,吕亦佳
006
基于2019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实践——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
黄欣
007
纸管建材的低技术建构探究——解读坂茂“纸建筑”
朱凌皓,叶津岑
008
浅析装修专业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何海,赵梓君
009
浅析中庭被动式设计策略
江朝梅
010
新绿标体系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周浩,邓庆坦,陈平
011
香港公屋“空中型”公共空间风环境研究
陆逸淳,胡蝶
012
绿色建筑项目全过程开发影响因素
陈弘懿
013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技术实践—以上海中海建国里住宅项目为例
戴超,姜江,周淼,艾坤
014
酒店建筑绿色品质提升设计与实践——以杭州某酒店建筑为例
骆辰光,凌晨,陈湛
015
“零能耗”建筑概念思考
杨丽,周宽,刘晓东,孙碧蔓
016
社区型商业绿色机电设计分析
阎奕岑
017
住宅建筑动态采光设计初探
钟静,高玉池,文韬
018
上海传统民居的节能策略研究
刘晓哲,莫弘之,芮如忆,项浚,王海松
019
数字技术背景下基于建筑热力学的方法论研究——以首届绿建大会国际可持续建筑竞赛铜奖为例
徐衍新
020
岭南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保护性”绿色改造思考——以广州酒店类建筑遗产为例
雷万思,郑力鹏
021
混凝土碳化原理及优化建筑固碳能力的设计思考
邵信洋,李绥
022
全过程绿色办公建筑实例分析——天津鲁能国际中心
康一亭,王超,刘瑞捷,李晓彤,丁鑫,杨亚帅
023
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谢崇实
024
基于GRASSHOPPER平台的参数化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王钰君,叶海
025
基于文脉的建筑可持续被动式设计导则探索——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
李海峰,李婧,沈迪
026
气候适应性背景下传统民居绿色设计方法研究
刘志宏,陈强,林莹莹
027
甘孜州高山原区新型民居冬季极寒气候适应性研究
刘鹏,张群,魏友漫,聂倩
028
水体对校园夏季热环境影响研究
徐岳荣、张海滨、周千叶、汤加、李烨
029
城市化背景下的绿色建筑屋顶绿化设计研究
袁振皓,乔亚萍
030
上海市居住建筑能耗限额设计方法研究
范宏武,徐强,聂悦,李阳
031
基于绿色建筑理论的校园图书馆综合设计研究——以“2018年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聚•绿”为例
李小蛟,赵雅宁,谢天雨,王志杰
032
高质量绿色建筑建设实践——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为例
田露,孙王琦,王雯翡,周立宁
033
屋顶覆土种植的隔热保温性能研究
李伯钧,胡伟,田丹青,刘小丽
034
雪上竞赛场馆山地适应性绿色关键技术体系初探—以高山滑雪中心为例
王芳芳,伊文婷,吴中洋,冯天圆
035
上海市某住宅小区绿色建筑实例研究
寇宏侨,谢琳娜,李国柱,李帆,吕丽娜
036
展览建筑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实践——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展示中心为例
金碧辉,汤小亮,邱雅凡
037
基于多因素影响分析的颗粒物外窗穿透实验台设计
李国柱,谢琳娜,朱荣鑫,陈一傲,曾璐瑶,李帆,赵乃妮,王清勤
038
从用户感知维度和项目管理维度出发的绿色健康住宅实施案例分析——北京寰宇天下绿色建筑实践
郑欣,徐路华,张华西
039
Excel图表法计算围护结构计权隔声量
洪霄伟,夏立新,周曦静
040
滨海广场使用者游憩行为研究
朴勋,宇娉,边坤,耿雪川
041
青岛城市东岸城区滨海公共空间形态类型解析
耿雪川,边坤,刘阳,朴勋
042
浅析绿色建筑理念在长租公寓设计实践中的运用——以苏州工业园区某公寓为例
戴超,陈晓鹤,梁山,傅瓣
绿色建筑智能化与数字技术
001
基于机器学习的过渡季节中窗户开关行为预测方法的研究
周彤宇,付昱
002
Ladybug工具集应用于体育馆采光设计方法探讨
赵莹莹,刘长春,罗小华
003
绿色建筑运维中的大数据分析方法
李德奎,杜书波
004
基于数字技术的模块化定制住宅的绿色发展研究——以Abitare+住宅设计决策系统为例
赵伯伦,范伟
005
我国温和地区自然通风办公楼建筑的热环境评价
孟瑶,牟迪,曹彬,朱颖心
006
针对基于参数化模拟的住宅性能优化的探讨
胡智星,张改景
绿色建筑、健康住宅与室内环境优化
001
基于类型比较的木结构建筑在物化阶段的碳排放研究
刘哲瑞,徐洪澎
00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主出入口冷风侵入防治措施的研究
朱超
003
特殊空间(玻璃光棚)夏季室内热环境优化设计模拟
蒋璋,裴智超,朱超,孔蔚慈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及城市老旧小区更新技术与实践
001
寒冷地区既有住区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分析
郑倩,范悦,王奥奇,张琼
002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探索—以临沧市林翔区凤翔街道圈掌社区为例
曹凡宪,谭良斌
003
浅谈城市老旧小区的更新与改造
芮如忆,莫弘之,刘晓哲,项浚,王海松
004
“用于节能改造的建筑能效目标工具(BETTER)”介绍   及其测试应用
李湘琳
005
上海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提升的技术措施及经济分析
王君若,白燕峰
006
一种新型冷凝水余冷回用装置节能探讨
黎昆
007
基于平疫结合的村镇养老住宅生态化改造设计---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
谢佳雯,陈怡东
008
浅谈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技术策略确定方法
徐俊芳,王会粉,王皆腾
009
既有办公建筑绿色智慧改造——兰州市建研大厦绿色改造实践
刘赟,潘星
010
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探究——以济南市某旧办公楼节能改造为例
纪伟东,袁振皓
011
镇江某医院节能改造方案与经济性分析
贡达,卢镇,焦琥
012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建筑改造常用技术研究
周雯,毛芊,丁云,顾雅静,赵典
013
镇江市酒店类建筑节能改造后评估研究
焦琥,朱华德,卢镇
014
既有城市工业区绿色运营管理现状及价值评价初探
袁扬,李春龙,束星北
015
中国工业建筑绿色化改造现状
袁扬,李春龙
016
基于Design Builder的鲁南传统石砌民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范瑛琳
017
寒冷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绿色改造性能化设计方法研究
杨鸿玮
018
基于健康导向的城市住区绿地空间修复研究
吴云涛,吕清
019
北京市既有住宅区绿色化改造提升技术体系研究
赵天,包延慧,焦舰
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与能耗控制
0001
基于生态理念的风雨操场设计策略研究——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风雨操场设计实践为例
刘畅,崔艳秋,纪伟东
0002
既有办公建筑能效提升低成本改造技术应用模式及实践
黄凯,王智远,杨玥,刘奕彪
0003
基于大数据的建筑设备循证运营方法及案例研究
任中俊,易检长,何影,张圆圆
0004
上海市市级医院建筑用能特征分析及节能对策
何晓燕,吴晔伟
0005
上海某地铁车站环控单体设备实测分析
张嫄,王丽慧,刘畅
0006
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运行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夏洪军
0007
广州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分析与节能建议
杨亚琨,江向阳
0008
基于实际运行数据的空调冷源系统优化控制分析方法
 及案例研究
任中俊,易检长,张圆圆,何影
绿色建材与外围护结构综合节能技术研究
001
无机光致变色玻璃性能测试及分析
毛会军,孟庆林
002
光伏采光顶建筑材料与构造应用研究
相楠
003
湖南地区楼板保温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谢涛,赵永青,李宇森,王亚玲
004
生土建筑在生态建筑学语境下的地域性应用
孙雅鑫
005
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幕墙的材质特性及其构造技术的应用分析
李迪萌
006
展览建筑遮阳节能技术研究——以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为例
李冰洁,郭岸
007
建筑幕墙中无孔点支式超白玻璃幕墙的应用分析
徐衍新
008
辐射制冷外围护结构综合节能技术研究
许伟平,徐静涛,王宁生,吕银燕
009
基于全生命周期考量的绿色建材在商业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以上海绿源天地项目为例
胡青莲,沈洁沁,吴姝娴
010
岩棉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抗风压适用性的研究
李先立,吴维慧
011
广西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热反射涂料节能效果研究
吕翔,何江
012
三种轻型木结构建筑墙体热工性能试验分析
张颖璐,宋德萱,卢子平
013
寒冷地区新型外保温系统和节能门窗的综合节能研究
李娜,金梦
新能源与绿色建筑应用
001
新能源与绿色建筑
白墨
002
一种带自动补电、远程数据传输的太阳能检测设备的设计与研究
华实
003
太阳能相变蓄能床的传热性能研究
胡明月,马秀琴,刘长昊,王慧,陈月,窦一帆
004
太阳能光热耦合空气源热泵技术应用研究及可行性投资分析—以广西区居建项目为例
陈海儿,赵得宝,韦国玲
005
湿热地区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与挑战
章倩宁,刘少瑜,王静
供热计量改革进展与问题研究
001
寒冷地区住宅不同供暖末端人体热舒适现场研究
杨璐璐,李梦,董梦如,高敬远,屈万英,闫海燕
002
再生块体混凝土预制墩基础施工工艺试验研究
杨辅智,钟超,蔡勇,庄苑,孙毅,雷斌
绿色施工技术与示范
001
海上深层水泥搅拌技术在香港的创新、实践与未來发展
潘树杰,张伟,陈小强
绿色校园
001
北方寒冷地区校园建筑绿色设计研究——临沂市第四中学青少年活动中
江朝梅
002
绿色校园风环境的降尺度数值模拟
姚佳伟,黄健翔,庄智,黄辰宇,袁烽
003
应对湿热气候的绿色校园建构历史与传承发展——以岭南建筑学派在华南理工大学各校区实践为例
王静,刘少瑜,刘艺蓉
004
中国、新加坡新版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对比与分析
王轩轩,赵秀玲,刘少瑜
005
规划阶段区域建筑群冷热负荷预测和特性研究
朱丽,张吉强,王飞雪,严哲星
006
基于《绿色校园评价标准》的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胡蝶,陆逸淳
007
绿色校园理念下的被动式建筑节能改造策略研究——以重庆某高校某学院楼为例
沈曼竹
008
北京地区小学教室反光板辅助采光系统优化
吴玉冬,俞天琦,胡仓颉,赵浩
009
绿色校园出行规划与设计——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内单行系统规划和停车场设计为例
柯申超,郑铭铭,张立龙,李国鹏
010
沈阳建筑大学长廊室内光环境评价与优化策略
臧宇婷,付瑶
011
寒冷地区绿色幼儿园设计探究——以济南某幼儿园为例
纪伟东,乔亚萍,袁振皓
012
深圳地区基于全年运行工况的动物房全新风空调系统节能方案分析
高龙,李雪松
013
从绿色校园建筑走向可持续校园建筑
梅梦月
绿色低碳生态城区评价与建设
001
绿色生态城区背景下的低碳交通规划研究
汤小亮,陈焰华,邹松,李辉,金碧辉,邱雅凡
002
杭州亚运村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探索
朱鸿寅,洪玲笑,黄胜兰,马俊
003
国内外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李文竹
004
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管控策略研究——以南楼经济开发区为例
许菁菁,李绥,李海英
005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对比研究
李明月,刘少瑜
006
基于大气颗粒物的某矿业城市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空气质量优化研究
陈雨萌,李绥
007
数字孪生技术在创建低碳社区中的应用探索
姚家庆
008
新时代秦岭北麓西安段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研究
郭庆军,王锐,景银博
009
基于人居环境优化的城市生态修复策略
宋德萱,严一凯
010
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特点和发展动向
朱恩惠,孙妍妍
011
克什克腾未来城管理服务区绿色可持续规划设计
高德宏,白雪,张皓
绿色工业建筑
001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辽宁旧工业建筑再生设计
李季
BIM 软件应用与绿色建筑创新
001
BIM技术助力绿色施工
刘戈,贾慧婕
002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徐莉
003
基于DeST能耗模拟的绿色建筑围护结构设计研究
曲磊,管振忠,徐衍新
004
三里屯太古里空调节能改造BIM技术应用
胡煜琳,汤亮,朱玲,刘亚飞,秦建英,姚婷
005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实践——以黄冈资本大厦为例
李博,徐钦,梅振力
006
基于BIM技术的住宅地下综合管网设计应用
张春焕,张国梁
007
BIM+FUZOR技术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潘星,刘赟
008
基于Airpak的办公室冬季热舒适影响研究
夏卫东
009
绿色生态城区热岛强度评价方法初步研究
陈源,杨小山
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实践
001
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建设静态分析研究
董淑月,王旭,李显秋
002
长沙市望城区某住宅区海绵城市设计流程及建设问题思考
闫艳红,雍文宇
003
长三角地区绿色公共建筑景观与雨水利用可持续设计方法探讨
邹寒
004
住宅小区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与计算——以上海某小区项目为例
杨晓双
005
某三星级绿色办公建筑运行效果分析
谈孜超
006
山地海绵城市生物滞留设施的景观设计与实践
郎霈霈,何开远,彭赟
007
智慧海绵城市中信息化管控平台的应用和探讨
任婕,李海峰,陈湛,胡国霞
008
中小学校园海绵城市设计思考及探索——以天津滨海新区某学校为例
贺芳,张暄,刘若谷,王雯翡,田露
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建筑
001
基于BIM技术的3D打印装配式建筑应用探讨
陈玲钰,张朝弼
002
装配式隔声外墙以及模块化房屋构件的研究
华实
绿色小城镇人居环境研究
001
基于不同景观类型的乡村景观生态评价研究
孙玉芩,任欣欣
002
干热地区室外热环境研究发展潜力—全国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冀雯思,王万江,倪平安
003
岭南气候下的住宅小区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及实践——以佛山中海云麓公馆项目为例
廖原,林嘉伟,庞观艺,李智
004
基于健康与智慧理念的社区设计研究——以天津市中海左岸澜庭项目为例
王璞,苏永亮
绿色建筑和地下综合管廊的开发与研究
001
基于Surfer插值法的地下公共空间温度分布研究
宋德萱,于卓玉,聂倩
002
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南京某项目的研究与实践
吴敦军,熊勃,王烨,赵艳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与解决方案
001
基于零能耗理念的城市社区低碳生活模式研究
陈欣,宋德萱
002
基于被动式节能技术的绿色多功能双层窗体设计
李思涵,柴燕玲,邓佳汝,李国鹏
003
改善四川农村住宅的热环境生态策略研究
王子光,李百毅
004
四川省夏热冬冷气候区新农村居住建筑被动式设计研究
郝思静,幸运,吴婷婷,李曼凌,贺刚
005
性能化设计在近零能耗建筑的应用实践
石国兵,何开远
006
新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适用性分析
张永旺,王万江,倪平安
007
从德国近零能耗建筑的发展看中国绿色建筑的节能问题
卢求
008
一种装配式模块化净零能耗建筑实践
贾岩,臧一品,宋昂扬
大数据时代绿色建筑新发展
001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近零能耗建筑研究网络可视化分析
聂子川,赵立华
002
智慧建筑向绿色和健康发展
左嘉源,孙大明
003
基于关联数据的建筑节能新思路
李叶红,江向阳
004
始于节能,忠于健康:基于社会网络的绿色建筑内涵演化与研究热点分析
周硕文,高源林,王超,王元丰,卢永茂
健康建筑理论与实践
001
健康城市视野下的新城市主义研究
蓝天翔
002
健康住宅暖通空调应用技术研究
裴智超
003
基于消费者对健康建筑指标重视程度和支付意愿调查研究
穆艳娟,邬浩东,张向军,刘悦婷
004
学龄前儿童健康住宅室内环境评价框架初探
李品,陈易
005
“健康城市”视角下融入社区的医疗城概念分析——以新加坡诺维娜健康城为例
董璐,刘少瑜
006
COVID-19视角下对健康建筑的重新审视
钟君
007
基于改善住区卫生环境的健康住宅相关评价标准研究
肖求波,贺永,孙彤宇,刘煜
008
健康的老龄化:居住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吕清,吴云涛
国际视野下的绿色建筑创新
001
 如何规划共享空间的新加坡经验-—以新加坡福南项目为例
赖鸿展,刘少瑜
002
立足地域的气候适应性建筑——弗拉基米尔•奥西波夫的夏威夷建筑实践
郭岸,李冰洁
003
香港绿建环评BEAM PLUS NB v2.0在澳门应用实践研究
刘继凯, 吴伟亮, 张玉成, 黎嘉敏, 郝宁
004
面向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建筑拆解设计
范伟,赵伯伦
005
基于集成能源网络的区域能源规划——以瑞士某住区为例
杨涤非
006
新时代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战略的思考
梁俊强,戚仁广
007
基于BEAM PLUS的香港儿童医院EPC项目绿色建筑实践和探索
张毅



出版专业学术论坛集外,大会组委会还组织了2场全体大会40多场专题研讨会,邀请了相关政府领导国际组织嘉宾知名高校专家学者绿色建筑领域领先的企业代表400多位发言专家进行专题演讲。


研讨内容包含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标准创新设计评价检测优化建造绿色运营绿色金融40多个研讨专题,力求为与会代表建立一个覆盖“前期-设计评估、中期-建造施工、后期-评价运营”绿色建筑建造全过程的学术盛会,帮助与会代表获取最新行业政策、标准、技术信息,促进专家学者之间深度交流。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2020年大会最新议程▽



△点击图片回顾第一期在线研讨会

△点击图片回顾第二期在线研讨会

△点击图片了解2019第十五届大会开幕式盛况

△2019第十五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分论坛现场盛况

△2019第十五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博览会现场盛况

商务合作及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联系人:宁坤、薛晓光、潘鹏

电话:010-88585610转807、819、815

手机:15501147240、18612217845、18510663273(同微信)

邮件:325178909@qq.com

点击“阅读原文”,进行绿建大会报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