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轶事丨古代美妆博主既爱红妆也爱男装

2017-01-22 夏秋 凤凰历史


当今某美妆博主


在古代,虽然没有媒体网络和街拍走秀这回事,但被关注和效仿的时髦女郎,一直是不缺的。

古代中国的时尚群体,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是皇室宫廷,其二是权贵阶层,其三是娱乐界,也就是倡优伶人。

“堕马髻”创始人是个美妆博主

东汉桓帝年间,大将军梁冀之妻孙寿,不但貌美且颇有媚态,还是个美妆博主,粉丝无数。《后汉书》中说她,“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齲齿笑,以为媚惑”。她发明的这些装扮,在洛阳引起轰动,洛阳女子纷纷效仿。

东汉末年的《风俗通义》对这些奇特的妆容做了一些解释: “愁眉”,就是把眉毛画得“细而曲折”;“啼妆”,即在眼睛下方描一些眼影,好似正在啼哭;“堕马髻”,就是将发髻侧在一边,模拟骑马过后发髻自然地松散歪垂;“折腰步”,就是走路的时候脚娇弱得仿佛难以承受其体重;“龋齿笑”,即因为牙痛而似笑非笑的样子。

“愁眉啼妆”


美人一会儿愁一会儿哭,又是娇弱又是体虚,发髻一歪还挺萌,朴素的东汉人民觉得美呆了,“京师翕然皆仿效之”。

但是这位大将军夫人也不是什么善茬,她丈夫梁冀在外是专擅朝政的权臣,回到家见到孙寿,却像老鼠见了猫,特别忌惮。后来汉桓帝清算梁冀,两口子双双自杀,梁氏、孙氏全族被杀。

孙寿的堕马髻和啼妆,却流传了下来,唐朝时还一度盛行。

她或许是我国最早的“裸妆”倡导者

唐朝女子的时尚有多面,有时候充满了阳刚之气,有时候带着异域风情,有时候又性感华贵。

卡通版唐朝女子


《礼记·内侧》规定“男女不通衣裳”,卫道士常常将服饰礼制拔高到国家兴亡的层面上,“妹喜带男子之冠而亡国,何晏服女人之裙而亡身”,警告世人不可以乱穿衣服。但是在唐朝,女子着男装从宫廷开始,流传到了整个上流社会,不啻是对传统礼制的一大挑战。

《新唐书》中说:“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 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与帝前。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太平公主当时穿的是男装,帝后没有丝毫不悦,反而颇为欣赏。

隋朝至唐初,女子原本需戴遮蔽全身的“羃離”(音密离)或网帷遮到脖子的“帷帽”,这是游牧民族的遗风,可以遮挡风沙、防晒防偷窥。可是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女子直接戴顶胡帽,或者干脆啥也不戴,露出好看的发髻和妆容,男装之风也日盛。 “从驾宫人骑马者,皆着胡帽,靓妆露面,无复障蔽,士庶之家,又相仿效”, “俄又露髻驰骋,或有着丈夫衣服靴衫”。不信?请看大唐记者张萱发来的时尚街拍:《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图中哪一位是虢国夫人现在还有争议,但普遍认为其中有女子着圆领窄袖的男装长袍,腰束革带,头戴软角襆头,足蹬软靴。

关于时尚icon(偶像)虢国夫人,唐诗中也不乏对她的描述:“却嫌粉黛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只扫了扫眉毛,不施脂粉就去见驾了,也就是说,虢国夫人应该算我国最早的“裸妆”倡导者。

那唐朝的盛装女子是什么样子呢?敷粉涂脂、描眉画唇,这是和现代差不多的化妆程序。除此之外她多半会在额上装饰着花钿,太阳穴边描着斜红,脸颊酒窝处点面靥,再身着艳丽的高腰掩乳裙,搭配批帛。其中花钿,原是脱胎于魏晋南北朝时的“额黄妆”,即在额头涂上黄粉,又称花黄,《木兰辞》里“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这个,后来慢慢演变成贴在额头上的装饰物——花钿。

一场马嵬坡之变,虢国夫人香消玉殒,大唐也盛况不在。如今我们只能从故纸堆中一窥当年的风华绝代。


走路撞上屏风,撞出了“斜红”妆

晋《古今注》中提到,魏文帝曹丕宫中的女子好画长眉、好发明新发型,流行“蛾眉”、“惊鹤髻”。其中莫琼树、薛夜来、陈尚衣、段巧笑,最为受宠,日夜侍奉在曹丕身侧。莫琼树发明了一种叫“蝉鬓” 的发型,望之飘渺如蝉翼;段巧笑则喜欢用紫粉拂面,也就是在脸上涂紫色的胭脂。

南唐《妆楼记》中则讲了一个关于薛夜来的传说。 薛夜来刚入宫,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很多宝贝从没见过,什么都不懂。有一天晚上,薛夜来去侍奉曹丕,远远看见皇帝在灯下,一高兴就把一块七尺的水晶屏障当空气,疾步走过去,“咣”一下脸撞在了屏风上。薛夜来的脸上立马红了一大块,但神奇的是,伤痕如晓霞将散,反而有一种动人的美感,于是宫人纷纷用胭脂效仿,名曰晓霞妆。

女子太阳穴侧,红色的新月形装饰,就是斜红

这种晓霞妆,还从两晋南北朝一路流传到了唐宋时期,改唤“斜红”。南北朝至唐宋时的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关于“斜红”的描写,例如梁简文帝的“分妆间浅靥,绕脸傅斜红”,元稹的“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莫伤垂”,苏轼的“枕破斜红未肯匀”等等。

严格来讲,《古今注》和《妆楼记》只是野史笔记,并不能证实这几位化妆达人及其装束是否真实存在,但确能从侧面反映古代人的审美及其变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