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基于美元指数走势的人民币汇率分析及展望

2018-02-19 金融读书会


编者语:

2017年12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较快升值。2018年2月8日中间价升至6.2822,创2015年8月11日以来新高。基于中间价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收盘价对第二天中间价的影响显著上升,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决定的程度正在加大。预计2018年美元趋势性反弹的可能性较小,大概率维持震荡走弱局面,美元指数核心波动区间为85至95,人民币对美元总体升值。如果人民币升值态势进一步强化,刺激企业和居民滞留海外的美元回流,考虑到央行对人民币波动的容忍度增加,接近甚至突破6.2是可能的。敬请阅读! 

 

文/谢峰、赵雪情(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201712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一轮较快升值。201828日中间价升至6.2822,创2015811日以来新高。本轮人民币升值主要由美元走弱带动,在此过程中人民币中间价定价参数也出现一些新变化,将对未来的汇率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对美元走势的分析和人民币中间价模型,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做出展望。

一、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价参数的新变化

 

20057月以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央行通过中间价定价规则的调整,能够很好地实现参考一篮子、有管理的浮动目标。随着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间价定价规则不断调整。分析跟踪这种变化,有助于理解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方向。

 

20158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定价规则大致经历如下重要调整:2015“8·11汇改淡化一篮子概念,中间价市场化决定程度大幅提升,但是在内外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下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强化,20162月重新明确收盘价+一篮子货币的中间价形成机制。20175月底,中间价模型中加入逆周期调节因子,稳定了人民币预期。201712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出现连续走强,2018119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发布答记者问,称各报价银行均已对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使其报价模型中逆周期因子恢复中性

 

这里采用一个简化的方法来捕捉中间价形成机制。实证分析发现,除逆周期因子恢复中性外同样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大约从20171214日起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当天收盘价对第二天中间价的影响已经显著上升。当天收盘价是在岸市场交易的结果,收盘价的影响力上升,表明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正在加大。

 

根据目前央行公布的中间价形成机制,第二天人民币中间价由昨日16:30收盘价对昨日中间价的变动、隔夜一篮子货币变动、逆周期调节因子组成。将中间价变动为被解释变量,隔夜(今日7:30分对昨日16:30分)美元指数变动、昨日收盘价对昨日中间价的变动为解释变量,进行滚动回归分析,得到的影响系数如图1所示。

 

 

具体来看,隔夜美元指数变动对第二天中间价的影响系数一直保持稳定在0.35左右,即隔夜美元指数升值1个百分点,当天中间价中美元对人民币升值0.35个百分点;昨日收盘价对中间价变动的影响系数在大多数时候也比较稳定,维持在0.75-0.8之间,即当天收盘价对中间价升值1个百分点,第二天中间价也比当天中间价升值0.75个百分点。然而,从1214日起,昨日收盘价的影响出现明显跳升,由0.8上涨并稳定在1.2左右。这一系数出现较大变动的另一时期,是20178月底、9月初人民币出现非理性升值,央行对中间价进行了明显的逆周期调节,导致收盘价对第二天中间价的影响系数一度下降至0.3左右,但在人民币非理性升值预期得到遏制后很快恢复正常。

 

中间价形成机制的调整,表明人民币汇率改革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推进。针对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较低的现实,增大收盘价的影响力,有助于增大人民币汇率弹性。在美元下跌的背景下进行调整,不会导致汇率大幅贬值,体现了稳中求进。按照上述改革思路,未来央行对汇率波动的容忍度将显著加大。

二、基于美元情景假设的人民币汇率数值模拟

 

根据新的中间价定价参数,在对美元走势进行情景假设的基础上,可对今年人民

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进行模拟。

 

(一)模拟参数的估计

 

要对中间价进行模拟,需要获得中间价定价模型中有关参数的值,以及人民币收

盘价、美元指数的估计值。假设简化的中间价定价模型为如下形式:

 

 

其中,为今天中间价对昨天的变化率,为昨天收盘价对中间价的变化率,为隔夜美元指数的变化率。这里的简化主要发生在一篮子货币变动方面,以美元对主要货币篮子代替人民币参考的篮子。根据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参考一篮子比重,这样的简化是可以接受的。前文滚动回归结果表明,中间价定价模型在2017 12 14 日以后发生明显变化。采用12 14 日至1 19 日的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可得到中间价定价参数α、β。

 

假设美元指数的日度平均变化率为γ。人民币乐观情况下,美元指数按照2017 年年初至2018 1 19 日的平均速度贬值;人民币悲观情况下,美元指数按照1998 10 月美国互联网泡沫期间美元指数触底反弹后230 个交易日的平均日度变化率升值。此外,假设1 19 日左右的汇率水平有可能形成稳态,选择彼时的状态作为基准情形。

 

假设收盘价对中间价的日度变化率为δ。这一指标表示的是银行间外汇市场日内的交易情况,计算需要非常小心。从历史运行来看,日内价格的变动有如下规律:首先,无论在升值还是贬值时期,收盘价对中间价都不会长期保持在升值或贬值方向,而是呈现出双向波动,所以这个数值应该较小。其次,2017 年至今,人民币经历了比较明显的双向波动,但是收盘价大部分时候是在中间价贬值方向的。综合上述考虑,选取2017 7 25 日至2018 1 19 日升值期间,收盘价对中间价的日度平均变化率作为模拟的基础。

 

 

(二)数值模拟

 

基于模拟参数,假设美元在2018年有三种变动可能,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18年的三种变动趋势(图2)。一是基准情形:美元保持震荡,到年底维持在90左右,那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维持在6.42左右;二是人民币乐观情形:美元指数走低,按照2017年年初至2018119日的平均贬值速度,到2018年年底将达到80左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升至6.29左右;三是人民币悲观情形,美元指数按照199810月美国互联网泡沫期间美元指数触底反弹后,230个交易日的平均日度变化率运行,2018年底重新回到100左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贬值至6.87左右。

 

 

需要说明,这里的模拟结果是根据现有定价机制,结合历史数据来外推未来走势。这是仅考虑单一情景下的线性外推,但在实际运行中,很可能是多种情形交替发生,是非线性的,同时需综合考虑更多因素的影响。

三、美元指数走势分析与人民币汇率展望

 

基于中间价定价模型的分析更多是提供一个理论范围,要对人民币汇率做出判断,还需对美元指数走势做进一步探讨。从2017年年初至今,美元指数已下跌10%左右。2018年美元指数再度开局走软,徘徊至三年来低点。这种趋势是否还会延续,美元弱势局面是否会改变?

 

对此,我们不妨逆向思维,分析美元反弹所需的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美元一共有5次比较明显反弹(图3)。第1次是2004年底至200511月,美元指数从80反弹至92左右。当时美国经济从2000IT泡沫中恢复,经济复苏、通胀上升,美联储从20046月开始了加息周期;第2次是20087月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美元指数从71反弹至88左右;第3次是200911月迪拜债务危机爆发,美元指数从74反弹至88左右;第4次是20118月欧债危机扩散、标普下调美国主权评级,美元指数从73反弹至83左右;第5次是2014年下半年起,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收紧货币政策的预期引发美元反弹,美元指数从80反弹至100左右。

 

 

梳理历史,美元在下跌走势形成后,如果要反弹,往往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周期不同步,美国相对其他主要经济体表现强势,特别是与欧洲的经济对比,成为影响美元指数变动的重要因素;二是利差,美国相对于其他经济体利差变化,货币政策分化,会进一步作用于美元资产收益率以及美元指数;三是避险效应,无论在美国还是其他地区发生金融动荡,美元都将是避险中心选项之一,助推美元指数上升。由此来看,2018年,美元指数不具备强劲回升的基础。

 

第一,美国经济增长低于潜在水平,欧洲则超预期复苏。根据美联储预测,2018年美国经济增长为2.1%,仍低于长期潜在增长水平,通胀低迷,工资增长缓慢,核心PCE通胀率为1.9%,表现并不惊艳。相反,随着全球经济周期性回暖,欧洲超预期复苏,分布愈加广泛,2017年欧盟GDP增速达2.2%,预计2018年仍将延续温和增长势头。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原有美国与全球经济的分化表现,改善了欧弱美强的格局。

 

第二,全球货币政策从分化转到同向,美国资产估值走到极限。前期欧美货币政策分化,美联储结束QE并开启加息进程,欧央行进一步维持量化宽松,致使美元指数大幅攀升,一定程度上透支了美联储加息的影响。随着全球货币政策转向,欧元区将渐进回归正常化,退出购债后启动加息进程,市场预期欧美利差将收窄,增持欧元资产的意愿普遍增强,助推欧升美跌的现实。此外,当前美股估值已屡创新高,席勒市盈率等诸多指标已达历史高点,IMF等机构也已警示调整风险,资金流入美国资本市场可能放缓,转而投向欧洲以及新兴经济体。

 

第三,特朗普新政红利“耗竭”,市场预期弱势美元符合美国政策意图。一方面,前期特朗普交易红利耗尽,市场对特朗普新政感到失望。特朗普新政对美国经济拉动作用不明,至少在2018年难以快速显现,赤字加大又可能加剧美元贬值,中期选举的不确定性也将拖累美元走势。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历任财长都坚持强势美元政策,而近期姆努钦唱衰美元,促使市场形成共识,特朗普政府将为了支持其增长目标,会将更加疲软的美元作为工具,从而引发抛售潮

 

然而,2018年美元也不排除震荡回调、与欧元强弱互现的阶段走势。一是历史表现显示,美元下行周期会伴随较多反复,周期转换阶段指数将加剧震荡;二是全球经济增长往往与美元走势负相关,全球复苏势头能否延续仍具有不确定性,面临诸多挑战;三是欧洲经济复苏刚起步,并未实现根本性改变,且面临英国脱欧谈判、欧盟与欧元区改革等多项重大调整;四是美元投机空头、欧元投机多头均接近历史高位,将阶段性回撤调整;五是减税、中期选举、加息等事件及其预期,将为美元回调带来新故事。

 

因此,基于以上综合分析,2018年美元大概率维持震荡走弱局面,触发美元趋势性反弹的可能性较小,但会出现阶段性回调行情,预计美元指数核心波动区间为8595

 

基于对美元的分析,201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概率将保持升势,期间将随美元波动而出现震荡。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如果人民币升值态势进一步强化,前期企业和居民滞留海外的美元将回流,考虑到央行对人民币波动的容忍度增加,人民币最大的升值幅度可能比现有乐观情形中估计的结果明显扩大,突破6.2是完全可能的。(完)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观察》2018年第三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篇编辑:徐亮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查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